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化妝品零售的莎莎們 從香港寒冬中來內地取暖

2021-01-11 聯商網linkshop

香港零售商們的冬天已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眼見愈發寒冷,做化妝品零售的「莎莎們」選擇進入內地以尋些暖意,畢竟那裡更靠近它的「金主」們。

11月23日,莎莎國際公布了其2016/2017財年中期財報,截止至9月30日,集團營業額為36.28億港元(約合32.37億元),與同期的37.78億港元(約合33.70億元)相比有4%下滑;港澳地區的零售銷售額由30.10億港元(約合26.85億元)下跌3.6%至29.32億港元(約合26.16億元)。

作為莎莎國際主要營收來源的港澳地區門店(佔其總營銷額的81%)業績不佳,其給出的解釋是內地遊客人數持續下跌。

同樣根植於香港本土的化妝品集團卓悅也受影響顯著,據其8月發布的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營業額為10.10億港元(約合9.0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47億港元(約合10.23億元)下滑11.9%。

莎莎及卓悅的困境,從香港政府統計處及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據中也可以印證,香港零售業銷售狀況基本與內地訪港人次呈現正比例相關關係,其中,藥物及化妝品銷售額與內地訪港人次關係更加明顯。

從莎莎國際財報來看,內地顧客的交易宗數佔了49.1%,高於香港本地的47.2%。

此前香港吸引眾多遊客前往購物,很大部分原因在於價格優勢。但就目前來看,人民幣貶值仍在持續,截止2016年11月24日下午1時21分,1港元兌1人民幣元為0.8921,已達到近幾年最大值。價格優勢已日益式微,且不知未來會向何處發展,但進一步靠近中國內地遊客這些「財主」,或是香港化妝品零售業們可供選擇的生財之道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化妝品零售行業報告》的分析,預計到2017年中國化妝品零售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7000億元。

向內地市場進擊也難

不過內地也「不好混」。

內地整個實體零售店也出現各種「關店潮」,小到平價商品的沃爾瑪、家樂福超市,中等價位的各類購物中心、百貨,以及像百達翡麗、寶詩龍這樣的奢侈品零售均不能倖免。

作為莎莎、卓悅從香港「初來內地」,自然也會有些「水土不服」。莎莎國際今年半年在內地已經淨閉店4家,目前內地共有53家。卓悅內地的店尚無增量,目前在港澳及廣州地區門店為46家。

實際上在去年6月,信息時報就曾報導,卓悅已陸續關閉廣州和深圳多家門店。而莎莎除了在內地關閉部分門店,還有通過縮減店面以減少虧損,從以往的三五百平方米的面積轉為一百平方米以下。

這樣看來莎莎們在內地一直未能贏得希冀的市場。究其原因除了看似不大景氣的消費者市場,激烈的競爭也是事實,畢竟想吃這塊蛋糕的不僅僅只有莎莎們。早在2005年,最初來自香港的屈臣氏就已在內地開設了100家分店,並且從莎莎和屈臣氏的官網來看,屈臣氏的整體價位較之更親民,還有自有品牌產品線。

據中國商報援引資深人士表示,莎莎、卓悅在內地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是競爭不過屈臣氏。屈臣氏中國財報數據顯示,截止至6月30日,儘管店面營收106.3億港元(約合94.83億元),同比下降了4%,但其內地店鋪數量增至2622家,同比增長17%,毛利率高達22%。光論店鋪數目,莎莎們且不在一個量級上,何況屈臣氏的自有品牌為其貢獻較大營業額,這點上也具備一定優勢。

另外,還有來自中國本土規模最大的化妝品零售連鎖嬌蘭佳人,規模僅次於屈臣氏,在中低端市場也有一定影響力。

此外,在內地比莎莎、卓悅價位稍高、又在同一賽道的競爭對手是絲芙蘭。這家奢侈品牌LVMH旗下的全球化妝品零售巨頭在內地亦有不俗的成績,財報中這樣描述絲芙蘭的「貢獻」:兩位數的收入增長、利潤增長強勁、所有地區市場份額增長、網上銷售增長迅速。今年10月30日,絲芙蘭開幕內地市場的第200家門店。

如何在競爭中生存?

不管是對於已有一定成績的老選手,還是新進不久的選手,線上線下同步發展成了他們彼此間不約而同的選擇,但是究竟哪種模式更能贏得消費者買單呢?

屈臣氏集團表示,未來將繼續在內地建立並擴大電子商貿平臺,在屈臣氏中國官網上也出現了全球購的業務板塊。不僅如此,集團還計劃在2016年下半年及以後,繼續擴大零售店鋪組合,淨開設超過800家店鋪,其中65%主要以屈臣氏店鋪形式在內地以及亞洲其它地區開設。在內地零售商們不好過紛紛關店的情況下,屈臣氏中國採取的是寧願接受單店利潤減少也要在規模上鋪開以設置進入壁壘。

莎莎國際也打算在內地市場進一步發展O2O業務,藉助香港的資源引進全新品牌,豐富產品組合,並會加強線上推廣,整合線上線下客戶關係管理。另外,除了通過sasa官網售賣其產品,莎莎在銷售渠道上還與天貓、京東、蘇寧易購達成了合作,新近也與考拉海購建立了合作關係。此外,基於用戶向移動端的遷移,莎莎在手機應用上也做出了嘗試。

絲芙蘭強調在中國市場的全渠道銷售布局,在線上其已有獨立官網、天貓和京東官方旗艦店、微信以及APP多端零售。同期也開通O2O系統,實現顧客店內下單線上發貨的購買體驗。另一方面,絲芙蘭也在往線下服務體驗方面發力,比如說在今年10月內地市場開的第200家門店中,絲芙蘭引入了全新的beauty studio,為消費者提供專屬試妝間的體驗;同時這家門店在店鋪中間增加了模擬紅毯效果的紅色地坪,從而增加顧客美妝服務體驗的舒適度。

在線下購物中加入「高科技」,或能使用戶體驗感更好。比如說在絲芙蘭紐約旗艦店就通過技術模糊了線上線下的界線,從觸控螢幕測驗尋找最佳香水,到精選的電子商務數據並提供了網上評論的「護膚產品的尋找器」;顧客可以掃描產品來閱讀網上關於產品的評級和評論,所有店員都配備了移動手機隨時幫顧客結帳,收銀臺不用再排隊等待等等。

哪種模式更能贏得「顧客的錢包」和「眼球」,化妝品零售商們或許還得大戰多場才能熬得曙光出現。

(來源:36氪 作者:夜葉)

相關焦點

  • 香港兩大美妝零售企業莎莎、卓悅,也開始直播帶貨了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中國內地的遊客曾經讓香港化妝品連鎖店莎莎、卓悅風光無限,但今年上半年它們也因為沒有遊客而面臨經營壓力。根據早前莎莎公布的2020年4月1日至6月30日止第一季度未經審核之業績數據,莎莎及其附屬公司(下稱「集團」)整體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同比去年下跌67.9%。其中,香港及澳門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同比去年下跌74.3%,同店銷售也下調71.9%。而香港及澳門以外之市場(包括中國內地、馬來西亞和電子商貿)零售及批發業務營業額的跌幅為27.8%。
  • 莎莎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
    莎莎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為香港莎莎集團在內地的全外資公司。
  • 零售反思 | 曾遍布香港街頭巷尾的莎莎,如今卻難挽頹勢
    中國香港——在持續不景氣的整體行業環境影響下,連鎖化妝品零售商莎莎國際宣布,將關閉其位於香港尖沙咀的標誌性品牌門店,不再續租。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顯著的廣告牌設計,這家面積650平方米、總計兩層的莎莎門店,曾經一直擁有很高的客流。
  • 香港化妝品直面困境 莎莎國際預虧6億港元 計提減值撥備3億港元
    作者:沙拉醬5月5日,香港化妝品零售企業莎莎國際(00178.HK)發布盈利警告稱,截至2020年3月31日止全年未經審計綜合管理帳目初步評估,撇除使用權資產及物業、機器及設備作出相關的計提減值撥備其中香港及澳門特區零售及批發營業額為6.58億港元,同比下跌62%;同店銷售按年比變動同比下跌59.6%;每宗交易平均金額229港元,同比下跌34.6%。
  • 今日香港零售板塊為何走強,莎莎國際(0178.HK)又為何大漲6%?
    香港本土零售股和地產板塊漲勢喜人。最終,莎莎國際(0178.HK)收漲5.75%、九龍倉置業(1997.HK) 收漲4.68%、太古地產(1972.HK)收漲近3%、六福集團(0590.HK)收漲2.2%、周大福(1929.HK)收漲1.19%。我認為刺激股價上漲的原因是香港逐漸恢復了平靜。由此一來,內地遊客和購房客流量會上升,這是導致今天這兩大板塊上漲的主要原因。
  • 五一內地到港僅119人,香港零售巨頭扛不住了,奢侈品上演大逃亡
    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香港經濟受到嚴重影響,中國政府推出內地赴港「個人遊」,迅速激活了香港的消費活力。此後,內地赴港遊客逐年增加,香港的旅遊、餐飲、奢侈品市場迎來黃金爆發期。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8年,內地赴港旅客人數從379萬攀升至5140萬,累計增?超過12倍。
  • 解密香港:香港莎莎、卓悅有假貨嗎?如何買到正品化妝品?
    香港是法治社會,不管你在哪裡買到假貨,還是對什麼服務不滿,去香港消費者委員投訴,一定可以得到解決。但是,這種方法本身有很大的缺陷,大多遊客在香港只停留短短數日,一旦回到內地,維權就特別麻煩,而且嚴重破壞外出旅遊的心情。所以,選擇良心店家購物很有必要!@pinkyypiggy為什麼同樣是在沙田,專賣店賣HKD330的產品莎莎賣HKD195?這麼便宜,不會摻假嗎?如果莎莎是真貨誰會去專賣店買?
  • 莎莎的香港成功能否在廣州複製
    那麼曾在香港所向披靡的莎莎,進駐廣州後,成績單又如何,香港的成功能否複製在廣州,而廣州的化妝品連鎖市場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遲遲落戶廣州  早在2005年莎莎便進入上海市場,2008年莎莎又北上北京。隨後在內地的新增分店也以北京、上海兩大城市為主。但莎莎在廣東的分店數量一直為零,一直到今年,莎莎才登陸比鄰香港的廣州。
  • 莎莎13年下不好內地這盤棋:虧損翻倍 消費者嫌貴
    在品牌選擇方面,小眾獨家品牌是莎莎想要打造的特色之一,早在2014財年,莎莎集團的獨家品牌銷售就已經佔集團總零售銷售額的44.2%。不過如果品牌太過小眾的話,在銷量上似乎也難有保障。比如莎莎在11月海報上推薦的霓淨思品牌,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霓淨思是臺灣醫美品牌,創立於2005年,但是在內地的知名度卻遠不如森田、DR.WU等。
  • 「黑暴」+疫情+免稅新政,連環重擊下香港美妝零售能否重回巔峰?
    美妝零售巨頭進入「冰河時代」 作為愛美、潮流、時尚女性的購物天堂,香港美妝零售業的繁榮程度曾一度可與奢侈品消費並駕齊驅。而作為來港shopping的消費者和代購必去之地,莎莎國際、屈臣氏、萬寧、卓越這些香港美妝零售巨頭也跟隨香港經濟繁榮的步伐一併發展壯大、走出香港,邁進更廣闊的的消費市場。
  • 【懂商道】亞、歐化妝品零售雙雄的渠道與模式大戰
    ;但兩者到內地後的命運卻截然相反,最不懂國人的歐洲絲芙蘭卻完勝了照道理應該最懂國人的香港莎莎。這對零售雙雄在香港和內地不同渠道與模式的大PK,留給旁觀者的我們是更多關於不同區域、渠道和模式的深深思考. 正是在這種旅遊潮的刺激下,借著香港優品低價的購物氛圍,莎莎迅猛發展,將市場拓展到內地、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成為亞洲最大的化妝品零售商,年銷售額30億。 莎莎的「一站式購物」連鎖經營模式迎來大批擁躉,卓悅、屈臣氏等紛紛孵化出爐,避開莎莎的名品策略,走平價品牌路線,做差異化經營。然而,莎莎終究還是迎來了一位氣勢洶洶的國際名品巨頭。
  • 香港莎莎也快"撐不住了"?
    日前上市零售企業莎莎國際發盈利預警,8月銷售同比下滑近三成。伴隨著銷售下降,公司同時面臨股價下跌、營業利潤減少的局面。整體而言,目前的香港零售市道已接近2003年的「非典」時期,創下近20年的最慘零售業績水平。
  • 香港莎莎推淘寶全球購專屬貨架,近200款全球好貨引港人驚嘆


    莎莎將在其香港一百多家線下零售店為全球購開設專屬貨架,展示及銷售全球購平臺推薦的當前熱門的海淘商品。此外,莎莎也為全球購買手提供專屬優惠折扣,包括化妝品、護膚品、香水、頭髮護理等近200餘種商品。熟知消費趨勢、擁有獨到選品及粉絲運營能力的香港本地買手,可藉助淘寶全球購的直播、內容導購等工具,在莎莎為淘寶消費者提供豐富且特色的境外購物攻略及商品選擇。在完成合作籤約後的第二天,超過70名全球購買手走進莎莎門店進行直播售賣。
  • 香港零售扛不住了 莎莎國際預虧6個億奢侈品牌5折甩賣
    香港零售也扛不住了!這家巨頭預虧6個億,奢侈品牌5折大甩賣!  疫情之下,本已不堪重負的香港零售業走進至暗時刻。  香港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國際日前發布盈利預告稱,最新財年約虧損5至6億港元,同比暴跌200%以上。
  • 疫情之下,「冰封」的香港零售業:周大福、莎莎關店、裁員...
    莎莎國際、周大福扛不住了每年春節期間,都是香港零售行業的旺季,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2020年的春節成為香港零售史上最冷寒冬。2020年2月6日,莎莎國際披露了2020春節期間(正月初一到初七)的零售數據,在2020年1月25日至1月31日期間,香港及澳門未經審核的零售業銷售額同比下跌76.9%,同店銷售同比下挫75.5%。
  • 曾遍布香港街頭巷尾的莎莎,如今卻難挽頹勢
    作者:Irina Li 編輯:Christina Yao 中國香港——在持續不景氣的整體行業環境影響下,連鎖化妝品零售商莎莎國際宣布,將關閉其位於香港尖沙咀的標誌性品牌門店,不再續租。由於訪港旅客人數急劇下降、尖沙咀區門店生意大跌九成,莎莎表示,集團還將進一步縮減該區域的店鋪數量。這樣的頹勢,還有繼續蔓延擴大的趨勢。 一度邁向國際化的莎莎,以香港為圓心,曾輻射至澳門、臺灣、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多地市場。隨著連年來的業績下滑,莎莎已多次採取閉店、精簡員工架構等措施,來控制營運成本。
  • 香港經濟深度衰退,美妝零售及貿易何去何從?
    實體零售普遍下跌 線上業務發展迅猛目前影響最直接且最大的系零售業務,莎莎國際18年來迎來了首次全年業績「見紅」!莎莎國際主席及行政總裁郭少明指出,此次減值撥備為非現金性的會計處理方式,因此對集團本財政年度的現金水平並無影響,而集團預計於新加坡業務結束後將有約2000萬港元的現金回流。另有消息稱,莎莎國際在2020年似乎有較大動作,疫期更將以內地及馬來西亞等市場的業績,彌補香港零售方面的虧損漏洞,如今高層人員已作大幅變動。
  • 線下遇冷 香港莎莎、巴拉巴拉們如何「私域」破局?
    陳浩輔稱,明年倍增行動會進一步做升級成立騰訊倍增學院,這是首個騰訊官方推出的「零售學習平臺」。接下來,我們會與騰訊青騰大學、騰訊大學做對標,將課程線上化。同時引入更多內外部的講師和智庫資源,聯動品牌和服務商打造認證體系,共同將這個生態做深、做廣、做透。
  • 香港化妝品龍頭莎莎預虧損5至6億 香港零售銷市場售額倒退至2008年...
    香港化妝品龍頭莎莎預虧損5至6億 香港零售銷市場售額倒退至2008年水平 2020-05-07 15:05:40 來源:法律法規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香港莎莎預虧5億】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3月零售市場的表現比2月更差,銷售額則倒退到2008年的水平,情況十分嚴峻。
  • 疫情之下,"冰封"的香港零售業:周大福、莎莎關店、裁員、降薪
    莎莎國際、周大福扛不住了每年春節期間,都是香港零售行業的旺季,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2020年的春節成為香港零售史上最冷寒冬。2020年2月6日,莎莎國際披露了2020春節期間(正月初一到初七)的零售數據,在2020年1月25日至1月31日期間,香港及澳門未經審核的零售業銷售額同比下跌76.9%,同店銷售同比下挫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