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按照一般的技術標準,光伏組件的壽命期為25年。2009年第一批特許權項目,以及金太陽、光伏建築一體化項目投產的項目,迄今已經有10年以上的歷史,大量光伏組件將進入回收期。
早期,由於光伏組件的轉換效率較低,2013年,市場上主流功率長期在250W以內。如果以當時250W組件的重量計算,1GW組件折合約8萬噸。
截止2013年底,我國累計光伏裝機約19.2GW,到2038年,屆時將累計產生153萬噸的廢棄組件,尚不包含報廢組件、技改的被替代組件。
光伏組件的大部分材料是可循環再造的材料,除了鋁和玻璃外,還包含銀、銦、鎵等稀有金屬。這些稀有金屬雖佔只佔組件重量的1%,但回收價值大。對光伏組件回收實現循環再利用,可節約資源,減少對原生資源開採並降低資源提煉的耗能, 從而減輕生態環境影響及破壞。因此,光伏組件的回收與無害化處理是當前國際國內產業界和環境界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組件回收的國內外標準
近日,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廢棄光伏組件線上研討會」上,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裴會川作了題為「光伏組件回收標準情況介紹」,詳細介紹了國內外關於組件回收的標準情況。
1、國際情況
2、國內情況
二、組件回收的方法
1
光伏組件的組成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光伏組件的結構與重量組成,如下圖所示:
歐盟PV CYCLE組織的研究顯示,以一塊250W的光伏組件為例,玻璃約佔總重量的70%左右,鋁邊框約佔18%,半導體材料約佔4%。如此看來,一塊太陽能組件的大部分重量來自可循環再造的材料。此外,研究還指出,雖然太陽能組件中包含的銀、銦、鎵等稀有金屬僅佔組件總質量的1~2%,但是仍具有回收價值。
2
光伏組件回收的方法
當回收廢舊的光伏組件時,需要對組件進行拆分,將鋁邊框、玻璃和接線盒部分去除,得到矽晶片。有效的完整矽晶片回收方法有「無機酸溶解法」和「熱處理法」。其中,後者又分為「固定容器熱處理法」和「流化床反應器熱處理法」。
1)無機酸溶解法
用硝酸和過氧化氮混合酸,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經過一段時間將EVA溶解掉,與玻璃分類。此法可保持晶矽片的完整,但需要進一步對矽晶片進行處理。
2)固定容器熱處理法
將光伏組件放入焚燒爐中,設置反應溫度600℃進行焚燒。焚燒完成後,將電池、玻璃和邊框等手工分離。回收的各類材料進入相應的回收程序,塑料類的材料完全焚燒。
3)流化床反應器熱處理法
使用流化床反應器對廢棄光伏組件進行熱處理。將細沙放入流化床反應器中,在一定溫度、流速的空氣作用下,細沙處於滾燙流動狀態,具有液體的物理性質。將組件放入流化床中,EVA和背板材料會在反應器中氣化,廢氣則從反應器中進入二次燃燒室,作為反應器的熱源。對於厚度達到400微米以上的電池片,可以回收完好的矽片。由於製造技術不斷發展,電池片逐代變薄,熱處理法已無法獲得完好的矽片,因此也只能夠適用於回收矽料。
除上述3種方法外,還有「有機酸溶解法」和「物理分離法「
4)有機酸溶解法
用有機溶劑溶脹EVA,以達到分離電池片、EVA、玻璃和背板的目的。該法所需時間較長,大約7天為一次反應周期。另外,EVA膨脹後使電池片破碎且存在有機廢液處理問題,因此該法仍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
5)物理分離法
先將組件鋁邊框與接線盒拆除,隨後粉碎無框組件,分離塗錫焊帶與玻璃顆粒,剩下的部分再進行研磨,用靜電分離方法得到金屬、矽粉末、背板顆粒和EVA顆粒。該法最終得到是不同材料的混合物,未能實現單一組分的充分分離,仍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
各種方法的優缺點
結合國內外已有報廢光伏組件的技術方法和經驗來看,無機酸和有機酸溶解:只針對EVA的去除和分離,未考慮到邊框的拆除和矽晶片再利用,且剩下的廢液也難處理。物理分離法:不夠完善,未能分離各單一的組分。可採取多種處理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取長補短,探索出合適的光伏組件處理方法。
3
光伏組件的回收流程
由First Solar提出的較成熟的光伏組件回收流程如下圖所示:
4
光伏組件回收中的難點
1. 技術層面:回收組件時的無害化處理,廢氣、廢液、廢物收集與處理
在光伏組件回收時,含氟背板更是給人們出了一道難題。碳氟化合物異常堅固的化學結構,通常的掩埋處理方法甚至在千年內都無法降解這個成分;而且,氟化物的毒性很大,若通過焚燒處理會產生氟化氫等毒性氣體。之前聽說過光伏電站著火後,救援人員產生氟化物中毒的案例。而當下興起的全PET薄膜背板或可解決以上問題。
2. 經濟效益:回收組件的經濟收益低,市場對光伏組件回收動力不大
由於光伏組件回收成本高,比如回收組件的設備購置和維護又是一比額外的成本。光伏組件回收的收益低,若要實現對廢舊光伏組件進行規模化回收的目標,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 政策法規:國內在光伏組件回收方面或光伏組件無害化處理方面的政策法規仍是空白
目前國際和國內對於光伏組件回收有多種可行的技術路線,但是由於現階段國內光伏組件的回收規模較小,也沒有形成相應的產業鏈。因此,在政策和法規方面,還需要相關的政策加以指導和要求,填補這部分空白。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智匯光伏,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