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粵語劇裡,經常用到「挨麵包」、「挨杯麵」來形容連三餐都吃不好的窮窘狀態。但在90年代,在小汐的童年裡,三塊錢一個的杯裝泡麵可是土豪家的小孩才吃得起的。
不過現如今,泡麵在上班族看來更多的是一種「快餐」式的存在。方便快捷。而在網際網路人眼中,泡麵可以是一種爆發創意的題材!
什麼「泡麵炫富大賽、把方便麵做成最不方便的樣子、泡麵的隱藏吃法、網紅吃法、神仙吃法……」總之,泡麵除了仍然頂著「垃圾食品」這個不太好聽的代名詞以外,早已撕掉了窮寒標籤。更何妨,現在有些泡麵,售價之高,可以比你為一家三口煮一日三餐還要貴。
這款來自臺灣省的「滿漢御品」的碗裝泡麵售價108元,被網友稱為史上最貴的「LV」泡麵!到底是泡麵膨脹了還是當中加了什麼「黑科技」?定那麼高的價位,哪來的底氣?
高端大氣的外包裝,第一眼就給了消費者一種「一分錢一分貨」的踏實感。第你會驚訝地發現,泡麵裡居然還附有「說明書」,以介紹這款面的匠心製作。雖然是一次性碗,但材質厚實,一掂就知道不是廉價材質。明黃的底色上印有兩條蛟龍,模仿了古代宮廷器皿「龍乘雲」的樣式。
筷子
筷子幾乎是包裝裡最大的亮點,絨布包裝的竹筷子,不像是一次性用品,倒像是給貴賓特製的,質量也足以好到讓你吃完也捨不得扔掉。
但是,這一切的一切都不足以證明它物有所值,除非,面好吃、湯好喝、肉大塊!
不難想像,這款泡麵最大的特色和價值一定是體驗在它的還原度上。是否可以高度地還原了臺灣傳統牛肉麵的味道和品質,才是它的價值所在。不過,很遺憾,吃過的網友對這款面普遍失望!
要想還原現煮的牛肉麵首先最難解決的便是面的質感,但傷感情的是,吃過這款土豪泡麵的網友都普遍認為,口感真的非常一般,有的甚至說,泡的時候稍微久那麼一點點面就軟爛得嚼勁全無!沒有工業味,也確實不是油炸膨化麵條,但是,不好吃!而且它的分量還有點少。
麵條的質感再不好也可以靠著一碗好湯來加分。在湯的品質上,滿漢御品還是做得不錯的,用了一種名為「粑燒工法」的熬製方法,聽起來很高能。湯料用了九種複方辛香料堆疊調配,湯底層次豐富,餘韻無窮。
「傳說」一般帶點誇張,但這個湯底應該也是有它的優秀之處,因為網友也都大致好評。裡面的湯包即使加了熱水以後也能很好地保持著鮮味,鹹度也適中。甚至可以說非常的清消淡,就像是家裡煮的牛肉湯。在隨包裝裡附送的獨門辣醬、酸菜和蔬菜包的參與之下,湯底也更加濃香鮮甜。
據說一頭牛身上才只有1%的這種腱肉。口感柔軟,肉質豐厚。可是,這兩塊肉並很出色,好評度也不高,可能畢竟是密封保存,肉的口感很難保持Q彈,不少網友也說基本沒什麼嚼勁,比較軟爛。
怎麼說呢,畢竟108元也不便宜。不知是期待度過高還是真的是性價比過低。大多數網友的吃後感都偏向「物非所值」。說工業味確實非常低,也有點還原傳統臺灣牛肉麵,按理性來說也並非不好吃,但就是感覺是花了108元吃了個寂寞。最大的記憶點不是面也不是湯,居然是那雙精緻的竹筷子。
不知大家對這款泡麵有什麼想法?你會有興趣一試嗎?期待你留言分享。
今分享的「泡麵界的「LV」,史上最貴的泡麵,價值竟然只體驗在筷子上?」到這裡。本文文字為原創,圖片來源於「jacky小菟、Yuri-Taiwan」及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