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屬於植物神經紊亂。植物神經紊亂常以自覺症狀為主,由於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沒有食慾,進食無味,腹脹,噁心,打嗝,燒心,胸悶氣短,喜長嘆氣,喉部梗噎,咽喉不利,有的患者表現頭痛,頭昏,頭憋脹,沉悶,頭部有緊縮感重壓感,頭暈麻木,兩眼憋脹,乾澀,視物模糊,面部四肢憋難受,脖子後背發緊發沉,周身發緊僵硬不適,四肢麻木,手腳心發熱,周身皮膚發熱,但量體溫正常,全身陣熱陣汗,或全身有遊走性疼痛,遊走性異常感覺等症狀。該類患者,化驗檢查均為陰性,可誤診為腦供血不足,心臟病,胃腸病等。服谷維素。
中醫將手足心發熱分為疳積脾虛和血虛陰虧:①疳積脾虛,手足心發熱:飲食不節,即有的飲食無度,食不定時,常吃零食,長期下去可損傷脾胃功能,引起運化失常,形成積滯,積滯日久,水谷精微無能吸收,形成疳積而發熱。有些人患其它疾病後,如吐瀉,痢疾、寄生蟲病等治療不當,遷延日久,損傷氣血,導致營養不良而形成疳積發熱。這部分常見為手足心發熱,面黃肌瘦,毛髮乾枯,腹部脹大,食慾不佳,常食異物,夜睡不寧,大便較稀,有不消化食物,小便黃濁如米泔。健脾丸健脾祛溼。手足心發熱,以疳積脾虛引起的多見,絕大多數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② 血虛陰虧,手足發熱:由於平素體質虛弱,或大病、熱病後,失於調理,陰血耗傷,正氣尚未恢復而致。這部分常表現為手足心發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咳嗽少痰,目眩耳鳴,口乾舌燥,午後潮熱,顴紅盜汗,小便頻數,大便秘結。
機制
1如果手心發熱,一般是膽胃失和的初期表現;如手背比手心熱,那說明可能在發燒或者有什麼急性的炎症;如手掌溫度高於手心溫度,那麼可能是血脂高或血壓高;如手掌發熱發乾,可能是甲狀腺機能方面有問題;如手掌紅熱,則可能是血熱的原因或者有炎症。如果手越握越熱,一般提示體內有炎症,如果一開始握手感覺有點熱,但是時間長了反覺得不是很熱,一般是虛火,這種人容易失眠多夢、心煩口乾,要注意降火,可以吃些降火的食物。建議避免風寒,調節飲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尤其要警惕可能會引起的急性心腦血管疾病。
2冬天腿及腳冰涼,夏天手心腳心發熱,易疲倦。冬天畏寒手足厥冷,是為氣血不旺,陽虛陰盛,暑季怕熱手足汗出,亦為體虛感傷暑氣。由氣虛引起的,服烏雞白鳳丸。補中益氣丸有甘溫除熱的性能。
3白天手腳涼晚上手腳熱:脾氣虛,陰火為犯。脾胃虛弱則榮衛之氣不能上行,故下至腎間,入夜則發熱。陽氣虛則不能實四肢,故白天四肢不溫。脾虛運化失健,則現便溏。心主榮血,今榮血反不上行,故神無所依而失眠,寒亦傷血,是則秋冬加重,至於早洩乃是腎虛,腎陽無力固攝而致。治宜補中氣,安心神,清伏火。中成藥用補中益氣丸合天王補心丹,佐以滋腎丸或梔柏地黃丸。
4失眠多夢,手足心熱,為心陰不足,主要表現為:心悸健忘,心煩失眠多夢,手足心熱,口乾少津,大便乾燥,舌質紅,少苔,脈細數。
處理
五心煩熱是指兩手心、足心發熱及自覺心胸煩熱,而體溫有的升高,有的並不升高的一種虛煩發熱症狀。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少陰腎經鬱熱。需要喝點湯藥:丹皮 、地骨皮各12克 ,老桑枝15克,銀柴胡 胡黃連各8克 絲瓜瓤 地龍各6克,水煎,早晚服。陰虛火旺,清熱補腎慢慢就過來了,可用知柏地黃丸或六味地黃丸。用藥:天王補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