開學了!廈門1.6萬名高三學生重返課堂
■比原定開學時間推遲54天 ■記者探訪報到現場,揭秘學校防疫措施
來源:廈門日報4月7日報導
▲廈門一中的學生排隊通過測溫機器後進入校園。
▲食堂就餐模擬,學生們的座位都有間距地排開。
第一堂班會課,老師同學們都戴著口罩。
寂靜了兩個多月的學校開始有了人聲——福建高三學生今天開學,1.6萬名廈門高三生時隔76天重返課堂。
昨天下午,高三學生戴著口罩返回學校報到。高三開學,也比原計劃推遲了54天,廈門中小學春季新學期,原本是在2月12日開始。
邁進校園的學生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約而同說的第一句話是:終於開學了!
文/本報記者 佘 崢
圖/本報記者 林銘鴻
【報到現場】
久別重逢
學生隔著口罩辨認好朋友
廈門一中高三段長吳昕說,所有學生迫不及待想返回學校,但是,都有點緊張,畢竟宅家那麼久了。
不過,老師看起來比學生更加緊張。各所學校門口都有老師衝來衝去的身影,就怕學生在門口滯留。從現場看,昨天各校都做好充分準備,每個校門設置儘可能多的通道。
昨天下午,雨越下越大,當提著行李的學生到來時,不少學校的老師早有準備,他們守候在校門口,幫學生提行李,幫他們撐傘。同學之間的見面充滿激動和謹慎:在教室裡,久別重逢的學生隔著口罩辨認自己的好朋友,微微一笑。他們被告知:不能摟摟抱抱了,要保持距離。
老師們說,大多數學生都胖了,不過,有些人不願意承認,笑嘻嘻著說:只胖了一斤啦!
在英才學校,高三(6)班王奕峰8點20分趕到學校,他帶著高考倒計時92天的牌子。王奕峰坦承返校有點緊張,同時很興奮激動,想著接下來要考大學了,回到學校會更有儀式感,學習效率會比在家更高。
報到後,多所學校進行就餐、發現發熱學生等應急演練,老師們看了百感交集:這是近兩個月以來有學生的「真」的應急演練。之前,都是老師假扮學生的「假」演練。
心靈增肌
學校給住宿生布置「聊天任務」
開學第一課,校長們上場了。校長們在講話中都使出渾身解數,爭灌「心靈雞湯」,為了給學生心靈的增肌,讓他們更好地從居家學習轉換到校園生活。
昨天晚上,很多學校都給高三學生放假,沒有作業,沒有網課,沒有晚自習。
【校園防疫】
上學 放學 就餐 如廁
都實行錯時
昨天,本報記者奔赴多所中學,看各校是如何為開學做好防疫準備。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通知,目前學生上課要戴口罩。同時,錯時是此次各校開學的策略,上學、放學、就餐等都實行錯時,也就是說,同一個年級,不同班級,上學、放學和吃飯時間都不一樣,一般相差10分鐘,為的是防止人員聚集。
消 毒 按照標準實施,對學生無毒
迎接久別重逢的學生,是再次消毒過的校園——這幾天,在迎接學生到來之前,所有學校又消毒一遍(二月份已消殺過一遍)。在廈門一中,專業消殺公司消殺範圍涵蓋整個高中部,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辦公室、廁所等,不放過一個角落。
住 宿 三到四人一間,腳對腳睡覺
從已經開學的寄宿制高中看,以前六人一間的宿舍都重新做了調整,一般控制在三、四人一間,而且要求腳對腳睡覺。
吃 飯 單人單桌,每個人座位固定
所有學校的午飯和晚飯都採用配餐,每人一盒。吃飯也兵分幾地,有的在教室吃飯,有的到食堂吃,到食堂吃飯也是單人單桌,有的學校連吃飯也有座位表,即每個人座位固定,座位表上寫著學生名字,有的學校座位之間還有隔板。
測 溫 多道防線發現發熱師生
從現在起,所有師生入校都要接受體溫測量。學校校門都已經改造完畢,被隔成幾條通道,為的是能在最短時間完成到校學生體溫檢測。
除了校門口測體溫之外,進入班級後,還會進行晨檢和午檢,寄宿學生還會有晚檢。學校校醫說,晨午晚檢除了檢查學生體溫,還會觀察學生在校期間出現的其他身體異常症狀。
還有一道防線是健康碼,所有的中小學生從開學前一周就要申請健康碼,由家長代辦,學生們被告知:每天上學前,要測體溫,只有體溫在37.3℃以下、健康碼顯示為綠色的學生,才能到校。
更重要的一道防線是:教育系統師生健康系統已經實現與衛健部門健康碼的對接工作,每天清晨5點,市衛健委會把橙色和紅色異常健康碼信息提前推送給學校校醫。每所學校都指定專人負責紅/橙色異常健康碼的師生的核實工作,即在收到家長或者衛健委異常健康碼信息後,學校會派人到校門口「堵截」,確保此類師生無法進入校園。
連結
線上線下教學如何銜接
名校紛紛支招
線上和線下教學如何銜接?昨天,名校紛紛支招。
廈門一中高三段長吳昕說,高考倒計時的92天,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線上教學成效梳理,查缺補漏;第二階段是進行鞏固,通過考試訓練來提高學生成績;第三階段是訓練和高考溫書假相結合。
文章摘自《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