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棉姐姐
文章來源公眾號:木棉說(ID:mumianshuo)
肥胖的人越來越多了。
先看一組數據:
2014年,全球成年人中有超過19億超重,其中6億肥胖。
(1980-2014成人體重趨勢,男左女右)
2016年,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顯示,中國肥胖人口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擁有4320萬肥胖男性和4640萬肥胖女性,分別佔全球的16.3%和12.4%。
2017年,阿里後臺數據顯示,每天都有近百萬人在淘寶搜索輸入「減肥」。
不得不說,減肥已經成為了全民性話題。
為什麼有些人運動總是無效?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瘦不下來?
為什麼有些人喝涼水都發胖?
一個扎心的事實是,90%的人辛辛苦苦減的肥,其實都是無用功。
英國BBC的紀錄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糖類的真相)》,徹底揭秘了減肥背後的真相,顛覆了大多數人的常識。
營養建議錯了30年
2018年,美國前食品藥品管理局專員David Caessler博士,在《華盛頓郵報》直播節目中,向公眾坦誠認錯:過去三十年,我們過去給大眾的營養建議,是失敗的。
David Caessler博士表示,我們給的營養建議一開始就跑偏了。
並且造成顯而易見的結果:
世界的肥胖率都普遍上升,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這份營養建議,將脂肪視為大敵,鼓勵人們少吃脂肪,日常脂肪攝入量不能超過30%,並且堅持低脂肪高碳水飲食。
比如麵包、米飯、烤土豆,這些高碳水主食,要多吃這些食物才能有益於健康。
於是低脂飲食變成一種暢銷,所有的減肥者都認為,只要避免攝入脂肪,他們就能夠越來越健康,越來越瘦。
事實是事與願違,但是,大眾已經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直到2005年,瑞典地全民飲食結構開始調整成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肥胖率才開始慢慢得到控制並減少。
也就是說多吃肉,少吃碳水主食,體重竟然奇蹟地得到控制並減輕。
人們發現,脂肪並不是引起我們肥胖的原因,真正的兇手根本「另有其人」!
肥胖的元兇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很多人認為肉類、糖分是肥胖的始作俑者,但是,痛苦地戒肉、戒糖之後,總因成效甚微而無法進展下去。
為什麼呢?
雖然我們戒掉了看似明顯的糖類食物,但是在我們食物的範圍裡,還有更多的隱藏糖分。
在紀錄片《碳水化合物的真相(糖類的真相)》為減肥人士揭秘了這些隱藏糖分的來源——碳水化合物。
相比於吃肉,大量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攝入的糖分更高,另外糖類對胃飢餓的抑制作用相比於蛋白質更弱。
也就是說,我們明明吃了很多碳水化物食物,但卻沒有飽腹感,因而會吃得更多,不知不覺間攝入的糖分也會更高。
這才是肥胖者大量剩餘糖分的主要來源。
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是:「碳水」無處不在。
紀錄片中,志願者將裝滿日常食物的籃子拿到街頭,讓人們挑選哪些是「碳水化合物」?
毋庸置疑,人們的常識中,米飯、麵包、土豆獲得了高票數。
但實際上,籃子裡的所有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沒錯,西蘭花也是。
我們對肥胖的元兇——碳水化合物,了解實在太少了!
碳水化合物是什麼
碳水化合物就是由碳、氫、氧組成的大分子,當它進入人體後會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為我們身體提供能量,一旦攝取過多,超過人類所需,就會轉變成脂肪,留在人的身體內。
日常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不同的食物所屬的碳水也有所不同,因此也背負不同的營養使命,一般來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分成三類:澱粉、糖類和纖維。
「澱粉類「物質主要存在於土豆、米飯、義大利麵、麵包等;
糖類物質主要存在於碳酸飲料、糖果、加工食物等;
纖維物質是一種釋放能量特別慢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於水果、蔬菜,所以我們把纖維還稱作綠色碳水。
各自屬性不同,有一個簡單的分類,糖類食物叫做白色碳水,澱粉類物質叫做米黃色碳水,纖維食物是綠色碳水。
當然,我們最關心的還是這三種碳水的含糖量。在大多數人的普遍意識裡,一定是甜度越甜,含糖量越高。
實驗者分別對日常食物含糖量做過對比,一碗草莓和一碗米飯,熱量到底誰更高一些。
參與調查的志願者一致選擇草莓,因為它們太甜了。
對比米飯的碳水含糖量,就很驚人了。
很難想像,一小份米飯的含糖量竟然有20塊方糖!調查的志願者紛紛表示,再也不吃米飯了。
以米飯、麵包、土豆等主食都是我們減肥路上的大敵,想要實現真的減重,就要對這類食物避之又避。
通過對碳水化合物的初步認識,我們得出了一個思路:
如果想要減肥,多吃綠色化合物的食物,控制攝入白色、米黃色碳水的食物。
減肥伴侶:抗性澱粉
當然,對很多人來說,突然戒掉澱粉類主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但,也不是沒有其他辦法。
有一種叫做抗性澱粉的物質,它具有抗消化能力,其實也是一種纖維,可以直接穿過消化道來到大腸,在那裡餵養腸道菌群。
抗性澱粉的纖維屬性決定了它是一種難消化的澱粉物質,除了作為代餐的作用,增加抗性澱粉在抵抗疾病方面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雷·斯丹《一生健康》裡解釋:
食物中纖維素含量越高,血糖指數就會越低,這是因為纖維素可以延緩身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使其不容易分解為葡萄糖被機體利用。
抗性澱粉這麼好,是不是特別稀有?
並不是,而且日常很常見。
它的神秘身份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五穀雜糧,這類主食都屬於抗性澱粉。比如全麥麵包,糙米。
有人說了,不喜歡吃五穀雜糧怎麼辦?
當然還有辦法。
除了天然的抗性澱粉,還有一種方式可以將澱粉碳水轉化成抗性澱粉。
方法就是:
將麵包放進冰箱,冷藏後的麵包再進行烘烤,這樣會使這些容易消化的澱粉轉化成抗性澱粉,而且人體從麵包中獲取的能量就會大大降低。
當你再把這些冷藏的食物再加熱,更多的脂肪和油脂附在澱粉分子上,這就形成了我們減肥需要的抗性澱粉。
米飯、麵條同樣道理,當你離不開澱粉主食,又想減肥的時候,就可以試試這個辦法。
碳水化合物的危害
我們一遍又一遍地強調合理調整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因為它不僅會帶來肥胖,還會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
美國NTA認證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賴宇凡說:不平衡的碳水化合物是內分泌不平衡的主因,讓內分泌疲累,肥胖、水腫、疲倦、不孕、月經失調等內分泌失調問題就會發生。
碳水失衡的常見問題:
1、高血脂
2、糖尿病
3、腸道癌
4、不孕不育
5、心臟病
6、胃脹氣,腹瀉
7、口氣不清新,造成齲齒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以為普遍性的病理問題,其實都是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其中不正確的碳水攝入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但是長久的飲食習慣讓我們已經很難離開它,正如那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曾經說過:
讓人上癮的三樣東西裡,危害最大的三種是海洛因、月薪和碳水化合物。
不正確的碳水對我們的健康影響如此之大,當我們無法戒掉碳水的時候,就要尋找它的替代品,矇騙我們的大腦與胃。
選擇正確的碳水
真正健康的減重方式,是要改變攝入的碳水質量,改變之前的飲食結構,而不是節食。
而這種減肥的理念是正確計算碳水,而不是計算卡路裡。
聰明地對待碳水食物,不僅能幫你減肥,而且在挽救你的生命。
儘量不吃、少吃:
含糖的碳水加工飲料以及食品。
精製的碳水食物,如白麵包、米飯、餅乾、蛋糕、義大利麵等精製包裝的高碳水食品。
我們可以選擇正確的碳水:
1、蘋果。一個蘋果的熱量跟兩塊蛋糕的熱量是一樣的,雖然熱量一樣,但水果中的天然糖會被緩慢吸收;
2、原味燕麥,全麥麵粉或其他全穀物製成的麵包、餅乾。富含抗性澱粉,可以替代每天的主食;
3、雞蛋。雞蛋沒有任何壞處,只有百分之一的淨碳水;
4、堅果。那些食用最多松子、杏仁、核桃等樹生堅果的人比不食用的人的肥胖率要低37%~46%。
5、南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既有很強的飽腹感又促進消化,有助於瘦身。
關於低碳飲食,我們也存在一定的誤區,不是讓人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而是要堅持吃正確的碳水。
紀錄片的結尾,其實並不僅僅倡導我們減肥,而是鼓勵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當你想要更瘦一些,保持身材,就需要減少碳水食物的攝入,在進入低碳食物大門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然後愛上它。
這是一個生活習慣的根本轉變。
重要的是你自己喜歡,才可以長久堅持,然後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這不僅僅靠痛苦地自律,而是讓你愛上全新的自己!
多一次「在看」與「轉發」,少一點對「碳水」的盲區,你就與更好的自己早點相遇!
作者:木棉姐姐
來源:木棉說(ID:mumianshuo),新女性全方位成長平臺——傳遞成長價值、服務全球女性,相信知識,讓女性更美。每晚九點,不見不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