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眉掉痂後,操作過的部位顏色很淡,幾乎看不出任何顏色,出現這些情況,我們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很好地解決。
紋繡並不是紋繡師一個人的工作,通常出現了操作部位沒有顏色的現象,操作者和被操作者都要自己查一下,是不是這些環節出了紕漏。
被操作者自身原因
油性皮膚
油性皮膚的寶寶在做紋眉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紋眉不上色的情況,因皮膚油脂分泌過多,容易導致色素不能均勻地分布,這種情況建議在紋繡過程中提高針的密度,下針的時候比普通皮膚稍稍深一點。
結痂期摳揭痂皮
即便紋繡師再三叮嚀,依然有不少手癢的寶寶喜歡去摳揭痂皮,在沒有恢復好的情況下,強行摳揭痂皮會導致痂皮帶走過多的色料,繼而導致後期留色不好,嚴重的還可能產生疤痕。
紋繡師原因
色料濃度掌握不好
色料過濃或過稀都會導致紋眉不上色,紋繡師要熟練掌握匹配手法的色料黏稠程度。
紋刺深淺不一
紋繡師紋刺過深或者過淺都會導致眉毛不上色,操作時應將進針的主要力道幾種在針的前半段,不要集中在某個點,由後向前依次用每根針推彈到皮膚的淺表層,讓針尖的色料達到有效停留。
針具不鋒利
紋繡師在操作前因疏忽或者別的原因,操作之前沒有檢查針尖的鋒利程度,或是蘸取色料的時候與戒指杯的底部接觸過重,導致針具變鈍,變鈍的針具無法有效地刺穿皮膚,繼而導致色料無法很好的滲透,也就導致了不上色。
舒緩敷麻時長過長或過短
敷麻的時間長短都會導致紋眉不上色,因為皮膚感知疼痛的時候,皮膚會自然收縮,從而導致紋眉不上色。
邊紋邊擦
不少新手紋繡師喜歡邊紋邊擦,觀察上色情況,實際上這樣操作只會造成皮膚還沒有吸收色了就被擦拭了,這同樣也是紋眉不上色的誘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