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政策補漏 長租公寓陣痛幾時休

2020-12-18 鳳凰網房產

來源:第一財經&nbsp&nbsp&nbsp2020年12月09日 07:20

鳳凰網房產
掃碼獲取更多內容

2020年的冬天,因多家長租公寓爆雷,讓房東和租戶陷入「受害者」相爭的漫長博弈。  

危機並非一朝一夕產生。兩年前,長租公寓還是一片高光態勢,各路資本爭相加碼,頭部企業相繼赴美上市。但也正因資本力量的加持,一些分散式長租公寓陷入「網際網路式」燒錢補貼、越擴張越虧損的普遍困境。  

「分散式長租公寓利用高收低租等手段做大規模,並用租金貸圈錢,類似龐氏騙局。」有租賃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在資本壓力下,這些長租品牌要不斷擴張規模,但越擴張越虧損,很難精細化運營。  

即便是行業頭部公司自如,也難逃盈利困境,這是企業戰略激進的表現,也是行業不成熟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地正加強租賃行業監管,不規範行為有望被糾偏,但距長租企業找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仍道路漫長。  

頻頻「爆雷」  

11月30日,自如宣布戰略併購貝客青年精品公寓。併購完成後,自如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7個城市,運營53個集中式公寓項目。自如表示,此舉有助於快速提升其在核心城市的集中式公寓規模。  

在當下長租公寓市場,分散式是從個人房東處租賃房屋,經過裝修後對外出租,獲得租金差收入,俗稱「二房東」;集中式則是將整幢物業改造後出租,房源集中,管理方便,但前期投入較大。  

自如是國內頭部長租公寓品牌,目前已形成分散式合租、整租、豪宅,以及集中式獨棟和社區的全品類租住產品覆蓋。高調擴張規模的同時,自如在分散式租賃領域卻頻頻遭遇業主維權。  

早在年初,便有自如房東向第一財經記者反映,接到自如業務員電話,商量降租金,理由是要拆除隔斷間,收益將受影響。如果房東不同意,自如便單方面解除合同,補償兩個月房租,並扣除裝修費。  

受到波及的多為自如此前為搶佔市場、高價拿下的房源。在疫情衝擊、租賃市場低溫等因素影響下,自如選擇「斷臂求生」。「所有遭受解約影響的租客都會友好協商,對於符合合同支持的業主,將會賠付違約金。」自如稱。  

作為行業頭部公司,自如暫時尚有周轉餘地,而其他已「爆雷」的公司正風波連連。近日,多名租客反映,因其租住的長租公寓出現資金危機,自己年付的資金「打了水漂」,還要被迫搬離、重新找房。  

「租約還剩七個月,但房東說自己也要還貸款,長租公寓已拖欠他們兩個月房租。」租客王林(化名)告訴記者,按房東的想法,如果想繼續住,雙方可重新籤一份合同,從12月份開始,直接把租金給房東。  

王林並不想接受這一方案。「我們跟長租公寓還沒解約,即便想解約,押金租金能否返還還是未知,如果私下跟房東續籤,哪份有法律效力?」他說,目前各方還在觀望,自己想等下一步結果。  

越擴張越虧錢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全國共有153家長租品牌「爆雷」,2020年1~11月就多達84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高進低出」、「長收短付」、濫用「租金貸」等運營模式導致資金鍊斷裂。  

其中,「租金貸」更是長租企業被詬病的焦點。為獲得更多資金,長租公寓運營方會引入金融機構,租客與其籤訂貸款條約,分期償還租房貸款,金融機構則將全年租金一次性打入長租公寓企業帳戶。  

這種情況下,租客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貸款,金融機構放出的貸款,則直接流向長租公寓。因長租公寓按月或季度給房東打款,期限錯配下會沉澱出巨大的資金池,這筆資金並沒有獨立第三方進行監管。  

一旦「爆雷」事件發生,長租公寓資金鍊斷裂無法向房東打款,租客卻仍與金融機構存在債務關係。毫無疑問,濫用「租金貸」助推了長租公寓無序擴張,加大了租客權益受損的風險,但其並非企業陷入危機的核心因素。  

早在今年5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便撰文指出,即使規模較大的上市長租公寓也面臨巨大的流動性風險,根本原因在於:企業本身經營現金流為負,且規模巨大;疫情加速了融資現金流的波動。  

以某美股上市長租公寓品牌為例,過去三年,該公司運營的房源數量暴增,運營效率和出租率卻持續走低,租金成本增速超過收入增速,越擴張越虧損。即便沒有疫情衝擊,這家公司的流動性風險也難以忽視。  

同策資管也認為,只要該公寓能正常運營,保持一定的資金流動性,未引發租客信任危機,以及進一步的集中退房等問題,租金貸本身不會成為危機的導火索,更不是企業運營出現困境的主要矛盾。  

該機構還認為,危機發生的根源在於,在目前商業模式和管理方式下,長租企業每間運營中的公寓都在貼錢。自2018年起,全國各城市開始嚴查隔斷房、群租房,加上疫情影響,出租率及租金下跌,加速了長租企業資金鍊問題的暴露。  

急需擺脫「野蠻生長」  

儘管「爆雷」、「甲醛房」、「租金貸」等問題頻發,但長租公寓的出現,仍滿足了當下年輕人的租賃需求,是解決我國租賃市場結構性失衡的重要途徑。作為一種新興業態,長租行業急需步入有序發展的軌道。  

易居控股CEO丁祖昱認為,長租公寓正如早期的共享單車、滴滴,拼資金、拼實力、拼規模是行業早期階段的正常表現。「大浪淘沙」之後,行業將走向成熟,中端企業逐漸退出,最終達到多方制衡的健康狀態。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也發文表示,應設立行業準入門檻,制定相關標準規範(如隔間、裝修、安全等),定期組織行業形勢研討;地方政府應會同住建部門建設長租公寓信息平臺,房客租金應在銀行開立專戶進行監管。  

近日,多地已發文加強監管。其中,濟南要加強對「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經營模式的監管,對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擴張規模過快的企業實施約談告誡、暫停網籤備案、發布風險提示、依法依規查處等舉措。  

針對「租金貸」問題,成都明確表示,住房租賃企業租金收入中,住房租金貸款金額佔比不得超過30%;深圳也明確,住房租賃企業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優惠等名義誘導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費貸款。  

克而瑞租售認為,監管政策密集出臺,要讓長租公寓回歸「住」的本質。這意味著,長租公寓依靠「高收低出」、「長租短付」、「租金貸」等手段大舉擴張的時期已經過去,行業正從重視規模轉向深耕運營。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對分散式長租品牌的發展並不認可。上述租賃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分散式長租公寓以租金貸融資,通過收購房源再轉租的方式擴張規模,但越擴張就會越虧損,很難做到精細化運營。  

相較而言,集中式公寓因為管理效率更加集中化,並且通過精細化運營這個放大器,能有效提升收益,獲得持續發展;而分散式前期資本沉澱較少,利於企業在短期內快速擴張,但成本利潤難以控制。  

以萬科、龍湖等房企運營的集中式長租公寓為例,這些品牌正有意放緩規模擴張速度,轉而提升經營質量和效率。近三年來,龍湖冠寓整體出租率提升,今年上半年攀升至85.3%,且不會運用「租金貸」模式。  

長租公寓並非暴利行業,任何盲目追求規模、獲取房源成本過高、濫用金融槓桿的行為,都可能使企業資金承壓。在穩妥處理「爆雷」公寓的遺留問題後,唯有精細化運營,才能讓行業獲得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下半年10地出臺租房新規 6地長租公寓迎監管
    然而,近期各地長租公寓「跑路」事件屢有發生。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以工商登記為準,全國目前已經註銷或吊銷的長租公寓相關企業約有170家,佔相關企業總量的15%。  如何順利租到「放心房」,成為超2億租客乃至監管部門關注重點。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下半年已有深圳、杭州、武漢、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地發布加強住房租賃市場監管新規。
  • 2019長租公寓市場年報
    以下我們將通過政策篇、市場篇、企業篇和趨勢篇四個方面敘述2019年長租公寓市場發展特徵,展望2020年行業發展趨勢。數據來源:中指研究院整理多地發布租房補貼、增加人才公寓供給等相關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2019年各城市間的人才爭奪持續火熱,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各地紛紛發布政策解決人才的租住問題
  • 重慶等多地出臺監管措施堵住長租公寓監管漏洞
    多地出臺措施堵住長租公寓監管漏洞事實上,長租公寓頻頻爆雷後,成都、西安、深圳、杭州等地出臺了住房租賃資金監管管控的措施。9月11日,成都出臺《關於開展住房租賃資金監管的通知》,要求自9月11日起,新產生的租賃關係,承租人向住房租賃企業支付租金周期超過三個月的,住房租賃企業應將收取的租金、押金和利用「租金貸」獲得的資金,需要存入監管帳戶,其中「租金貸」獲得的資金需住房租賃企業和承租人與貸款發放的金融機構協商一致,將貸款方式取得的租金劃撥到監管帳戶。
  • 11月中國長租公寓TOP20報告
    自如、安歆公寓開啟了抄底節奏,其中自如宣布併購貝客青年精品公寓,實行「集中」與「分散」兩手抓。今年以來,長租公寓的頻繁暴雷造成較惡劣的影響,多地政府介入危機處理,對租賃亂象重拳出擊,如深圳針對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發出緊急通知,重慶出新規加強住房租賃資金監管等。
  • 長租公寓:市場空間可期下,保利公寓構築強大綜合實力
    繼2018年長租公寓集中爆雷後,近來長租公寓市場又事件頻出,波動不斷,爆雷、跑路惡性事件頻現。截至目前,包括杭州、上海、成都、合肥、武漢等多地出現長租公寓爆雷事件。負面事件頻發持續牽引著租客、房東、運營者、監管者等利益相關方的心,降低了各方對行業的好感,極大地打擊了長租公寓市場行業信心。
  • 長租公寓爆雷潮引發多地加強租房市場監管力度,年底四城相繼發文
    此前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長租公寓市場而言,及時完善相關監管規範迫在眉睫。面對長租公寓的接連爆雷,11月以來,深圳、西安、武漢、南京等地相繼發文,將進一步加強規範租賃市場秩序。長租公寓頻頻爆雷2015年12月21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以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為主要方向」的意見首次被提出;2016年年底正式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2017年各地大力發展租賃市場,九部委發文在廣州等12個城市試點,廣州率先打出「租售同權」,繼而深圳、武漢等50餘城市出臺發展租賃政策。
  • 漲租、吃差價、違約趕客……部分長租公寓平臺亂象調查
    部分長租公寓平臺被反映有亂「吃差價」等現象近日,一名北京租客反映,其房子2月21到期後因為疫情無法換租,原價2360元,自如管家告知續租一年需多330元,漲幅13%,她無奈續租一個月,加上服務費後房租3000多元。最近收到漲租通知的並非個例,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不少自如平臺租客都有相關投訴。
  • 2019長租公寓創新企業排行榜
    2018年年初,自如宣布完成40億元A輪融資,網際網路長租公寓運營商蛋殼公寓對外宣布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作為分散式公寓巨頭,兩大品牌的相繼融資拉開了長租公寓發展的序幕。另一方面,2018年房產領域有一個詞特別火,叫「租購同權」。自7月17日廣州率先推出「租購同權」新政後,鄭州、無錫等多城陸續跟進。
  • 長租公寓「風波」不斷 多地發文規範住房租賃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張軍 吳勇長租公寓風波下自如出臺新動作。12月4日,自如發布「暖冬守護」計劃,表示已和蛋殼公寓解約的業主和租客可聯繫自如。針對長租公寓風波,近期深圳、武漢等地發布規範文件,堵住住房租賃市場漏洞。多地強化監管武漢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11月25日發布通知,明確轉租住房10套(間)以上的單位或個人,應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向有關部門報送投資主體、投入資金、融資情況等企業信息。
  • 深圳嚴防長租公寓「爆雷」,或掀全國整治潮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表示,今年以來,疊加疫情影響,國內長租公寓「爆雷」事件頻發。出臺《緊急通知》,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住房租賃企業不得實施的經營行為予以進一步明確,引導住房租賃企業規範經營,有利於做好住房租賃領域風險防控,保障住房租賃當事人合法權益。
  • 3月中國長租公寓TOP20報告
    本月長租公寓市場同樣賺足眼球,多家具有房企背景的長租公寓品牌債券獲受理或成功發行,體現出資本市場對頭部租賃企業的認可。此外,萬科、龍湖發布2019年財報,其長租公寓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行業領先地位不斷穩固。
  • 蛋殼公寓陷破產傳聞,多地發文強監管 長租公寓市場難題何解?
    我愛我家集團前副總裁胡景暉在兩年前拋出的觀點已在杭州鼎家長租公寓破產事件中得到驗證。蛋殼公寓是否會步其後塵?萬億市場、政策紅利、資本推動,乘風而起的長租公寓市場何以頻頻遭遇資金鍊危機?次日,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於切實規範住房租賃企業經營行為的緊急通知》,強調租金收取方式不得「高進低出」「長收短付」,同時不得誘導租客使用「租金貸」。
  • 匠寓分享今年7月長租公寓品牌影響力榜單
    【新聞來源:邁點研究院 · 徐益文】7月多地政策密集出臺,武漢與合肥落地「商改租」政策;廣州發放首筆1.5億元人民幣的租賃獎補金;蘇州、鄭州、福州、廈門等多地開展針對租房亂象的專項治理活動,對此,品牌公寓與中介機構更應該堅守底線
  • 上海發布長租公寓風險提示,長租公寓還有未來嗎?該怎麼看?
    此次政策對近期住房租賃市場的運行和風險給予了提示,尤其是對長租公寓爆倉等問題做了重點關注。考慮到近期各地長租公寓市場又面臨很多新問題,尤其是在成都、杭州、武漢等城市比較突出,所以依然需要關注長租公寓的運行和發展問題。
  • 匠寓:今年11月長租公寓市場報告及品牌發展報告
    本次會議在堅持「房住不炒」調控基本原則下,提及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探索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按照規劃建設租賃住房,完善長租房政策,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等。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和集體建設用地租賃住房的相繼入市,住房租賃行業在陸續出臺的政策的支持下,有望逐漸走向規模化和規範化。
  • 烏雲籠罩下的長租公寓,如何洗白!?
    最先察覺到情況「不對勁」的是長租公寓中介公司的員工,尤其是盯著現金流的財務。如巢客「暴雷」消息傳出前,公司財務就將收到的最後一筆租金扣下私分。再如「寓意公寓」暴雷前3天,其松江區胡經理所處的工作群被毫無預警地突然解散,高層徹底失聯,拖欠的工資追討無門。
  • 11月長租公寓市場月報:政策之手在風暴中接過主舵
    近期住房租賃市場動蕩較大,一方面,我國機構化、專業化長租市場的發展尚處於初期階段,還沒有形成完善有效的市場機制,另一方面,監管層的政策也相對缺失,難以支持市場向著有序、規範、有活力的方向發展。此背景下,深圳市政府關於住房租賃企業緊急出臺的政策進一步明確住房租賃企業的行為負面清單,引導企業規範運作。積極防控住房租賃市場的風險,保障住房租賃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幫助住房租賃市場回到正確的軌道上。
  • 臺灣服務型長租公寓經營實務
    ,在政策支持下行業發展紅火,許多開發商也轉型進入長租公寓,租賃市場真可謂是百家爭鳴。另外,為促進租賃市場的正向發展,針對投資客或開發商的閒置資產,以提供租稅優惠或補貼政策下,鼓勵透過專業中介行業出租,一方面能有效去化餘屋,一方面也避免興建過多社會住宅,造成住宅的供需失調。租賃專法2018出臺2018年,臺灣第一部「租賃專法」(以下稱為「租賃專項規定」)出臺,並將在6月正式上路。
  • 疫情下長租公寓的圖景:運營商、業主、租客三方博弈
    斷租還是續住?漲租還是免租?成為橫亙在房東/業主、運營商、租客之間的難題,也讓2019年本已處於洗牌中的長租公寓步伐沉重。相較於開發商集中式管理的長租公寓,蛋殼、自如這類分散型、房間量巨大的運營商壓力較大。過去一周,蛋殼要求房東免租、自如部分房源漲租等動作均遭外界質疑,兩家機構隨後也出臺了相應補救措施。
  • 天眼查:全國已註銷或吊銷的長租公寓相關企業約170家 佔比15%
    今年8月份,杭州長租公寓友客、巢客相繼暴雷,此後,寓意、適享、嵐越公寓等也被曝已人去樓空。蛋殼公寓亦傳出「跑路」傳聞,雖其隨後否認這一說法,但不少房東反映其強硬要求降價、給予免租期等,經營壓力加大。實際上,2018年以來,長租公寓行業就頻頻暴雷,多家長租公寓企業因資金鍊斷裂、經營不善而破產,導致眾多房東、房客蒙受損失,引發外界較大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