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Sage
12月,魔幻2020終於到達尾聲。對於每一個汽車企業來說,2020年都是極具挑戰的一年。這樣的挑戰不僅來自於疫情壓力,和汽車市場增量放緩,更來自於行業變革及企業對於自身長遠發展的調整。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汽車企業之一,大眾汽車集團面對如此挑戰時,承擔的壓力或許要更重一些,體量龐大便意味著在轉型調整時會更加艱難、緩慢。然而深耕中國市場近40年的大眾汽車集團又比任何品牌都更善於發現中國市場的機會。
站在年末,回顧坎坷又充滿機遇的2020年,我們來看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都做了些什麼?從中又能窺探出哪些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長遠的發展策略。
在華投資有條不紊,推進電氣化進程
推進電動化轉型一直是大眾汽車集團關注的重點,但此前在商品化方面卻顯得有些謹慎。當然,面對新領域,越謹慎說明越重視。
在今年,面對並不穩定的市場環境,大眾汽車集團在華投資推進電動化轉型的節奏依舊穩步進行。
此外,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宣布將攜手合資企業夥伴,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加速布局中國電動出行領域。
事實上,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由消費者補貼驅動轉向由雙積分引導和消費需求升級的多重驅動,新能源汽車市場供給側結構與競爭格局已經發生變化。
說白了,之前消費選擇新能源車型大多是基於政策和補貼驅動,而如今優異的產品已經使得消費者願意主動選擇新能源車型,雙積分政策又不斷促使主機廠推進電氣化進程。
所以說,在2020年傳統的傳統汽車品牌必須加大電動出行領域的投資,加速累積新能源產業鏈資源,不然新造車勢力將持續量產投放並贏取市場的窗口。
對此,大眾汽車集團在2020年的投資之路,彰顯了其電氣化的決心。
5月29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
隨著投資交割完成,合資企業正式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這標誌著大眾汽車集團順利完成對江淮大眾的戰略投資,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暨研發中心竣工和製造基地開工儀式在安徽合肥舉辦。
未來,大眾汽車(安徽)旗下產品將基於集團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打造,公司還將充分利用集團在全球的協同效應,逐步提升MEB平臺產品的本地化研發能,其首款車型計劃於2023年投產。
此舉將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其次,能更好的實現智慧財產權積累,為全球電氣化進程做更好的前期準備;同時,技術中心和設計上的聯動能夠產生更大效能。
除此之外,大眾汽車集團還在電動汽車生產價值鏈領域加強投入。公司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內電池生產企業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並成為其大股東。
國軒高科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對於電池材料有很深的研究,對電池原材料有很好的把控能力。
熟悉新能源產業鏈的話,我們就能知道電池材料對於新能源產品的重要性,從產能到成本都息息相關。國軒高科使得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深入加入到完整的動力電池價值鏈之中,對提升大眾集團(中國)電池業務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很顯然,巨額投資背後,大眾汽車集團所考量的、所看到的,絕不僅僅是投資的所帶來的短期風險與收益,更多的是堅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中國汽車工業共同發展的歷史即將翻開全新篇章。
低碳是行動,脫碳是目標
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大眾汽車集團都致力於成為一家更具可持續性的汽車製造商,並力爭到2050年實現完全碳中和。
在今年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大眾汽車集團攜大眾汽車、奧迪和保時捷三大品牌旗下8款純電動車型亮相,展現集團共塑低碳未來的願景。
其中大眾汽車品牌展示了ID.家族在中國市場的首批車型——一汽-大眾的ID.4 CROZZ和上汽大眾的ID.4 X,它們將於2021年年初登陸市場。新車將通過智能在線服務和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提供全面數位化的體驗。
其次至2025年,奧迪將在全球範圍推出30款電動化車型,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型。與此同時,作為豪華跑車製造商的保時捷也計劃屆時交付的車輛中將有一半是新能源車,致力於實現從賽道到公路的「零」碳排放。
當然,大眾集團的碳中和之路並不只關注車輛電動化,佛山和安亭MEB工廠均採用環境友好型生產工藝,其中,佛山工廠完全由可再生能源供能,安亭工廠的生產過程相比同規模工廠能夠有效節能20%。
兩大工廠將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乃至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工廠樹立新標杆,致力於通過整個價值鏈的碳減排實現碳中和願景。
目前大眾集團旗下安亭和佛山兩座工廠已經開始生產基於MEB模塊化電驅動平臺的純電動車型,總年產能可達60萬輛。
一汽-大眾佛山MEB工廠
上汽大眾安亭MEB工廠
此外,為進一步完善電動化布局,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正加速電動汽車核心零部件本土化生產。上個月,大眾汽車集團(中國)首款搭載於MEB平臺ID.4純電動SUV的電機產品APP310,在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舉行新品發布慶典。
APP310產品的投產也標誌著集團正在不斷深化電動汽車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從而進一步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進程。
正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博士表示:「對大眾汽車集團而言,碳中和願景的實現不僅局限於電動車型陣容的快速擴充,還涉及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生產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結束的整體脫碳。」
其實,大眾汽車集團對於脫碳的願景早在幾年前便開始部署並逐步實施,比如前兩年推出的高爾夫·純電或朗逸純電等車型。然而,這些僅僅是大眾汽車集團對於脫碳的一次試探,展開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開端。
到了2020年,大眾汽車集團位於佛山和安亭的兩座工廠開始生產MEB平臺的純電動車型,到落地的ID.家族車型,我們似乎能看到,之前大眾汽車集團在等待一個技術成熟、時機沉穩的節點推出新產品、落地轉型規劃。
2020年,便是這個節點。
面向新發展階段,深耕中國市場近40年的大眾汽車集團,作為傳統燃油汽車引領者,依託深厚的體系實力,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優秀的團隊管理能力,對於企業變革和未來發展方向有著清晰的規劃。
在未來新能源汽車領域,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勢必也將實現持續引領行業,為滿足更綠色、更智能的電動出行而不斷前行。【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