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更新了臺灣人民的一些電視娛樂節目,所以出了這篇去臺灣的攻略,此攻略非本人親身經歷,只供參考,後續陸續我會更新自己的攻略,呀,最近沒時間寫。
總體上說,臺灣是幾乎可以不用提前做攻略都可以自由行的地方。此行只提前定了來回機票,其他的都沒有怎麼準備。一個人自由行到了臺灣再規划行程可以讓你打開你自己與別人去溝通,獲取必要的旅行信息,交到熱情友善的朋友。依照別人的行程走固然是一種樂趣,但是少了自我探索時的驚喜與神秘。
如果可以的話,越早去臺灣自然越好(各個國家很多值得去的景點也是一樣)。臺灣這兩年取消了可以門票優惠的青壯卡,門票價格也略微上調了一下,儘管還是比大陸划算很多,但是還是有上升的趨勢,並且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收取門票和停車費了。另外,臺灣旅遊開發越來越成熟,很多景點已經開始規劃成固定旅行線路、固定購物線路,雖然可以幫助旅行者節省時間,但是原來的風土人情可能已經看不到了,特別的景點也可能就此錯過,那就比較可惜了。
(臺灣景點票價是有區分的,一般大陸過去自由行的話都是要買全票的,但是當地人票價就會比較便宜。這是因為臺灣財政地方分配,旅遊開發也由當地負責,因此需要對當地人給予優惠,旅遊開發項目才能更順利地進行。)
下面,根據自己此行的所見所聞,列出比較值得注意的點。
一、行前準備
1、出入境必要證件:身份證/護照/臺灣通行證/來回機票證明/境外保險
(駕照就不用考慮帶了,臺灣暫時不承認大陸的駕照,也不承認大陸人所持的國際駕照,這很奇怪。但是入鄉隨俗吧,慢慢會好的。14天的行程我感覺自己沒有出境一樣,很親切。)
2、進入臺灣必要證件:入臺證(跟團的話直接讓旅行社辦理。自由行的話,可以直接在某寶上下定辦理,也比較方便,一般幾天就可以下來了,某寶上辦理入臺證一般也包括境外保險,所以不用自己買。需要彩色列印。)
3、背包或行李箱
最好有很多分裝袋,分類不同的行李物品,過關檢查分類的話不怕找錯,也不怕東西太亂場面過於尷尬。同時預留多幾個汙衣袋。臺灣很多住宿沒有洗衣服的地方,可能要去自助洗衣店洗,10NTD買一袋洗衣液,40-80NTD洗衣服,40-60NTD烘乾。所以有時候不方便就只能裝兩天再洗。
因為是夏季,我帶的東西有:
A.大背包一個,裝主要行李;小的輕便背包,裝隨身物品;貼身腰包,裝特別證件和部分現金。
B.充氣圍脖+眼罩+降噪耳塞+經典洗漱包
C.必要衣物:夏季的話輕薄速幹的居多,4-5套,謹防颱風雨季和海邊遊玩溼身,長褲適合去山林,短褲適合去海邊。帶一件薄長外套,防止部分車廂、部分景點冷氣太盛。
D.鴨舌帽、太陽鏡、冰袖、防曬霜、蕉下的遮陽傘(比較輕便)等夏季必備行李,事實證明非常正確,部分行程簡直曬到爆。
E.我帶了個輕便的相機(討厭背負重物)、kindle 做慢車的時候可以看點書、移動電源1-2個、手機必備、轉接頭沒必要,臺灣都是2孔插,除非你的是三孔的。
F.舒服的運動鞋+輕便人字拖
G.防蚊蟲噴霧(也可以抵臺後在7-11裡購買)
二、機票預定
在廣東珠三角地區的朋友可以考慮澳門或香港的飛機過臺灣,機票提前一個月訂好的話大概就600-800RMB。相當便宜。尤其是香港到花蓮機場的票500RMB左右就可以訂到,只是班次1天1班。所以一般你去熱門的景區都會發現非常多的港澳或珠三角的朋友在那邊旅遊,成群結隊。
如果有計劃去福建或家就在福建的話,也可以考慮搭乘輪渡到金門,再從金門機場飛往臺灣,機票票價也比較便宜。
我這次是在澳門飛臺北。從珠海拱北口岸進澳門關閘,換100葡幣,在樓下關閘公交站坐AP1或APX到澳門國際機場。費用4.2mop,不找零,也可以刷嶺南通卡。
香港和澳門過關的時候憑藉來回機票或來回機票證明、購買機票時用的護照或臺灣通行證、入臺證過關即可。不需要也切記不要用到港澳通行證來過關(港澳通行證貌似只能停留7天)。
臺北有兩個機場,一個是桃園國際機場,一個是松山國際機場。如果想直接去市區,松山國際機場位於市區附近;桃園國際機場位於桃園市,距離臺北車站40分鐘左右的捷運車程,一出機場就可以坐檯北捷運,捷運在地面,擁有大玻璃車窗,白天的話可以順道觀看城市的風景。
三、住宿預訂
利用Airbnb、booking這些APP進行訂房,有些需要用萬事達或VISA信用卡預定,有些不用。
訂房的位置考慮位於交通比較便利的地方,例如臺北車站、臺中車站、高雄車站或美麗島站、花蓮車站等等,這些都是交通樞紐的位置,可以方便你的行程安排,且如果你進行包車或拼車的話,有部分司機需要你在這些樞紐的某個出口位置等車。還有訂房最好定民宿,如果定酒店的話不要訂太便宜的酒店,因為房間電視可能會有羞羞的電視頻道和羞羞的無碼高清節目,除非你就好這一口。
一般我去旅行會喜歡各種等級的住宿都嘗試一下,體驗不同的服務等級。如果是專門去度假則會選擇住宿條件比較好的地方。
四、銀行卡和現金準備
1、帶幾百塊人民幣(大陸坐車、飲食、兌換澳門和香港的貨幣)、一張銀聯儲蓄卡和一張萬事達或VISA信用卡即可。(如果可以的話去辦理那些境外取現免手續費的銀行卡,會省下一些手續費;如果去一些美金匯率比較堅挺的境外國家,也可以考慮帶一點美金。)
2、臺灣目前西部大城市很多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全島的7-11、全家、ok便利店等都可以使用支付寶。
3、如果自由行14天左右的話,抵達臺灣後可以考慮一次取現1.5-2w NTD,可節省取現手續費,不過分多次取現手續費也沒有很貴。(相當多的民宿、餐館、景點、一天遊行程、包車或拼車都不能刷卡或使用支付寶,只能使用現金。)取現的地方包括各類機場、臺鐵站、高鐵站、7-11、全家等,這些地方都有櫃員機可以用銀聯卡取現,按當日匯率換算成人民幣。
4、一般先考慮使用支付寶、信用卡消費,再考慮用現金消費。(人民幣和臺幣匯率約1:4.5)
TIPS:儘管臺灣民風淳樸熱情,治安很好,但行程過程中仍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財務和自身安全。
五、基礎交通
1、提前下載Google map,超好用,找各種地點直接輸入名稱即可找到並且導航。如果沒有提前想好旅遊的行程,可以用Google map 直接看景點的方位,確定哪些景點可以在同一天到達,自己規划行程。同時,辦了悠遊卡的話,可以下載悠遊臺鐵通APP、悠遊公車通APP、悠遊捷運通APP,高鐵通APP,有助於旅行時了解基礎的交通信息。
2、抵達機場後,建議購買悠遊卡和電話卡。其中,悠遊卡可以充值拿來坐台鐵、捷運、公交等交通,也可以幾乎全臺灣所有城市都可以用,也可以在全臺灣的7-11和全家刷卡消費。(暫時還不能用來刷卡定高鐵票)。電話卡可以選擇臺灣大哥大或中華電信等,沒什麼區別,大概700NTD,可以包15天無限流量上網,電話接通免費,撥打5NTD1分鐘,比較實用。
3、全臺灣幾乎遍布7-11和全家,可以在裡面運用銀聯卡刷卡取現、買高鐵或臺鐵的票、買各類話劇舞臺劇演唱會等門票。買票的時候因為臺灣拼音和大陸拼音不同,需要麻煩店員幫你輸入。
4、市內交通:
A.公交客運:臺灣公交車很一般,只有大城市的公交系統才會好一點,其他的地方等公交車很辛苦。尤其像宜蘭、花蓮、臺東、南頭清境,公交客運班次少,比較費時。
B.共享單車:市內遊玩可考慮註冊obike(臺灣共享單車,和mobike很像,很多城市已經有了),綁定信用卡交押金,大約900NTD,定金可退。單車可隨借隨還,借一天15NTD。
C.單車或機車租借:單車租借費用一般100-200NTD包一天,機車一般前一個小時一個費用,後面每個小時一個費用累加,也有600-800NTD包一天的。推薦租借的地點有臺中伯朗大道;高雄哈瑪尼渡口遊西子灣、國立中山大學、也可坐船過旗津島;旗津島;墾丁;綠島;日月潭。
5、城市交通概覽:臺灣交通便利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西海岸,尤其是臺北、高雄、臺中,到這三個城市玩可以體驗這三個城市人文一些的地方,體驗各種話劇、各種展覽、各種文創產業。東部海岸線的城市交通比較不便,例如宜蘭、花蓮、臺東、屏東等等,景點之間的距離有時比較遠,自由行可以多與民宿老闆溝通,一般他們都會很樂意幫你規划行程,推薦小吃,如果你沒有其他途徑,他們也很樂意幫你定包車、拼車、景點一日遊的行程等等。
6、拼車包車:臺灣拼車和包車的服務很多,可以直接讓民宿老闆幫你訂車啦,人少的話要麼就是5人座的黃色巴巴,要麼就是9人座的銀色或黑色巴巴,人多的話可能是20座+的中巴或大巴,當然人數越多的車拼車越便宜。
7、行李寄存:臺灣所有機場、捷運站、臺鐵站、高鐵站都有寄存行李的地方,非常方便,寄存行李後會列印出來一張紙質密碼條,一定要手機拍照留底,不然弄丟了很尷尬。費用大概是30NTD每3個小時。
六、特殊行程建議(這也是我這次成行的一些值得推薦的行程)
1、夜宿海生館(值得推薦,位於屏東恆春鎮,墾丁風景區旁邊,抵達臺灣第1天一定要在網上先預約,屬於相當熱門且名額非常有限,提前半個月未必還能預約到。大概2天1夜的行程,將近2.5K NTD左右的費用,可以解決一晚的住宿。)
2、看一出話劇或舞臺劇(考慮在臺北或高雄,同樣也要在抵達臺灣之後提前定,在7-11或全家定即可,或者下載「兩廳院」APP,先了解相關表演的信息,包括表演內容、票價、地點)。
3、看幾個展覽(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幾個展覽館、臺北松煙文創區、高雄駁二文創區、高雄哈瑪星文創區、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等都很值得去,白天看展,晚上有很多街頭表演)。
4、看一次日出和一次日落(最出名的是阿里山日出和屏東關山日落,也可以考慮南投縣合歡山日出、高雄西子灣日落,體驗大自然的力量。一般都有看日出的線路,可以讓民宿老闆幫忙定,這些線路都會有看星辰、講地理、賞日出、拍合照等流程,挺值得的,就是需要夜裡3點多起床。)
5、體驗一次環騎(適合騎的線路有東部海岸線線路、花東縱谷線)。
6、花蓮太魯閣燕子口驚險步道(需要提前2天左右預約,體驗高山上的驚險細窄的步道)。
7、體驗幾次臺灣夜市(注意因為旅遊開發的問題,臺灣很多夜市都進行改革重新整合,所以想去傳統臺灣夜市的朋友,就不太建議去title是「觀光夜市」的地方。並且很多好吃老牌的名店也不在夜市裡,可以多問問民宿老闆,他們會告訴你臺灣當地人喜歡的夜市和老牌店家。)
8、考慮可以去浮潛或潛水(墾丁、綠島等地方都有)。
七、我的簡略行程
1、珠海拱北口岸——澳門關閘——澳門國際機場(過關到機場留1.5個小時,辦理登機留1個小時)
2、澳門國際機場——桃園國際機場
出機場辦理了臺灣大哥大15天無限流量(可以刷卡),取現辦理悠遊卡(只能現金購買,100NTD辦卡,充值了900NTD),大致參考費用如下:
3、桃園國際機場——臺北車站——辦理入住
4、旅遊路線:臺北——瑞芳(九份和平溪線)——宜蘭——花蓮——南投清境——臺中——高雄——墾丁——高雄
採用的交通方式和費用:
5、高雄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出了機場就可以看到AP1的車站,10mins左右1班)——珠海
八、各地景點和推薦行程
1、臺北:行程趕,時間短的話建議沿著捷運遊玩。
臺北車站:交通樞紐站(捷運、臺鐵、高鐵都在這裡交匯)。出口有新光三越、誠品書店、臺北市中正區老區、二零零八和平公園。
淡水站:淡水老街、淡水漁人碼頭(可以看日落)
士林站:
A.臺北故宮博物院:出士林站後往前走,坐紅30等公車或巴士到臺北故宮門口下車。博物院那邊有幾個展區。這次除了觀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祖國展品的器物之美之外,也恰巧看到奧塞美術館30周年大展,需要分別都買票,但是可以看到浪漫主義、古典主義、印象派等等大師的畫作,是真跡哦,能近距離接觸,超良心。聽著語音導覽,感覺穿越了世紀。故宮票價250NTD;奧塞美術館展覽350NTD。
B.士林夜市(不要在士林夜市買水果,不好吃且巨貴,我買了兩小袋拼了三種水果,花了100RMB,得知價錢讓老闆減少一點水果,服務態度超差。後來在花蓮我在當地傳統市場買了兩大袋水果只花了100NTD),士林夜市一般般推薦,因為已經是針對觀光客的夜市了,少了傳統的味道。不過還是一個體驗臺灣夜市的好地方。
西門站:西門町,各類潮牌、各類小吃,是臺灣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可以逛一逛潮牌店,看看臺灣年輕人喜歡的東西。
--
TIPS:白天可以先去故宮博物院,下午去淡水碼頭聽音樂看日落,晚上去士林夜市,再去西門町。
--
臺北101/世貿站:臺北101(逛奢侈品牌、登頂看最高處看臺北景色、看101大樓的防震處理)、市政府或中山紀念堂、國父紀念館(等看交接換班儀式)、可以步行繞過停了工的小巨蛋到松煙文創區(原來是煙廠,後來改建成文創區。這次超巧碰到臺灣全島各個城市的家扶中心在這邊進行周年匯報,感受到年輕人對於社會特殊問題和弱勢群體的關注,例如20周歲以下的未婚媽媽問題、自閉症兒童問題等等,也看了一些很好的展覽,部分需要買票進場)。文創區旁邊是誠品書店,可以坐著吃點東西。
動物園站:動物園;貓空纜車。貓空纜車很值得推薦,適合下午4點鐘在那,水晶纜車四周通透,刷悠遊卡貌似有優惠,總之很便宜,但是坐纜車翻山越嶺半個小時,然後在山上走一走,累了找一家店欣賞那邊的山景,吹吹風,喝點小飲品,等日落。可以看臺北夜景,看到101。然後再搭纜車下山。
--
TIPS:白天可以先去臺北101站看除101之外的其他景點,下午去動物園站,傍晚在貓空看完日落夜景,晚上可以去101大樓登頂看全臺灣夜景。在貓空看了夜景,其實也可以不去101看。畢竟101票價比較貴。
--
2、瑞芳:(臺北車站坐台鐵到瑞芳車站下,兩個出口,分別往兩條線路走。)
線路1-九份線:瑞芳-九份老街-黃金博物館-金瓜石
線路2-平溪線:瑞芳-猴硐-三貂嶺-大華-十分-望古-嶺腳-平溪-菁桐
兩條線路不同方向,都值得去。兩個線路如果要玩得好的話,分別都要1天,但是如果行程趕,也可以1天走完,但切記,一定要早點出發,否則絕對走不完!
九份線主要體驗九份山城、九份老街的獨特魅力,體驗新北最老舊的戲院——昇平戲院(免費看老電影)、黃金博物館的淘金之旅,摸摸擁有金氏世界紀錄的大金磚等等。整條線路的主要交通工具為公車,公車站需要從瑞芳車站往九份出口出站,走到前面公交站之後往左走,沿著那條路往前面步行大概4/5百米到達一個警察局,警察局旁邊的站才是到九份的。回來公車直接送到瑞芳車站門口。
平溪線主要交通工具為臺鐵,從瑞芳平溪線方向出口,在那邊等車即可,1個小時1班,大概整點發車,所以時間要對準,可以刷悠遊卡,也可以購買「平溪一日遊票卷」,一張52元左右。部分站點也可以步行前往。
A.猴硐:為貓村,隨處可以看到貓咪的痕跡,由老街順行至十分瀑布,街道上亦有許多美味小吃。
B.三貂嶺瀑布群。
C.平溪:擁有充滿古意的傳統長條型街屋,街上還有一尊日治時期打造,歷史悠久的老郵筒,老街上的傳統柑仔店和鄉土小吃店則充滿了濃厚的人情味。
D.菁銅:老街上的房舍十多年未曾翻修,整體上保存著濃厚的懷舊風貌,並可順路遊覽太子賓館,街上的楊家雞卷小吃是當地的著名美食。
E.平溪線上的十分站、平溪站、菁銅站都可以放天燈,推薦在十分放,店家會帶著你們在鐵道放天燈。
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可以挑著去遊覽,平溪線最著名的是十分、平溪、菁桐。
3、宜蘭:(瑞芳車站坐台鐵到——宜蘭車站)
A.幾米公園:宜蘭車站出來走一小段路就可以抵達。復原了幾米畫作的場景,幾米畫迷們一定不要錯過!
B.大溪鷹石尖(宜蘭車站坐台鐵到——頭城大溪車站)
位於宜蘭縣頭城鎮,需先開車沿大溪火車站方向直行,注意右手邊有一個大溪社區牌樓,右轉依照「明山寺」的指示上山,過明山寺不到三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在道路的左邊看到小小的「鷹石尖」指示牌。行經一段九彎十八拐的山路後,步行15分鐘左右抵達。可以遠眺龜山島。
也可以從宜蘭車站坐台鐵到大溪火車站,再Google map導航前往。
C.龜山島,也可以去龜山島對面的宜蘭海洋線,臺灣的朋友說那裡有一些很有趣的咖啡店,就在沙灘邊上。(此行沒有過去,有點遺憾。)交通的話,可以在頭城車站(臺鐵)出站,逛一下頭城老街後前往。
4、花蓮:(坐台鐵到花蓮車站下即可)
宜蘭和花蓮可以說都是臺灣的後花園,景色相當宜人。宜蘭前兩年修了高速公路,很多臺灣人和遊客都會駕車前往,旅遊開發讓臺灣人覺得宜蘭這個後花園變了味道。花蓮目前還沒有高速公路,臺灣的朋友說很多在地人怕花蓮步宜蘭後塵,因此在反對高速路的開發。從整體上看,花蓮屬於臺灣東部城市,人口密度貌似全臺最低,由於被臺灣中央山脈阻隔,經濟發展相對落後一些,交通較為不便,所以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小車。去各個景點除非自駕,否則最好包車或拼車前往。
一般遊玩有以下幾條線路:
線路1-北花蓮:蘇花公路、清水斷崖、太魯閣、七星潭(大概1天)
「太魯閣」是當地太魯閣原住民部落的話,意思是「強壯」,這條線路如果你要去太魯閣,一定要拼車或包車前往,太魯閣空氣很好,森林資源豐富,但是道路崎嶇,往往有落石,雨季滑坡更是常有的事,偶爾會因為這樣碰上交通管制,所以拼車的話至少當地人會很小心注意這些事情。
臺灣的原住民文化是相當令人著迷的,但是由於臺灣旅遊當局的開發問題和政權管理問題,基本上要求近乎全部部落從原來的深山遷出至平原居住,如果現在過去已經看不到了原來的部落風貌了。原住民和普通居民有著明顯的不同的膚色與長相,基礎技能和基礎文化都不一樣,遷出後原住民和普通居民也有各自的區隔和相互交融的發展矛盾問題,普通居民小孩過著正統的學習生活,說著臺語和臺灣國語,學著日文英文;而原住民的小孩則從小打獵奔跑,跳著舞唱著歌,說著部落方言。兒時的教育基礎導致原住民在融入普通居民的時候碰到了層層障礙。很多原住民只能放棄部落文化,學起其他的文明。不過隨著旅遊開發的關係,現在也有部分部落民族慢慢意識到做著自己的部落文明,也可以讓自身有所發展,部落文化也不會因此消失。
注意,七星潭的鵝卵石非常漂亮,但是幾乎每年都要減少幾噸,因此臺灣當局設下規定,不允許遊客帶走任何一塊石頭,加以保護。被查到的話處以3K-1.5W NTD的罰款。
線路2-南花蓮:東部海岸線(整條線沿著崎嶇的海岸線行走,一邊是菲律賓板塊擠壓起的海岸山脈,一邊是太平洋。除非有時間進行騎行,否則需要搭公車或拼車前往,幾乎公交每一站都有可以遊玩的地方,招手即停。可以考慮先前往石梯坪,比較值得去,再沿路玩回花蓮。值得停靠的站點:天空步道、磯崎海濱遊憩區、芭崎眺望臺、蕃薯寮12號橋等。這條崎嶇的海岸線也叫臺11線,坐檯11線的公車都可以在任意地點下車遊覽。公車大概1個小時一班,所以下車到站的話玩大概一個小時就要注意海岸線等車。)(大概1天)
用VUE拍的石梯坪視頻如下:
線路3-花東縱谷線:花東縱谷主要位於中央山脈和菲律賓板塊擠壓的海岸山脈之間形成的谷地。其實花蓮整個就在縱谷裡面。可以前往瑞穗牧場、花東蝴蝶谷(4/5月份去可以看到螢火蟲)等,甚至可以到池上伯朗大道。(大概1天)
花蓮其他值得去的地方:
(花蓮市區主要沿著中山路,沿著中山路散步可以領略到市區的發展情況。可以抵達下列的地方。)
A.花蓮創意產業園區:就在花蓮市區,沿著中山路往海岸線方向走就可以看到,旁邊就是東大門夜市。原來是個釀酒廠,後來改建成文創區,偏日式的建築與環境,晚上很悠閒,常常有街頭藝人表演。裡面很多店家的營業時間只到晚上9點。
臺灣根據旅遊開發和本土發展的需求,發展了很多文創產業區。幾乎各個城市都建立了不同的文創區域,給文創產業提供了豐富的沃土。但是,產業發展的背後往往是需要商業邏輯運作的,而真正的手工藝人未必達到應有的商業要求,因此往往沒有辦法出現在文創區展示,導致此行我見到很多文創區域的文創產品都很類似,變成了商業品牌批發,而沒有形成真正的地域特色和真正的手作特徵。不過還是很值得去看看的,因為很多都是廢棄的廠址改建,具有一定的改建特色。
B.東大門夜市:花蓮原來的所有夜市都被整合到東大門夜市了,可以吃到原有夜市的美食,但是已經沒有了傳統夜市的味道。
這裡推薦一下美食店家:
非夜市區(親試,幾乎都要排隊,口味比夜市好太多):公正包子、戴記扁食、海埔蚵仔煎、楊子萱愛玉
夜市裡的:妙不可言果汁、林記燒番麥、來來烤肉、蔣家官財飯、家傳東山鴨頭、北港春卷。
C.可賞花蓮夜景:可以看出日治/日據時期的時候花蓮街道建設以棋局形式建設,後來慢慢建設改變成現在的樣子。這次要感謝在民宿遇到的老闆查理、虎哥、HOLY等,凌晨自己開車帶我兜花蓮,才有幸了解了花蓮的歷史和夜景的靜謐與美妙。
D、花蓮出海賞鯨(行程2個小時左右。據說7-8月份為最佳,5-10月份皆可。但是也未必見得到鯨魚哦,海豚聽說經常能見到。)
E、花蓮飛行傘/滑翔傘(可以體驗高空下落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但是時間大概12mins,很短,費用2.5K NTD左右,太貴,因此不怎麼推薦。交通的話,坐花蓮客運1121至森榮裡站,或坐花蓮火車站至花蓮萬榮火車站。之後前往WUMA飛行俱樂部。)
5、南投縣清境:(拼車前往)
從花蓮-到南投縣清境需要沿著立霧溪從太魯閣進入,沿路道路依山而建,彎彎曲曲,海拔變化比較多,是臺灣最驚險的道路之一,容易暈車的一定要提前備好暈車藥,準備好小袋。此次同拼車同行有個健壯的小哥愣生生吐得稀裡譁啦,所以一定要有心理準備。拼車可以提前與民宿老闆預定,或用「灣灣遊」APP預定,雨季的話這條路不一定可以通行。山路十八彎的樣子請看下面的小視頻。
途中會經過一些景點,如太魯閣入口的石碑、巨木奇蹟、武嶺(海拔3275m)等,司機會作短暫停留。途中在巨木奇蹟可以買到比較正宗的水蜜桃桃幹,水蜜桃蜜,蘑菇乾等當地特產,這裡居然可以收人民幣。
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民宿在清境,但住宿地點推薦選清境國民賓館附近,比較方便坐車。然據我的體驗,去各景點的公車(南投客運)很不好等,不像網上說的10-15mins一班,我等了將近1個小時才有一班。所以不推薦,建議直接拼接駁車,大概200-300NTD即可遊玩到相應的景點,黃色計程車就算了,比較貴,除非人多。在清境國民賓館住的話直接步行到各個景點都可以。
清境處於山脈與山脈之間,氣候涼爽,是臺灣唯一不用裝空調的地方。夏天去清境可以感受到上午陽光燦爛,下午午後雷雨,傍晚開始起霧的天氣特點。值得去的景點有:
A.青青草原(可以看綿羊秀和馬術秀,比較推薦)
B.天空步道(就在青青草原旁邊)
C.小瑞士花園(青青草原旁邊,都是人造的景色,一般般吧,如果沒事的話可以考慮去一下)
D.合歡山日出(比較推薦)
可以在民宿老闆那邊幫忙報名,大概400NTD左右,夜裡3點多車子會來接,由於清境農場是在山裡,夏天夜裡也比較冷,但是日出團會幫你準備厚衣服,不需要擔心。行程會先介紹沿路歷史和風景,導覽員會介紹北極星、各種星座,帶領大家賞星空,之後出發到合歡山山頂,等日出,然後幫全體成員拍各種跳躍的照片,再沿路回到民宿。整體可以感受到自然澎湧而出的力量。
注意,要想真正看到璀璨星空,看到銀河,切記一定要挑光害小的時間,大滿月的估計只能看到玉兔和嫦娥了。
從清境可以搭南投客運經過埔裡,前往臺中高鐵站、臺中烏日站(臺鐵),也可以考慮拼車,價錢差不多,大概400-450NTD,但是拼車車子過來民宿接,比較方便,而且時間比較自由。
下清境的時候路過霧社、霧社水庫。電影《賽德克巴萊》所敘述的霧社事件即是順著道路延伸。和原住民司機聊起莫那魯道,聊起起義前後,電影一幕一幕仿佛重構。師傅在聊到當時老少婦孺為不拖累前線自行就義的那一幕時語調凝咽。其實每一片土地都承載著很多厚重的情感。人與人之間,與土地之間的情感常常不知不覺,卻往往是骨子裡的深刻。真心希望這種深刻能時常被道起,經得住傳頌。
「埔裡-霧社-清境」這一條路上兩邊種滿了櫻花樹。櫻花樹是日本人在臺灣日治/日據時期引進和種植的,每逢2月底3月初櫻花競相開放。霧社事件之後當地人對日本人恨之入骨,將原先日本人遺留的痕跡儘可能抹除,包括原來這個地域的所有櫻花樹。後來是一位當時參與霧社事件起義倖存的老先生認為自然與景色其實不可辜負,隻身一人用儘自己的退休金重新種植的,後來才陸續開發補充。很多人只知其景,卻常常不知背後故事的曲折輾轉。由於是夏季到來,沒有榮幸一觀櫻花浪漫的盛景,但是要把這故事記住,也讓更多的人記得老先生一路的堅持與理智。
6、臺中:(拼車前往臺中高鐵站或烏日站即可,或者在清境坐南投客運也可以)
臺中算是臺灣經濟前五的城市,交通比較便利。臺中高鐵站和烏日站相鄰,附近有宮原眼科、彩虹眷村。也可以去臺灣最美的大學之一,東海大學遊玩,交通的話,可搭高鐵快捷公交車或69號市公交車前往東海大學。
臺中值得去的地方還有:高美溼地(交通的話,從臺鐵烏日站坐台鐵到清水火車站,大概40mins,再從清水火車站坐計程車或拼車前往)、臺灣美術館等。
7、高雄:(坐高鐵從臺中高鐵到高雄左營站下,或坐台鐵從臺中烏日站到高雄車站下)
高雄是臺灣第二大城市,住在美麗島站附近比較方便。我是坐高鐵到高雄的,到左營站下,旁邊就有捷運可以坐。時間有限的話建議就沿著捷運站遊玩。
抽個空經過美麗島站的時候可以去看看出名的光之穹頂,順便Google了解一下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
高雄可以遊玩的線路有:
線路1-經典線路:駁二文創藝術園、哈瑪星鐵道文化區、打狗英國領事館、西子灣、國立中山大學。可以在哈瑪尼輪渡(鼓山輪渡)坐船過去旗津島。
交通:鹽埕埔站1號出口,沿著大勇路向南步行5分鐘,可到駁二文創藝術園,沿著google map可以將線路1的景點走完。哈瑪星輪渡旁邊有很多吃冰品的地方。高雄冰品以大碗冰為特色,可以幾人分享。
此行我先遊覽了駁二、哈瑪星、坐了哈瑪星的小火車,然後在哈瑪星旁邊的高雄正港小劇場看了一次話劇《咬人貓》,比較新的劇團——小滿大劇團的力作,體驗了一把臺灣小劇場的文化。票價400NTD。
之後在旗津島租輛單車遊玩(經典環島線路大概2個小時可以遊覽完),看黑沙灘、吃海鮮。旗津島吃海鮮的地方很多,可以找輪渡渡口旁邊的店家、旗津老街、或萬二、萬三吃。此行我在旗津島租了輛單車,因為有單車籃,我打開手機放著音樂慢慢騎行,還是很舒服的。舒服到我去吃海鮮的時候把手機落在車籃了。結果吃完海鮮想post個朋友圈找不到手機,心急如焚四處找,最後回到單車才發現車籃裡還放著音樂。瞬間覺得安心,也忽然感受到這裡良好的治安和民風。不過大家不要輕易模仿!興許只是運氣好呢!
回來去了西子灣,沿路去了國立中山大學後,聽著街頭表演的歌聲等待日落。拍了個延時的短視頻。
西子灣日落:
其他線路:旗山區(香蕉王國,巴洛克式的建築);美濃區(賞美濃湖和客家文化);田寮區(粗獷的地月地形);大樹區(喜歡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可以去);湖內區(番茄會社,賞百年鳳凰木)……
番茄會社的百年鳳凰木真的很美!五月底六月份適合去,其他時間不建議去。謹防小黑蚊,巨多!
交通:從高雄車站做臺鐵到大湖火車站,之後步行大概2公裡左右,一定要導航。
高雄夜市:六合觀光夜市、瑞豐夜市、光華夜市、三民市場。在地人最喜歡去的應該是瑞豐夜市。可以感受到夜市裡面人擠人,攤檔密密麻麻彎彎曲曲的神奇感覺。注意去夜市的時候要保護好個人財產!
8、屏東墾丁:(拼車前往)
從高雄到墾丁可以在高雄車站坐客運,大概390NTD,拼車大概400NTD左右,我選擇的是 拼車。墾丁現在算是開發比較完善的地方。沒怎麼見過海的人比較喜歡的白沙灘,我反而喜歡龍磐大草原。建議先住在恆春鎮(如果申請了夜宿海生館的話,就不建議住了,海生館坐落在恆春鎮周邊),後住在墾丁大街靠海的旅店,體驗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
線路1-夜宿海生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海生館和國內的海洋館很類似,但是有比較值得的行程是在海生館夜宿(需要提前至少15天左右官網預約),大概兩天一夜的導覽和行程,夜宿點有好幾個分館可以選擇。與魚共眠,感受海一般的寧靜。不過僅是準備窮遊的話就不用考慮了,夜宿費用比較高,不夜宿進海洋館遊覽也就四五百NTD。
--
TIPS:下面的線路2和線路3呢,推薦在墾丁大街找到你的旅店寄存行李之後,直接旅店門口租個漂亮又悶騷的電瓶車,慢慢去兜。
--
線路2-墾丁大街及以東:墾丁大街-帆船石-鵝鑾鼻公園-臺灣最南端-龍坑生態保護區-龍磐公園(龍磐大草原)(大概半天,推薦上午去)
我去墾丁的第二天下午天色就有點不對了,聽說是颱風要過來了---朋友晚我幾天去的碰上了颱風雨天,幾乎出不了門。。所以建議前往前一定要看氣象預報!
線路3-墾丁大街及以西:墾丁大街-南灣-龍鑾潭-貓頭鼻-白沙灣-關山日落(大概半天,推薦下午去)
此外,白天可以找到墾丁大街的一個牧場(即墾丁警察局對面的一個大門,看起來像個廠不像牧場,但是可以進去,進門往右走,直到遇到一間小木屋,如下圖,幸運的話可以看到奶牛,小木屋的奶製品和苜草汁挺特別,可以試試,有風的時候芳草萋萋,也很漂亮)。
晚上可以在墾丁大街上逛夜市。聽說墾丁夜市是國人帶起來的,但是還是比較喜歡這裡的烤生蠔,180NTD1份,大概8隻,個頭不大,但是蘸醬是檸檬汁+一點點辣,我比較喜歡。
悠閒地吹著海風,吃著小食,確實挺幸福的。
9、墾丁——高雄(美麗島站)——高雄國際機場(直接捷運可以到)——澳門國際機場——珠海——回家
臺灣可以慢慢走,未必一次就一定要環島玩完,臺灣是非常值得一去再去。另外有朋友說在臺灣不要討論政治問題,我覺得倒不用這麼緊張兮兮。若對方自己開展了這個話題,不加評判和論斷,仔細去聽,去理解他們就可以,不管藍陣營綠陣營,其實臺胞們都是真心希望臺灣能夠越來越好,自己的生活能越過越幸福的,這一點和咱們自己完全一致。我在這一次中也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人,比如自己設計旅店的查理,比如韓國交換生Toby,比如關始終心臺灣年輕一輩成才的做攝影的虎哥,比如擔憂原住民生存現狀不斷以身作則的原住民朋友,比如遠離大城市到花蓮考教師資格的小學女教師,比如趁著暑假,帶著3個小孩(最大的剛讀國中,最小的才3歲)從高雄出發,沿著東部海岸線騎行,準備環島的一對夫妻,比如感慨中國大陸發展迅速,熱心幫我指路,陪我一塊等車的銀髮爺爺奶奶……當然,也遇到其他各種各樣的人,這都是很正常的,在哪裡旅遊都會遇到,這也是一種特別的旅行體驗。現今兩岸都在發展,大陸的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外出旅遊就沒必要過於偏激和玻璃心了。只有兩岸相互間的交流足夠充分,才能增進彼此的認知改變現狀。
希望一切理解的開始可以從一次有素質、有品質的旅行交流展開!
--
後更1:
有朋友在問如果只是7天或8天行程有什麼建議,這麼短時間就不太建議環島了,行程太趕太過於走馬觀花。但是,這裡秉著行程稍微緊湊一點,儘可能有山有水有湖有海的原則,7天左右的行程可以考慮以下兩條線路,希望對時間沒有那麼充裕的朋友有幫助:
1、南部線:飛機臺中進+日月潭、阿里山+墾丁+臺東池上、伯朗大道等+臺鐵去高雄+高雄飛機出;
2、北部線:飛機臺北松山進+瑞芳(九份、平溪)+臺鐵去宜蘭+臺鐵去花蓮太魯閣站或花蓮站(太魯閣交通不太方便),去太魯閣、七星潭、清水斷崖+臺鐵回臺北+臺北飛機出。
具體城市景點自行在攻略裡面探索,也歡迎隨時交流。
--
後更2:
關於前期證件的辦理和時間問題:首先要確定自己所在的城市能不能去臺灣自由行。去臺灣自由行可以不用辦理護照,直接辦理臺灣通行證,並進行G籤籤注,申請後大概2周時間就可以拿到通行證的卡;拿到卡之後再淘寶上或旅行社辦理入臺證和出境保險,這個慢的話需要1周時間。不能自由行的城市只能跟團,詳細情況需詢問旅行社。還有,沒有信用卡的朋友需要提前3周去目標銀行辦理(萬事達或VISA。部分地方帶銀聯也可以)
關於出入境過關問題:過關的時候,需要提供購買的來回機票證明,以及購買機票時使用的證件、入臺證。你用護照買的機票,就用護照過關;你用臺灣通行證買的機票,就用臺灣通行證過關。你如果用身份證買的,就直接提供身份證、來回機票和護照、通行證其中一樣證件就可以了。切記不要用港澳通行證,因為港澳通行證只能在港澳地區停留7天,超過時間沒有回來屬於逾期逗留,會處以罰款。此行,我買機票用的是臺灣通行證,所以我這次在所有出入境的地方都是用臺灣通行證、來回機票證明、入臺證這三樣東西過關。工作人員會把你機票的來回時間核實後登記到電腦裡,所以不用擔心逾期問題。可以停留7天的原因是給足了在澳門飛機中轉的時間。但是如果用港澳通行證,因為在其他關口會需要用臺灣通行證或護照,導致出入境實際停留地點、目的不同,且證件太多太亂,未必是一個系統的,所以容易有問題。你如果擔心有問題,可以連同護照一塊帶著。
文章轉自:晤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