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巨頭鄙視鏈:奈飛怎麼就被踢出局了?

2020-12-17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鋅刻度

美股科技巨頭的排位賽,奈飛成為了旁觀者。

一兩年前,流媒體巨頭奈飛還在牌桌上,與社交巨頭Facebook、手機蘋果、電商售巨頭亞馬遜一起合稱為FAANG,百度百科顯示這曾經是美國資本市場上五大最受歡迎科技股的首字母縮寫。

如今,奈飛似乎失去了入席的資格。

高盛用微軟取代了奈飛重新定義為FAAMG,這個關鍵詞當下在華爾街深得人心,日前高盛用五個「New record(新紀錄)」來稱讚FAAMG市值不斷創新高。

事實上,過去十年,奈飛上漲超過30倍;過去五年,奈飛5年上漲超過3.5倍;然而近一兩年奈飛缺乏後勁,而昔日比肩的小夥伴早已一騎絕塵:蘋果市值相當於8個奈飛、亞馬遜市值相當於7.5個奈飛、谷歌市值相當於5個奈飛、Facebook市值相當於3個奈飛。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7月31日,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Facebook與奈飛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都公布了,奈飛的營業收入增速僅次於亞馬遜,而淨利潤增速最高。

為何華爾街不再青睞業績不差的奈飛?奈飛手中還有翻盤的籌碼嗎?

走不出市值遭受重錘的陰霾

「奈飛掉隊不是一兩天了。」美股投資者嚴子博對鋅刻度如是說。

身處長沙的嚴子博是一名長期外貿從業者,2014年被A股大牛市吸引成為投資者,彼時朋友建議買點美股,遂又跟著朋友開了美股帳戶。

「買的第一隻美股就是亞馬遜,畢竟工作中比較熟悉。」嚴子博其所在的公司2012年秋季入駐了亞馬遜平臺,早早就意識到電商的魅力,「那時阿里巴巴還沒有去美國上市,不然一併買了。」

嚴子博對鋅刻度回憶了過去:「2013~2018年,FAANG那是華爾街最受歡迎的上市公司,就在同花順、雪球上都可時常看到FAANG這個關鍵詞,如今少見了,同花順推送的美股五大科技股直接說成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Facebook,奈飛從體量上就與它們差了好大一截。」

截至2020年7月31日,蘋果市值高達1.67萬億美元、亞馬遜市值高達1.52億萬億美元,谷歌市值高達1.05萬億美元,Facebook市值為6686.38億美元,而奈飛市值僅有2142.45億美元。

市值衡量的是資本市場對公司未來的信心,在中國是網際網路江湖座次排名的重要籌碼,而在華爾街也不例外。

「在疫情爆發之前,奈飛的市值為1600億美元,如今漲了25%。」某國際投行工作的彭少新向鋅刻度表示,「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Facebook、奈飛等科技股都遭受重錘,但前五家從2019年起就走出陰影,很快就不斷創歷史新高,而奈飛打破2018年的歷史新高還是2020年4月,至今也不過上漲少許。」

簡而言之,奈飛遭遇了市值天花板困境。

對此,彭少新如此解釋:「在激流勇進的市場,你跑慢了,也是在後退,並不是說你本身一定變差了。」

此外,還有一個因素無法忽視:高盛在資本市場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一是,其投資了Uber、Dropbox、阿里巴巴等一大批科技獨角獸公司,對科技公司有較為深刻的理解。高盛前CEO勞埃德·布蘭克芬曾自豪地宣布:「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

二是,其在華爾街背景深厚。知名財經人士郎鹹平曾如此描述高盛:「AIG的一把手換成高盛的人,美林的一把手換成高盛的人,然後還有美聯銀行,也換成高盛的人,證監會的二把手也換成高盛的人,證券交易所也換成高盛的人,期貨交易所也換成高盛的人,甚至兩任的財政部長都是高盛的人。」

一邊是市值前行艱難,一邊是高盛看衰,奈飛在巨頭之列中自然逐漸尷尬。

核心業務遭搶食,奈飛束手無策?

高盛之所以看衰,究其原因為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Facebook的市值邁過2000億美元市值大關之後,可持續向5000億美元、上萬億美元、1.5萬億美元不斷挺進,但偏偏奈飛卻不行。

某公募基金公司執行董事劉旭凌對鋅刻度這樣解釋道:「營業收入增速、淨利潤增速的確很重要,但僅憑業績想市值不斷衝關,是不行的。

你看看那幾個大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它們要麼能覆蓋多個產業最核心的部分,譬如微軟,大部分電腦的系統還是Windows,辦公軟體Office全球份額最大;要麼能壟斷一個領域,譬如亞馬遜在海外電商市場具有無可爭議的地位;要麼成為引領一個行業的標杆,且擁有極強的利潤與寬闊的護城河,譬如蘋果。」

「百億美元市值可以靠故事,千億美元市值還要拼業績,萬億美元市值需要統治力匹配,萬億以上美元市值則需要無限的想像空間。」

上述條件,奈飛一個都不完全具備,最接近的是「成為引領一個行業的標杆」,但其護城河不夠寬、所處的行業壁壘不夠高。

奈飛的打法是以內容驅動,渴望打造全球最大的視頻內容源,從而滾雪球般做大用戶規模,並轉化為引付費用戶。

一名網際網路觀察人士稱:「奈飛打法的核心要素有兩個:IP與金錢,但這兩個核心要素並不具有稀缺性與獨有性,要對標其實較為容易。奈飛之前的高速增長早已引起其他巨頭的垂涎,紛紛跨界而來切蛋糕。」

亞馬遜推出Amazon Prime,蘋果推出Apple TV +,Facebook與谷歌也在視頻方向發力,而迪士尼更是以Hulu、ESPN+與Disney+三大流媒體矩陣與奈飛叫板,HBO也沒有坐以旁觀,推出了HBO Max,後者擁有《權力的遊戲》《生活大爆炸》等膾炙人口的IP。

事實上,不算中國的話,奈飛有七八個強力的競爭對手,這些對手有的掌握流量入口,有的手握IP資源,有的把控渠道,有的財大氣粗。

譬如亞馬遜2020年內容投入預計70億美元,遠高於奈飛的20億美元,奈飛財務長斯賓塞·諾依曼表示:「2020年將依舊保持在20億美元這個水平,其實這是很大的一個數字了。」

資本市場:特斯拉向上,奈飛向下

從這個角度看,奈飛面對稟賦各異的競爭對手,市值前行的確太難了。

「奈飛本身很優秀,但是僅僅限於流媒體市場,且市場份額正在被蠶食,這個背景難以支撐公司市值再上一個或多個臺階。」劉旭凌稱。

劉旭凌認為,在各路巨頭加持之下,高品質內容可能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這意味著消費者擁有選擇權,隨著付費價格變動、付費內容更迭,可在各大流媒體平臺反覆橫跳,如此一來就降低了對單一平臺的依賴性與黏性。

事實上,儘管2020年第二季度奈飛付費用戶淨增長僅有270萬,低於此前公司預測的500萬淨增長,更不妙的是公司展望第三季度業績,悲觀地給出250萬的數值,似乎下降趨勢無法遏制。

與之對應的是,競爭對手的高歌猛進。

公開數據顯示,迪士尼 Disney +正式上線6個月就新增了5450萬付費用戶,而蘋果Apple TV +在2020年7月的家庭平均播放時長從53分鐘上漲至80分鐘,漲幅高達51%。

換而言之,一方面巨頭們想彎道超車,另外一方面奈飛不願放棄,從而雙方陷入了苦戰,這場白刃戰的結果尚不得知,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巨頭們來倘若失敗了也不會傷筋動骨,但奈飛一旦失勢則面臨生存危機。

對此,風投人士郝元也表示認同:「強敵環伺之下的奈飛,手中可打的牌不多,(短時間內)看不到重回頭部的翻盤點在哪兒。」

「要說奪位,只怕特斯拉更有希望。」郝元進一步表示,當下特斯拉可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市值依然超過奈飛,「馬斯克有推動特斯拉市值上漲的內在動力,只要市值上去了,就順理成章了。」

據國內外主流媒體報導,馬斯克於2018年初制定了新的薪酬計劃,其工資為零,而獎金與特斯拉市值、運營績效掛鈎:特斯拉授予馬斯克長達10年的股票期權,可分12批行權,其中市值條件為1500億美元激活,每增加500億美元可行權一次,當下馬斯克已獲得兩次股權獎勵。

屆時,高盛會不會再次定義FAAMG?

應受訪者要求,嚴子博、彭少新、劉旭凌、郝元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創始人被踢出局,百度、淘寶、新浪、聯想幾大巨頭不出意外榜上有名...
    創始人被踢出局,百度、淘寶、新浪、聯想幾大巨頭不出意外榜上有名,誰更慘一些……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創始團隊和資本的博弈並非當下才有的話題,許多全球知名企業的創始人也未能逃出被資本踢出局的命運。很多創業者或企業家,在需要藉助外部資本擴大規模時,都會面臨股權被稀釋,甚至到最後被投資人踢出局的結果。
  • 鄙視鏈:網際網路中的傲慢與偏見
    2015年,社交帝國騰訊交出了破千億的成績單、阿里則增加傳媒、音樂、金融等外圍業務的投資不斷拓展自己的版圖、百度通過百度錢包、百度糯米、百度外賣等形成了完整的支付生態閉環。三大網際網路巨頭仿若站在了國內網際網路的尖端俾睨群雄,勢不可擋。福利好、掙錢多、前景廣讓BAT成為了網際網路公司鄙視鏈的頂端——雖然孤獨,卻尤為光榮。十年是個坎。
  • 奇襲奧斯卡,奈飛是怎麼成拍電影最好的網際網路公司的?
    奇襲奧斯卡,奈飛是怎麼成拍電影最好的網際網路公司的?二、怎麼奧斯卡都成了網際網路公司的天下?向來奧斯卡獎的市場都是由好萊塢的各大電影公司所決定的,很少有非電影公司成為奧斯卡獎的熱門,然而奈飛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外,當我們仔細研究奈飛的歷史就會發現,奈飛的成功似乎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奈飛成立於1997年,當年剛成立不久的奈飛主營業務是啥呢?
  • 養貓鄙視鏈:都是鏟屎的,難道你鏟的屎比較香?
    養貓鄙視鏈:都是鏟屎的,難道你鏟的屎比較香?姜戈語錄106反正最終都要被喵星人鄙視。貓:這能吃麼…… 就算同樣是餵貓糧,也存在鄙視鏈。貴刊的一位編輯,就以每天餵喵星人一個罐頭佔據鄙視鏈頂端。口亨,俺覺得這些食物都弱爆了,站在鄙視鏈頂端的應該是:贊助糧。
  • 中國「方便麵」鄙視鏈:口味超200種,香菇燉雞卻在鄙視鏈底部?
    方便麵的口味確實是奇珍百態的,但百態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所謂的派別林立的局面,而這就是所謂的「鄙視鏈」形成的原因所在---所以,這期內容我將帶大家好好了解國民的方便麵鄙視鏈。01中國方面便鄙視鏈版圖首先站在方便麵鄙視鏈最頂端的當屬兩款全宇宙通殺的口味:紅燒牛肉麵和老壇酸菜面!
  • 劉強東「御駕親徵」社區團購 聽歌鄙視鏈頂端的蝦米要黃?
    來源:財視傳媒劉強東「御駕親徵」社區團購,聽歌鄙視鏈頂端的蝦米要黃?最近「社區團購」火了,就因為阿里、美團、拼多多及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在這一領域排兵布陣,磨刀霍霍。有資料統計顯示,疫情期間幾乎所有的社區團購訂單量同比都獲得了翻倍的增長,而資本也早就在這個領域「暗流洶湧」,據不完全統計:十薈團、興盛優選、同程生活等社區團購平臺年內累計獲得超90億人民幣的融資。由劉強東親自帶隊入場,足見京東對於此戰的重視,這也無疑給本就火爆的社區團購戰場又添了一勺油。
  • 奈飛陷「十面埋伏」,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長期以來,奈飛製作的電影和電視劇直接在網絡平臺提供點播,並不指望靠電影院獲得收入,奈飛對好萊塢和電影院線帶來一場革命,許多電影院宣布抵制奈飛的作品。 現在的奈飛還值不值得繼續持有,不妨來看看主流的機構和媒體對奈飛當前的看法。 一、機構是怎麼看的?
  • 聖培露、巴黎水互相瞧不上,「喝水鄙視鏈」怎麼來的?
    巨頭齊聚的高端水,在中國究竟有多少發展空間?「喝水鄙視鏈」的確存在,高端水究竟「高」在哪兒?在前不久的熱劇《三十而已》中,顧佳憑藉一場「品水會」成功打入太太圈的「名場面」,想必不少人還記憶猶新。平平無奇一杯水,不光嘗得出甜淡軟硬,竟還是劃分社會階層的標準之一。
  • 留德華鄙視鏈
    鄙視像條食物鏈,是個繞不開的怪圈。在這個怪圈中,每一個人都在鏈條的最末端。網上這個對於「鄙視鏈」的解釋讓我不禁陷入思考。幾年前,我主持過一場歐洲華人旅遊業內部討論會。這次討論會聚集了來自德國、奧地利、法國、義大利、以及東歐各國的華人旅遊業從業人員,大家共同探討行業相關話題,內容包羅萬象,氣氛融洽。
  • 真正的表迷,沒有「鄙視鏈」
    [腕錶之家 鐘錶技術] 「鄙視鏈」這個詞,很多年前就有了。而且各個領域都有鄙視鏈,不光是汽車、包包、名表,就連手機、電視劇、遊戲都存在鄙視鏈,讓我很驚奇。在網上,名表也有「鄙視鏈」。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奢侈品鄙視鏈」,大致意思是:愛馬仕》香奈兒、迪奧、LV》GUCCI》賽琳、巴黎世家、芬迪、PRADA、紀梵希》阿瑪尼、範思哲。網上流傳的奢侈品牌鄙視鏈。奢侈品中的鄙視鏈還比較簡單,汽車的鄙視鏈我就「不懂」了。
  • 「OFFWAY-很潮」《潮流圈「鄙視鏈」》
    不管你身處什麼圈子,都躲不開「鄙視鏈」。玩主機的遊戲玩家看不起玩網遊的,就連髮型都有「鄙視鏈」。當然,潮流圈也有「鄙視鏈」,而且根深蒂固。複雜程度讓人瞠目結舌,可以說用一天也說不完。那麼,你以為國外的潮牌就沒「鄙視鏈」了嗎?比如前幾年高街風格大火,以Fear Of God&Amiri為主的高街品牌就曾紅極一時,但是在FOG第三季第四季時,原本就高的零售價+貨量極少的緣由,導致二級市場價格極高。
  • 深圳「購房鄙視鏈」扎心出爐,你算老幾
    「陪跑人」最大的感受是:新政後,即便你的硬性指標符合購房要求,也可能會因為綜合排名靠後而在認籌環節被迫出局。 市場正以極強的消化能力詮釋新政,熱點樓盤不斷拿出新玩法,把購房者忙得團團轉。
  • 聖培露、巴黎水互相瞧不上,「喝水鄙視鏈」怎麼來的?_有數_澎湃...
    巨頭齊聚的高端水,在中國究竟有多少發展空間?「喝水鄙視鏈」的確存在,高端水究竟「高」在哪兒?在前不久的熱劇《三十而已》中,顧佳憑藉一場「品水會」成功打入太太圈的「名場面」,想必不少人還記憶猶新。平平無奇一杯水,不光嘗得出甜淡軟硬,竟還是劃分社會階層的標準之一。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玩豆瓣的鄙視玩天涯的
    在鄙視已經變得公然、無畏、無所顧忌的當下,似乎不鄙視無以證明自己的優秀、高端與成功。你鄙視我,我鄙視他,鄙視食物鏈將消弭的等級制度再次建構,豎中指、翻白眼就是隔開自戀、自卑的「宮牆」。
  • 破局者奈飛(Netflix):顛覆與革新,流媒體巨頭的突出重圍
    其次,罰金的本意是為了杜絕影片資源浪費而設立的制度,奈飛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奈飛實行的是會員清單制,會員可以在奈飛的線上智能影庫中挑選自己喜歡的6部影片組成清單。當會員看完這些影片後,歸還影片便可以再次挑選自己的清單。
  • 出來混,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鄙視鏈
    原創 歲生 印客美學太陽之下無新事,人多的地方就有了比較,就有了高低之分,鄙視鏈也就應運而生。小時候我們總是被拉來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長大了我們混的各種圈子也是逃離不了鄙視鏈的束縛,就連你呼吸的空氣都是有鄙視鏈的。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
    在鄙視已經變得公然、無畏、無所顧忌的當下,似乎不鄙視無以證明自己的優秀、高端與成功。你鄙視我,我鄙視他,鄙視食物鏈將消弭的等級制度再次建構,豎中指、翻白眼就是隔開自戀、自卑的「宮牆」。雖然,包括嵇康在內的竹林七賢個個是翻白眼的高手,他們鄙視名教、鄙視假道學、鄙視俗人。但是,倘若他們看到如今的「鄙視鏈」,怕是也要羞愧萬分,自嘆不如吧! 不過,在正常情況下,很多人會說,鄙視是沒有道德可講的。芸芸眾生皆平等,身為現代都市的一員,自然是不會隨意地豎起修長的中指,或者是無意中讓眼睛流露出睥睨的餘光,更不會雙手呈「八」字「掐死」別人的尊嚴。
  • 地產投資圈六大「鄙視鏈」
    俗話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鄙視就像食物鏈條,是一個繞不開的怪圈。鄙視,被人鄙視,鄙視多少人,又被多少人鄙視,都是你與某個行業最核心價值的距離。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其實投資崗,也是有鄙視鏈的,而且早已有之。
  • 【昇愛時尚】校園內部鄙視鏈——請勿對號入座
    先來說說什麼是鄙視鏈。
  • 學歷鄙視鏈:不想承認,卻真實存在
    顯而易見,拋開所謂能力先不看,赤裸裸的學歷「鄙視鏈」隨處存在,學歷越高,差距越大。人口紅利的衰減,你能值多少錢,學歷就是起點。傳說越熱門越掙錢的行業,越注重第一學歷,難道真是高考定終身?那雙非本科考研還有什麼用?但你不得不說,現實就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