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畫的畫,真的禪意雋永

2020-12-21 騰訊網

擔當(1593 一1673 ),名普荷又名通荷,字擔當。雲南晉寧人。俗姓唐,名泰,字大來。其先祖原籍浙江淳安,明初從戎來滇,世居晉寧。國變後,禮無住老人出家,遍參吳越諸名宿。出世弘法,住雞足山石鐘寺。曾學詩書畫於董其昌、陳眉公、李本寧諸大家門下,有詩、書、畫「三絕」之譽。為人志存氣節,放浪形跡,故畫作飄逸有奇氣。著有詩集《翛園集》《橛庵草》《罔措齋聯語》《雜偈》《拈花頌》等。

老衲筆尖無墨水,要從空處想鴻蒙

––

1647年五十五歲的擔當出家為僧,自然和明朝滅亡有關,擔當以八十一歲高齡在雲南大理感通寺圓寂。羽化之日,囑外甥把茅和尚云:「吾死之後,吾之墓表得題『明遺僧普荷之墓』足矣。」 擔當是明王朝的遺老,一生對清王朝都懷強烈的仇恨,他拒絕的清王朝合作,削髮為僧,事奉佛祖,不願為清王朝的效力,一生都懷著強烈的故國情,亡國恨。

擔當為僧並非迫不得已,他早在三十八歲在就會稽愛戒,其內心早已向佛了,但母親尚在,為了盡孝,沒有祝髮。明朝滅亡的巨變和母親去世終於成為一名真正的僧人。「一自為僧天放我。」擔當的是主動為僧,甚至把出家視為解脫。「禪」是他的思想的主流,他的藝術可以說和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藝術的生命力在於創新,大師就是在藝術上有所創新的藝術家,而其中最重要的大師,就是某種畫風或畫派的創始人。在眾多山水畫的流派中,擔當開創了簡筆山水,在中國畫壇上獨樹一幟,最具有創新意味,最具個性,我認為擔當是簡筆山水的創始人。

擔當是董其昌的學生,董其昌的書法,繪畫、理論對擔當有著巨大影響。他的簡筆山水就是繼承和發展了南宗的潑墨畫派。同時,我們注意到南宗的潑墨畫派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潑墨畫派畫家多為僧人,縱雖不是僧人,但也和佛教有著深刻的淵源。王維曾過著隱士生活,深依於禪宗,「談玄終日以為樂」,他的繪畫作品滲透著濃厚的「禪意」。南宋的梁楷雖然是畫院待詔,但與妙峰等僧人來往甚密,是一個參禪的宮廷畫家。還有宋朝僧人法常、玉僧的山水畫也有潑墨的意味。正是這種難解的淵源,中國畫壇上就逐漸形成一個特殊的畫派「禪畫」。擔當、八大山是高僧,也正是這種禪畫代表人物。

中國繪畫的發展是從重彩——淡彩——水墨。從院體畫最複雜最稹密的畫法逐漸走向簡約化的畫法,從構圖到內容也是複雜的全景式逐漸走向簡約的小景式,畫家也從宮廷畫師——士大夫——文人——僧人了,總之是從繁到簡。中國的繪畫的發展也就形成一個明顯的軌跡:院體畫——文人畫——禪畫。擔當的簡筆山水正是這個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擔當的簡筆山水個性十分突出,首先是表現在墨色上,絕大部分作品都是用水墨來表現,極少用色,但又絕非是潑墨或暈染,是筆法和墨法的有機結合,每一筆都體現出筆法的變化和墨色的變幻,達到了國畫技法的最高境界。

中國畫的生命是筆墨,所以中國畫的最高境界是純粹水墨畫。造型藝術的語言只有黑白兩種色彩,黑就是變幻無窮的墨,而白就是未著墨的空白(白紙)。正如擔當詩所說:「老衲筆尖無墨水,要從白處想空濛。」

繪畫語言的單純必然造成繪畫的難度,一方面要用變幻的墨色表現繪畫的事物,另一方面要精心策劃留白,來表現天空、流雲、湖海、瀑布、泉水……可以說中國畫的白是在周圍墨色的襯託下表現出許多事物,真如佛語所說「空即色也」,未畫一筆的空白處並非空無一物,而是表現了許多事物(色相)。只有純粹的水墨才能體現出「禪意」,繽紛的色彩體現的是紅塵的豐富和熱鬧,而單純的水墨最能體現心靈的一種寧靜和簡約。

大寫意還有一個名稱是「簡筆畫」(亦稱減筆畫),意思是說用最少的筆墨高度概括所表現的事物。山水畫中最為重要的皴法,在擔當的簡筆山水中已經簡化到沒有皴法的程度。中國山水走過了由勾勒發展到皴法,皴法到院體畫時發展到最複雜最縝密的高度,到元四家又逐漸走向簡約,擔當的簡筆山水發展到沒有皴法程度。這也是山水畫發展中最為大膽的創新和突破。

簡筆畫,最大特點是簡約,簡是指惜墨如金,用最少的筆墨來表現事物;簡約是用最概括筆墨來表現形象,體現在畫面上只有寥寥數筆,似是而非的形象。在擔當的作品中,這種象徵的符號已經變得更加抽象,中國畫中用許多象徵符號來象徵具體事物的特點,正符合了佛經中的「空即色也,色即空也。」現實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不過是一種虛幻的色相而已,所以中國畫自然而然地具有一點禪意,而歷代的僧人畫家把中國畫中的這點禪意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禪畫」。

在擔當的繪畫世界裡,充滿了抽象變形的意味。擔當曾說:「若向丹青窺色相,老僧不在筆尖頭。」表現具體的色相(形象)並不他們追求的丹青(繪畫)的目的。

擔當的畫已經進入抽象變形的境界。擔當山水畫中的人物,面孔只有兩個小點(表示眼睛)和一個八字鬍,後人戲稱之為「釘耙胡了碗豆眼。」四肢仿佛是拐棍,完全是漫畫造型,已經具有抽象變形的意味。

如果單從藝術技巧方面分析擔當的藝術成就是不全面的,因為他不僅是畫家,更重要的還是高僧,佛學修行和他的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而他的繪畫有一個獨特的名稱——「禪畫」。中原僧人所作的畫稱為「禪畫」也是理所當然的,但凡和尚畫的畫者就是「禪畫」也不盡然。有的畫家也是僧人,但他們的畫基本上屬於文人畫,還沒有進入「禪畫」的領域。

「禪」是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逐漸融合而成的一種觀念,和老莊的「清靜無為」的思想、魏晉的「談玄」都有密切關係,確切地說是中國文人的佛學。只要和淨土宗對照,就能清楚地區別雅俗。

擔當在他的書畫中經常提到「禪畫」,曾說:「畫中無禪,唯畫通禪;將謂將謂,不然不然。」在題畫詩中曾說:「天趣若隨吾筆轉,畫禪無墨教誰參!」

我們固然很難對「禪畫」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但從擔當偈語中的「唯畫通禪」,可以理解為通過繪畫來表達佛學禪意,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即能寂滅一切煩惱和圓滿一切清淨功德。就是排除一切雜念,思想進入一種極度寧靜境界,甚至認為物質世界也不過是虛幻的色相, 「空即色也,色即空也。」

擔當的繪畫中所體現出來的正是這種禪意,這種意境說通俗點就是極致的寧靜,一種遠離塵世的寧靜,一種心無憂愁的寧靜,而體現這種寧靜就在白紙上畫上寥寥的幾點墨痕,只是客觀事物淡淡的影子,似是而非,簡到不能再簡的筆墨。減到不能再少的內容,這就是「禪畫」。這就是擔當所達到的藝術最高境界。

因為擔當經過改朝換代的大劫,歷代在評論擔當的繪畫時,就把家仇國恨相聯繫,對擔當的評論基本上也是一樣著眼於仇恨清王朝。歷代的評論家忘記了他遁入空門的事實,他出家原因是由於國破家亡,他的內心是必然懷著家仇國恨的,但在長期的念經修行過程中,這種痛苦和仇恨逐漸被佛學所淡化,心境逐漸寧靜,逐漸參悟涅槃,他的繪畫也逐漸體現出一種禪意,不是是仇恨,而是寧靜。擔當的筆墨體現一種高僧的寧靜。所以在理解擔當藝術時,必須從老生常談的藝術評論模式中解脫出來,以一種宗教意味的「禪畫」來理解和認識他們。

擔當在題畫文中說:「若有一筆是畫,也非畫;若無一筆是畫,亦非畫。」如果齊白石對畫理解還僅限於「似與不似之間」,擔當對畫理解已經進入「是畫非畫之間」境界。要進入「禪畫「,必須採用特殊的藝術語言。

是否所有的簡筆畫都是禪畫呢?當然不是,禪畫的意味必須具有 「冷逸」。擔當題畫的標題有:「趣冷人閒」、「千峰寒色」、「古雪古僧」等,在他的中「冷」和「寒」也頻頻出現,這都和「禪畫」有關。既然禪意追求的是一種寧靜,由靜到冷,由冷到寒,或者說禪意的內在是極度寧靜,而外在表現就是一種冷逸,讀擔當和八大的畫和詩,都能體會到這種冷逸。

擔當繪畫題材多為深山古剎、空山寒峰、荒郊野渡、疏林寒色一類,會感到冷峻荒寒、冷逸之氣油然而生。冷逸是繪畫的主調。

所以擔當在「禪畫」中所體現出冷逸是高僧才能參悟到的佛家境界,絕對不是世俗人們所能真正領悟到的。

擔當開創了一種獨特的構圖法,就是造險的構圖法,這種構圖一反四平八穩的構圖法,而是在構圖上製造不平衡,造成搖搖欲墜,歪歪倒倒的局面。這種奇險的局面,而最精彩之處,在於破險,重新找回平衡。只有藝術的高手才敢於造險,也才有能力破險,巧妙地找到平衡,達到藝術的高超境界。

甚至違反繪畫的常理,在他的繪畫世界中,許多事物都的表現是難以理喻的,非夷所思的。擔當的山水畫已經沒有山水最重要的皴法,擔當的藝術成就和藝術魅力,也就存在於構圖的造險和破險上。

擔當簡筆山水雖然和八大同時出現,也取得相同的成就。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擔當的簡筆山水沒有被主流的中原畫界所認識,自然對畫壇的影響也就微乎其微。只是在局部的地區造成影響,沒有在全國畫壇造成類似徐渭和八大山人這樣的影響。

簡筆山水在雲南還有幾個學擔當簡筆山水的畫家,清中期的龔晴皋的簡筆山水在四川非常著名,但在全國卻影響甚微,其際遇和擔當雷同。難以考證的是龔晴皋是否受到擔當的影響。現代四川陳子莊以簡筆山水橫空出世,震驚中國畫壇。同樣我們了無法考證陳子莊是否受過擔當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受過龔晴皋影響。從現象上說,簡筆山水雖然沒有在全國形成重大影響,但在西南地區,簡筆山水依然是頑強地傳承下去。

擔當絕句十首

(一)

紙上有山孤又孤,儼似小巫非大巫。

昨夜天風忽吹墮,失卻一巒是此無。

(二)

志在豐草與長林,自分沉淪歲月深。

多少浮雲裁割盡,青山獨不許人侵。

(三)

小莊雖小喜隔城,梅花一樹猶關情。

等閒春色饒各據,獨有冰霜人不爭。

(四)

欲訪幽人跡已迷,過橋只有鳥空啼。

來時猶記回頭路,黃葉林邊落日西。

(五)

畫棟珠簾莫可擬,長松怪石在於此。

老僧一掃盡成灰,筆下何曾有山水。

(六)

不看花開只看雲,小閒多在水邊分。

如今此意無人識,紙上拈來贈與君。

(七)

自叨天放一閒人,拄杖芒鞋也趁貧。

若問我曾幹主眷,速章不乞買山銀。

(八)

垂柳千株是誰栽,半邊門在水邊開。

不須笑此樓太少,容個散人促膝來。

(九)

萬壑千丘且固窮,悶來時遣借書童。

官家鄴架久廢缺,乞得一篇河上公。

(十)

笑我生平勞此肘,身枯此肘我何有。

徒留榜樣在人間,若個焉能傳不朽。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相關焦點

  • 張大千畫作中禪意探源(一):對於文人畫禪意傳統之承繼
    縱觀其禪意畫的流變過程,不難發現,其思想淵源主要來自於:張大千: 《粉荷》首先,對以明「四僧」為主的文人畫禪意傳統的承繼。大千對於傳統文人畫禪意傳統的承繼,以研究和臨摹明「四僧」等人的繪畫作品為主,旁及徐青藤、陳白陽等諸名家。
  • 禪僧畫禪意,釋明中繪《雲鎖巖壑》
    從宋代開始,有些信仰禪宗的畫家在創作中,就試著融入一絲禪意。何謂禪意,這個問題無解,不過從畫家的表現形式來看,可以概括成四個詞,分別是:孤獨、寂靜、空靈、衝淡。 這幅《雲鎖巖壑》是清代佛門弟子釋明中的作品,畫中描繪的山水正好符合上述四個標準。釋明中生活在乾隆年間,自幼在嘉興出家。釋明中成年後喜歡寫詩、畫畫,他結識了很多江南名士,學習創作的技巧。
  • 禪意畫,給人一種安寧,簡樸,清幽寧靜的超脫的精神氣度
    ,是屬於中國博大精深文化的精神氣質自中國美術史上,許多山水畫家的經典畫作,通過筆墨,意境,韻味傳達禪意,中國文化的禪意,是一種安寧,簡樸,清幽寧靜的超脫的精神氣度。唐代詩人常建的詩詞,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頗有禪意,曲折蜿蜒的小路,通向樹林最幽深的僧侶的房舍,空明清澈的景象,詩人忘卻了塵世的俗念,在萬籟俱寂的空明中,靜靜聆聽寺院的鐘聲在幽靜的意境中迴蕩,禪意是中國佛教空靈,寧靜致遠的文化意境,但是油畫翁凱旋用西方油畫材料,突破客觀寫實的局限,營造了中國禪意文化
  • 樸實雋永,王家訓畫出童年時代的純真
    王家訓所創作的兒童題材畫,從人文角度出發,擁有尊崇兒童內心和熱愛生命的情懷,在表現上貼近生活。 他畫的是自己的生活,是童年時代的純真,畫面注重對生活情趣的表述,滲透著平淡的意境,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理念,藉助於筆墨慢慢地在紙上滲透出來,讓人感覺貼切、淳樸、單純。
  • 幾米的一幅漫畫:畫中有禪意,詩文有哲理
    好一方澄澈明淨的世界,這令我不由自主地吟詠劉長卿的詩:「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清新高雅的畫面,體現了東方傳統文化的精髓,「淨」與「靜」中蘊含著高雅的禪意。畫面旁邊詩云:「一艘小紙船,悠悠地飄過來,吸飽了水分,漸漸沉沒。世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
  • 「設計」日式禪意:木·光——魯班兄弟原創設計
    去繁化簡別有味,梅香飄自畫中來。木·光王晶魯班兄弟本舍飾界軟裝設計師從業經驗3年代表作品:九龍灣、姚安輕奢/新中式樣板房、海東俊園設計格言:穿過喧囂的都市森林,我相信你也希望來到一處靜謐的所在。通過與業主的反覆溝通,最終在日式風格上達成共識,軟裝方案與硬裝木質色彩的基調完美融合,營造回歸自然、簡單、素雅、富有禪意的氛圍感。客廳▲軟裝前後對比客廳兩面採光,運用竹簾將自然光引入室內,留白頂面無需主燈設計,採用點光源照明即可營造溫馨的氛圍,享受窩在沙發上沐浴陽光的愜意時光。
  • 上海一座藏在深閨卻金碧輝煌的寺廟—曹王禪寺,園林美又禪意滿滿
    上海的寺廟有很多,比如金碧輝煌的靜安寺,人氣爆棚的玉佛寺,還有規模宏大的龍華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深藏在上海嘉定的曹王禪寺不僅金碧輝煌,裡面的園林布局也是超美超有意境,禪意滿滿,一起去了解下吧!裡面也非常安靜,最讓人驚豔的是寺廟裡的園林布局特別有意境,走在廊亭上就可以看到曲徑流水,紅色,金色的小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著,水池旁邊還有許多可愛的石頭雕塑的小和尚,和尚身後是布滿幽深的綠植,總體的園林布局生動活潑,沒有中國傳統園林的那種拘謹,很隨性率真。但仍然美感十足。
  • 打造自己專屬的「佛系」家居,一山一水一幅畫,禪意空間頓時擁有
    今天小值君就來分享一些「佛系」裝飾:1燈飾佛系」家居風格所體現出來的禪意,在新中式家居中得到完美詮釋,家中的燈飾,從表面上來看,是為了照明。但更深層的原因,則是為了襯託氛圍。一個裝飾感十足的燈飾,會將它照亮的那一片空間都充滿格調。禪意空間,頓時擁有。
  • 有一種詩意,叫做禪式之風,225㎡私人會所,入戶就是禪意之風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225㎡的私人會所設計,以禪式為風,融合中式元素,讓入戶者第一眼,就可望見滿室的清雅和禪意,一起來看看。▼入戶大門步入大門之中,可見一派歲月斑駁之感,古舊的木門,生鏽的銅環 。▼古畫雋永大堂正中央,掛著一幅水墨掛畫,是出自戶主父親之手,花甲之年的老人,臨摹的一幅畫作,字跡豪邁,畫筆灑脫,成為大堂之中的另一個亮點。▼中式餐廳這個私人會所,以餐飲為主題。
  • 用數字16、17、18畫可愛的簡筆畫,零基礎也能畫!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數字16、17、18來畫可愛的簡筆畫,大家快來試試吧! 一、用數字16畫淘氣的小猴子 1.首先我們在畫面中間偏左的位置先寫出一個大大的16。
  • 鄭燮兩首《題畫竹》,竟然是兩首禪詩,道出了為人的胸懷與智慧
    這裡翻譯和簡析兩首《題畫竹》詩。兩首詩中,都有名句,名句裡有為人的智慧與胸懷,不是禪詩,勝似禪詩。《題畫竹》其一兩枝修竹出重霄,幾葉新篁倒掛梢。本是同根復同氣,有何卑下有何高!竹子的形與神,作者為官和為人的氣度、智慧,也就都在畫中和筆下了。鄭板橋的這首詩歌從畫的角度看夠清新質樸,從「詩言情」的角度看又含蓄雋永。《題畫竹》其二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
  • 新中式禪意裝修風格詳細講解!
    禪意分中式和日式,其中今天主要來對新中式禪意裝修風格詳細的講解和介紹。新中式禪意風格,講究的是一種意境,在新中式風格的裝修中以及現代風格的裝修中都有細微體現,如果沒有理解禪意的最終意境,很難將禪意融入居所之中。禪意風格的代表是中式潑墨山水。
  • 【榮幸】禪意手繪:一新走過四季(夏生)
    因此,作者榮幸姑娘,將對自然,對四季的敬畏傾注筆端,她致敬雨水,雷電,荷塘,農作物;她畫稻草人,也畫文鳥;畫暮鼓晨鐘,也畫浩瀚星空.【夏生】中有兩處非常明顯的樂山元素,如果哪位細心的朋友有所發現,歡迎留言告訴我們。現在我們就從姑娘的畫中,和小和尚「一新」一起進入夏天吧。祝大家夏天快樂,努力生長。
  • 道潛的一首禪詩,出語平淡,卻詩畫結合,更充滿了濃濃的禪意
    天人和諧、平和以待,閒情雅趣、禪意深蘊,去除執念才能取捨自如,拋棄幻想方可內心安寧。禪宗就非常重視內心的覺悟,並希望人們擺脫世俗的貪嗔,從而達到超然曠達的人生境界。下面介紹道潛的一首禪詩,出語平淡,卻詩畫結合,更充滿了濃濃的禪意。
  • 無框畫和有框畫的區別是什麼?
    當畫作創作完必後在配一個外框,就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了。可是我們發現沒有配外框的畫作更具有原創畫味道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來源:普羅旺斯小仙子無框畫)無框畫:以無框的表現形式,使傳統的油畫表現出時尚、現代、無拘無束的個性,適合簡約的裝修風格,尤其是現代風格的設計,讓無框畫在房間裡充滿活力。
  • 眼妝畫不畫,差距真的太大了
    眼妝畫不畫,差距真的太!大!了!畫好眼妝你的精緻妝容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Step6:畫一條黑色上眼線,並貼上假睫毛,最後刷上適量的睫毛膏,增添眼睛魅力,完成眼妝。STEP4:在上眼瞼畫上酒紅色的上揚眼線。
  • 一進門看見什麼畫好 花鳥裝飾真的是太美了
    掛在家中玄關的畫,除了美感之外,還要兼顧有好的吉祥寓意,這時候國畫花鳥畫就充分的散發出它的魅力所在。一進門看見什麼畫好?掛在家中玄關的畫,除了美感之外,還要兼顧有好的吉祥寓意,這時候國畫花鳥畫就充分的散發出它的魅力所在。
  • 閒 畫
    初學者覺得齊白石的畫好學,一臨摹傻眼了。瓜是那個瓜,葡萄是那個葡萄,卻怎麼也畫不出情致與趣味。懂齊白石的人都知道,這些情致趣味,畫家得來何其之難。那是歷經磨礪後的了悟;是除卻繁丫後的拙璞;是扒去血衣,曉裳拂塵的從容;是如夢方醒,是大徹大悟。簡單一句話說,活透才能畫透。
  • 低頭撿得畫意來——嚴淞畫荷趣事
    其作品充分體現了東方藝術中「禪"的韻味,形成了禪意、禪空、禪境、禪學的脈絡。從他的作品中,可以品讀到中華民族的風骨。這種對偉大與崇高民族精神的追求,使嚴淞的藝術站在了一個高點。低頭撿得畫意來——嚴淞畫荷趣事中國良知作家黃鐵軍嚴淞住在星沙,畫室卻辦在河西,曰:大樹書畫室。——他希望來學習書法和繪畫的孩子都成為大樹。
  • 「畫行者鄭泰均 當代禪畫展」在上海舉行
    從水墨畫到菩提畫,從多年珍藏的心愛之作到現場創作的即興之作,乃至作為現場必要元素的沙石樹枝和菩提葉,每一幀都散發著鄭泰均清淨善美的純粹心力,釋放著包容萬千的禪意。而在這十足禪意中,觀眾不僅是在看「畫」,更是與此畫、此景、此情、此心浸潤為一體,交融為一體,從而更加輕鬆自在地感受到畫作中純粹的力量,善美的力量,禪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