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語:秋天有隻「老虎」,儂曉得伐?

2020-12-16 瀟湘名醫

立秋到了,應該算是秋天了吧,為啥天氣還是這麼熱?小辰光,一到這個時節,常會聽到長輩們念叨「秋老虎」結棍哦。秋天哪能冒出來一隻「老虎」呢?

我小辰光,蠻多碰著講立秋之後,天氣仍舊是老熱的,就會聽到爺娘講了:哦喲熱是熱得來,「秋老虎」是結棍哦。哪能秋天還會這麼熱,為啥秋天有隻「老虎」呢?那時真搞勿懂。

長大後才曉得,所謂「秋老虎」是發生在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秋之後,屬於短期回熱天氣,就像一隻老虎一樣蠻橫霸道,所以民間稱這種氣候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公曆的8—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同,短的持續半個月,長的要兩個月。氣溫雖高,但是總的來說空氣乾燥,陽光充足,早晚天氣還是相對陰涼的。

民間根據歷年的經驗,總結出了24隻「秋老虎」的說法,廣為流傳。據說,每年的立秋當天如果沒有下雨,那麼立秋之後的24天,同樣是很熱的,就把這24天叫做24隻秋老虎;如果立秋當天下雨了,哪怕是小雨,則稱為「順秋」。意思是順著秋天?民間有俗語:一場秋雨一場涼,就是說順秋以後天氣就會變得越來越涼爽適宜。「秋老虎」一過,真正的秋天就會到來。

入秋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特別是入秋之後連續性晴天勿落雨,暑氣會更加逼人,這種氣候就是民間講的「秋老虎」了。但只要注意飲食,「秋老虎」是完全可以降伏的!

首先,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你家消失。

蓮心、芡實(也就是雞頭米)、還有薏米(也就是俗稱的米仁),對夏季煩熱、失眠有一定的食療效果。一般來說,此類飲食能防暑收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心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另外,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又能夠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元素。

經過一個漫長的夏天后,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老年人,多數存在脾胃虛寒的症狀。所以像西瓜、生梨、黃瓜這類比較寒涼的瓜果,多食可能傷及脾胃,在這段時期儘量要少吃。

飲食營養也很重要,不能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有許多食品譬如講:像鴨肉、泥鰍、西洋參、魚肉、豬瘦肉、海產品、豆製品等,既有清暑熱又有補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當然,還是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合理選用。假使講嘌呤高的人,豆製品、海產品也是勿好多吃。

以上內容選自嘉定電臺滬語專題《嘉定故事》中的非固定欄目【往事如風】。

《嘉定故事》自2007年開播至今,致力於傳播嘉定傳統歷史人文和地方風物的精髓,為弘揚本土文化作出了積極的努力與探索,已打造成滬郊獨樹一幟的滬語品牌廣播節目。節目形式以訪談為主,加上不定期的小欄目【往事如風】,表現手法上顯示了靈活性與多樣性。【往事如風】為配樂的滬語播音,作品由主持人撰稿或嘉賓、聽眾投稿,主要是懷舊的生活類散文、隨筆。

【播出時間】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12:30分首播,當晚18點重播。

【播出頻率】FM100.3兆赫,嘉定人民廣播電臺

撰稿、朗讀:俞慧

部分圖片及信息來源網絡

編輯:王麗慧、倪丹丹

【來源:上海嘉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四史」學習教育 | 這三個紅色滬語背後的故事,儂曉得伐?
    「四史」學習教育 | 這三個紅色滬語背後的故事,儂曉得伐?鏈 接為服務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搭建紅色場館與公眾交流、互動的平臺,用好用足豐富的紅色、海派、江南文化資源,讓更多觀眾感受紅色文化、海派文化的魅力,中共四大紀念館首創用滬語講述
  • 上海閒話,儂來賽伐?《滬語人氣王》看他們各顯神通
    儂會講上海閒話嗎?儂曉得上海閒話哪能來額?作為海派文化重要載體,滬語以不斷豐富的內涵與創新的表達記錄了時代的發展,承載了上海的城市記憶。作為最有影響力和代表性的吳語方言之一,滬語同樣承載了古代江東文化氣息,融匯了江南語言文化的精華,具有深厚文化積澱。它以本地吳語為基礎,在上海開埠後,融合吳語區各地移民方言,比如被大眾廣泛熟知的意為「我們」的詞彙「阿拉」即來自寧波話。
  • 江寧「15分鐘生活圈」,儂曉得伐?
    江寧「15分鐘生活圈」,儂曉得伐?有基本服務設施嗎?……15分鐘生活圈「15分鐘生活圈」主要指居民在出門15分鐘步行距離的社區生活圈中,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主要包括便民市場、運動場地、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服務機構等五大類設施。
  • 【周知】儂曉得伐,阿拉「早餐工程」也要「上牌」啦!
    【周知】儂曉得伐,阿拉「早餐工程」也要「上牌」啦!你不想吃也可以↓(來源:上海發布)原標題:《【周知】儂曉得伐,阿拉「早餐工程」也要「上牌」啦!》
  • 【群組危害】群租危害 儂曉得伐
    【群組危害】群租危害 儂曉得伐 2020-06-25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虹口老底子有條「百老匯路」,儂曉得伐?
    虹口老底子有條「百老匯路」,儂曉得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美國紐約有條著名的
  • 鼎豐醬園的故事,儂曉得伐?古蹟新探帶你了解這段歷史變遷
    鼎豐醬園的故事,儂曉得伐?蕭蘭谷吸收張、李、鮑三姓股金以充實資本,企圖與南橋另一家醬園鼎和競爭,但其只知賺錢,不管生產,產品質量低劣,當時南橋人數落說:「蕭鼎豐醬油食而無味,燒酒吃不醉人」。鼎豐信譽下跌,業務清淡,連年虧損,直至瀕臨破產。
  • 上海話「雙肩包」和「生煎包」儂分得清爽伐?看看他們怎麼說…
    旁友,小坊問儂 儂屋裡廂額小巨頭會得講上海閒話伐 如果伐會 儂為啥伐交伊 如果會得講 儂組撒還伐讓伊來
  • 「零拷」醬油不算什麼,上海還有「零拷」洗衣液,儂曉得伐?
    「零拷」醬油不算什麼,上海還有「零拷」洗衣液,儂曉得伐?還有沒有私藏懷舊店鋪,歡迎和小申分享呀~內容綜合自:新民晚報、新民視頻、儂好上海、網絡等原標題:《「零拷」醬油不算什麼,上海還有「零拷」洗衣液!儂曉得伐?!》
  • 儂曉得伐?150年前的浦東人家裡用些啥物件
    儂曉得伐?南匯博物館在惠南鎮車來車往的主幹道拱極路旁,有一條鬧中取靜的文師街,文師街上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博物館——南匯博物館。今年1月6日是南匯博物館的開館16周年紀念日。
  • 為啥只有上海人頂愛吃鮮肉月餅,儂曉得伐?
    為啥只有上海人頂愛吃鮮肉月餅,儂曉得伐?元錢肉票,大概只可以買1公斤豬肉。首先,好吃是肯定的,然後在眾多說法中有一種是非常有意思的。據說,位於老上海淮海中路瑞金路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是上海最早做鮮肉月餅的地方,所以「上海鮮肉月餅」也叫「高橋鮮肉月餅」。根據上海市政府公開信息顯示,上海是從1955年12月開始,第一次提出買豬肉要憑票,也就是我們說的「肉票」。市區居民平均每月每人有2元錢肉票,大概只可以買1公斤豬肉。
  • 儂曉得伐,阿拉徐匯的家庭醫生老優秀啦!
    儂曉得伐,阿拉徐匯的家庭醫生老優秀啦! 對居民而言家庭醫生不僅是醫生也是朋友和家人家庭醫生的一個電話一句提醒、一個安慰都能讓他們備有安全感
  • 「加拿大鵝賣斷貨」上熱搜,「羽絨服鄙視鏈」儂曉得伐?
    「加拿大鵝賣斷貨」上熱搜,「羽絨服鄙視鏈」儂曉得伐?所以這兩天有朋友經過國金中心,或者環貿商場,看到這樣,猜想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在羽絨服品牌裡,也是有鄙視鏈的!
  • 「滬語」這首家喻戶曉的古詩,儂用上海話讀得來伐?
    當有腔調的上海話碰上韻味十足的古詩詞,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今天這首古詩,大朋友小朋友應該都很熟悉了,不過用上海話來讀可不太容易啊,你也來試一試吧,小布期待在留言區看到你喲!小布期待你的聲音這首詩原來有這麼多知識點和小技巧,現在儂曉得哪能讀了伐?歡迎大家繼續多多支持小布的#上海閒話#~!
  • 儂曉得伐?在上海,有些新村只有「一村」
    張淵源 上海老底子儂曉得伐?在上海,有些新村只有「一村」哦,來看看這裡有沒有儂居住的地方1塘子涇新公房:凱旋一村凱旋一村在徐家匯街道西部,1989年所建,有6層樓房15幢,因近旁的凱旋路而得名,屬西塘居委會管轄,而這「西塘」就是西塘子涇的簡稱。
  • 儂曉得阿拉上海話拜年哪能槓?上海話版新年祝福來了,頂頂靈光額
    雖然那時候的滬語跟現在有不少區別 但是聽起來還是老親切額話說,現在滬語的普及度越來越低 特別是小朋友能講滬語的真的太少了 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 初一最重要的事就是拜年 所以小編建議: 不妨用上海閒話來給親朋好友們拜年 不要太靈光哦~
  • 儂曉得伐?!
    儂曉得伐?! 「孩子都會打醬油啦~」 已經成為了大家口中的俗語。
  • 儂真的曉得伐?阿拉的上海到底有多嗲?嗲澀特了!
    儂真的曉得伐?阿拉的上海到底有多嗲?嗲澀特了! 鎮子上有著各種有模有樣的小弄堂, 小茶室,北大街也有很多小吃, 工作日去的話人不會很多。
  • 儂曉得伐?1960年,上海人就開始上「網課」了
    由於校址附近有電臺幹擾系統,影響電大電視信號傳播,經楊浦區政府協調,於1984年8月又與楊浦業餘大學對換校址,遷至阜新路25號,自此終於有了穩定的辦公地點。上海工運志》2、《楊浦區志》3、《改革創新1978-1992》4、《:中國人的第一次英語革命》,《中國新聞周刊》,2008年08期來源:「小曹曹和小章章」公眾號小曹曹和小章章 ,作者小曹曹和小章章上海老底子每天為儂送上精彩文章一組
  • 魔都便利店的「隱藏服務」,儂曉得伐
    ★滬語服務  算是上海本地老牌便利店了,在這兒,「滬語服務」也算是便民服務之一,「周邊小區老人比較多,普通話聽不太懂,上海話比較貼心。」★複印傳真  雖然並非每家店都有,但只要毗鄰學校或者CBD商務圈的門店,大多配備這服務,年輕人習慣四處找文具店列印,其實光明便利店就有。★送貨上門  針對周邊的小區住戶,光明裡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這一傳統已經保持好幾年了,年輕人大多不知,卻深受老人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