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6月5日是芒種,根據咱們中國的節氣習俗,「芒種」至,仲夏始。芒種天氣主要是以高溫高溼為主,且悶熱,這個時候一定要按照芒種的天氣餵養小孩,不然很容易因為天氣炎熱導致小孩生病的。
今天跟大家聊聊:夏季如何餵養一周歲以內的寶寶。
01食物潔淨衛生
夏季是細菌滋生繁衍旺盛的季節。像食物中毒、手足口病、燥熱引起的口乾舌燥等等問題時有發生。
對於一周歲以內寶寶的飲食調整方面,必須做到食物乾淨衛生,若是純母乳餵養,則要更多關注準媽媽的身體狀況,多喝水,膳食平衡搭配蔬菜水果肉類蛋類以及必需的主食,以保證奶水充足;若是已經給寶寶添加輔食,輔食在製作過程中務必要保證食物來源新鮮、乾淨,製作過程也要經過高溫處理烹飪後,晾到溫度適宜再給寶寶食用。
認識一位媽媽,給寶寶做輔食用了一隻碎殼的雞蛋,且這枚雞蛋其實已經暴露在高溫天氣中超過1天了,媽媽節約糧食不捨得浪費,就給寶寶做成了雞蛋羹,結果寶寶吃了後開始鬧肚子……像類似這種已經碎殼了,且暴露過的食物,請一定不要給寶寶食用。
02預防中暑,多吃清淡水分含量高的食物
夏季天氣炎熱,為了散發體內的熱能,人體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擴張,出汗很多。
進入芒種之後,北方農民伯伯的麥子也進入了收割倒計時。熱,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感受,對於1周歲的小寶寶來說,他們的不會表達,也會熱到「懷疑人生」。而且像小男孩寶寶們,在脖子位置、胳肢窩、腹股溝位置還會長痱子,甚至有的寶寶整宿因為痱子的瘙癢睡不好。
這就需要,作為父母,一方面儘量每天給寶寶洗熱水澡,加上一些防蚊蟲叮咬的液體;另一方面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每天吃水果泥,輔食可以吃一些粥。讓寶寶不會因為出汗過多,造成口乾口渴等問題的發生;也不會因為寶寶嬌嫩皮膚被可惡的蚊子咬到滿身大包小包。
03不貪涼食,不餵過飽
①不吃涼食
夏季炎熱,很多爸爸媽媽疼愛寶寶,會用讓孩子吃涼食的方式解暑,這是不對的。夏季炎熱更要少吃涼食,否則容易造成體寒等問題的發生。
中醫講:冬病夏治。像三伏貼這種治療冬季病的方法在北方地區頗受人民群眾的喜愛,這也說明,夏季涼食一定要適可而止,像冰棍等冷飲少吃為好。
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鄒雲翔先生,一家三代都是衰老慢+身體好。
媒體也曾經報導過,不論研究學問到多晚、現代科技如何發展,有一條,不能破,這話也是鄒燕勤老師的父親——我國中醫腎病學宗師鄒雲翔先生立下的:不準家人和孩子們吃冷飲。
不吃冷飲這個生活習慣會讓整個家族都受益終身。
②不餵過飽
古語講: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1周歲以內的小寶寶飲食,也儘量遵循這個原則。
0-6個月寶寶,建議是純母乳餵養,純母乳餵養是按需餵養,寶寶餓了就可以喂,儘量保證只是母乳餵養,如果寶媽奶水不足可以增加配方奶粉,但是任何乳製品都是無法替代母乳營養的。
7-12個月寶寶,建議循序漸進方式進行餵養,寶寶6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先從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漸增加種類,且不加油鹽糖和任何調味品。輔食一定不要過多,應該從少到多,給寶寶養成規律,形成良好的膳食習慣,且不宜過飽。
最後,不貪涼,不貪飽,這些飲食習慣適用於所有人,尤其家有小寶寶,要給寶寶從小樹立好飲食習慣,給孩子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下面這段俗語送給大家,結束今天的話題:
冷言冷語聽不得,冷飯冷菜吃不得喝溫水,吃熱菜,不拉肚子不受害一年四季喝熱湯,郎中乘早去改行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注我@Tina育兒,查閱更多精彩熱文:
應採兒生二胎,安以軒懷二胎,二胎時代來臨!20年後會看到幸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