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排隊時前後間隔1米,在測溫點停留2秒後方可通過……」
北京南站8號出站口循環播放著提示廣播,抵達北京的旅客們正有序的通過紅外測溫門。記者從豐臺區疾控中心獲悉,北京南站通過設置一米線逐一測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駐守,設置8個隔離點,新風系統全天候開啟等取聯防聯控形式,確保守好北京大門,「不漏一人」。
北京南站是進出北京的重要樞紐點,更是疫情期間關鍵防控場所。2月27日下午記者跟隨豐臺區疾控中心的專家組來到北京南站,看到這裡已經沒有往日的人流熙熙攘攘情況,專家組成員立即從專業的角度對候車大廳、到達出站口等人員容易密集、流動性大的地方進行督導,從防控流程到站廳環境,對潛在風險點進行了全面梳理,重點就室內候車室旅客防護、體溫篩查、工作人員防護和健康教育等環節提出了現場指導意見,這已經是疫情爆發以來專家組第三次來北京南站檢查督導了。
北京南站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叢威青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南站日客流在2萬以內,與往年同期的20萬人左右相比下降了90%左右,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為了確保守好北京大門,北京南站做到了全線、全流程的覆蓋,包括車上人員信息、抵京以後測溫、進出站的測溫都做到了不漏一人。
「我們協調相關部門對南站地區特別是南站內每天至少進行3次全方位的消毒,2萬平方米的候車大廳、抵達大廳和地下一層的新風系統全天候開啟,實時通風防止交叉感染。」叢威青介紹說,針對地區近期返城復工人流增多的特點,北京南站加大對地區各個單位的監督檢查,對屬地的所有企業,尤其是賓館、餐飲企業、樓宇進行全方位疫情防控檢查,同時配合鐵路系統加強職工的溯源管理,防止由於鐵路系統職工的感染進而影響到鐵路運行安全。
北京南站還加強換乘接駁的運力保障,使得旅客能夠快速離站,防止在此聚集,減少感染的風險。目前北京南站夜間免費擺渡車依舊堅持運送旅客離站,確保一車轉一圈一消毒。叢威青介紹說,北京南站發現體溫異常人員都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檢測,從目前南站體溫異常人員檢測結果來看,還沒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大客流進站的情況下如何實現第一時間對體溫異常人員進行響應呢?這離不開豐臺區右安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與豐臺分局派駐民警的協作。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南站各層共設置了8處隔離點,各個出站口都設置了紅外測溫門,每當有乘客抵京出站,都將有車站工作人員、城管執法人員盯守出站旅客測溫,一旦出現體溫超標報警,做好防護隨時待命的醫護人員和民警就會立即把這名旅客帶離人群,上報情況並將旅客帶至隔離點,用水銀體溫表重新覆核體溫,進行初步流行病學調查,隨後通過駐點120轉送到發熱門診進行後續診療。從每天首班車6時起直至凌晨3時左右末班車結束,社區醫護人員和公安民警精神高度緊張,只為了保障更多旅客的安全。
疫情防控重在科學防治,貴在精準施策。豐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任旭鍇介紹說,豐臺區疾控中心和北京南站採取聯防聯控的形式,通過精準指導來抓重點、出實招,共同應對返京人流,將疫情風險點降到最低程度,以切實保障進出北京旅客的身體健康。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孫穎 劉平
流程編輯:TF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