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日本最美的季節即將到來,京都的紅葉正醞釀著最後的精氣神等你前去。日本除了美景可以治癒我們,美食作為旅者不可錯過的一環更能撫慰人心。
說到美食,值得回味的除了口感、風味等生理上的享受,更有它和人的關聯。比如《深夜食堂》最動人的一點,在於它講的雖然是食物,故事卻是關於人的。每一集最前面出現的標題是普通的菜名,卻好像帶了一種情緒。
今天淺子也要分享關於食物和治癒的故事。《Brutus零食特輯》採訪了38位日本人和他們最愛的零食的故事,他們中有名店的店主、設計師、雜貨鋪的老爺爺、甚至新生代的少女偶像。正是標準的日劇眾生相模式。淺子選了其中16個輕鬆治癒的故事,作為夜晚的小插曲。相信很多人看完以後會說,嘿,要問我和咪咪蝦條的故事,我也能講個三天三夜!
森永牛奶太妃糖
1914年開始發售的日本國民糖果,它當年率先採用了便利的抽屜式設計,一時間風靡。這種延續至今的黃色包裝如今也是眾多日本百姓心中的經典。
現在說來有點慚愧,但我小學的時候真是長得人見人愛。可愛到到街上買東西,女性店員都會從口袋裡摸出糖果送給我。其中就有森永的牛奶糖。第一次吃的時候被驚豔到了。即使長大以後吃遍了世界各地有名的糖果,也一直覺得沒有比它更好吃的了。現在因為職業需要必須控制糖分,但每天早上還是會吃上一顆,它會喚起一天的活力。
<中村>芝士片
我從助手時代就開始吃這個,便宜、味道好、還有相當可觀的卡路裡。以前窮到吃不起飯的時候,就拿一包芝士片、一罐啤酒果腹。這麼多年過去,中村芝士片的包裝和味道都一點沒變。現在在我看起來,它真是一種充滿故事的零食(笑),帶著一種「這就是本大爺的青春」的感覺。所謂男人的浪漫,大概就是「沒錢的話大不了拿零食當飯吃」的豪邁吧。
卡樂比 淡鹽味薯片
1975年開始販賣的經典口味。
我家80歲的老奶奶第一次吃到這個薯片的時候說:「這是什麼?!這麼薄這麼好吃。」反正我最中意淡鹽味的,薄薄的、口味單純的薯片最棒了。去朋友家聚會的時候一定會有個人帶著它。一直想去卡樂比工廠參觀來著,但集不齊人數。所以這種美妙的口感背後,對我來說還是個謎……
樂天 <超級宙斯外傳>
裡面附贈隨機英雄卡片的巧克力威化,90年代初風靡日本大街小巷的零食。
記得當年上小學的時候,「超級宙斯」流行到快成為社會問題的程度。我自己當然是偷偷拿著父母給的坐車錢去買啦(笑)。這陣流行過去後,它就消失了。直到幾年前偶然在便利店裡又見到了熟悉的「宙斯」,小時候的記憶一下子湧了回來。那時候好像把買這個當做每日佔卜,早上一定要去買一包。如果抽到了惡魔卡就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再去買一包……
明治 CHOCO BABY
50多年人氣不衰的明治小粒巧克力。外形可愛,令人懷念的牛奶口味。
因為工作關係,我總需要一大早就開車去築地進食材,所以總是很困。每次都是靠這些小小的明治牛奶巧克力,在駕駛間隙擊退睡意。才賣100日元一包的 CHOCO BABY是開車的良伴。3小顆下肚,再沉重的眼皮也撐開了。
<龜田制果>白色風船
奶油夾心仙貝
白色風船是我從小最愛的零食,但可惜東京的超市真的很少有賣。越是這樣就越想吃,也曾試著用普通的仙貝加上黃油去仿造它的味道,最後出來的味道卻完全比不上它本身。離開家人朋友,一個人待在東京,白色風船對我來說是鄉愁。
純露<UHA味覺糖>
砂糖濃度很高的懷舊型糖果。有金黃色的原味和茶色的紅茶味兩種味道。
記得小時候,最幸福的事就是在小店買上一包可樂糖。後來剛到東京時,每天乘著電車上下學的時候總能聞到一股濃鬱的紅茶味,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幸福感。原來這就是純露糖的味道。後來我每次吃這種糖時都會想,是不是也在向陌生的路人輸送幸福呢。
<イシイの甘慄>
東京最流行的天津甘慄店,優選萬裡長城附近的高品質板慄。
常被人說長得像顆慄子,慄子也恰好是我最喜歡的食物。很多知道這一點的客人們每次來都會給我帶上一些。天津的甘慄好剝又軟糯。每次都會一個人偷偷地躲在車站角落裡吃。對我來說,甘慄就是結束一天工作的那杯啤酒。
<綠屋> 笹子餅
在甲州街道有一座險峻的笹子餅,山腳下杉樹林立,笹子餅就從這裡誕生。用笹子嶺上的溪流浸了一晚的米蒸熟,再手工捶打而成。明治38年(1905)就開始在國鐵中央線的列車上販賣。
第一次吃是小學的時候,已經是六十多年前的事啦,都忘了是誰買回來的。當時這樣的點心是過年才能吃到的奢侈品啊。笹子餅是我們當地的名產,但只在坐國鐵時才能買到。當時只有去甲府的時候才能翻過笹子山去坐國鐵。於是,為了名正言順,我參加了甲府的桌球比賽。再沒有比列車上笹子餅的叫賣聲更動聽的了。因為是偷偷買的,回家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校服上有沒有沾上白色的粉。雖然當年去甲府的比賽一次都沒有贏過,所以笹子餅都是戰敗的味道(笑)。
明治Kaaru起士球
1968年開始發售的零食,融合了6種不同口味的cheese。
樂天Ghana牛奶巧克力
2013年迎來了50周年的經典牛奶巧克力,口味和包裝都嶄新升級。
現在開始回想一下的話,似乎從小學開始,我就熱衷於各種古怪的零食吃法。比如吃百奇的時候會先狂舔上面巧克力的部分,吃蘑菇山的時候會把餅乾和巧克力的蘑菇頭分成兩堆……當中我最滿意的就是就是Kaaru起士球和樂天巧克力的組合。完美地把巧克力卡進kaaru中間的縫隙裡,口感超級棒!我出生在1966年,很神奇的是我的小學生時代(70年代)風靡的零食現在還都能買到。那時所流行的漫畫、英雄是今天的日本文化的根基。
金楚糕
衝繩的定番手信。口感鬆脆的衝繩傳統點心。
我最喜歡的味道卻是我一次都沒有買過的(笑)。因為每年都會有那麼幾個去衝繩旅遊的朋友「主動奉上」。金楚糕的外表樸素,卻有獨特的甜味,和咖啡是絕配。我真是好愛衝繩啊,雖然從來沒去過……
<日本橋錦豐琳>鹽餅
日本傳統點心的現代演繹。
大概是中學的時候吧,正月的時候在親戚家吃了炸的鏡餅,因為實在太好吃了,從那以後對其他任何米制的點心我都自動忽略。但半年前偶然在超市裡買到的這個「鹽餅」卻很讓我驚喜,純粹的米香和恰到好處的鹽味,讓我回憶起小時候正月裡的味道。這麼說可能有點誇張,但當時真的有一種「終於找到你了」的感動。
<新宿高野>水果味巧克力
藍莓、草莓、檸檬、芒果、哈密瓜、香蕉、牛奶7種味道的水果味巧克力。
下棋的時候大腦需要集中思考,因此糖分補給是必須的。從我初中的時候開始就會把<新宿高野>的水果巧克力帶到賽場上,雖然對弈的時候很緊張,都是隨便摸一種味道,但是很喜歡咬下去的時候滿溢的果香。比賽的時候真的不管吃多少都還是會體重變輕,之後就要狂吃甜點和霜降牛肉……
香港特產 <葵花牌>山楂餅
記得剛剛開始開雜貨店的那陣子(1974年),街上新開的鞋店、賣廚房用品的店啊都會拿各種水果來做裝飾。所以我一直堅定地覺得連水果也算是雜貨的一種。35年前去香港的時候,我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零食。這種像話梅一樣酸酸甜甜的點心完全就是令人開心不已的雜貨啊。
果子工坊RusuRusu <夜空罐>
淡淡的檸檬味的星星形餅乾。附三種藍色的摺紙,是天空的顏色。
第一次吃到它是在和藝術監督大谷有紀先生合辦的《說謊的星星變多了》展上,一位來訪的客人把它送給了我。打開銀色蓋子的時候,看到裡面星型的餅乾和深藍色的摺紙,覺得「夜空罐」這個名字真是有趣。將一顆顆星星放到口中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吃掉了某一個星座(笑)。就連落在膝蓋上的碎屑都覺得,「是星星的碎片啊」,大概應該拿去給小鳥分著吃吧。
波露夢 奶油威化
1974年開始發售的長條形奶油威化餅,層層酥皮包裹著可可奶油,散發著濃鬱的昭和風情。
媽媽說她小的時候,曾夢想過吃波露夢的點心吃到撐。這個夢想在我小時候變成了一件很理所應當的事。在波露夢的所有餅乾裡,我最喜歡的就是奶油威化。記得以前當童星的時候,一直躲在保姆車裡狂吃,把弟弟的份也吃掉,結果被媽媽罵了(笑)。現在我媽還是經常一時衝動地去買一大堆放在家裡。
如果這輩子只能選一款零食,我願意吃著它變老!
文 | 淺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晚日雜(id:yiwanriza)
點擊閱讀原文,預訂楓葉季特色日本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