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人將《鬼滅之刃》的成功,歸功於文化底蘊,說它紅的原因和它畫日本大正時代有關,但你知道畫日本歷史風的漫畫有多少部嗎?
有名一點的有《神劍闖江湖》、《鬼眼狂刀》,沒名一點的也有《未被斬首不知其性》(估計很多漫迷都不知道),更別提許多大紅作品壓根不是日本文化,如《海賊王》(日本篇反而最不好看)、《進擊的巨人》(日本有高牆?)其中的日本元素反倒不太明顯。
總之,日風紅就說文化底蘊,洋風紅就說異國情調充滿想像力,說到底根本就是倖存者效應。甚至還有說「大反派在開頭就登場的很少見」,這是漫畫看得太少吧?
《驅魔少年》一開頭伯爵就出現了;《青之驅魔師》一開頭撒旦也有現身;《棋靈王》的勁敵塔矢亮;不都是一開頭就現身了?(《鬼滅之刃》都修行完成了才出現,一點也不早啊。
稍微熟一點日本漫畫產業的人都知道,這種意外火爆的作品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Jump目前也正苦於老連載動漫一一完結,新人作品又顯得欲振乏力,如果真有什麼「爆紅秘訣」可研讀,那估計每一部動漫編輯們都會樂開了花。還不需要整天發愁嗎?暢銷的秘訣永遠是個謎。
漫小娜反倒認為《鬼滅之刃》的成功是個意外的成功,或者說是意外的驚喜。就像我們平時寫文,照著爆文法則寫,也不見得篇篇都能爆,不照法則寫的,有時也爆得莫名其妙,但這是不是代表全無招術可言,倒也不見得。
《鬼滅之刃》嚴格說起來,開局開很差,漫小娜起初在大反派登場時就棄坑了,後來又因為動畫的聲勢回頭重追,發現它在善逸和伊之助加入才有了新的看點,十二鬼月登場之後「越來越王道」(已經播到快30回了……)。
我們現在就來看看王道作品中常見的要素。
1.正邪對決很難區分與亦正亦邪的糾葛貫穿全局
如果沒有明確的陣營,幫助我們弄清楚誰是敵人、誰是朋友、主角要幹嘛,我們就很難進入狀況。所以明確的正邪是必要的,但純粹只有正邪,又是無趣的。所以王道漫畫中常見有一個重要角色是混血,也就是兩個陣營的合體,通常是主角或主角的重要他人。
《鬼滅之刃》是半人半鬼的妹妹彌豆子;《航海王》主角海賊路飛的爺爺是海軍中將;《進擊的巨人》是能變成巨人的男主角艾連;《驅魔少年》是同時是十四號的男主角亞連;《蟲奉行》是半人半蟲的女主角奈阿公主。
2.主角是「擁有邪惡的力量」的人
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主角是傳統概念的「壞人」。如《海賊王》的正方是海盜,反派是海軍;《死亡筆記本》的正方是殺人者,反派是偵探;《火影忍者》的主角體內封印著毀滅村莊的魔獸;《咒術回戰》的主角體內封印著毀滅世界的詛咒(沒錯,上面兩部的開場布局是不是很相似)等等。
《鬼滅之刃》的主角為了保護變成鬼的妹妹而戰,也和這個元素有點相似,以上兩點就是為了創造作品的「灰色地帶」,使角色更立體,故事更有懸念不理所當然。
3.極度鮮明性格與定位的角色
漫畫角色有點像京劇,生旦淨末醜,角色的性格、功能都極度明確,誰冷誰熱誰精明誰傻氣誰傲嬌,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幾乎是「看臉就能分辨」。
這與超長篇的故事性質有關,通常漫畫都是先用一個刻板印象,替一個角色定型,然後在後面劇情發展時,挖出細節和立體性,所以一眼的辨識度非常重要。
4.有平常看起來是 「菜鳥」的神秘高手
《鬼滅之刃》有平時像沒本事,昏迷後超強的善逸;《神劍闖江湖》有平時天然呆的拔刀齋劍心;《火影忍者》有喝酒就會發飆的小李《家庭教師Hitman》有萌萌的超級殺手師父。有反差就有記憶點,有記憶點的招術就是基本標配。
5.編號和排名吸引人
一定要有團,而且團隊一定要有編號或排名。《海賊王》有軍階、四大皇和王下七武海,《死神》有護廷十三隊,《火星異種》有火星戰力榜排名,《獵人》有十二地支,《鬼滅之刃》有十二鬼月和九柱。
就連《進擊的巨人》這麼硬派不套路的作品,都有九大巨人,是為了方便打怪升級嗎!?編號的好處是,只要先派一個人登場,就預留了其他開展劇情的空間,雖然還沒想清楚後面要怎麼發展,甚至角色設定都沒想清楚,但有數字排出來就是有氣勢啦!所以常會出現某團只出現一兩個人,然後這個團就被劇情遺忘的情況。
不只角色有數字編號,招術也要有數字編號,《鬼滅之刃》呼吸一之型、二之型、三之型,其實漫小娜壓根弄不清誰厲害;《死神》鬼道有破道縛道之三四五六七八;《航海王》的百八煩惱一世、二世、三世,但有數字就有型,有編號才夠中二。
6.數位化或可視化的能力值變化
為了能夠讓角色的升級很明顯,或者是具體化的裝逼,所以通常都會有明確的能力值系統或位階,例如《鬼滅之刃》鬼殺隊的甲乙丙丁等級;《七龍珠》的戰鬥力;《航海王》裡的懸賞金;《火星異種》裡的排行榜等等。
當然,如果你不喜歡數字,那就需要有一個聽起來很牛的東西,例如好強的氣/靈壓/魔力/查克拉,但這在超長篇就會遇上瓶頸,因為每個人登場都一樣。
所以在數字失去意義的時候,就要改用視覺的變化,例如《鬼滅之刃》的斑紋與紅刀《七龍珠》的超級賽亞人一二三四;《航海王》的一二三四檔;《死神》的卍解等等。
《鬼滅之刃》最強也最獨特的地方,其實是男主角的人設:一個過度耿直卻無比溫柔的人,簡直是帶刀的心理治療師。炭治郎的溫柔,就像一個大孩子,把握著心中的原則與善良,連鬼都願意去體諒、去拯救、去為他哭泣的同理心,是漫小娜覺得整部作品最觸動人也最獨特的地方。
大多數的王道漫畫,都強調熱血與拼勁,永不放棄、朋友之間的牽跘,唯有《鬼滅之刃》強調的重點全然不同,沒有太多的友情努力勝利,但更多的地方著墨在「殘酷」與「理解」。
炭治郎一開始遭遇悲劇而恨鬼,但當他知道越多鬼的事,他就會越試著去理解面前的鬼,他多麼希望對方也能獲得幸福,但現實的殘酷並不允許。
漫小娜相信那一份溫柔,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都渴望擁有的,我們多麼希望身邊能有一個像炭治郎的人,願意同理我們,為我們落淚。
這是在各種王道元素背後,漫小娜覺得《鬼滅之刃》最核心也最不一樣的地方,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它爆紅的原因,但這確實是我最喜歡它的部分。小夥伴們認為還有什麼亮點值得關注呢?請在評論區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