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退休同事送我一個魚缸,我一直在試探它所能容納生物體的極限,現在差不多到頭了。其中以軟體動物為主,螺貝皆有,具體數目不詳,肯定三位數以上。今天分門別類「總結」一下,給這些陪我跨年的小生命留些印記,以供來日之思。愛過。
瓶螺類
正腹足亞綱 主扭舌目 瓶螺總科 瓶螺科
圖一 黃金螺
黃金螺,常見大型觀賞螺,溝瓶螺/Pomacea canaliculata的黃化品種。溝瓶螺即是南方臭名昭著、人人得而誅之的入侵物種「福壽螺」,嚇人不?食性頗雜,葷素不忌,能吃也能拉,「頃之三遺矢矣」;生長迅速,繁殖能力強,目前已有1/2米粒大小的後代出現。
圖二 紫紋螺
圖三 象牙白
圖四 藍神秘螺和黃金螺對比
神秘螺,花色較多,紫白金青皆有之,前身為廣布瓶螺/Pomacea diffusa,又名平肩瓶螺,也是福壽螺之一種。外形似黃金螺,也有和黃金螺一致的色型,其體螺層(最膨大的那一層)和上層的夾角約等於90°,故曰「平肩」;而黃金螺在該處有明顯凹陷的「溝」,夾角小於90°,據此可區分。亦有產卵,惜未見孵化。
小結:1、雌雄異體,需離開水面一定距離才能產卵,故魚缸不能放滿水,免得找不到地方給憋出毛病來;2、黃金螺的卵粉紅色,神秘螺的卵灰白略帶紅色,都是密集成坨的形態,為避免引發不適感,圖就免了。3、好養活,想養死都難。不耐低溫,在北方的野外水域嘚瑟不起來,但在有暖氣的室內無需加溫。
潮螺類
異鰓亞綱 潮螺總目 椎實螺總科
圖五 蘋果螺(粉色)
圖六 蘋果螺
杜式麗卷螺/Planorbella duryi,扁卷螺科,商品名蘋果螺,有粉、紅、藍、豹紋等各種色型,普及程度比黃金螺高,繁殖能力更加強悍,隨手扔幾個就有可能爆缸。我這裡嬌嫩欲滴的第二代已然長成,年老色衰的上一輩被我悉數清除。不必心軟,「三嫌老醜換娥眉」,正是沿襲古人遺風。
圖七 澳洲紅螺
澳洲紅螺/Bulinus sp.,淤泥螺科,又名尖頂紅螺、法國金螺,曾經非常流行,後來人氣漸消,目前在青島南山市場還能見到。該種螺殼粉紅色,長卵形,少見的左旋,軟體部分顏色和紅色的蘋果螺相同。好養,據說繁殖不易,就算產卵孵化也很容易團滅。
圖八 耳蘿蔔螺(疑似)
圖九 左耳蘿蔔螺,右囊螺
椎實螺和囊螺是常見的雜螺(無法精確鑑定,故以科名稱呼之),顏值低下,一般人不會專門養,我是二般人。圖八疑似椎實螺科蘿蔔螺屬的耳蘿蔔螺/Radix auricularia,觸角很有個性,呈三角狀,有點像水牛角;囊螺乍看和耳蘿蔔螺有點像,殼表面都有類似豹紋的斑點,但實際上更像澳洲紅螺,螺殼左旋,觸角絲狀,區別明顯。
小結:1、無「口蓋(厴)」,和陸地上的蝸牛類似;2、雌雄同體,異體受精,但耳蘿蔔螺可同體授精,即便一隻進入魚缸,不久也可能會「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我這些就是這麼來的;3、此類中有不少種類能在殼內充進空氣,腹足倒掛在水面仰泳,以上四種全都擁有這項技能。
蜑螺類
蜑螺形亞綱 珍珠蜑螺目 蜑螺總科 蜑螺科
圖十 閃電斑馬螺和斑馬螺
右邊大個頭是麗絲蜑螺/Vittina turrita,斑馬螺,殼表黑色,具黃褐色條紋;左邊是幡條蜑螺/V. coromendeliana,閃電斑馬螺,與前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其條紋為曲折的「閃電紋」。二者螺殼均為水滴形,但仔細看還是略有不同,只是不太好描述。
圖十一 洋蔥螺
圖十二 洋蔥螺
洋蔥螺,正名半錐蜑螺/V. semiconica,螺殼為短粗水滴形,紅棕色或橙紅色,具螺旋排列的黑色斑。腹足暗黑色,口部有一圈「黑嘴唇」,還挺萌的。和其它蜑螺一樣,洋蔥螺也喜歡夜遊,白天公認亮相是比較少見的情況。
圖十三 黑金剛螺
黑金剛螺,即軍帽螺/Neritina pulligera,也叫黃口蜑螺,螺殼呈半球形,通體烏黑,故名。通常白天潛伏沙內,或龜縮於角落,很難拍到;而且腹足吸附力很強,強薅容易致其損傷,所以擺拍也很難,只好借用別人的----本篇唯一一張網圖。
小結:1、以上蜑螺均出身於鹹淡水交界的「汽水區」,淡水能存活,人工環境下不能繁殖;2、產卵很勤(不能孵化),密集附著在其它螺或貝的殼上,麻麻賴賴,令人極為厭惡,我有點後悔引入蜑螺;3、除藻能手,黑金剛螺是業界公認的翹楚,有蜑螺在,綠藻成不了氣候,只能苟且偷生。
田螺類
正腹足亞綱 主扭舌目 田螺總科 田螺科
圖十四 石田螺
石田螺/Sinotaia sp.,具體種不知,只能「鑑定」到田螺科石田螺屬,分布遍及南北淡水水域,常見的食用螺類,著名的廣西螺螄粉中的「螺螄」即是石田螺(過去叫方形環稜螺),真正以「螺螄」為正名、擬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物種Margarya melanioides僅產於雲南的高原湖泊,尋常人等見不到。
圖十五 耳河螺
圖十六 耳河螺
耳河螺/Rivulafia auriculata,我國特有淡水螺類,產於南方水域,我這一批來自於湖南。殼形和一般田螺類明顯不同,體螺層佔比很大,殼面亮黃色(尾部被腐蝕後呈銅鏽色),但它們剛來時渾身長滿綠藻,根本看不出原色(shai),幾天內即被蜑螺們迅速剃光.圖十五正好表現了這一過程。
圖十七 廣東角螺
廣東角螺/Angulyagra sp.,田螺科角螺屬,具體種不知,好像分類有點爭議。形狀和普通的石田螺差相仿佛,殼面有凸起的深色環紋,使得其顏值上揚,雖是本土原生種,但躋身於觀賞螺行列也不算僭越,比那什麼雪琴唱歌合理多了。
圖十八 東北田螺
圖十九 東北田螺
圖二十 東北田螺
來自哈爾濱松花江流域的東北田螺/V. chui,雖其貌不揚,比普通田螺形狀更矬一些,但卻是我這裡最珍貴的物種,和螺螄一樣擬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目前還不是,所以我沒有違法)。很遺憾,廣東角螺和湖南耳河螺都活得還不錯,東北田螺卻大部陣亡,跨年之後就剩仨了.還有倆小崽子疑似東北田螺,希望都在它們身上了。
小結:田螺科有漢白玉田螺、龍功螺等「觀賞螺」種類,我全無興趣,只養了這些本土種,感覺反而不如流行的「觀賞螺」類好養。很奇怪,我這裡過濾器加氧泵俱全,好吃好喝伺候著,總比野外環境和東北苦寒之地強吧?後來和網友交流得知,那些死去的田螺很有可能是餓死的,一般螺糧並不符合它們的口味,應該餵螺旋藻片才對。
蜷[quán]類
正腹足亞綱 蟹守螺總科 短溝蜷科
圖二十一 寧波短溝蜷
寧波短溝蜷/Semisulcospira ningpoensis,以前叫方格短溝蜷,雖以「寧波」冠名,卻分布廣泛,青島亦是產地之一。蜷類中有不少著名的觀賞螺,比田螺科更盛,我也只養了這一個本土種,填補一下錐形螺殼的空白。該種無法像其他螺類一樣在玻璃壁上上下自如,只能始終螺塔衝下,擰巴著往下挪,費老勁了。
注意:很多人看見這類螺殼錐形的螺,就認為是傳播血吸蟲的釘螺,其實差得遠。著名的血吸蟲宿主是湖北釘螺/Oncomelania hupensis,長度不足1釐米,水陸兩棲,在水中和潮溼的草叢中活動,和蜷類迥異。
貝類
圖二十二 無齒蚌
圖二十三 左麗蚌,右無齒蚌
圖二十四 上矛蚌,下河蜆
淡水貝類沒啥觀賞價值,養這些只是出於興趣。精確分類辦不到,簡單介紹一下:圖二十三中的大塊頭是蚌科無齒蚌屬某種,可能是背角無齒蚌/Anodonta woodiana或Sinanodonta woodiana,一般語境中的河蚌,移動時橫衝直撞,猶如黃牛犁地,常把過濾器搥歪了;還有蚌科麗蚌屬某種和矛蚌屬某種,金黃色的小蛤蜊是蜆科蜆屬的河蜆,這些通常鑽入沙中,只留呼吸孔外露。
圖二十五 淡水殼菜
圖二十六 淡水殼菜
重點說一下湖沼股蛤/Limnoperna fortunei,又名淡水殼菜,看著很像海虹、淡菜或者青口貝吧?像就對了,該種是貽貝科中的淡水種,主要生活在南方水域,甚至自來水管道中也會有。和海裡的貽貝一樣,會分泌黏性極強的足絲,藉以附著在其它物體表面。既能固著也好動,還能沿著玻璃缸壁上下移動(如圖二十七),這一點其它幾種都辦不到。
其它
圖二十七 高體鰟鮍
圖二十八 中華花鰍
圖二十九 黑殼蝦
圖三十 某泥蟹
除上述軟體動物之外,我的魚缸裡還有些小魚小蝦小螃蟹:魚以高體鰟鮍為主,還有幾條中華花鰍;蝦是所謂的除藻「黑殼蝦」,可能是匙指蝦科的種類;小螃蟹應該是某種泥蟹,據說在「深水」中活不過一周,但我這幾隻早就超過大限,仍然健在。不再一一贅述,ov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