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超模,聯合國大使;
可是這些光鮮背後是不為人知的鮮血淋漓。
華莉絲·迪裡1965年出生在索馬利亞一個牧民部落。在非洲最東端的索馬利亞加勒卡約沙漠,人們以放牧為生,迪裡也成為了一個牧羊女。
因為貧窮,生活異常地艱難。
為了搶一口白米飯,華莉絲可以一刀插進弟弟的大腿。
十二個孩子,包括華莉絲,只活下來了六個。
生活遠比這糟糕,4歲那年,華莉絲在放牧的時候被父親的朋友強姦了,而他的父親卻將這歸咎到她沒有進行割禮。
儘管華莉絲的姐姐已經因為割禮而去世,但這並沒有阻止她的父親。
5歲那年,她的親生母親對她進行了割禮,父親就站在門口神聖地監督著。
「我可以感受到我的肉一片片地被割下來...」
割禮讓5歲的華莉絲傷口感染,高燒不退,痛苦萬分,一度神智不清。
割禮由女孩的母親及女性親戚操刀,而且父親必須站在門外象徵性地守護這項工作的進行。少女坐在一張幾乎不曾清潔過的椅子上,有多位婦女按住她。接著一位老婦將她的陰唇打開,用針刺固定在一旁,讓陰蒂整個露出來。然後用廚房裡的菜刀將陰蒂頭切掉,並且將剩餘的陰蒂縱切開來。期間會有一名婦人不斷地擦掉血液,女孩的母親將手指伸進切開的陰蒂,將組織整個挖出來。此時女孩發出悽厲的慘叫聲,但根本沒有人理會她是這麼痛苦。
割禮後,一名女孩流了很多血。除了極其痛苦外,割禮還會引起出血,休克及分娩綜合症。當母親切除陰蒂時,會把肉清除到見骨為止,甚至連陰唇周圍的部分也不能留下。接著母親會用手指在流血的傷口中到處挖,同時也讓另一名婦女碰觸傷口,如此以確保所有組織都已切除乾淨,沒有任何一部分殘留。
之後,女孩的母親還會將整個內陰唇切掉,也會切除屬於外陰唇的肉和皮膚,此時殘酷的第二重頭戲才正式開始。經過上述的步驟,女孩此時大部分都已經歷過多次昏厥,然後又用藥粉恢復知覺。其餘鄰居婦女會在一旁觀看並且謹慎地督促母親正在進行的工作。
當手術完成後,母親會用刺槐的針狀物將外陰部的兩側縫合起來,只留下一個很小的開口來排洩尿液與經血。這個人工洞口愈小,女孩的價值就愈高。
割禮過去了,華莉絲在平凡的生活中漸漸長大。
可是她父親覺得她獨立自主的性格很危險,這種性格的女人不討索馬利亞男人的喜歡,他們只喜歡逆來順受的女人。
13歲那年,為了五頭駱駝,她的父親將她嫁給了一個老頭做她的第四任妻子。
華莉絲只有一個想法:「逃!」
她赤腳走在沙漠,想去投靠摩加迪沙的親戚;
躲過了父親的追趕,還差點落入獅子的口中。
最後,她找到了外婆。
外婆看著她傷痕累累的腳,只對她說了一句話:「受這些苦肯定是為了些值得的東西。」
在外婆家,華莉絲每天都很勤快,幫助姨媽打掃衛生、收拾家務。
可她並不想這麼碌碌無為。
直到有一天,她聽說姨丈要被派到倫敦擔任大使,需要帶一名女僕隨行。
她知道機會來了。
「當時我並不知道倫敦在哪裡,也不知道英國,我只知道那裡離摩加迪沙很遠,我可以逃離這裡。」
她抓住機會,自告奮勇成為一個隨行的僕人。
就這樣,她英國大使館裡,當起了一名女僕。
雖然在倫敦只是做一個小女僕,華莉絲卻已經很滿足了,這裡有潔淨的盤子,有乾淨的用之不竭的水,還有柔軟的床……
每次姨媽姨丈外出,她就偷偷打開電視機學英語。
可惜,這種僕人的工作,華莉絲也沒有幹長,4年後索馬利亞內戰,華莉絲的姨丈被急召回國。
華莉絲不願再回去,偷溜出來。
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在垃圾桶撿垃圾吃,撿紙皮睡在大街上。
後來她遇到了一個好心人,介紹她到一個快餐店工作。
就在這家漢堡店裡,華莉絲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伯樂——邁克·戈斯
「做模特總比服務員強吧。」單純的華莉絲就這樣開啟了模特的生涯。
在美國,華莉絲穿著白色的非洲長袍,為香奈兒珠寶拍了一系列廣告。
露華濃公司邀請她和辛迪·克勞馥、克勞迪婭·希弗、羅蘭·赫頓共同擔任該公司新款香水的代言人。廣告語是:「來自非洲心臟的芬芳,每個女人都為之傾倒。」
同年,華莉絲成為第一個登上《Vogue》封面的黑人女模特。不久,她已是《ELLE》、《Glamour》等國際時裝雜誌的封面常客。
只是光鮮亮麗的生活並不能填補華莉絲身上的創傷,當年「割禮」造成的傷害仍然在影響她的生活。
「小便時,尿液只能一滴滴流出,每次都要花上10分鐘時間……來月經時,就更苦不堪言……我躺在床上,痛苦得但願就此死去,一了百了。」
一次暈倒後,華莉絲被送進了醫院,當時的白人醫生不確定華莉絲是否會英文,便找了一個索馬利亞男人做翻譯。即便這個索馬利亞男人是醫護專業,但他仍然對當時躺在病床上痛苦不已的華莉絲呵斥道:「你難道不感到羞愧嗎?!你的身體怎麼能給白人看!」
這時,華莉絲才意識到加注在自己身上和所有索馬利亞婦女身上的沉重枷鎖是不會因為自己離開索馬利亞而有所改變的!
華莉絲最終找了一位醫生,選擇動手術將那道束縛自己20年的枷鎖打開。只是,自己身上的枷鎖打開了,那其他與自己相同命運的婦女身上的枷鎖呢?
後來成為一名母親的華莉絲決定將自己最私密的痛楚告訴全世界,她希望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割禮這個愚昧殘忍的行為。
當時採訪華莉絲的是美國著名雜誌《嘉人》的撰稿人蘿拉齊夫,這個身經百戰的女記者在聽到華莉絲那種非人的遭遇後,採訪中途,關掉錄音筆嚎啕大哭。
「太可怕了,我做夢都沒想到今天,世界上還有這種事。」
1997年,她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全身投入反割禮運動,成為聯合國大使。
1998年,她的自傳《沙漠之花》出版,講割禮的錐心之痛
2009年,同名電影《沙漠之花》上影
從索馬利亞大沙漠的牧羊女,到世界頂尖名模,最大紅大紫時突然退出T臺,作為聯合國大使反抗女性割禮、投入慈善事業,寫自傳講割禮的錐心之痛,成立多個慈善團體,喚起世界關注索馬利亞女童的苦難,為同胞籌款建學校建醫院。
有朋友擔心她會被激進分子殺害。她卻說:「從當年獅口餘生那一刻起,我就感到上天對我另有安排,要讓我活下來做某件事。我清楚我的任務危險。我承認我害怕,但決定碰碰運氣,我的個性一向如此。」
華莉絲的一生,糾纏著數不清的苦難和巨大的榮耀,就像一朵怒放的沙漠之花,令人感動,更令人敬佩!
- End -
編輯:大包
部分資料、圖片來源網絡
由海口攻略整理髮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海口攻略,招人啦!
歡迎加入我們,
為海口10萬粉絲服務!
招聘崗位
一、內容編輯
二、美食編輯
三、攝影師
加入我們
請將簡歷/作品發到郵箱:604035255@qq.com
期待遇見那個適合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