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墩子
圖:來源網絡
古希臘時,各城邦之間戰爭不斷。有一次斯巴達人打了勝仗,但是多匹戰馬在戰爭中受了重傷。斯巴達人不忍殺死戰馬,又不想看到自己心愛的戰馬死去,於是將它們放到一片樹林中。
一段時間後,他們驚訝地發現,那些瀕臨死亡的戰馬非但沒有死去,而且一個個膘肥體壯,毛色鮮亮,渾身仿佛閃閃發光。斯巴達人感到非常奇怪,最終發現這群馬是被放到了一片沙棘林中,它們餓了就吃沙棘葉,渴了就吃沙棘果,依靠沙棘為生。聰明的古希臘人從此知道了沙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沙棘的拉丁文名字意思便是「使馬閃閃發光的樹」。
一睹「使馬閃閃發光的樹」的芳容,是我一直的心願。罹身西戎,無風無雲,無草無樹,千裡漠原,何處「大漠孤煙」,那裡「長河落日」?馬蹄鏗鏗,濺起的黃沙中夾雜著碎石。荒野中想大吼,想放歌,想奔跑,想手舞腳蹈,想得到生命的在意。倏然,前方有了些生命的萌動。不消搜尋,馬兒正朝那裡奔去。
初見沙棘林,是在深秋的青藏高原,戈壁荒原那滿坡造型各異的沙棘樹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瞬間炫了心,美了目。沙棘樹高只有兩三米,虯龍身姿,暗紅皮質,盎然綠色,紅顏果色,長刺裹身,茂盛枝葉,歪斜樹姿,看似雜亂無章,其實另有美感,那種猶如美學裡不規則的另類美感,像家鄉河岸邊的疤瘌柳一般風情。一排排靜立,使人很容易想到生命力堅韌的強者,在惡劣的環境依然能堅強成活,彰顯自強風骨的英姿。
滿樹枝葉正是旺盛季節,長長的深綠葉片裹夾著堆堆紅豔豔的沙棘果,讓人忍不住欲望去採摘顆粒狀的紅果果,但是沙棘樹也很難讓人輕易近身,枝幹上暗紅色的長刺阻擋著對它的侵犯,不小心就會被扎刺見血。
原來,莽原漠壁,風塵僕僕的不是我們,而是那些站在這兒向大自然示威的、飽經千年風霜的沙棘。儘管生長有些零亂,可它們個個遒葉夭夭,精神抖擻,傲氣十足。在這連惡水都缺少的戈壁地方,夏日裡長起來的雜草,早已經被寒風連根拔走了。站在光禿禿的溝沿邊,俯瞰著沙丘裡鐵青著臉的沙棘叢,它們忍受著寂寞的煎熬,依靠著秋夏的山水一代代的存活了下來,深寬的沙溝成了它們的樂園,茂密地生長成了一片。
同行的園林局李主任告訴我們:沙棘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是一種落葉性灌木,在地球上生存超過兩億年。沙棘也叫醋刺、醋柳,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灰色、長有刺,廣泛分布於黃河流域、西北、東北、西南等地區。沙棘一簇簇地生長在一起,它的葉子是狹長的,枝幹上遍布棘刺。春天,光禿禿的沙棘枝幹,便暗藏了生機。小小的芽孢頂透枝幹,慢慢孕育成新枝,溫度慢慢上升,葉子會一點點變得狹長,很快就綠了孤寂了一冬的寒枝。綠葉逐漸從嫩綠變成深青色。
夏天,正是花開季節,一簇簇橘黃色的沙棘花開始結出一粒粒飽滿的猶如黃豆般大小的綠果果,陽光的暖曬,雨露的滋潤,一粒粒綠果果擠在一起爭相黃了顏面,漸漸著紅,像一串串紅瑪瑙鮮豔奪目。到了深秋,沙棘果成熟了,橘紅的或金黃的小果粘滿了樹枝。這時候,大多數植物耐不住高原嚴寒已經凍死了,唯獨沙棘樹活得還是那麼滋潤。這時,李主任拉過一簇簇穿著黃衣裳的小胖果,摘一顆放入口中,又酸又甜,滿口生津,那酸甜可口的味道,真讓人回味無窮。
冬天的來到,沙棘又面臨了再一次的生命蘊藏,葉子黃了,逐漸光了,但果實依然在,紅彤彤掛滿光禿禿的枝幹,像極了燦爛開放的花朵躋身樹幹之上,寒冬怒放的臘梅之美在於襯託枝幹少了顏色的雜亂,多了梅色的美豔,而冬天的沙棘林就是那樣的感覺,暗色調的沙棘枝幹在紅果果的映襯下變得入眼即是驚豔。在刺骨的寒風中,把紅意冷凍,形成乾果,水分流失,甜味更濃。
說起沙棘的好處,李主任滔滔不絕:首先,沙棘具有調節生態平衡的作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它枝繁葉茂,根系有十分發達。它可以調節小氣候,降低風速,減少蒸發。並且,就連它的枯葉敗枝,都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同時保持水土,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
其次,沙棘享有「世界植物之奇」「維生素寶庫」之稱,其根、葉、花、果均可入藥。沙棘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具有良好的醫療保健功用。其產品能降血脂、降血壓、軟化血管、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免疫功能,對於多種心腦血管疾病有預防或治療作用。
另外,沙棘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醬、果脯、果凍、飲料、保健品等。其中含有的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A、黃酮和SOD活性成分,能夠有效防止自由基以達到抗衰老的作用,因此沙棘被化妝品產業用作重要的高級化妝品原料,經過先進工藝提取的化妝品級沙棘油純度、活性都很高,能有效抑制我們皮膚黑色素的生成,可以延緩皮膚的衰老。
聽了李主任的介紹,再看看眼前那一排排迎風而立的小小生命,他們用龐大的生命根繫緊抓沙地深處的水層,傲立於滿目荒坡沙地之中,我想它們會在不遠的時日就綠了一片吧,蔚為壯觀成一片大的沙棘林,那滿是綠濃濃的葉,那滿是紅彤彤的果早已在眼前風情滿目了。
在我看來,沙棘與胡楊都是最無私的樹,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獻了出來,就算已經枯死,那留給人類的也是的財富。真可謂」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了。 由此,我想這沙棘,不就是柴達木人不畏貧瘠、惡劣的自然條件,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戰天鬥地,頑強生存和發展的象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