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專題】談談《中國機長》中的「幽靈航班」

2020-12-17 騰訊網

由川航3u8633緊急備降事件改編的《中國機長》國慶檔上映9天票房就已經超過了20億,小編我也在假期抽空去看了一下,整體來說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當然,電影出於情感的需要,環境的渲染,還是跟紀錄片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當你看到副駕駛被掛零下40度的機艙外長達幾分鐘之久,安全降落後還能從容下機,淡定撩妹的時候也不要太過驚訝就是了。事實上,事件發生時也沒有雷雨交加,反而是晴空萬裡。電影裡加的這些情節確實豐富了整個故事脈絡,讓觀眾在觀影時心潮澎湃,跌宕起伏。

川航3u8633航班的劉傳健機長能夠把飛機安全返航降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由於飛機是在高原地區釋壓,所以無法快速降低飛行高度到3000米左右的安全高度。飛機是在9000米高度釋壓的,此時機艙溫度很快就降到了零下40度,而且氧氣非常稀薄,飛行員在稀薄的氧氣環境下容易眩暈,失去知覺,雖然後面飛機降到了6000多米的高度,此時機艙的溫度也只有零下20多度。

在如此低壓低溫的環境下面對兩百多米每秒的迎面氣流還能夠把飛機備降到成都機場,這對飛行員的身體和心理都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川航3u8633能夠成功返航是奇蹟,是遇到了劉傳健機長的奇蹟,在這裡先向劉傳健機長致敬。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是另一場空中浩劫,看過電影的朋友應該會對裡面航空飛行愛好者提到的幽靈航班有點印象,這是發生在2005年8月14號的一次大空難,也是希臘航空史上最大的一次空難。該航班是由自賽普勒斯島飛往希臘雅典,編號是522,航空公司是太陽神航空,這是一個非常小的航空公司,全公司也只有3架飛機可以飛行。

航班起飛後,機長跟空管確認將飛機的飛行高度設定在了3萬四千英尺的高度,隨著高度的上升,數分鐘後飛機上的警鈴聲開始響起。機長和副機長都以為是起飛設定警鈴,而起飛設定警鈴只有在地面才會響,是用來告訴飛機尚未準備好不能起飛的警鈴。機長和副機長感到非常疑惑,就向地面籤派中心尋求幫助。

緊接著,飛機上的主警鈴也跟著響起,這可能代表機上某些系統過熱。機長繼續和地面工程師進行溝通,期望能夠解決問題,但是由於機長嚴重的口音問題,他們的溝通並不順利。沒過多久,客艙的氧氣面罩開始掉落,乘客們不知道飛機發生了什麼,而機長和副機長也不知道客艙內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和地面工程師緊張地進行溝通,期望能夠解決問題,但是並沒有任何進展。隨著飛機繼續爬高,乘客還是不知道駕駛艙內發生了什麼,更糟糕的是地面工程師和機長、副機長也失去了聯繫。

太陽神航空522航班還是按照預定航線繼續飛向雅典,正常情況下前往雅典的航程只需要一個半小時,但是522航班在雅典上空盤旋等待的時間已經超過了兩小時。所有人都想到了飛機可能遭到了劫機,希臘空軍出動了兩架F16戰機對客機進行了調查,卻發現所有乘客在座位上沒有任何反應,只有駕駛艙內有一個人在移動,沒過多久,飛機突然開始急速下降,撞上地面,無人生還。

經過十五個月調查之後,調查人員公布了空難發生的原因。在這架飛機的上一次飛行時,乘務員發現了後門沒有完全鎖緊,所以迫降回機場後地面工程師對飛機進行了檢查,在檢測飛機後門的壓力密封情況時,工程師將艙內加壓的方式從自動調成了手動,以便使用機上備用電源對艙內進行加壓,隨後在例行維修確認飛機無洩壓問題之後便離開了飛機,忘記將艙內增壓方式從手動改回自動。

所以,在飛機爬升之後,飛機上的低壓報警鈴開始響起,由於鈴聲跟地面起飛設定警鈴相似,被機長和副機長誤解成了地面起飛設定警鈴。隨後主警鈴響起,大概持續了一分鐘,機長先入為主認為是飛機的冷卻系統出了問題,然而主警鈴響起也可能是客艙內的氧氣面罩脫落引起的,所以當地面工程師詢問機長增壓開關是否在自動檔位時,機長自顧自地在那詢問設備冷卻斷路器的位置。

就這樣,機長和副機長錯過了最後能夠改變機上人員命運的機會。乘客的氧氣面罩含氧量只夠維持大約12分鐘,因為,當高空釋壓情況發生時,飛行員會第一時間降低飛行高度到低海拔地區,這個時間是完全足夠的。而機長和副機長的氧氣面罩卻不會自動脫落。飛機爬升的高度越高,氧氣也越稀薄,機長和副機長的頭腦在缺氧的狀態下開始眩暈,更加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最終失去意識昏厥過去,飛機處於無人駕駛的狀態,飛到雅典上空便進入盤旋等待的狀態,最終燃油耗盡墜向地面。

大家看到這裡,可能還會有點疑惑,最後出現在駕駛艙內的人到底是誰呢?根據駕駛艙的最後求救錄音和F16戰機飛行員提供的信息,調查人員確認了最後在駕駛艙內企圖控制飛機的人是安德烈普羅卓莫,他是一名空乘,但是夢想著有一天成為一名機長,為此還考取了商用駕駛執照。他在航空公司工作以前是一名特遣隊隊員,同時還是一名水肺潛水員,這些經歷幫助他在缺氧的環境下可以撐更久的時間。

安德烈在這三個小時裡都經歷了什麼,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但是,737上有四個瓶裝氧氣,每個可以使用1個多小時,其中3個有被用過的跡象。我們只能在這裡猜測,他可能想盡辦法在用瓶裝氧氣讓機長或者副機長甦醒過來,但是沒有成功。他不停的嘗試跟地面空管進行聯繫,但是因為他沒有駕駛大型飛機的經驗,也可能是他一直處於眩暈的狀態,無法正常思考。

世界民航發展史就是一部血淚史,每發生一次空難,民航的規則就更加完善,現如今民航飛機已經成為事故率最低的交通工具,其實靠的是完善的規章制度,人是最容易出錯的環節,大部分空難的發生都是人為失誤造成的。比如幽靈航班,如果地面工程師在維修完成後將加壓開關撥回自動,如果機長不是先入為主,能夠遵循地面工程師的指示檢查加壓開關的位置,那悲劇就不會發生。

川航3u8633有劉傳健作為機長是慶幸的,但我們坐飛機時不可能每次都能遇到這麼棒的機長,所以更加值得我們慶幸的是航空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經驗和規則,讓飛機成為了當下事故率最低的交通工具。

大家想更多地了解歷史上的空難,可以去觀看一檔節目「空中浩劫」,有十幾季,基本上涵蓋了民航史上發生過的所有重大空難事件。

相關焦點

  • 「幽靈航班」失事調查細節曝光!「神秘」男子竟出現在駕駛艙
    眾所周知,飛機在所有交通工具中,發生事故的概率是最低,但死亡率卻是最高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飛機事故的死亡率接近100%。航難史上,卻出現了一次「幽靈航班」。航管無論怎麼呼叫,飛機就像一個「啞巴」,沒有任何應答,難道通訊系統出故障了?還是被恐怖分子挾持了?
  • 《中國機長》:中國式機長,中國式力量
    文/胡一峰(《中國文藝評論》副主編、編輯部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國慶檔影片《中國機長》是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的真實事件改編的。而在事件發生前的2016年,美國影片《薩利機長》在中國上映。
  • 揭秘《中國機長》:這部口碑片為什麼不是中國版的《薩利機長》
    許多觀眾對於國慶檔主流大片《中國機長》的最先疑問,是問這部片是中國版的《薩利機長》嗎?可以非常肯定地說,《中國機長》不是《薩利機長》。雖然講述的故事都是民航空中遇險,英雄機組安全降落,好萊塢電影《薩利機長》側重於英雄機長以及相關因素,而《中國機長》完全是一部群戲。
  • 同樣改編自真實航空事件,《中國機長》能否比肩《薩利機長》?
    《中國機長》故事根據川航3U8633航班緊急迫降事件改編,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在重慶飛拉薩的行程中,在9800米的高空中,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破損脫落,機艙失壓,機組人員臨危不亂化險為夷,這次事件被稱為「史詩級備降」。《中國機長》大幅度還原了飛機遇險緊急迫降的全過程,通過特效處理和情感渲染,讓觀眾仿佛親歷過一場災難。
  • 影評|群像戲中的中國機長、乘務長
    電影取材於去年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的真實事件,並進行了藝術加工。據報導,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執行重慶飛往拉薩的航班任務時,起飛後不久,在9800米高空遭遇駕駛室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導致駕駛艙失壓。(至今還未公布事故發生的調查結果。)
  • 《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誰是你心中的英雄機長?
    《中國機長》和《薩利機長》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根據川航3U8633航班緊急迫降事件改編;《薩利機長》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薩利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一、同一主題:對生命的敬畏、對災難的恐懼《中國機長》與《薩利機長》描述了飛機在高空中遇到緊急突發情況,以機長為主的機組人員齊心協力克服困難,最終使飛機迫降成功的故事。同時,影片利用大量的剪輯手法為觀眾營造緊張感與壓迫感,用多種蒙太奇表現手法凸顯事故的緊迫。另外,對生命的敬畏、對災難的恐懼都使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感到驚險刺激。
  • 「調查報告公布」《中國機長》原型川航3U8633航班玻璃為何破裂?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飛機右風擋破裂導致飛機發生故障經過機長奇蹟般的操作最後將飛機上119名乘客平安帶回地面這部電影的原型川航3U8633航班2018年5月14日原定從重慶飛往拉薩不料在飛行途中突發故障一度失聯、情況萬分緊急牽動著眾人的心機組臨危不亂最後平安備降成都堪稱史詩級迫降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
  • 2005年幽靈航班事件,飛機正常乘客卻已死亡,恐怖真相揭露
    眾所周知,飛機的速度是現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速度最快的,而且比較舒適,非常適合路途較長的旅行,這樣可以大大縮短花費在路上的時間,但在2005年,卻曾發生一起「幽靈航班事件,這是希臘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空難。
  • 影評《中國機長》:愛上機長,愛上中國
    這或許是我在假期開始就挑選了《中國機長》這部片子的原因。看完之後,覺得自己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電影基於真實事件改編,看的過程中,手心捏著一把汗,想到在駕駛艙玻璃碎裂、座艙釋壓、無法聯繫的情況下,當時飛機上的機組人員真的做到了成功備降,更是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配得上「英雄」二字,電影完整地還原了這次航空備降的全過程,再經過一定的藝術加工,讓整個過程更加一波三折,導演把控節奏的能力很好,觀影過程中
  • 「影評」客觀公允的評價一下《中國機長》和《薩利機長》
    那《中國機長》大概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呢?備降期間右座副駕駛面部劃傷腰部扭傷,一名乘務員在下降過程中受輕傷。備降時間軸:07∶00 川航3U8633航班駕駛艙右座風擋玻璃忽然出現裂紋,之後脫落。07∶10 3U8633航班發出「7700」緊急求助信號。07∶12 3U8633航班從9400米急速 下 降 到7200米。07∶13 3U8633航班暫時與地面失去聯繫。
  • 《中國機長》是抄襲美國的《薩利機長》嗎?不,這是中國機長
    我沒有看《中國機長》,我看網上朋友們傳得很熱。我是很多年前看了丹澤爾華盛頓的《迫降航班》,而更巧的是2016年美國又拍攝了另外一部類似題材的影片《薩利機長》,據說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那麼《中國機長》這個在我腦子裡第一印象就是是不是抄襲了美國的電影。
  • ...該航班同機組另一名機長執行了後續飛行任務,航班於次日00:25分...
    2020-12-23 23:55:22來源:FX168 【西藏航空通報一機長執飛降落後去世】據西藏航空 ,12月21日,TV9820(南京-成都)航班一名機長在執行航班任務過程中感到身體不適,該航班同機組另一名機長執行了後續飛行任務,航班於次日00:25分安全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 俄羅斯航班誤闖北京東三環:機長拐彎拐反了
    對此,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該航班機長搞錯飛行方向致使飛機偏離航線進入市區,但尚未飛進限制區內,且因為管制員及時發現告知機組,飛機及時調整了航向,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機長弄錯方向  管制員及時糾正  據了解,該UN8888次航班隸屬於俄羅斯全祿航空公司,根據首都機場官網顯示,該航班昨日凌晨1點17分自首都機場起飛前往莫斯科。據知情人士介紹,該飛機機型為B763。
  • 《中國機長》,堪稱世界級的英雄機組
    《中國機長》這部影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殊情況的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是由劉偉強執導,於勇敢編劇,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
  • 廈航厄瓜多籍機長Gustavo光榮退休
    廈航飛行總隊為此特地組織了慶祝活動和接機儀式,感謝Gustavo機長為中國民航及廈航發展做出的貢獻。分管安全運行的廈航副總經理周衛東參加了接機儀式,並向他表達了熱烈的祝賀。  圖:Gustavo機長和夫人與前來接機的廈航領導、同事合影   「這是我飛行生涯中的最後一個航班,很榮幸能在廈航工作這麼多年,在這裡我遇到了很多友好的同事,過得很開心
  • 《中國機長》的主人公原型駕機執飛馳援武漢
    擔任此次運輸執飛任務的機長是中國民航業內具有傳奇色彩的「最美退役軍人」劉傳健。「劉機長是主動請纓執飛此次運輸任務。」川航有關人士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狙擊戰打響以來,停飛了不少航班,但運輸保障航班還在飛行,公司內部不少黨員主動請戰,劉傳健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機長》:111分鐘空中浩劫,超牛機長再現,真相卻令人心酸
    國慶假期即將結束,不少人都看過國慶期間的三部獻禮片之一的《中國機長》。劇中用111分鐘講述了一個英雄機組的故事,川航整個過程讓人驚心動魄,讓大家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因為它是通過真人真事改編的,真實地還原了在萬米高空飛機上的一場空中浩劫。
  • 240箱醫療物資「坐進」客艙,南航機長解密「口罩航班」背後故事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南宣)「我是許丹琦,南航CZ634航班的責任機長。3000箱從奈洛比飛往廣州的醫用物資,已經安全抵達,機艙裡的每一隻口罩 、手套、防護服,仿佛都有心跳,它們來自隔山隔水不隔愛的中國同胞!」
  • 空難片中好評如潮的《薩利機長》,到底比《中國機長》好在哪?
    《薩利機長》是一部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空難片,在豆瓣上獲得了8.3分的好評。《薩利機長》在豆瓣上的分類只寫了劇情片和傳記片。不過在雪夜看來,《薩利機長》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災難片和懸疑片。影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2009年1月15日,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機長(湯姆·漢克斯飾)駕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哈德遜河,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 申花航班機長:95年開始看申花,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虎撲7月20日訊 據上海媒體《新聞晨報》報導,今天執飛申花將士前往大連航班的機長也是一位申花球迷,他表示自己從95年開始看申花,申花已經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今天的飛機上有一群特殊的旅客,他們是去年足協杯冠軍上海綠地申花足球隊的球員和工作人員們。作為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我第一次看申花隊的比賽是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