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八個衡量結婚的硬性指標,倘若你在二十歲的時候能夠想明白,那麼現在原地結婚,其實都不算早。
反之,倘若你四十歲的時候,這些指標還沒有達到,甚至從未考慮過,那麼這婚都可說是「不合適結」。
這八個問題,是我根據近十年的情感教育經驗,以及近兩千個婚內真實案列濃縮而來,當你想要步入婚姻時,不妨拿出來對照一下自己的現狀,看看有沒有能力負擔起婚姻的重量。
1、雙方是否有足夠的經濟來源,來保證小家庭的問題,以及婚後生活最基本的開銷?沒錯,結婚的第一件事兒——先看錢。
對於婚姻來說,「錢」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一定是最必要的。想必「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你一定聽說過。
就算你們兩個人都不是什麼物質的人,但也要搞清楚「婚姻和戀愛」完全是兩碼事兒。
談個戀愛,最大的花銷無非是送個禮物、旅個遊,偶爾吃個大餐買點小禮物,就算兩個人月薪三千,這都可以在射程範圍之內。
但婚姻呢?毫不避諱地說,決定婚姻生活質量的底線——車、房和存款。
在中國式的婚姻中,房子是雙方安全感最基礎的來源之一,車子決定著雙方社交的廣度和質量,票子決定著雙方抵禦風險的能力。
倘若這三點在婚前都沒有,婚後五年之內又沒有能力創造,那麼很殘忍地說,這婚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是十有九悲。
這些最基本的事情,倘若雙方都無法達成,更別提婚姻後面的子女教育、貸款壓力、老人贍養等問題了,金錢上任何一點的風吹草動,都足以壓垮彼此最後的神經。
2、雙方父母對於婚嫁觀念是否能達成一致?你想要考慮結婚,那麼先提條件一定是「有人願意跟你結」。
但在中國式的婚姻中,男女雙方一旦走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那麼一定繞不開兩件事兒——「彩禮」和「嫁妝」。
雖然我承認,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這些東西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但對於父母老一輩兒的人來說,這其實是一個天大的事情。
男方彩禮需要準備多少?女方會回給多少嫁妝?這些錢是用在小家上,還是歸於某一方家庭持有?婚後這錢的支配權又是歸一個人所有、還是兩個人商量著來?
無論你現在多大,只要開始考慮起「結婚」這件事兒,倘若這些物質上的東西都談不攏,最後都可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3.雙方的原生家庭,是否給彼此造成過重大的心靈創傷?這一點尤為重要。
很多時候,人在經營婚姻中,其實都在模仿著自己父母的影子。從心理學上來說,人90%以上的惡劣行徑,其實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
你想要和一個人結婚,那麼對這個人最大的負責——首先要保證「你是一個完整且健康的自己」。
就比如說,你現在還沒有從原生家庭的家暴陰影中走出來;或是父母某一方劈腿對你的傷害中治癒,這些來自原生家庭的種種,倘若你沒有達到有效的自我治癒,無論你多大,都是不適合婚姻的。
我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發現就是這樣的『映射效應』:這個人明明最痛恨那個家暴的老爸,但結了婚之後,自己卻將拳頭指向了婚內的伴侶。
或是自己曾經最痛恨那個出軌的老媽,但最後自己在婚內就是控制不住的劈腿,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想要結婚,那麼對這段婚姻最大的負責——其實就是事先排除好婚前的所有隱患,你自己從一開始就不是健康的,那麼之後只會反噬掉自己的婚姻。
4.彼此是否已經在婚前達成了充分的磨合?談戀愛,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談的都是表象。
因為兩個人都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對方,反而都會不由自主隱瞞自己身上很多的不如意。
見面時乾淨利索的人,可能在家連襪子都不會洗。平日裡挺無微不至的一個人,可能私下裡連水電費都不會交。
你要搞清楚「戀愛伴侶和婚姻伴侶的區別」, 「談婚論嫁」意味著你要跟一個人朝夕相處最少四十年的時光,很多時候被兩個人在戀愛期間忽視掉的日常瑣碎,都可能成為婚後不可調和矛盾的導火索。
5.你自身的生育觀是否明確?兩個人的生育觀是否一致?倘若你選擇結婚,那麼三年內繞不開的問題,其實就是「生育」。
要不要生?有沒有能力生?什麼時候生?生完跟誰姓?生幾個?是由夫妻二人帶,還是交給某一方父母主要帶?以後上哪個小學?
這些問題,倘若你婚前不和伴侶商量好,那麼婚後十有八九都會圍繞著這些問題大吵一架。
既然有結婚的意願了,那么子女教育問題一定要考慮周到,婚姻並不是兩個人一時的痛快,更要為了對方負責、為了彼此的後代負責。
最可怕的就是,稀裡糊塗地結了婚,又稀裡糊塗地造了娃,根本沒什麼計劃,又沒有什麼能力養,最後全權撒手給老人,孩子一出生就要面對「喪親式教育」,這才是夫妻雙方最大的失責,也是婚姻最大的悲哀。
6.彼此的未來規劃有衝突麼?又該如何平衡好婚姻和家庭的關係?是的,我接到過很典型的婚內諮詢,都離不開這樣一個矛盾:
妻子埋怨丈夫「為什麼天天不顧家」,丈夫反過來又責備妻子「我不出去應酬,等著一家人喝西北風麼」,吵也吵不出個結果,最後大動幹戈。
所以,既然考慮結婚,那麼在婚前一定要和伴侶商量好「到底是主外、誰住內」,既然你婚前追求對方的高薪,那麼婚後就必須接受他忙於工作,儘早地達成共識,這才是對婚姻持久運營有所幫助的。
同樣,很多要結婚的小情侶,大多都剛剛步入社會,兩個人也要商討好「是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到老家穩定發展」,如果剛結婚就面臨著異地危機,那麼這段婚姻很可能會走到岌岌可危的地步。
7.對方真的是那個你想攜手一生的人嗎?還僅僅是在這個年齡裡,碰到的一個差不多合適的人?在婚姻諮詢中,我發現其實有很多婚姻,自己對於對方並不是十分滿意、甚至根本沒有那麼喜歡,而是遇到了一個差不多的人,相處時還算可以,就為了結婚而結婚。
如果你們之間沒有愛情、更沒有相守一生的衝動,那麼我奉勸你不要貿然步入婚姻。
婚姻是兩個人一生的修行,如果連一開始的情感基礎都不穩固,那麼你們後面的婚姻生活只會剩下日復一日的枯燥,將就的婚姻日久了,不一定能生情,反而更容易生厭。
如果你們根本沒有最起碼的感情基礎,或是兩個人還沒有建立起共同體意識,那麼一定要考慮當下的婚姻選擇,畢竟婚姻不是兒戲,不是你想放棄就能放棄的。
8.年齡不是結婚的門檻,你得先找到那個合適且相愛的伴侶就算我說男女最佳的結婚年齡是28歲,但你27歲了還沒個對象,以上七個準則就算你考慮得再明白,也沒人能跟你結婚。
畢竟不是你到了適齡的結婚年紀,國家就能免費給你發一個對象。
年齡不是婚姻的門檻,每個人最佳的結婚年齡都是因人而異的,但都有一個共性且必要的前提——你得先遇到一個值得自己託付的人。
我發現很多人就是很矛盾——一邊擔心自己嫁不出去,錯過了最佳的結婚年齡;一邊又挑三揀四,遲遲不與任何人發生戀愛關係。
結果呢,周圍的人都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而自己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自己的終生大事,最後隨便找了一個人,活生生地把婚姻打造成了一個墳墓。
沒有絕對合適的年齡,只有絕對適合婚姻的伴侶和你自己。
倘若以上這個八個問題,你能和伴侶考慮清楚,那麼剛剛過法定的結婚年齡,兩個人立馬領證結婚,這都不算早。
反之,倘若兩個人對這八個問題,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共識和想法,僅僅是因為年齡到了就結婚,那麼這婚都可以說是「結早了」。
記住:合適的年齡不一定能創造出合適的婚姻,只有你與一個合適的人,創造出一個合適於彼此的生活,兩個人的婚姻才會是舒適且持久的。
想諮詢情感問題,鑑別渣男,挽回前任的小姐姐可以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曉老師微信ted10676,驗證備註:女生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