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夏季餵養,不貪涼不過飽乾淨衛生四項基本原則,家長快收藏

2020-12-14 Tina育兒

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6月5日是芒種,根據咱們中國的節氣習俗,「芒種」至,仲夏始。芒種天氣主要是以高溫高溼為主,且悶熱,這個時候一定要按照芒種的天氣餵養小孩,不然很容易因為天氣炎熱導致小孩生病的。

今天跟大家聊聊:夏季如何餵養一周歲以內的寶寶。

01食物潔淨衛生

夏季是細菌滋生繁衍旺盛的季節。像食物中毒、手足口病、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等等問題時有發生。

對於一周歲以內寶寶的飲食調整方面,必須做到食物乾淨衛生,若是純母乳餵養,則要更多關注準媽媽的身體狀況,多喝水,膳食平衡搭配蔬菜水果肉類蛋類以及必需的主食,以保證奶水充足;若是已經給寶寶添加輔食,輔食在製作過程中務必要保證食物來源新鮮、乾淨,製作過程也要經過高溫處理烹飪後,晾到溫度適宜再給寶寶食用。

認識一位媽媽,給寶寶做輔食用了一隻碎殼的雞蛋,且這枚雞蛋其實已經暴露在高溫天氣中超過1天了,媽媽節約糧食不捨得浪費,就給寶寶做成了雞蛋羹,結果寶寶吃了後開始鬧肚子……像類似這種已經碎殼了,且暴露過的食物,請一定不要給寶寶食用。

02預防中暑,多吃清淡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夏季天氣炎熱,為了散發體內的熱能,人體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擴張,出汗很多。

進入芒種之後,北方農民伯伯的麥子也進入了收割倒計時。熱,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感受,對於1周歲的小寶寶來說,他們的不會表達,也會熱到「懷疑人生」。而且像小男孩寶寶們,在脖子位置、胳肢窩、腹股溝位置還會長痱子,甚至有的寶寶整宿因為痱子的瘙癢睡不好。

這就需要,作為父母,一方面儘量每天給寶寶洗熱水澡,加上一些防蚊蟲叮咬的液體;另一方面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每天吃水果泥,輔食可以吃一些粥。讓寶寶不會因為出汗過多,造成口乾口渴等問題的發生;也不會因為寶寶嬌嫩皮膚被可惡的蚊子咬到滿身大包小包。

03不貪涼食,不餵過飽

①不吃涼食

夏季炎熱,很多爸爸媽媽疼愛寶寶,會用讓孩子吃涼食的方式解暑,這是不對的。夏季炎熱更要少吃涼食,否則容易造成體寒等問題的發生。

中醫講:冬病夏治。像三伏貼這種治療冬季病的方法在北方地區頗受人民群眾的喜愛,這也說明,夏季涼食一定要適可而止,像冰棍等冷飲少吃為好。

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鄒雲翔先生,一家三代都是衰老慢+身體好。

媒體也曾經報導過,不論研究學問到多晚、現代科技如何發展,有一條,不能破,這話也是鄒燕勤老師的父親——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鄒雲翔先生立下的:不準家人和孩子們吃冷飲。

不吃冷飲這個生活習慣會讓整個家族都受益終身。

②不餵過飽

古語講: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1周歲以內的小寶寶飲食,也儘量遵循這個原則。

0-6個月寶寶,建議是純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是按需餵養,寶寶餓了就可以喂,儘量保證只是母乳餵養,如果寶媽奶水不足可以增加配方奶粉,但是任何乳製品都是無法替代母乳營養的。

7-12個月寶寶,建議循序漸進方式進行餵養,寶寶6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先從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漸增加種類,且不加油鹽糖和任何調味品。輔食一定不要過多,應該從少到多,給寶寶養成規律,形成良好的膳食習慣,且不宜過飽。

最後,不貪涼,不貪飽,這些飲食習慣適用於所有人,尤其家有小寶寶,要給寶寶從小樹立好飲食習慣,給孩子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下面這段俗語送給大家,結束今天的話題:

冷言冷語聽不得,冷飯冷菜吃不得喝溫水,吃熱菜,不拉肚子不受害一年四季喝熱湯,郎中乘早去改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注我@Tina育兒,查閱更多精彩熱文:

應採兒生二胎,安以軒懷二胎,二胎時代來臨!20年後會看到幸福差

相關焦點

  • 羅宋湯的四項基本原則
    (牛腩是煮羅宋湯的主料)以四人份為例。第一個原則:炒油麵粉。什麼油麵粉?沒聽說過嗎!快補上一課吧,油麵粉是為了讓羅宋湯起稠而準備的。有些人說煮羅宋湯要用溼澱粉勾芡,真把我氣瘋了!燒薺菜肉絲豆腐羹才會用澱粉勾芡吧!洗乾淨鍋子,再切一片厚約一釐米的黃油放在鍋裡,融化後,倒入3湯匙約50克小麥粉,快速翻炒,不能讓它結塊結球。等香氣慢慢溢出,顏色有點轉黃,盛起待用。
  • 寶寶吃不下,老人追著餵!小心過度餵養,學會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傳統的過度餵養指的是寶寶攝入過多的奶量導致的以消化不良為主的症候群,不過已經吃輔食的寶寶攝入過多的能量和營養也算是一種過度餵養。 4導致寶寶肥胖 芽媽經常在小區裡看到胖嘟嘟的小朋友,臉上的肉快掛不住了,鄰居們還誇這孩子壯實。 隨著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食物供給豐富全面,越來越多的寶寶被過度餵養,導致肥胖。 嬰幼兒時期的肥胖極有可能伴隨寶寶到青少年時期,形成易胖體質。
  • 這13種餵養方式看似很科學,其實很坑娃,多數家長不知道!
    對於中國家長,總是擔心寶寶輸在起跑線上,焦慮式帶娃是很多家長的「通病」,擔心寶寶吃不飽,擔心寶寶營養不足,擔心寶寶睡不好、走路晚,擔心寶寶智力發育緩慢。 0-3歲的寶寶,已經成為了家長相互比較的對象,但是家長愛之深,則之亂,很多時候揠苗助長式方法實則是在實力坑娃。
  • 這幾種「坑娃」餵養方式,寶寶越吃身體越差,有中的家長快改正
    那麼,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不科學的餵養方式呢?下面,這幾種」坑娃「餵養方式,寶寶越吃身體越差,有中的家長快改。1.輔食添加味精有些家長為了食物好味道,喜歡給寶寶做輔食的時候,添加一點味精,這種做法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很不利。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基酸,含量在85%以上,這種物質會與寶寶血液中的鋅發生物理結合,生成穀氨基酸鋅,不能被身體吸收,隨尿液排出。
  • 設計的四項基本原則
    設計是有原則和方法論的,本文作者梳理總結了關於設計的四項基本原則並對其展開了分析,與大家分享。首先聲明,這四項基本原則適用包括但不限於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產品策劃、工業設計、機械設計、環境設計、寫文章、導演電影、編故事、向上級匯報、和別人吵架等領域。
  • 6個月寶寶開始認生、頻繁夜醒、愛生病,這份養護建議家長收藏
    6個月是寶寶成長的一個分水嶺,不僅要開始添加輔食了,而且在生長發育方面,也可以出現和之前不一樣的變化,這也是不少家長感覺6個月後的寶寶突然「難帶了」的原因。  總結一下,主要是下面四大問題,而且基本大部分寶寶都會中招,跟著京媽一起來看看吧。
  • 12種常用食藥材巧搭小補,幫寶寶安然度夏
    寶寶春季的時候是否養育得當,看夏天有沒有躥個,就知道了。不過,很多家長會誤以為夏天既然「主長」,就要多補鈣,多助長。其實,夏天又溼又熱,陽氣浮於肌表,身體的五臟六腑相對處於空虛、虛寒狀態,脾胃消化根本經不起峻補。所以,家長們一定要記住:夏天寶寶長高,更多是春天養育的反饋;夏天是所有季節裡最不適合大補的;飲食餵養上不能給脾胃消化增添負擔。
  • 寶寶奶瓶、奶嘴國標來啦!怎麼奶瓶餵養?不吃奶瓶?一文解決!
    一般來說,奶瓶配套的奶嘴都是小圓孔,更適合小月齡的寶寶,家長們給寶寶選擇奶瓶時需要注意奶孔大小是否符合自家寶寶的年齡階段。奶嘴太小容易漏氣,導致寶寶脹氣;奶嘴太大,寶寶不能完全包裹奶嘴,吮吸困難,可能會造成吃不到奶或吃不飽的情況。所以,奶嘴也要注意根據寶寶的月齡變化選擇大小合適的。同時,最好選擇有排氣閥設計的奶嘴。
  • 1-2歲寶寶三餐如何餵養,餵養好了不積食,身體長的棒,長的高
    寶在滿周歲時,還未斷母乳,還是混合餵養,一天一頓奶粉,一日三餐按時吃,白天母乳只早起床吃,和晚上睡覺前吃,另外在晚餐前1個多小時,我會先給她泡些奶粉喝個半飽,再吃晚餐。食物方面基本上很多東西都可以吃,不過剛過周歲的寶寶建議以顆粒狀、好消化的食物餵養,而1歲半之後,寶寶前排牙齒基本上長齊了,這時什麼都可以吃了。
  • 6個月的寶寶吃饅頭被噎!國家頒布的輔食指南家長們看了嗎?
    在為護士長周京清殺伐果斷的急救動作歡欣鼓舞之時,也要清醒地看到:家長們對輔食理解有非常大的偏差。6個月的寶寶可以吃饅頭了?我們來看看國家標準《WS/T 678-2020 嬰幼兒輔食添加營養指南》如何說。
  •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嬰幼兒餵養健康教育信息,優博特醫重視科學餵養
    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有了質的提升,健康成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基本需求,「健康中國」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在全民關注身體健康、提高全民素質的社會背景下,嬰幼兒作為家庭和國家未來的希望,實現科學餵養、提升母嬰健康素質已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
  • 寶寶消化不良,是奶粉有問題嗎?其實不然,可能是餵養方式不對
    一旦牛水質和溫度不好,或者奶瓶的清洗不到位,就可能損害奶粉的營養,甚至造成寶寶消化不良,出現腸胃問題。一、寶寶喝奶消化不良的原因1、水溫不夠雀巢奶粉是第一家走向非洲的嬰幼兒奶粉品牌。這也讓當地的婦女感到十分的新奇,因此,生意火爆。然而,非洲的水資源不太乾淨,加上平時也不注意衛生,很多喝了奶粉的孩子後來都出現了腹瀉。
  • 寶寶以下表現是過度餵養的預兆,關係到身體發育,家長別大意了
    到了後,我觀察了寶寶一天,給開了「治療」方案——餓兩頓就好了。閨蜜聽完就想敲我認為純屬胡說八道,然而在我列舉了過度餵養的一二三後,她終於明白寶寶這是吃撐了,及時調整了後期餵養的頻率,後續沒幾天果然就好了。其實過度餵養本身就是小事,只不過很多家長沒能及時發現,才小事變大。
  • 小兒推拿李波:過度餵養對寶寶有哪些影響?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
    3、增加兒童肥胖的危險性 有研究發現,嬰兒期過度餵養,孩子肥胖體型的機率會大大提高,特別是5~6歲的兒童。肥胖的孩子容易遭受到嘲笑和排擠,更容易變得自卑,家長一定要多多關注。 俗話說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過度餵養真的危害很大,別再讓孩子吃的太飽了。
  • 初乳對寶寶很重要,哺乳期這幾點也應早了解,科學開啟母乳餵養
    原來時隔7年,關於母乳餵養的認知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孩子出生時,早開奶很重要女兒出生以後,她先被推出了手術室,等我傷口縫合完後到了觀察區,觀察區的護士第一時間過來看母乳情況,擠了一下發現有奶,第一時間告訴我「母乳不錯啊,快讓寶寶吸吧。」不用我起身(當然手術完後頭部也是要必須平躺的),她們就把女兒抱到我身邊,讓她吃第一口母乳,而且還定時調換到另外一側。
  • 寶寶奶量表備受關注!小月齡寶寶如何按需餵養?
    ,但是如何餵養一直是家長的難題。特別是三個月以前的寶寶,由於身體發育特點只能進行按需餵養,但是如何按需餵養,不少家長仍舊兩眼一抹黑。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3個月內的寶寶該如何按需餵養。不同月齡的寶寶的奶量需求並不相同,根據奶粉奶粉智庫發布的3歲以下寶寶的奶量需求表(如下):
  • 脾胃不和的寶寶越來越多?是餵養方式出了錯,寶寶吃飯沒那麼簡單
    可一提到吃飯寶媽們總有吐不完的苦水:一號媽媽:自從寶寶6個月添加輔食開始,每餐都能吃一大碗,可身高體重卻沒有變化,甚至還沒有之前壯實,你說怪不怪。二號媽媽:我家孩子每次吃飯不是玩玩具就是看電視,吃飯時總是東一口西一口,天天如此都快愁死我了。
  • 新手媽媽做好這些餵養細節,寶寶長得快
    文 | 小書蟲媽媽想起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對寶寶的起居飲食一點兒也不熟悉,只要寶寶一哭,我就感到特別緊張。馬上抱起寶寶,把「糧倉」送上,誰知,寶寶用力吸幾口後,便不吃,繼續哭鬧。對於這個「小惡魔」,我無法知道他的真正需求。
  • 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這三招家長得會!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讓寶寶自己吃飯? 很多媽媽眼看寶寶2歲多快3歲了,恨不得小傢伙一天就能自己吃飯。吃飯這事上還真是心急吃不了豆腐。 自己吃,吃一半,漏一半,哪裡吃得飽啊,還是我來餵吧! 自己吃,太慢了,看得好心急,飯都涼了,還是我來餵吧! 在面對寶寶學吃飯這事上,大人們表現得特別不淡定,寶寶不急,大人反倒急壞了。表面上看大人追著寶寶後面喂,各種辛苦,但換個角度,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圖省事的「懶惰」餵養方式。
  • 世衛組織建議:給寶寶餵養母乳,至少需要餵到兩歲
    顯然,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奶粉跟母乳的營養成分都是一樣的,不存在誰比誰好的情況。寶寶6個月的時候,她開始每天給孩子吃上一點輔食減少母乳的量。 漸漸地,在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寶寶就已經完全戒掉了母乳,朋友為此還感到高興,覺得自己的寶寶很聰明,連學吃飯也比別的寶寶快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