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2CC新傳媒
為集中整治網絡市場突出問題,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有序市場環境,日前,市場監管總局、中央宣傳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4家網絡市場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聯合發布《關於印發2020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於10月至12月開展2020網劍行動。
按照《通知》要求,2020網劍行動將圍繞落實電商平臺責任,重拳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集中治理網上銷售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強化網際網路廣告監管,依法查處其他網絡交易違法行為等多項重點任務開展。
其中,針對「集中治理網上銷售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這一任務,《通知》明確指出以化妝品、醫療器械、防疫用品、食品(含保健食品)、藥品、兒童用品等輿情熱點開展集中整治,強化線上線下聯合監管和信息共享,嚴懲違法犯罪行為,守住安全底線。
假冒大牌化妝品批發便利,零售價格任由你定
站在行業發展的風口,總有那麼一些人為了追求賺快錢而無視法律底線。由此滋生出的非法添加、菌落超標、假冒偽劣、誇大功效、虛假宣傳等行業亂象之風盛行。
假冒國際大牌爆款化妝品更甚,屢禁不止。
「高仿高端護膚品化妝品香水口紅;一比一化妝品高仿口紅迪奧聖羅蘭MAC廠家一手貨源批發;高質量各大品牌香水廠家批發低價直銷......」等批發廣告十分刺眼。
近日,記者在百度詞條搜索大牌化妝品批發看到,一些做假冒化妝品批發的商家會在微商人貨源網、315貨源網、貨源生態圈等找貨網站以及各大論壇貼吧發布各大護膚彩妝香水批發信息,並附上微信、QQ等聯繫方式。
記者嘗試加了幾個「批發商」的微信發現,在她們的朋友圈發布的幾乎是大牌美妝的仿冒版本,其中也有個別當下很火的新銳彩妝單品。「雅詩蘭黛抗藍光眼霜145元/套;海藍之謎精華乳液正品質量120元/瓶;海藍之謎鎏金歡顏精華155元專櫃質量;SK-II神仙水高品質版批發價185元,普通版55元;雅詩蘭黛紅石榴潔面乳45元......」
記者在以想要代理批發的身份與幾個商家諮詢溝通時發現,這個灰色產業市場的確很有誘惑力。比如,一款100ml的香奈兒邂逅香水批發價為120元,經過代理進入市場後可以賣到380—580元,而此款正品官方售價1200元左右。
對於零售價格的定價,商家表示不限制。主要看以哪種方式出售。以代購方式出售,基本就是專櫃正價;在閒魚、轉轉等平臺出售,價格比正價便宜幾百或幾十。不同出貨渠道有不同的出貨價,就看你擅長走哪種包裝路線。
二手平臺監管近乎「裸奔」,閒魚、轉轉依舊是假貨大牌重災區
「假如買家說這個產品和專櫃的不一樣我該怎麼說?」
「別人看不出來的,香水外觀和味道都是一樣的。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說,就來問我咯。」
從簡單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商家是在明目張胆地賣假貨。對於剛入門的新手,她們可能還會手把手「培養」代理如何賣貨,專門的話術和商品宣傳文案。在「選品」方面則可以參考商家朋友圈發布的熱賣產品。
假貨出貨渠道也是多種多樣。幾位商家不約而同地透露,閒魚、轉轉等二手平臺,以及微商,代購等渠道都是比較「主流」的售賣渠道。假如走代購模式,商家還可以提供發票以打消買家顧慮。
近年來,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充斥著各類大牌美妝,香水彩妝護膚應有盡有。
套路不外乎「之前開美妝店剩餘的存貨,底價出;最近發現自己懷孕買的全新沒來得及使用,閒置轉讓;做活動剩餘閒置,趁日期新鮮借平臺虧本出售;寶貝來自免稅店撤櫃,支持專櫃驗貨......」為了增強同理心,讓買家放下戒備,不少售假二手賣家就先包裝自己再包裝商品,在買家毫無防備下把假貨賣出去。
在交易流程上,有不少二手平臺用戶反饋稱「一旦確定收貨後,後續的售後問題基本無法得到支持。」這與二手電商的粗放式管理方式直接相關。
以入駐門檻為例,閒魚通過淘寶或支付寶登陸註冊即可成為賣家,轉轉只需要獲取用戶手機即可,不過會向用戶提示「實名認證後寶貝會更容易賣出。
官方對商品的審核原則是:發現違法違規的,那就儘快處理;發現不了的,就等用戶和媒體反饋。截至目前,閒魚的商品上架也僅需增加圖片和價格等,對於商品具體的品牌型號、新舊程度、入手渠道等信息的填寫僅作引導。
即便在這類二手電商平臺栽了跟頭,可還是有大量的剁手黨前僕後繼。在很大程度上,以「綠色、循環、社交」為關鍵詞的閒置經濟與 「90後」、「千禧一代」的消費習慣及消費觀念不謀而合。閒置物品的交易背後,是生活方式的分享,也是興趣愛好的集結
平臺監管的缺失以及買家消費觀念的升級,讓二手商家把假貨賣得「風生水起」。
起底製售假冒國際名牌化妝品窩點,「線上淨網線下清源」專項整治進行時
記者在與上述幾位商家的溝通中得知,這些假貨一般從廣東、廣西兩地發出。
眾所周知,廣東省是我們國內化妝品產業大省,產業規模佔全國半壁江山,截止到2019年,全省大概有化妝品生產企業2600餘家,約佔全國生產企業總量的55%。恰恰因為廣東化妝品產業的發達,絕大部分的假冒國際化妝品在這裡發源。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化妝品造假窩點被起底。今年9月,廣州市警方搗毀一個涉嫌銷售假冒國際品牌化妝品的團夥,查獲假冒品牌口紅1.5萬多支,國際知名品牌產品標籤約10萬枚、某國際知名品牌化妝水4000多瓶,還有其它知名品牌的化妝品約5000件,涉案價值共約600萬元。
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外發布信息:貴港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破獲一起涉及「SK-Ⅱ」等多個國際知名品牌的特大製售假冒偽冒偽劣化妝品案,現場查封涉假化妝品案值約6000多萬元!這是近年來廣西破獲案值最大的製售假冒偽劣國際名牌化妝品案。
5月,中山市警方查封了一家掛牌為廣州XX化妝品有限公司,在涉案的印刷廠、灌裝廠、掛牌公司和存儲倉庫,查獲大量假劣國際品牌化妝品成品及原材料、生產工具,總涉案價值約964萬元。
實際上,在全國其他省市,大大小小的化妝品制假售假案件頻頻上演,而廣東只是最高發的一個地方。
化妝品行業制假售假毒瘤存在多年。首要原因是制假售假的高額利潤,此外製假售假的違法成本很低,而且具有產業優勢,因為日化產業集中度非常高,制假者能夠輕易獲得產業鏈上生產所需材料、包裝等。
END:為進一步規範化妝品行業有序發展,早在今年1月,國家藥監局就修訂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今年6月,國務院公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同時廢止。
為貫徹落實新頒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嚴厲打擊利用網絡生產經營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化妝品、假冒化妝品等違法行為,規範化妝品網絡經營市場秩序,國家藥監局決定自2020年10月至12月,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化妝品「線上淨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第一階段工作,組織化妝品電子商務經營者全面自查化妝品經營行為,及時處置風險隱患,待《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後將組織開展下一階段專項治理行動。
主管部門能夠針對化妝品行業出臺有更完善的法規,是對美妝行業健康發展的積極推動,同時也給了真正從事美業的人以強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