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開封9月8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焦宏昌 通訊員 司利強 葉中琳)「真的沒想到,沒幾天時間,我的家庭農場通過有機種植的千畝『蔡文姬綠色小米』還沒收割完畢就被廣州、福建、北京等地客戶通過網絡給訂購了近百噸,今年我帶動的50多戶貧困群眾全部都能實現穩定脫貧。」9月7日,河南杞縣康豐家庭農場的負責人胡培霞站在圉鎮北大坡的有機種植「蔡文姬綠色小米」生產基地,手託著沉甸甸的谷穗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充滿自信地說。
「『蔡文姬小米』原產自於東漢才女蔡文姬故裡---杞縣圉鎮,這裡屬北溫帶季風氣侯,日照充足,雨量適中,土壤肥沃,且方圓百裡無汙染企業,適宜優質粟穀類作物生長。」河南省農科院雜糧專家李君霞說,杞縣康豐家庭農場採用有機種植模式,精選谷種,深井水灌溉,施用有機肥、無公害農藥,用傳統方法碾制生產的小米,米色金黃,軟糯鮮香,營養成分豐富。
2016年5月,胡培霞等三姐妹從深圳打工返鄉創辦了杞縣康豐家庭農場,經過專家論證,胡培霞本著「環保、綠色、有機」的健康理念,發展有機種植小米基地。四年來胡培霞歷盡千辛萬苦,從省農科院引進優質小米種子,聘請農業專家現場指導,流轉土地200畝做種子培育實驗,經歷了多次失敗,如今擁有了自己的專業機耕隊、收割隊、病蟲害防治隊等生產管理團隊。現有固定員工21人,臨時用工(含貧困群眾)200餘人,管理人員8名;大型收割機6臺,各類拖拉機車輛12臺,灌溉設備12套,其它農機具60套(件)。家庭農場以租賃、入股形式流轉耕地、託管耕地1200畝,以圉鎮種植基地覆蓋了杞縣官莊鄉、城郊鄉、金城街道4鄉鎮(街道)建成了4小米種植基地,年產穀子600噸、加工小米400噸。
「我們這個村的有機種植『蔡文姬綠色小米』生產基地有200餘畝,涉及農戶土地30戶,其中貧困戶11戶,單季核算每畝可增收2000元。」杞縣城郊鄉東十里舖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成江深有感觸地說。
自去年杞縣康豐家庭農場有機種植「蔡文姬綠色小米」生產基地入駐東十里舖後,按照農戶自願、平等的原則,在不改變耕地性質的基礎上,農場實施「聯耕聯播聯收」委託式新的帶貧模式,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收割;由農戶提供耕地,生產資料費用由農戶、農場協議共擔;農產品歸農戶所有,農場高於市場價格1毛錢回收。既減輕了農民負擔,又吸納了周邊農戶就近就業,拓寬增收渠道,助推脫貧攻堅。
「谷穗低垂喜豐收,酒杯高舉慶金秋。美好生活猶可待,更喜金杞江山秀!」杞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勝偉站在豐收的谷田內禁止不住賦詩一首。他說:「五穀為養,穀子為先,這幾天我親身體驗到小米秋收的全過程,喝一碗特色小米粥,參觀小米深加工企業,品嘗各式花樣的小米美食,通過網絡直播銷售『蔡文姬小米』的同時,將小米打造成品牌,引導電商企業與種植戶建立『網際網路+訂單農業』模式,拓寬銷路,讓我們的『蔡文姬小米』也長上翅膀,飛到全國各個地區,才能夠更好地惠及到廣大的貧困群眾。」
據悉,胡培霞2018年,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了「蔡文姬」品牌商標;2019年11月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她所註冊的家庭農場先後被評為杞縣「巧媳婦」工程基地;河南省優質穀子種子基地;國家基層農業科技示範基地;開封市農業合作社示範社;河南省農業合作示範社。家庭農場負責人胡培霞,也多次被上級表彰,先後當選杞縣政協委員;開封市婦代會代表;杞縣「巧媳婦」工程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