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咱們家這麼窮」,兩位寶媽不同的回答,造就孩子不同未來

2020-12-23 啞鈴媽媽

文|啞鈴媽媽

每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經濟情況,有的家庭窮,有的家庭富。其實物質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小孩子可能不理解貧富差距,然而大人透過言語之間就能讓他們間接了解。

紅紅看著水果店裡的榴槤,半響都沒走。老闆看著痴痴的她,不禁笑了出來,他說:「你快走吧,你爸媽都是環衛工人,就是窮鬼一個!還想吃這種好東西?」聽到後,周圍的人也跟著笑了起來。

晚上,紅紅問:「媽媽,為什麼咱家這麼窮?」一開始紅紅媽愣住了,她想了一會,笑著說:「咱家不是窮,是節儉,為了讓你上大學,省點沒關係,」見孩子沒反應,她又說:「咱們也能享受別人敢享受的」!

住對面門的小華也像紅紅般眼巴巴地看著水果店裡的榴槤,老闆一看便嫌惡地說:「又來一個掃興鬼!別看了,你爸是酒鬼,家裡都窮得揭不開鍋了,你家欠了一屁股債,快走吧。」小華一聽拔腿就跑。

回到家後,他也問媽媽為啥那麼家裡這麼窮?哪知道,媽媽沒好氣地說:「我當初眼瞎,嫁給這麼個東西!咱們家就是窮,你得省點,窮人家就不要想太多」。

後來紅紅考上了211大學,政府了解到紅紅家的情況,主動獎給她20萬;而小華早早輟學打工,不管對自己或者是朋友都很摳,人送外號「鐵公雞」,30歲了還沒娶老婆。

同樣的問題,紅紅媽和小華媽的回答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未來。紅紅媽帶給孩子是正能量的回應,而小華媽則是把窮人思想灌輸給孩子。為什麼人們常說寒門難出貴子,是因為有太多「小華媽」的父母。如果小華媽肯把小華往正道上引,他不至於會這樣。

當然了,這兩種回答只是千萬父母中的回答之一。窮不是原罪,有罪的是父母給出了負面回應。類似於小華媽的回答還有:我們家沒錢,以後就靠你了」或者是「為什麼這麼沒錢?還不是因為養你」、「人家是老闆,當然有錢;我又不是老闆,當然沒錢」。

父母的每一句負面回應,對孩子的人生觀以及金錢觀都有深入骨髓的影響。孩子聽多了,就會養成這幾個習慣。

1、 習慣對人哭窮

小濤媽總是對兒子說:「咱們家真的是窮,比不上別人,你可要省點花!」其實媽媽說這些,是想讓他節省點。後來,小濤也養成了對別人哭窮的習慣。舍友以為小濤是真窮,經常接濟他,一到小濤家做客,看到他家200平的大房子,頓時就傻眼了。

想要讓別人看得起,本身就得行得正、坐得端。對人哭窮這種廉價行為,一旦做多了,就會被人看輕。稱職的父母不會教孩子做沒尊嚴的事,反而會主動給孩子尊嚴,教會孩子怎麼去有尊嚴地掙錢。

2、 習慣自己窮

經常覺得自己窮的人並不可怕,怕就怕有些人窮得理所當然,不會積極創造財富,等著別人來救濟。還有一種就是情況,父母向孩子灌輸「窮」的思想,讓孩子產生了自己就該這麼窮的意識,這不是養孩子而是在坑孩子!

3、 習慣佔別人的便宜

小江媽買菜的時候總愛偷塞幾把小蔥或者幾顆小蒜,有時被老闆抓到,她只會尬笑,說家裡窮,讓老闆多擔待。在旁邊看著的小江,長大之後也有樣學樣,習慣了偷偷摸摸。後來,市場的小販一看他就說不賣。

喜歡佔便宜的孩子多半會耍小聰明,一兩次人們覺得情有可原,可次數多了,別人也會厭煩。將心比心,有誰會喜歡被人佔便宜呢?大家都難,這種低情商的行為應該儘量避免。而源頭就是父母少對孩子灌輸負面思想。

4、 習慣對朋友「摳」

從小就被教育要省電的孩子,對自己都能省,怎麼可能會對朋友大方呢?金錢觀正的孩子,或許會把最好的主動給朋友,自己省些沒關係,但是對於深受原生家庭「洗腦」的孩子來說,自小就被教「藏起來」,想要主動給出來,真的是一件難事。

在社會闖得開,同時做事又磊磊落落的孩子,背後都離不開有一對三觀正、不卑不亢的父母。不要讓孩子在本該快樂成長的年紀裡,承受過多的負能量。

想要孩子有出息,父母也得想想自己對孩子是怎麼輸出。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要樹蔭門前好乘涼,就得多施好肥!

相關焦點

  • 「媽,我能買可樂嗎?」兩個寶媽的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兩種寶媽的回答方式完全不同洋洋和華華是兩個比較要好的小朋友,而且兩家是鄰居,碰巧兩個孩子在一個班級裡面,但是兩個孩子在性格方面卻有很大差異,這也是源於兩個孩子的媽媽從小到大對孩子細節方面的把控很不一致。當孩子問出「媽媽,我能買可樂喝嗎?」
  • 「媽媽,我們每天這麼辛苦,為什麼要活著?」寶媽的回答堪稱完美
    「媽媽,我們每天這麼辛苦,為什麼要活著?」 寶媽王女士前兩天留言說,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最近情緒特別不好。前兩天,還突然問她一個問題:「媽媽,我們每天這麼辛苦,為什麼要活著?」一聽這個問題,王女士心裡咯噔一下,心想可能是最近孩子作業太多,母子倆每天熬到深夜寫作業太累了?也可能是孩子沒考好,老師批評他,她也兇孩子學習不努力?
  • 不同的回答,決定了孩子不同的未來!
    孩子想買東西時,我們到底該不該滿足,不滿足應該怎麼拒絕,才能既不嬌慣又不放縱孩子的欲望!今天coco媽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當孩子要買東西時,媽媽們不同的回答對他們未來的影響。很多人都訝異為什麼這個女生會這麼理直氣壯的向家裡要錢,明明家庭條件那麼差。這位媽媽在採訪中說:「雖然家裡窮,但不能虧待孩子,所以要什麼,我們都會滿足。」溺愛型的媽媽養不出感恩的孩子。從小毫無底線的滿足,要什麼給什麼。所以才會養出「巨嬰式「的孩子,無法獨立,只懂得索取,不懂得感恩。
  • 「媽,我們家有錢嗎」三位媽媽的回答不一樣,卻直接影響娃的未來
    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回答,都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他們的性格也許都會變得不一樣,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比較深的。就好像小雪家其實很有錢,但是他的父母會擔心,孩子知道家裡有錢了,會不會覺得自己不需要奮鬥,就可以得到一切了呢?這會不會讓那個孩子養成不好的性格,讓孩子變得懶惰和失去奮鬥精神。
  • 寶媽的精彩回答,令孩子啞口無言
    在網上看到一個很火的話題,孩子從小背誦古詩詞有什麼好處?寶媽的精彩回懟,令孩子啞口無言。這位寶媽是這麼說的,當自己被孩子質問:「背古詩詞有什麼用?」的時候,她就知道,這個問題不能草率回答,否則很難讓孩子對古詩詞產生興趣。
  • 「媽媽我嘗一顆車釐子行嗎」,寶媽回答自認機智,卻耽誤孩子一生
    "媽媽我嘗一顆車釐子行嗎",寶媽回答自認機智,卻耽誤孩子一生導語父母的教育方式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也被稱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很多父母卻往往不太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李女士回答她說:"這叫車釐子",豆豆又說:"媽媽,我嘗一顆車釐子行嗎"?可是李女士卻發現車裡子的價格特別昂貴,為了不讓豆豆品嘗,隨後她給豆豆說:"這種水果一點都不好吃,而且還特別辣,等豆豆長大媽媽再給你買。"豆豆對媽媽的話深信不疑,可是她卻失落地撅起了小嘴。
  • 「媽媽為什麼有小翅膀」5歲女兒洗澡時發問,寶媽回答凸顯高情商
    有一天晚上,麗麗在洗澡的時候,突然對媽媽發起提問:"媽媽為什麼有小翅膀?""為什麼麗麗沒有呢?"一開始麗麗的媽媽並不知道小翅膀是什麼意思,自己根本就沒有小翅膀。隨後麗麗指向媽媽的腋下,媽媽一下子就懂了,原來麗麗把大人的腋毛當成了小翅膀了。
  • 孩子一般會用壓歲錢買什麼?聽完孩子的回答,寶媽:我幫你保管
    一名寶媽問自己孩子準備用壓歲錢買什麼,孩子毫不猶豫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沒想到寶媽聽了以後說:我幫你保管吧。¤ 壓歲錢會怎麼花?孩子給出這樣的回答,寶媽:我幫你存起來吧過年了,寶媽小文加入的寶媽群也開始活躍起來,群裡的媽媽要麼是吐槽孩子不聽話,要麼是吐槽老公像「皇帝」盡指揮卻不幹活,也有寶媽說到了孩子的壓歲錢問題。
  • 兩位寶媽的經歷告訴你,早生晚生大不同
    有人可能會覺得,現在醫學技術這麼發達,女性即便過了最佳生育期,生孩子應該也不會晚。那麼,女人年過30生頭胎真的不會晚?兩位寶媽的經歷告訴你,早生晚生大不同。早生孩子生產更順利、身材也恢復得好,不過帶孩子需要家裡人幫忙一位25歲的寶媽說,我剛畢業就跟老公結婚了。家裡的長輩說孩子越早生,對身體越好,我就在家生孩子了。
  • 寶媽回答:讓娃明白成長是一種揭露
    寶媽回答:讓娃明白成長是一種揭露《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時期的作品,也是歐洲寓言史上最久遠、影響最大的一部寓言集。在《伊索寓言》中,有這麼3篇諷刺人性的故事,短短百餘字的小故事,卻折射出了人性中貪得無厭、陰險狡詐的醜陋面,就像是平地驚雷,敲響在人們心頭。
  • 地攤上10塊錢的衣服你會給孩子買嗎?寶媽的回答,令人意外
    不過在現如今,很多人都將家安在了城市,對於集市的概念也逐漸消逝,甚至有人覺得在集市地攤上買的東西很「土」,不管是自己還是孩子都不會買來用。不過在前不久,有人在網上做了一次調查,調查的內容是:「你會給孩子買地攤上10塊錢的衣服嗎?」
  • 「會在地攤給孩子買20塊錢衣服嗎?」多數寶媽回答,跟你想得不一樣
    "會在地攤給孩子買20塊錢衣服嗎?"多數寶媽回答,跟你想得不一樣導語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媽媽們就會變得異常辛苦和忙碌,不管是孩子的吃喝拉撒,還是穿衣住行,媽媽們都要照顧周到。而面對這樣的問題,寶媽們的答案各有千秋,不過多數寶媽的回答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媽微微說:"我絕對不會給孩子去地攤上買20塊錢的衣服,因為這些衣服質量沒有保證,進貨渠道也不了解,孩子們的身體特別脆弱,皮膚又很嬌嫩。
  • 為什麼全職寶媽越來越多?不是孩子沒人幫著帶,三個原因很現實
    此外,世俗觀念中,孩子和家務仿佛就是媽媽的責任,因此人們才會理所應當的去要求媽媽為了家庭做出犧牲。一位90後全職寶媽的自述在網上有個帖子叫「當一個全職媽媽有多無奈?」貼主是一位90後的全職媽媽,她曾經也是一位職場媽媽,但為了照顧孩子又不麻煩老人,因此她選擇了放棄事業成為一名全職媽媽。她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6點半前給老公和孩子分別做好不同的早餐,等時間差不多了就得叫孩子起床,哄著他洗臉刷牙,吃完早飯再送孩子去幼兒園。
  • 不同性格的寶媽表現不同
    接著用水打溼紙巾,放在了女主的嘴唇上,幫她溼潤……這生過孩子的寶媽們太有感觸了!滿屏的彈幕都說想起以前……後來女主媽媽要回去,女主不想媽媽走,說到:「你走了,孩子在這你放心?」其實性格不同的人,接受的快慢也不同。活潑開朗型寶媽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當媽媽了,仿佛渾身有放不完的電。生完寶寶明明經歷了生死,卻也能雲淡風輕,跟別人聊起來也很輕鬆自在。
  • 寶媽為什麼不喜歡讓婆婆抱孩子?這「3個原因」,說出寶媽的心聲
    此前,小月曾與丈夫說過這個問題、讓婆婆注意點,但他卻不以為意:「沒事的,別那麼大驚小怪,大家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小月越想越不樂意,乾脆不願意讓婆婆抱孩子了。為什麼寶媽不喜歡婆婆抱自己的孩子?媽媽自然是不願意自己的孩子經歷這些事的,可是有的老人會覺得寶媽這樣是不尊重自己,難以接受。所以作為寶媽,只能儘可能避免讓她們抱孩子了。怕婆婆帶不好孩子多數老人的育兒觀念都已經落後、不能用了,寶媽擔心她們會照顧不好孩子也是情有可原。
  • 「憑什麼非要我媽伺候你坐月子?」面對老公質問,寶媽回答很心酸
    結果老公就質問她: 「憑什麼非要我媽伺候你坐月子?你媽來不行嗎?」 寶媽聽了瞬間火大,回答道: 「我也想讓我媽來,但她還得幫我哥嫂照看孩子。我坐月子總要有人照顧,不讓婆婆來,那你管我嗎?我想請月嫂,你有錢嗎?不管,也請不起月嫂,還不讓自己媽來照顧,那我幹嘛還要跟你結婚生孩子?
  • 孩子對顏色的偏好,透露出不同的「性格」,看看你家孩子是哪種?
    孩子對顏色不同的偏好,除了凸顯出孩子不同的審美格調外,也透露了孩子不同的性格,趕緊來對坐入號,看看你家孩子屬於哪一類?案例齊齊和玲玲是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妹花,家人總喜歡用一模一樣的裝扮來點綴兩位可愛的小姑娘。可到了雙胞胎姐妹花4歲以後,她們就提出了抗議。姐姐齊齊率先表態:我不喜歡穿紅色衣服,我喜歡黃色。
  • 鑑定媽寶17條,媽寶們的結婚程序9步驟,歡迎對號入座!
    第一次見面後的兩三個月,父母就要求兩家大人見面(對了,通常這些媽寶都稱呼自己的父母為「大人」,而他們儘管30出頭了,還是「小人」。) 3.   兩家父母見面,定下喜宴的日期,在很多城市都要提前大半年或者一年才能訂到。這個過程中,兩位當事人從來沒有被徵求過意見,他們兩人自己也不清楚是否感情好到可以結婚了,有很多情侶連接吻都沒有過呢。
  • 寶媽嫌孩子長得醜,親自給孩子「割雙眼皮」,網友怒斥寶媽無知
    寶媽當眾嫌棄孩子長得醜,親自動手幫孩子「割雙眼皮」,網友:愚蠢此前在網上有這樣一段小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視頻中,一位寶媽當眾吐槽自己女兒的長相「有點醜」。寶媽表示自己是大眼睛雙眼皮,但是沒成想卻生出來了一個小眼睛單眼皮的女兒。寶媽一邊埋怨寶爸的基因不好,一面開始動手給孩子「割雙眼皮」。
  • 你會給孩子穿「二手衣服」嗎?寶媽:寧願給娃穿地攤貨,也不要
    在老人看來,穿百家衣的孩子會更有福氣,但現在的媽媽們並在都認可這種習俗。你會給孩子穿「二手衣服」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有個媽媽的回答引起無數家長點讚。01寶媽不願給孩子穿二手衣服「媽!我寧願給孩子穿地攤貨,我也不要讓孩子穿這些二手衣服!我們家還沒有窮到連寶寶的衣服都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