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塑低碳未來,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挑戰中變革

2020-12-14 天天汽車APP

撰文|Sage

12月,魔幻2020終於到達尾聲。對於每一個汽車企業來說,2020年都是極具挑戰的一年。這樣的挑戰不僅來自於疫情壓力,和汽車市場增量放緩,更來自於行業變革及企業對於自身長遠發展的調整。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汽車企業之一,大眾汽車集團面對如此挑戰時,承擔的壓力或許要更重一些,體量龐大便意味著在轉型調整時會更加艱難、緩慢。然而深耕中國市場近40年的大眾汽車集團又比任何品牌都更善於發現中國市場的機會。

站在年末,回顧坎坷又充滿機遇的2020年,我們來看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都做了些什麼?從中又能窺探出哪些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長遠的發展策略。

在華投資有條不紊,推進電氣化進程

推進電動化轉型一直是大眾汽車集團關注的重點,但此前在商品化方面卻顯得有些謹慎。當然,面對新領域,越謹慎說明越重視。

在今年,面對並不穩定的市場環境,大眾汽車集團在華投資推進電動化轉型的節奏依舊穩步進行。

此外,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宣布將攜手合資企業夥伴,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加速布局中國電動出行領域。

事實上,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由消費者補貼驅動轉向由雙積分引導和消費需求升級的多重驅動,新能源汽車市場供給側結構與競爭格局已經發生變化。

說白了,之前消費選擇新能源車型大多是基於政策和補貼驅動,而如今優異的產品已經使得消費者願意主動選擇新能源車型,雙積分政策又不斷促使主機廠推進電氣化進程。

所以說,在2020年傳統的傳統汽車品牌必須加大電動出行領域的投資,加速累積新能源產業鏈資源,不然新造車勢力將持續量產投放並贏取市場的窗口。

對此,大眾汽車集團在2020年的投資之路,彰顯了其電氣化的決心。

5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

隨著投資交割完成,合資企業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這標誌著大眾汽車集團順利完成對江淮大眾的戰略投資,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暨研發中心竣工和製造基地開工儀式在安徽合肥舉辦。

未來,大眾汽車(安徽)旗下產品將基於集團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打造,公司還將充分利用集團在全球的協同效應,逐步提升MEB平臺產品的本地化研發能,其首款車型計劃於2023年投產。

此舉將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其次,能更好的實現智慧財產權積累,為全球電氣化進程做更好的前期準備;同時,技術中心和設計上的聯動能夠產生更大效能。

除此之外,大眾汽車集團還在電動汽車生產價值鏈領域加強投入。公司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內電池生產企業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並成為其大股東。

國軒高科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對於電池材料有很深的研究,對電池原材料有很好的把控能力。

熟悉新能源產業鏈的話,我們就能知道電池材料對於新能源產品的重要性,從產能到成本都息息相關。國軒高科使得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深入加入到完整的動力電池價值鏈之中,對提升大眾集團(中國)電池業務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很顯然,巨額投資背後,大眾汽車集團所考量的、所看到的,絕不僅僅是投資的所帶來的短期風險與收益,更多的是堅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中國汽車工業共同發展的歷史即將翻開全新篇章。

低碳是行動,脫碳是目標

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大眾汽車集團都致力於成為一家更具可持續性的汽車製造商,並力爭到2050年實現完全碳中和。

在今年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大眾汽車集團攜大眾汽車、奧迪和保時捷三大品牌旗下8款純電動車型亮相,展現集團共塑低碳未來的願景。

其中大眾汽車品牌展示了ID.家族在中國市場的首批車型——一汽-大眾的ID.4 CROZZ和上汽大眾的ID.4 X,它們將於2021年年初登陸市場。新車將通過智能在線服務和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提供全面數位化的體驗。

其次至2025年,奧迪將在全球範圍推出30款電動化車型,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型。與此同時,作為豪華跑車製造商的保時捷也計劃屆時交付的車輛中將有一半是新能源車,致力於實現從賽道到公路的「零」碳排放。

當然,大眾集團的碳中和之路並不只關注車輛電動化,佛山和安亭MEB工廠均採用環境友好型生產工藝,其中,佛山工廠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能,安亭工廠的生產過程相比同規模工廠能夠有效節能20%。

兩大工廠將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乃至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工廠樹立新標杆,致力於通過整個價值鏈的碳減排實現碳中和願景。

目前大眾集團旗下安亭和佛山兩座工廠已經開始生產基於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的純電動車型,總年產能可達60萬輛。

一汽-大眾佛山MEB工廠

上汽大眾安亭MEB工廠

此外,為進一步完善電動化布局,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正加速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生產。上個月,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款搭載於MEB平臺ID.4純電動SUV的電機產品APP310,在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舉行新品發布慶典。

APP310產品的投產也標誌著集團正在不斷深化電動汽車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從而進一步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進程。

正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對大眾汽車集團而言,碳中和願景的實現不僅局限於電動車型陣容的快速擴充,還涉及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生產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的整體脫碳。」

其實,大眾汽車集團對於脫碳的願景早在幾年前便開始部署並逐步實施,比如前兩年推出的高爾夫·純電或朗逸純電等車型。然而,這些僅僅是大眾汽車集團對於脫碳的一次試探,展開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開端。

到了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位於佛山和安亭的兩座工廠開始生產MEB平臺的純電動車型,到落地的ID.家族車型,我們似乎能看到,之前大眾汽車集團在等待一個技術成熟、時機沉穩的節點推出新產品、落地轉型規劃。

2020年,便是這個節點。

面向新發展階段,深耕中國市場近40年的大眾汽車集團,作為傳統燃油汽車引領者,依託深厚的體系實力,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對於企業變革和未來發展方向有著清晰的規劃。

在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勢必也將實現持續引領行業,為滿足更綠色、更智能的電動出行而不斷前行。【iDailycar】

相關焦點

  • 共塑低碳未來,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挑戰中變革_易車網
    撰文|Sage12月,魔幻2020終於到達尾聲。對於每一個汽車企業來說,2020年都是極具挑戰的一年。這樣的挑戰不僅來自於疫情壓力,和汽車市場增量放緩,更來自於行業變革及企業對於自身長遠發展的調整。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汽車企業之一,大眾汽車集團面對如此挑戰時,承擔的壓力或許要更重一些,體量龐大便意味著在轉型調整時會更加艱難、緩慢。然而深耕中國市場近40年的大眾汽車集團又比任何品牌都更善於發現中國市場的機會。站在年末,回顧坎坷又充滿機遇的2020年,我們來看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都做了些什麼?從中又能窺探出哪些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長遠的發展策略。
  • 行業觀察|加速布局電動出行新生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全方位...
    作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轉型之路的戰略核心,碳中和目標已經成為這家歐洲老牌汽車企業未來30年的核心任務,隨著一系列戰略布局和投資的深入,未來的一切早已不是模糊的輪廓,而有了具象的目標和節點。
  • 2020中國汽車金融產業峰會在京啟幕,共話汽車金融現在與未來
    凝心聚力·洞察破局-2020中國汽車金融產業峰會在京啟幕,五百餘名行業人士匯聚北京,共話汽車金融產業未來之路。12月10日,由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主辦,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金融分會承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支持的「2020中國汽車金融產業峰會」在北京通州希爾頓酒店耀目啟幕。
  • 大眾中國的2020:依然是王者,處境卻不同
    2020年,大眾汽車及其子品牌在國內市場依然保持著王者地位,只是,它的處境已經和過去不同了。近日,大眾(中國)公布了其2020年全年交付量。大眾汽車與其合資企業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共交付汽車385萬輛,與2019年的423萬輛相比,下滑9.1%。與大盤的同比下降約6%相比,同樣略顯乏力。
  • 一品深一度|抗擊疫情「黑天鵝」,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加減有道」
    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無數人的生活,武漢成為抗疫的第一戰場。近日,隨著天津、成都本土病例的曝出,冬季抗疫再次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回看2020年,疫情這隻「黑天鵝」成為了最大的「不確定」,但如何對抗這種不確定,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及其合資企業「加減有道」,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應對之道。
  • 純電動車型銷量將於2030年投產,中國將是主要區域
    「在未來的三年中,我們將在安徽打造一座全新工廠,用於生產MEB平臺車型,首款產品將於2023年完成。」大眾集團執行長迪斯在現場連線中表示。江淮汽車安進在揭牌儀式上表示,江淮大眾的合作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有力競爭項目,江淮與大眾在12月2日完成的兩項工商登記變更中,更加牢固的建立了未來雙方的合作發展方向,預計未來雙方在200億元戰略投資下,將完成35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年產能。
  •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大眾安徽研發中心將在2023年推出第一款產品,另外,他透露通過大眾安徽研發中心500位工程師的本土化研發,未來將會有更多在中國、為中國、源自中國的產品推出。大眾汽車中國CEO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希望藉此契機完成全球汽車變革中的先頭兵,積極共塑可持續低碳的未來出行。他表示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新出行的發展都位列全球首要位置,這也正是大眾(安徽)研發中心建立的初衷。他同時表示大眾(安徽)製造基地將延續大眾集團嚴格的製造標準,MEB模塊化平臺將承擔全電氣化、數位化的新車型生產。
  •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羊城論劍:尋找中國汽車發展新動能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影響,讓在市場寒冬裡醞釀著變革的汽車產業,格局調整更為深刻。下半年車市的快速復甦,則再一次彰顯了中國汽車消費的巨大前景與機遇。圍繞當前汽車行業的眾多熱點話題,三十餘位資深專家、協會代表、企業大咖齊聚羊城,組成「最強大腦」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中國汽車市場的強勁反彈,為全球汽車製造商應對疫情、謀求復甦,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 2020汽車大事紀丨「I」背後的挑戰/變革
    [汽車之家 行業]  2020年既是不幸的一年也是幸運的一年,疫情對全球的打擊有目共睹,生產生活也曾因此而停滯;幸運的是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力的控制,經濟也隨之復甦。在汽車圈,我們也看到了許多新星的崛起/英雄的遲暮。
  • 2020年中國智能互聯-汽車產業變革研究報告
    智能汽車不僅局限於「單車自動駕駛」,除了單車搭載的智能傳感器、中央計算單元等設備外,同時通過應用通信技術實現與道路設施、其他道路使用者、雲端甚至衛星的連結,以實現對道路環境信息的掌握、網際網路資訊進行的交互和共享等功能。智能汽車將會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魯商集團銀座汽車榮膺「2020中國汽車流通行業 卓越貢獻企業」
    11月17-19日,「2020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暨博覽會」在蘇州盛大舉行,銀座汽車憑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廣泛的客戶資源和優質的服務榮獲2020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卓越貢獻企業。同時獲得該獎項的還有中升(大連)集團有限公司、廣物汽貿股份有限公司等百強經銷商集團。
  • 中國能源化工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 張少峰 致辭▲張少峰在致辭中說,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能源化工產業面對巨大挑戰,迎難而上,持續推進能源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補短板強弱項,保障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 發布追趕特斯拉計劃,大眾汽車到底比特斯拉差在哪裡?
    大象轉身:危機中的大眾汽車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近日表示,2020年全球汽車行業充滿挑戰,許多投資者正在以全新的視角比較傳統車企與特斯拉的吸引力。
  • 協同共進·創享未來,2020中國童裝供應鏈大會為行業未來尋新路
    協同共進·創享未來,2020中國童裝供應鏈大會為行業未來尋新路 2020-08-25 08:25:01 來源:中國紡織報 為推動中國童裝產業供應鏈協同與創新
  • 2020中國汽車"金引擎"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汽車全產業鏈條的領軍人物、標杆企業、優秀品牌、精英座駕共40多項大獎落定,其中,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捧走了2020中國汽車年度人物大獎,小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何小鵬被評為2020中國汽車新創人物,而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沈根偉更是因為多年來對中國汽車金融事業的傑出貢獻被授予「2020中國汽車金融終身成就獎」,這也是中國汽車「金引擎」獎舉辦以來第二次授予該超級重量大獎
  • 2020年 以全新線上線下融合之姿,解碼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發展之路
    展會現場雲集眾多新老參展企業,包括Arnott Air Suspension、DeVilbiss、MP Concepts、艾沃意特、埃尼、邦邦、寶馬彈簧、北汽福田、布雷博、東風實業、豐田通商、福斯、福特中國、冠盛、漢格斯特、匯潤機電、京安途、康眾、力魔、盧卡斯、馬勒、米其林生活時尚、日用友捷、上汽集團、世達、碩大電子、索納克斯、天御遠東、萬安、萬向、亞太機電、一汽-大眾仲謀、元徵、中國中車、中原內配等
  • 2020全球汽車集團排名:中國吉利衝進前十,榜首年銷1097萬輛車
    近日,英國知名機構發布了「2020全球品牌組合價值最高的十大汽車集團排行榜」。該榜單顯示,吉利集團以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77億元)的品牌總價值名列第九位,是國內唯一擠進前十的汽車集團,旗下的品牌還包括沃爾沃、寶騰、領克、路特斯。
  •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未來將繼續領跑全球電動汽車革命
    1月11日,行業矚目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0年論壇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abb集團高級副總裁、ABB中國總裁張志強受邀參加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會議,並在「高層論壇」發表了題為「共同譜寫電動交通的未來」的演講,和與會專家共同探討推動中國可持續交通創新發展的趨勢和路徑。
  • 「大眾汽車(安徽)」 開啟大眾中國新棋局
    大眾汽車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式拿下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大眾」)絕對控股權,並將其控股公司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馮思翰表示,「大眾汽車(安徽)使我們能夠充分發揮集團在全球電動出行方面的協同效應,推進中國電動化戰略,並助力集團到2050年全面實現碳中和願景。」
  •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
    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 75%投資交割完成,成立於2017年的江淮大眾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此前,大眾汽車集團投資約10 億歐元,獲得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50%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