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徐。
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突然以「保護國家安全」為由將中國無人機廠商大疆列入實體清單。
而此次同步被制裁的,還有中國各大跨國公司和個人在內共77個實體。
這意味著,更加艱難的時刻到來了。
其實美國早把大疆無人機視為眼中釘,一直在找機會制裁大疆。
就在今年1月份,美國更是宣布將停飛800架中國製造的無人機。
一切的矛頭,直指大疆。
如今不止是停飛,還要對大疆核心零部件進行嚴格管控,說白了就是打擊華為的那一套。
可出乎意料的是,大疆卻直接回應:
「照賣不誤」。
隻身對抗美國這個國家機器,被拉黑了還堅信可以繼續擁有美國市場。
大疆的底氣,到底是從哪來的?
1。
大疆敢這樣回嗆美國,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真就是第一。
據統計,大疆無人機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80%,在國內市場也有70%的佔有率。
什麼概念?
毫不誇張地說,在這個領域幾乎是全世界都在追趕一家中國企業了。
但這種追趕,並沒有絲毫撼動大疆的地位。
美國最強無人機廠商3D Robotics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他們曾寄望通過高端路線擊潰大疆,可沒想到結果卻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15年4月,3D Robotics推出了自己的無人機Solo,它具備了當時大疆無人機所欠缺的各種「高端功能」。
比如可以編寫飛行路線,為開發人員提供代碼,自動飛行,甚至還被稱之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無人機。
可就是這樣的高端貨卻沒有幾個消費者肯買帳,最終草草收場。
甚至是一年不到就領盒飯大裁員。
很多人說大疆其實就是因為便宜才能佔據市場,但其實不然。
3D之所以會敗下陣,是因為他們忽略了大疆是垂直整合的超大製造公司。
簡簡單單幾個新功能怎麼可能擊敗一個科技製造業巨頭?
而大疆之所以領先,更在於他足夠「接地氣」。
傳統無人機華而不實,操作複雜,普通人不容易上手。
而大疆無人機最好的一點就是,它真的很適合小白。
比如定位懸停系統,或是自動避障,指點飛行等智能化的功能,把無人機操作性直接拉到白痴級。
並且這些功能,都是大疆首創。
也因為大疆無人機的便捷和白痴級操作,讓它深入各個國家,無所不及。
在日本,被農民們拿來澆水種地。
在巴黎聖母院火災時,法國消防員用它追蹤火勢情況。
在電影拍攝現場,它成了拍攝的最佳工具。
可以說,就這樣的普及程度,世界上任何行業裡都是罕見的。
2。
當然,大疆有這個成績,跟創始人分不開,科班出身的汪滔將大疆默默推向了巔峰。
2006年,時年26歲的汪滔在深圳蓮花村租了一間不到20平的倉庫,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跟著自己四名同學開始艱苦創業。
因為辦公環境實在太簡陋,有兩名同學熬了不到兩年就離開團隊了。
只剩下汪滔與兩名同事撐到08年,終於研發出了了直升機飛控系統XP3.1。
也是這一款產品,讓大疆每年的銷售額達到了上百萬元。
汪滔順勢將公司規模擴大到幾十人,劍指美國市場。
隨著大量融資的注入,大疆發展突飛猛進。
2013年,大疆發布「大疆精靈」無人機,直接撬動了非專業無人機市場,淨利潤由800萬美元猛增至2.5億美元。
但大疆真正為全球所熟知,還是要數2015年在美國發生的一件事。
當時一名美國人操控著一架大疆無人機悄無聲息地躲過白宮防空系統並墜毀在草坪上。
一架民用無人機,居然能躲過白宮的警報系統?
這讓美國政府震驚無比,也讓大疆無人機在全球真正出了名。
自己的企業達到這樣的高度,但汪滔卻從來沒有被眼前利益迷失。
因為經歷過技術上瓶頸,技術被外國人掌控,使他對專利非常地看中。
他每周工作80多個小時,常常在公司熬夜過夜,為的就是有自己的技術。
時至今日,在他的帶領下,大疆已經成功拿下了4600多項專利。
這也是大疆可以在美國國家機器面前毫不示弱的資本。
如今的大疆估值已經超過1600億,且低調不上市。
對標的,恰如華為。
3。
其實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想把大疆打下神壇了。
早在2017年,美國政府就以網絡安全為理由,禁止軍方採購和使用大疆無人機。
但是礙於對大疆無人機的依賴,又找不到合適的替代設備。
僅僅一年後,美國空軍又採購了35架大疆無人機。
美國一位官員表示雖然採購了美國3D robotics公司幾乎所有的無人機,但發現還是沒有大疆的好。
隨後禁令成了一紙空談,各部隊又開始恢復對大疆無人機的採購。
直到2019年,美國又開始對大疆等一批中國企業實施制裁,增加進口關稅。
然而大疆又是一波反操作,直接將價格漲幅10%。
這讓大量的美國民眾趕在漲價前瘋搶大疆無人機,甚至爆發遊行示威。
最終使得大疆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反而從75%漲到85%。
每次打壓大疆,都讓大疆輕輕鬆鬆回擊制裁,讓美國人頗為無奈。
畢竟大疆在無人機上掌握著專利,自身也是制定市場規則的企業。
為了打破這種格局,美國人又出了新招:
——限制核心零部件。
4。
現階段大疆面臨的危機,其實並不能夠完全樂觀。
雖然大疆雖然擁有著眾多專利,但有80%的零部件裡是擁有美國技術的。
如果不對供應鏈進行調整,那麼危機隨時發生。
而目前大疆還並不是很明確美國政府的意圖,就如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所說:
「目前,只知道大疆可以在美國繼續銷售,其他影響沒有人可以回答。實體清單和以往的約束力不太一樣,具體怎麼約束還需要過幾天再看看。」
也就是說,未來一切不利條件,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對於大疆來說,失去美國市場是一個無比慘痛的損失,因為大疆有40%的營收來自於此。
老徐我很無奈地看到,時至今日大疆也跟華為面臨一樣的情況。
沒有核心技術傍身,企業再強悍也只是一個空殼。
之前看到國內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搞晶片研究,諸如「晶片大學」剛剛官宣。
但一切還需要時間。
大疆值得驕傲,華為值得追捧,但這兩個我們拿的出手的,卻都倒在了核心技術這個門檻上。
而且,一模一樣的困境。
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