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6個開心食療方用起來

2020-12-21 山東頻道

原標題: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6個開心食療方用起來

經常帶寶寶看繪本的家長,都會留意到,情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很多繪本都會教孩子如何少發脾氣、少大喊大叫,理解並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是因為,一不如意就大發脾氣,尖叫狂喊、哭哭啼啼的孩子,確實不少。

如果愛發脾氣已經成為習慣,這個問題從中醫的角度理解,就是肝氣鬱滯,木不疏土。簡單來說,就是肝鬱過久,影響了脾土運化,寶寶的脾氣性格大受影響。沒有經驗的家長,往往會忽略寶寶的情志問題,只關心身體狀況。但中醫認為,情志不舒,會直接影響身體健康。有的孩子真的會氣著氣著,就生病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調理孩子愛生氣、脾氣大的問題。

夏天更容易氣到生病,一點都不誇張

電視劇裡會出現人因為劇烈爭吵而氣到暈倒、不省人事的情況。其實,這並不誇張。現實生活中,不論年齡大小,人是有可能因為生氣而進醫院的。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人的焦慮、壓力都和肝氣鬱滯有關。究竟是鬱鬱寡歡的心情影響到了肝木,還是不得疏解的肝氣影響了心情,就好比要區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在我看來,兩者是相互影響的。這也是我常讓家長多關注孩子情志,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的原因。否則,用再多方法調理情志、肝木,也得不到較好的效果。

肝木不舒,還會影響脾土。「土得木而達」,肝木疏洩通達了,脾土才能健運。反之,則脾胃乃傷,百病由生。很多「生氣包」寶寶,如果經常因為不如意而哭鬧,氣得吃不下飯,胃口不好,甚至吃一點就積食。這個時候,除了緩解情緒,可以適當吃一點充滿生發之氣的食物,衝破稍稍停滯鬱結的肝木:

素炒黃豆芽

材料:黃豆芽100g,蔥花適量。

做法:黃豆芽洗淨;油入炒鍋,燒熱後放入蔥花爆香,再放入黃豆芽翻炒熟,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寶寶若消化好,還可加50g瘦肉共炒。

功效:消滯疏肝,補氣養血。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少量多次服用。注意要細嚼慢咽。蠶豆病寶寶可食。

夏天容易肝木不舒的原因,還可能是夏季心火過旺,連帶著肝火也大。

如果寶寶容易睡不踏實、口乾舌燥、口舌生瘡,小便赤短、頻繁、甚至尿痛,除了之前介紹過的安心蓮子水,還可以服用具有養心安神效果的食療方,比如:

糯米麥粥

材料:糯米50g,燕麥20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4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30分鐘至粥水軟爛即可。可加適量黃糖調味。

功效:養心安神,養陰斂汗,健脾益氣。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少量多次服用。蠶豆病可服。

紅棗花生蓮子粥

材料:去核紅棗2枚,花生10粒,去芯蓮子5粒,大米50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4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30分鐘至粥水軟爛即可。可加適量食鹽或冰糖調味。

功效:養心安神,補血益氣。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少量多次服用。蠶豆病可服。

鬱鬱寡歡後又過度活潑?這不是肝木條達

由肝鬱導致的寶寶情志問題一般分2種:

①肝鬱前期,鬱鬱寡歡

肝鬱前期、鬱鬱寡歡、少動懶言的寶寶的症狀:大便乾燥、有口氣,反覆積食;體內有嚴重溼氣;舌頭尖,舌尖、邊緣發紅,舌苔白;脾氣、睡眠不好,不愛說話等。有的家長說,寶寶看起來心事重重,像個小大人。寶寶思慮過重,承受不符合年齡的壓力,不僅會心血暗耗,還會逐漸發展成氣鬱質體質,調理起來比較困難。

如果發現寶寶有肝鬱徵兆,可以用適量運動來疏解。食療方面,常用白芍、鬱金、佛手等食藥材,還可用枸杞、烏梅、檸檬、陳皮等做茶飲,疏肝理氣。已經有脾虛的寶寶(少食厭食、容易積食、舌苔厚等),可以在茶飲中加入麥芽、陳皮、山楂。

此外,經典湯方中最出名的疏肝方,莫過於四逆散:

四逆散

材料:柴胡6g,白芍6g,枳實3g,甘草3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2碗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至半碗即可。

功效:疏肝理脾,透邪解鬱。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證、少量多次可服。蠶豆病可服。

如果寶寶已經發展成氣鬱質,家長很難自行調理,建議用藥前諮詢醫生。

②肝鬱化火,變得焦灼煩躁

積食久了會化熱。其實,肝鬱久了,也會化成肝火。夏天肝火過旺,如果前期早有肝鬱,可能發展成燥鬱、多動,表現出過度「活潑」,比如一刻都停不下來,愛和家長對著幹,說理不聽,甚至動輒滾地、摔東西。

除了性情上的轉變,寶寶還會出現一系列頭面部「上火」的症狀,哭鬧久了就容易喉嚨發炎。這時候清肝火,不能服用大寒之物胡亂清理。除了積極控制餵養,儘量避免積食之外,還可服用以下2個食療方,溫和地清肝瀉火:

獨腳金鯽魚粥

材料:獨腳金10g,鯽魚1條,大米50g。

做法:鯽魚洗淨用紗布包好,與大米、獨腳金一起下鍋,加水約5碗;大火燒開後轉文火煮45分鐘,加鹽,稍煮5分鐘後即可分次服用。吃粥不吃渣。

功效:健脾開胃,清肝熱,去積滯。可治療小兒因肝熱脾虛引起的腸胃功能紊亂和食欲不振,以及煩躁低燒、日漸消瘦等症。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服用。蠶豆病可服。

西洋菜豬肝湯

材料:西洋菜50g,豬肝30g,生薑1片。

做法:材料洗淨切好,豬肝用1勺生油拌好醃片刻;鍋中加約5碗清水,下薑片,大火燒開後下入西洋菜和豬肝,煮至豬肝熟透;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養血清肝明目。

適用年齡:3歲以上對證、少量多次可服。蠶豆病可服。

總之,土木是相生相剋的,肝木不條達,脾胃消化就容易疲於運化。反過來,脾胃氣機升降的協調,也同樣有助於肝氣的疏達。肝和脾都要呵護好,寶寶愛發脾氣,家長更要注意營造好的家庭氛圍,注意內在肝脾的平衡。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相關焦點

  • 打不得,講不聽,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寶寶?
    >「爺爺奶奶總說孩子還小,不用做規矩,但越來越管不住了怎麼辦?」作為一個有逼格的家長,在寶寶發脾氣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暴露出自己的挫敗感,這是很掉份的。孩子會被你的挫敗感傳染,會更不開心。嘗試理解寶寶為什麼發脾氣,比如,是因為搭不起那塊積木,還是因為拿不是他想要的東西?對症下藥,合理安撫。
  • 寶寶愛發脾氣哄不好,8個辦法百試百靈
    寶寶的破壞力令人頭疼,經常損壞東西是常有的事,更令人無解的是,他們都有一個小暴脾氣,你讓他睡覺,他偏要看電視,讓他吃飯,他非要去玩兒,哭起來半天也哄不好,很多新手媽媽被折磨的頭大。為什麼寶寶愛發脾氣?孩子憑著自己的直覺和習慣,會覺得自己的控制欲、安全感、成就感得不到充分的滿足,這個時候,發脾氣、大哭大鬧就成為他們的武器和反擊手段。聰明父母這樣解決問題寶寶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父母可以借鑑以下方式,仔細觀察寶寶的生活,找出觸動暴脾氣的按鈕,才能幫助寶寶解決困難。
  • 樂活課堂 ▏家裡有個愛發脾氣的小朋友怎麼辦?
    很多父母發現自己家乖巧甜蜜的天使寶寶過了1歲生日以後脾氣變壞了,很難哄,動不動就會哭鬧、尖叫、亂踢、亂跑、不聽話、很執拗等等,難道這就是人家說的 「可怕的兩三歲」嗎?還是因為我們全家齊心協力把寶寶寵壞了呢?為什麼會發脾氣?
  • 孩子愛發脾氣,媽媽怎麼辦?
    01孩子愛發脾氣的3個原因孩子愛發脾氣,我們會從三個部分進行分析,首先,我們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年齡段,不同的年齡段的孩子,他的其實背後的原因也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說,如果一個孩子的解釋風格是反抗型的,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可能就會用發脾氣,用這種叛逆的方式來應對。從以上的這三個原因來看,我們最終發現孩子愛發脾氣,是大多數人孩子都會有的行為。因為從腦科學角度來講,孩子的理智腦還並不成熟。
  • 寶寶發脾氣了?
    其實,發脾氣只是寶寶情緒的外在表現。發脾氣對於寶寶適應環境,與父母進行有效的溝通其實是很重要的,如果寶寶不會發脾氣,父母就很難發現他的需要,寶寶就有可能不能獲得合理的照料,那Figo就跟你一起了解一下如何幫助寶寶管理自己的情緒.
  • 脾氣暴躁總是愛發脾氣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脾氣暴躁愛發脾氣對自己健康不好,也會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容易惹是非,鬧矛盾,得罪人,失去朋友,總是愛發脾氣該怎麼辦呢?1、冷靜分析反思自己:脾氣暴躁愛發脾氣,就需要自己控制自己,冷靜地分析一下自己,怎麼會這個樣子,為什麼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這樣做對不對?
  • 孩子控制不好情緒,總愛發脾氣,家長要怎麼跟易怒寶寶相處?
    女兒茜茜如今雖然還只是個5歲的小丫頭,脾氣卻比許多青春期叛逆的孩子都大。平時在家裡,大人們稍有不順著她的地方,她就會大發脾氣丟東西,或者直接撲到大人身上亂踢、亂打一氣。小蔡和丈夫、公公婆婆,不是沒有批評過茜茜,可每次批評時,孩子只會顯得更暴躁。所以大人們大多時候還是用哄著茜茜的方式,來平息她的脾氣。
  • 寶寶變得易怒,愛發脾氣,這是怎麼了?
    女兒17個月,在家跟我玩,在外跟小朋友玩的也很開心。但是到了姥姥家,突然粘媽媽了,走哪跟哪!於是讓姥姥帶她出去玩,她居然也挺願意。最近女兒總是這樣,有時候非常粘人,有時又老吵著要出去玩,還經常亂發脾氣,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寶寶這是怎麼了?
  • 寶寶太情緒化?愛發脾氣怎麼辦?寶媽們看過來
    張德芬語錄曾經說過:「這些情緒都是一種能量,尤其是對孩子來說,一些天生的恐懼……都只是一種自然生命能量的流淌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來」很多寶寶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會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比如哭鬧,摔東西,滿地打滾或是纏著父母各種使小性子。
  • 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
    家長會問:為什麼3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這些食療方?3歲以下,食材少放一些、水加多一些可不可以吃呢?可以喝湯不吃渣嗎?3歲以下有適合的食療方嗎?甚至有不少家長問:用食療方煲出的湯水衝奶,餵給嬰兒寶寶可以嗎?看來家長們對食療方的依賴還是比較大,我們的讀者中家有3歲以下寶寶的也比較多。本期我就來好好說一說這個超熱門的問題。
  • 為什麼會發生嬰兒溼疹 溼疹寶寶食療方
    為什麼會發生嬰兒溼疹 溼疹寶寶食療方 (親貝網qinbei.com配圖) 為什麼會發生嬰兒溼疹? 若寶寶不慎患上溼疹怎麼辦呢?此時,有很多食物是有禁忌的。這個時候,媽媽們一定要特別注意遠離這些過敏食物: 1、牛奶 寶寶溼疹不能吃什麼?牛奶是其中之一。有些媽媽對此可能會有不解,殊不知牛奶及奶製品是常見的易導致寶寶過敏的食物,也是寶寶溼疹的常見過敏原,其中牛奶中的甲種乳白蛋白是最強的過敏原成份。
  • 2歲寶寶總愛發脾氣,父母不知如何應對?這篇文章或許會幫助你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首先父母要了解2歲的寶寶為什麼憤怒。為什麼2歲寶寶總愛發脾氣?寶寶進入兩歲以後,自我意識進入萌芽期,寶寶會經歷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所以會表現得非常好鬥。他們常見的表現有這五種:喜歡拒絕,每天要說數不清的「不、不、不」!
  •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在家的時候,明明孩子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就又哭又鬧起來,搞的大人也一頭霧水,又想安撫孩子,又被孩子氣的不行。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
    結果,小男孩看到媽媽走了,立馬坐地大哭起來.  媽媽見狀走回來,大聲說:你再不起來,我就揍你信不信?!  小男孩並沒有停止哭鬧,反而鬧得更兇了。  最後,孩子在母親的拉扯中哭鬧著離開了我的視線.  「  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
  • 寶寶愛哭愛鬧不聽話?不是你不會教,而是用錯了方法!
    實際上我們對寶寶「情緒」存在太多的偏見和誤解,以致於一聊到孩子的情緒就是「請做好情緒管理」,而忘記了從寶寶出生的那刻開始,就具備了感受基礎情緒的能力:開心、好奇、生氣、害怕、傷心、討厭……每一種情緒都很重要,它從來不是我們的對手,而是我們出色的隊友。那麼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應該怎樣幫助孩子理解他們所表現的情緒呢?
  • 怕冷又愛出汗?是氣虛了!中醫教你幾個食療方,很有用
    最近有很多朋友諮詢「為什麼自己怕冷又愛出汗?」這種情況不是一個人問,具體表現就是平時很怕冷,但同時他們又非常的愛出汗,天一熱或者稍微動一動衣服就可能已經溼了一大半。答案很簡單,原來根本原因是氣虛了!《靈樞五變第四十六》就有對氣虛體質的描述「肉不堅,腠理疏,則善變風」。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 寶寶亂發脾氣,是一種自我保護?家有寵物的試試「動物安撫法」
    孩子亂發脾氣不是「沒教養」,而是心理需求沒滿足 前段時間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苦惱: 一次跟朋友聚會,四五個小孩子一起玩,大人們坐在一起聊天。 女兒一臉不開心的跑過告狀,說小夥伴搶走了她的花,還扔地上踩壞了。
  • 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這樣調整飲食事半功倍
    原標題:3歲以下寶寶別隨便吃食療方!這樣調整飲食事半功倍   常關注我的家長都知道,幾乎每一期講疾病辨證解析食材後,我都會給出切實可行的食療方,並特別標明適用年齡。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3歲以上寶寶,在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證少量多次分服。」   家長會問:為什麼3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吃這些食療方?
  • 孩子發脾氣的4個真相,6招讓他學會控制情緒,家長別立馬批評打罵
    當孩子情緒的「暴風雨」來臨時,父母還可以借鑑這樣幾種實用做法:1.公共場合,從長計議,幽默化解公共場合孩子發脾氣,很多父母會覺得很沒面子,尷尬。這是幾乎所有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並不意味著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此時,完全可以開個小玩笑,比如說:「看起來我們有點家務事得私下處理一下了。」
  • 家裡人愛發脾氣,怎麼辦?4個方法,迅速緩和情緒,助感情升溫
    舉個例子。當他發脾氣,一股腦兒罵一堆話時,你只要微微點頭,然後說:"你剛剛提的意見,我歸納了一下,一共有五個要點。我不知道我是否聽明白,跟你確認一下。首先,你認為我怎麼怎麼樣;第二,你覺得我哪裡哪裡沒有做好;第三,你認為我什麼什麼沒做好……不知道我講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