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回首2020,我們見到許多不計回報、負重前行的平凡英雄,誰又是你心中的英雄?
《登場了!敦煌》最新一期節目英雄篇中,李浩源談起自己的同學在一月份的時候去了武漢,"敢做別人不敢做的選擇,而且是正確的選擇的人",這是浩源心中的英雄。
敦煌有緣人魏晨想起軍訓的時候發現很多現役的軍人年紀都比他小,在他眼裡,保家衛國的軍人就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們把自己的生命、熱血獻在了最危險的戰場上。
為了能夠更好地致敬英雄,本期節目的致敬時刻,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和魏晨決定重走一回戰士戍邊之路。四人穿著47斤重的鎧甲,帶著6匹駱駝穿越沙漠,從壽昌古城到陽關運送糧草,致敬英雄。
期間他們經歷繩子斷了、糧草掉了、駱駝拉不動等各種窘境,切身體驗了敦煌英雄戍邊之路的不易。5公裡的路程,從日落走到月升,最後成功到達陽關的那一刻,謝可寅忍不住流下眼淚。英雄路從來都不是容易的,光是看著他們,小編也能感受到那份艱辛,不僅要向英雄致敬,也為敦煌探索團的致敬精神點讚。
所謂時勢造英雄,金戈鐵馬、大漠駝鈴、烽火狼煙……敦煌探索團用自己雙腳丈量的這片土地——河西走廊上自古英雄輩出。從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上看,不乏為敦煌地區作出傑出貢獻的英雄豪傑。
莫高窟第323窟中的《張騫出西域圖》就描寫了張騫辭別漢武帝西行前的場面:漢武帝騎馬相送,身後大臣相隨,張騫則跪在地上。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長達17年,行程萬餘裡,沿途歷盡艱險,備嘗辛苦,最終開拓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莫高窟第156窟中的《張議潮統軍出行圖》描繪的是唐朝敦煌地區最高統治者張議潮接受唐朝廷敕封為河西節度使後統軍出行的浩大場面,像極了現在的閱兵。張議潮則位於畫面中部,穿圓領紅袍、系革帶、騎白馬,為抗擊吐蕃、收復河西出行,氣勢十足!
自古以來,像張騫這樣溝通世界的商貿英雄、像張議潮這樣保衛家國的戍邊英雄備受世人崇敬,但還有解憂公主這樣的一群人:巾幗不讓鬚眉,為了兩國邦交、護佑邊疆太平,遠出塞外,踏遍黃沙。在這長達半個世紀的時光裡,解憂公主一直活躍在西域的政治舞臺上,聯合漢朝,遏制匈奴,帶領西域各國同胞,讓西北邊疆,江山如畫,繁華似錦。她是當之無愧的女性外交英雄!
歲月長河,張騫、張議潮和解憂公主等英雄的歷史足記不容磨滅;時代變遷,新的英雄精神表達也熠熠發光。英雄不論成敗、不問出處。在古代需要抗擊外來侵略時,英雄是為捍衛本民族的利益和尊嚴而努力抗爭的人;而在和平發展的當代,英雄是為本民族的繁榮和發展而甘於奉獻的人。在敦煌莫高窟,就有這樣一群人。
青年畫家常書鴻,因為在塞納河畔與敦煌文物的一次偶然邂逅,生命軌跡徹底改變了。為了心中的感召,他放棄了巴黎繁華優渥的生活,來到黃沙漫天的莫高窟,把一生都交付給敦煌。中國因此少了一位繪畫大師,敦煌卻多了一位守護之神。
段文杰,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長,也是敦煌學的集大成者。在他50多年的敦煌生涯中,一共臨摹洞窟壁畫340幅,創下莫高窟個人臨摹史上第一名。儘管有一半時間,段先生是在跌宕起伏中度過的,但他始終沒有退縮,終促成了敦煌事業的輝煌。
被譽為"敦煌女兒"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紮根敦煌50餘年,青絲變白髮,在茫茫大漠裡,經受風沙吹打,只為守著萬佛千窟。
李雲鶴,88歲耄耋之年,潛心修復64載,修複壁畫4000多平米,這位中國石窟界修復第一人,用一生不離不棄訴說著守護。當汪涵問他對自己人生的評價時,卻毫不猶豫地說:"值得!"
還有畢業於西安美院的婁婕,在敦煌一待就是幾十年。從4年臨摹一幅8.4平方米的壁畫,到後來複製大洞窟15個、壁畫臨本2200多幅。一筆一畫中,時間慢慢流逝,而婁婕的心也慢慢安靜下來,成為一名"臨摹匠"。
像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李雲鶴、婁婕這樣的"莫高窟守護人"還有很多,對敦煌壁畫音樂圖像的種類和數量進行再細化,能"聽"懂敦煌的朱曉峰;傾盡一生讓壁畫走出洞窟走進課堂,讓飛天、金剛活起來的"敦煌舞教學創始人"高金榮……他們秉持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讓敦煌文化在歲月的長河中,免於被掩埋的結局,它們不僅沒有消失,還以更加多元的形式走向了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些學者專家們都是敦煌的文化英雄!
▲朱曉峰
▲高金榮
隨著時代發展,英雄精神也正在不斷地以新的姿態被傳承。在自己的領域默默奮鬥著的每一個人都是無名英雄。比如每日扛著風吹日曬,將青春和夢想都奉獻給了敦煌這片大地的默默無聞的治沙員們;比如疫情期間無言堅守、逆流而上的白衣天使;比如舍小家顧大家、奔波在街頭巷尾的快遞小哥……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通過《登場了!敦煌》節目一次次的"探窟"體驗,敦煌探索團一次次的致敬英雄,觀眾不僅看到了英雄精神的一代代傳承,更會發現,英雄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名詞,而是立體鮮活、真實可感的"人"。
這也契合了《登場了!敦煌》節目的初衷:守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它以現代綜藝為載體將傳統文化重新激活,向廣大年輕觀眾展示了敦煌英雄的精神內核,多層次、多角度深化觀眾對敦煌英雄精神的崇敬和對英雄人物的認知,讓英雄事跡在螢屏上真實可感,與大眾人心同頻共振!
中華五千年文化燦爛悠久,《登場了!敦煌》這種聚焦於傳統文化的綜藝節目,正在運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生動講述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而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弘揚中來。跟小編一起期待這檔寶藏綜藝帶來的更多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