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觀點地產網
觀點地產網 和去年一樣,《福布斯》在2月份公布了新一年的香港50大富豪榜。不同的是,榜首的人不再是「超人」李嘉誠,而是他的老對手「四叔」李兆基。
從1999年開始,李嘉誠都是香港富豪榜上最有錢的人,而他已經蟬聯了21年。
2020年,李嘉誠身家依然高達294億美元,但比去年的317億美元縮水了23億美元;反觀李兆基,雖然去年以300億美元身家居於李嘉誠之後,但他的財富在2020年稍有增加,達到304億美元。
榜單中前十位以房地產起家為主業的佔比超過了一半,共有6位。其中,香港傳統四大家族均在此列,前文提到的恒基兆業李兆基與長實李嘉誠分列一二,新世界發展鄭家純排名第三,新鴻基地產當家人鄺肖卿則排在了第七,另一位老熟人吳光正同樣入圍,其是會德豐的主要持股人。
除了上述幾位老面孔外,前十也迎來了新人。近來頻繁投資內房股和債的劉鑾雄突然從十名開外暴漲到了第四位,身家達到169億美元。
雖然2019年房地產行業被整體看衰,但從中嘗到甜頭的劉鑾雄也多次公開聲明對恆大充滿信心。
房地產仍然是這個時代致富最快的行業之一,雖然四大家族的投資早已不只是房地產。例如四叔還是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主席,該公司是香港家用和供暖天然氣的唯一供應商;而李嘉誠更不用說,基建、零售等行業都有其身影,四大家族已經滲透到了香港人的起居生活中,無處不在。
李嘉誠與四叔的競爭由來已久,但他們是從合作開始的。上世紀80年代,四叔與鄭裕彤(鄭家純父親,新世界創始人)在李嘉誠的加拿大萬博豪園項目開發中給予了不少助力。
後來,兩位都看上了同一個美麗華酒店項目,便結下「梁子」,拉開了競爭的序幕,展開了長達20多年的香港首富家族德比。有不少香港媒體表示他們不對付,是相互的對手。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就連在退休與後代傳承上,兩位都暗自較勁。李嘉誠決定在2018年退休後,四叔就比他晚一年退休。
兩位年齡相若,在退休時都已經達到了鮐背之年。90歲的李嘉誠直接傳位給大兒子李澤鉅,91歲的四叔則決定讓兩個兒子共同接班分管業務。在如何繼續參與公司業務上,李嘉誠甩掉所有職務擔任有名無實的公司顧問隱居幕後,而四叔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
不過,命運仿佛給李兆基開了一個小玩笑,在過去21年雙方激烈競爭中的勝利者都是李嘉誠,而四叔在退休後才終於超越自己的老對手。或許四叔因此更能安心退休,將重心放到家庭與慈善事業中。
有一項很有意思的數據,2008年福布斯富豪榜上,李嘉誠的身家就已經是320億美元,但直到12年後的榜單中,竟然比當年還縮水了16億美元。
難道李嘉誠是這十多年中不斷地經歷投資失敗?再從上市公司股票升值中彌補損失,導致身家並無增加?還是刻意選擇低調?畢竟他在多次面對媒體時都表示,「財富排名只是紙上富貴,我不在乎」。
從喧囂了好幾年的「李嘉誠退出內地」來看,長實集團近來又出讓了大連市西崗項目,接盤方為融創中國,交易價超過40億元。
這個項目是長實於2011年以19億元投得,售價翻倍。
此前,長實已經陸續出售上海東方匯經中心、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南京國際金融中心大廈等項目。雖然李澤鉅表示「從來沒有說過要離開(內地),怎麼會說重返」,但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出售內地物業至今,李嘉誠在內地和香港出售物業超過1000億港元。
李嘉誠依然扮演著「超人」的角色,但其身家縮水又在講著另外一番故事。
關於四叔與李嘉誠「一時瑜亮」的競爭又翻過了一頁,退休後的兩位長者依然指揮著他們的後輩不斷前行,將這場「二人轉」變成了家族德比。
商業志 | 傳統正在被改變,變化與融合中的商業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