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水果陸續上市。今年,「水果之鄉」花街鎮八字牆的水果迎來了久違的豐收。
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水果市場關閉,收購商也銳減,銷售成了果農的頭等難題。
眼下天氣漸熱,水果不易保存,這些滯銷的水果何去何從?
豐收的水果卻遭遇滯銷難題
16日5時,天才亮,花街鎮卉川村新溪自然村村民馬躍豐早已在山頭忙開了。今年,他家的芙蓉李和桃子迎來久違的豐收年。
「我和妻子種了30多年李子,今年收穫最好。三月底四月初,李子就掛滿了枝頭。」在果園中,馬躍豐從種植採摘到品鑑,詳細介紹起自家的芙蓉李。
水果迎來豐收年,可是馬躍豐一家卻樂不起來。「受疫情影響,附近的收購點大部分都關閉了,我們的水果都沒有銷路了。」馬躍豐說,今年的銷售量只有去年一半。
產量高、銷售低,往往意味著會有大量水果因為採摘不及時而爛在山上。尤其是皮薄肉嫩的芙蓉李和桃子,不易儲存。如果不能現摘現賣,隨著水果的質量逐漸下降,價格也只能被壓低。
「虧點也沒辦法了。去年每公斤8元的價格,現在即使低至每公斤2元也要賣啊。雖然虧了,但總比爛在山上好。」一邊採摘李子,馬躍豐一邊嘆氣地說。
在花街鎮金杜村,果農錢廣進和馬躍豐面臨著一樣的困擾。錢廣進種植了大量的芙蓉李和桃子,主要銷售給本地收購商。
「去年辛辛苦苦栽種的部分水果已經熟透爛在地裡了。」錢廣進今年積壓了不少水果。雖然近段時間疫情緩和,前來採摘的客人有所增加。但是水果積壓太多,客流量相對還是不足。而且水果積壓太久也影響了質量,只能低價賣。「我現在只希望把積壓的水果低價賣完,能回點本錢。」錢廣進說。
在金杜村種植水果20多年的陳新康說,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困難過。往年,家中種植的李子、桃子都會有收購商在當地收購。今年,眼看著枝頭的水果就要成熟了,也沒多少收購商來進貨。陳新康說,今年形勢註定要虧本了。
水果批發市場關閉 收購商也很艱難
「不止果農遇到了困難,我們收購也不好做啊。」談起今年水果生意,做了30年水果收購生意的陳秀微也面露難色。
陳秀微說,往年八字牆水果主要銷往溫州、嘉興、安徽等地。而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這些地方的水果批發市場、超市的需求量變小,很多都因疫情而關閉了。
不過,隨著疫情形勢逐步好轉,從5月開始,陳秀微開始恢復水果收購。「我每天至少收購5000多公斤水果,但對果農來說幫助還是不夠。可是這些水果因長時間滯壓,質量已經大打折扣了,我們收購再多的水果也不賣不上好價格。」陳秀微說,受市場的影響,他們現在也只能壓低收購價格減少自己的損失。現在只有她在村裡收購水果,最便宜的時候按每公斤2元的價格收購。
陳秀微說,為了儘量挽回損失,她打算將收購的桃子運往工廠製作釀酒原料。通過打開這樣的銷售渠道,進一步增加收購量。
為了不讓果農一年的努力白費,陳秀微正在想辦法走電商渠道銷售水果,但目前收效甚微。
「我們的量太大了,線上並不一定能消化。」陳秀微說,近些年來,承接果蔬需求的基本是線上平臺,這些平臺大多有固定的合作方;而一些傳統供應商,有的為批發市場供貨,有的是為超市供貨。受疫情影響,大部分顧客更願意相信經營多年、規模較大的網店。
助農信息
花街鎮八字牆片區種植的桃子、李子總共6000多畝,主要有黃桃、芙蓉李、先鋒李、巨力李、錦香黃桃等多個品種。受疫情影響,本地銷售不足,交通不暢,導致今年的桃子與李子銷售存在困難。
前期,有八字牆果農詢問是否可以在城區自產自銷點幫助銷售。記者也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了解到,該局計劃在城區設置兩個本地農副產品自產自銷點,方便永康市果農將滯銷的水果進行線下銷售,確保滯銷的水果實現快採快銷,幫助村民增收。但具體的地點,還在進一步協商中。
同時,永康日報也將在今後的報紙、微信公眾號上開闢公益助農版塊,幫助果農刊登水果銷售的信息。果農如有相關需求,可撥打88900000登記信息(登記內容如下:姓名+地址+水果+產量,原則上要求產量大)。
如有市民想購買八字牆水果,可聯繫新溪農資部負責人方先生:13967912386,市府網669683;15958950386,市府網663683。金杜村錢先生:18267037169,市府網756169。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