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有一個自己的童年
當年,《龍貓》與《螢火蟲之墓》計劃同日上映,鈴木要求兩部片都控制在六十分鐘左右。在小時候父母外出看鄉戲,將弟弟一人留在家裡,然後夏天裸著的五六歲的弟弟到村裡頭的小學找我,然後一屋子的學生探著頭去看他;也有小時候一放學一起玩,我幹什麼他模仿我的動作重複一遍;也有下雨天在外邊等爸媽。
《龍貓》這是講小孩子的夏天裡遇到的奇幻故事,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有童年,這樣的美好每個人都有出來的時候,如同忽然有一天我不再覺得自己對動畫片愛不釋手,媽媽開始跟自己講家長裡短,突然之間就長大了。夏天的故事是夢幻的,童年的故事是美好的,導演好像一直沉浸在這樣的氛圍裡,所以才創造出了供大人們可以回憶的電影。
小梅哭泣的時候覺的沒有什麼,當小月開始哭泣的時候,真的有點撐不住。爸爸教育小孩子的方式太棒了,針對小孩子提出的問題,總能遊刃有餘地化解。這裡有高聳入雲的參天大樹、滿是蝌蚪的清澈河流。人們踩著單車經過綠油油的田野,撞見棲居森林的精靈……太美好了……小梅爸爸對於孩子口中撞見龍貓的「胡話」,不但不呵斥或不屑,還幫孩子圓夢,每個人都那麼簡單又溫暖。記得第一次認識龍貓,是趴在涼蓆看電視。
今天再次重溫宮崎駿老師的龍貓。是在電影院的大屏幕。每當聽到裡面的音樂,眼眶裡總是莫名地含著淚水。不知道是不是年齡的原因。在已經接觸了社會的洗禮後。又一次讓我用了一個多小時。回到小時候,那种放肆地哈哈大笑。什麼都不用考慮,不用想人際關係,不用想工作,不用想掙錢,不用想好多好多…再次謝謝宮崎駿老師。讓我找回小時候那種無憂無慮地感覺。電影院中全場的小孩子都在嬉笑打鬧,只有我一個人數度落淚。
看來年紀大了淚點都變低了呢。宮崎駿的動畫和久石讓的配樂,真是完美結合了吧。電影裡鬱鬱蔥蔥的綠色讓我想起《小森林》,想起去年在京都音羽山清水寺邂逅的小姑娘,想起共度七日的好友。為什麼要再看《龍貓》呢?因為那裡存放著我們最柔軟的內心、最溫暖的過去和最想喚醒的記憶。 龍貓無論何時看起,都會有感動,果然年紀大了,淚點也低,我也想到了媽媽。也許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了吧,有些人對龍貓的記憶是在很小的時候了,這次看完後的感覺莫名的帶著種苦澀,是因為觸發了最柔軟的內心,是回不到童年時的簡單無邪了。
在鄉下長大的孩子應該更理解這種感受了吧。宮崎駿動畫節奏緩慢,畫面溫馨,暖意濃濃。二刷《龍貓》還是會被感動到落淚。喜歡頑皮單純勇敢的妹妹,喜歡懂事善良招人疼的姐姐,喜歡有責任有擔當善良的爸爸,喜歡溫柔體貼的媽媽,喜歡這溫馨的一家人。喜歡暖萌貪睡又樂於助人的龍貓,驚訝美好的事物確實只有善良的人看到,學習妹妹爆棚的好奇心。一個地方是否宜居,看看這裡的樹木就知道了。如果它足夠年長,說明自然被溫柔以待,所以人們一定淳樸。看她們剛剛搬入鄉村新家的喜悅,就知道,簡單的快樂就在簡單的生活中。
宮崎駿的作品總能讓我百看不厭,不管是《龍貓》,不同的時間總能讀出不一樣的深思。哈爾可以說是我的第一個動漫男神了,再就是小白龍,最愛波妞,阿里蓋悌最漂亮。希望那些年愛的這些作品,不論何時,都能笑著看完。沒有鬥爭喧囂,不存在現實的殘酷,恐懼。它是宮崎駿的成功代表作之一,而它同時也是為數不多的動漫電影的傳奇之作!小時候看不懂的灰塵精靈,現在完全明白了。果然是只有小孩子才能看到的,異想天開的奇妙世界。他們存在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這顆純真質樸的童心啊,感謝宮崎駿大師。最後音樂響起的那一刻,完全克制不住眼淚了,再去看一遍《千與千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