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身便攜】旅行必備新夥伴:索尼Sony MDR-1000X抗噪耳機

2021-02-13 視聽發燒網

為了Signature系列與MDR-1000X抗噪耳機的發表,Sony千裡迢迢把媒體帶來柏林,極為用心,而且在IFA展後的晚餐時,每個人發了一隻MDR-1000X當做伴手禮,又是一個驚喜。

既然是Sony送的耳機,看來評論肯定只有好評囉?其實U-headphone和U-Audio的編輯原則一樣,都是「正面評價」,假如遇上評論員覺得不夠格寫評論的器材,我們會默默地還回去,不予置評,所以基本上不會出「壞評」,讀者們也可以想像,當器材退回去的時候會多尷尬。

讓人開心的伴手禮

我收到MDR-1000X的時候,因為人在柏林,心裏面著實開心,因為這代表我回程搭機時就有主動抗噪耳機可用了。當然,我不是沒有主動抗噪耳機,但是一直找不到好用的,所以旅行大多不會帶,這MDR-1000X究竟夠不夠好,就看它日後會不會成為我出國搭機的「標準配備」了。

主動抗噪耳機的原理,是利用麥克風偵測環境噪音,然後耳機內的主動抗噪線路會發出與環境噪音「反相」的聲波,靠聲波正負相位抵消的作用,達到「主動」抗噪的效果。至於被動式抗噪,講的是一般耳塞式耳機,因為記憶海綿耳塞或是矽膠耳塞,本來就有過濾外界噪音的效果,所以相對於主動線路,這類耳塞式耳機就變成「被動抗噪」。平常我出國的時候,身上帶的是Atomic Floyd Super Darts耳機,外加Comply記憶海綿耳塞,不聽音樂,自然可以降低飛機的噪訊,而且不怕「沒電」。

超強力二十小時續航力

您看出為什麼我之前不帶主動抗噪耳機出國了,第一是主動抗噪耳機多是頭戴式設計,尺寸比較大,第二點我更在意的是電力供應,過去為了長途飛行所需,抗噪耳機大多採用乾電池供電,就算您這趟旅行要飛超過十小時,帶幾個乾電池在身上也就能應付,可是現在大多採用鋰電池供電,因此續航力就很重要了,要是只能撐個三、四個小時,飛日本、韓國或泰國還可以應付,但遇上跨洲航程那就沒輒了。

好,那MDR-1000X的電力續航力有多久?我看到規格嚇了一跳:20小時!真的,我看了三次,確定那不是「待機時間」,而是「使用時間」。我可以把規格講得細一點,聽音樂加上抗噪開啟,最高使用時間20小時,但聽音樂不開抗噪,使用時間22小時,若用MDR-1000X講電話加抗噪,使用時間24小時,若不開抗噪則可使用26小時。規格表上特別寫著「連續使用時間」,這可真是厲害的使用續航力啊!這麼強的電力供應,需要多久充飽電?規格上寫著4小時,這樣晚上睡覺前充電,第二天一定電力全滿。

各種功能「語音」通知

我在柏林拿到MDR-1000X,馬上開箱,電力開啟,MDR-1000X輕柔的女聲回答:「Power On」,抗噪功能自動開啟,再輕輕單擊電源開關,輕柔的女聲又回答「Battery Level High」,顯然出廠前已經充飽電,但是我還是插上計算機,把電充得飽飽的。這些預錄在MDR-1000X裡面的聲音,讓我們不需要「看」任何指示燈號,就知道耳機的工作狀態。第二天我把iPhone與MDR-1000X藍牙配對,開機之後的回答變成「Power On, Bluetooth Connection Successful」,然後抗噪自動開啟。

我們說抗噪耳機的原理是要「偵測環境噪音」,然後對應發出反相訊號抵銷噪音,偵測噪音靠的是麥克風,而且MDR-1000X是雙麥克風,據說就是因為這個麥克風的感度更好,加上新的數字抗噪DSP性能更佳,讓MDR-1000X達到「現今抗噪效果最佳」的好表現。Sony會這麼說當然「有所本」,其實他們有實驗室的測試數據,證明MDR-1000X的「抗噪」效果當今第一,但是Sony只給看數據,不準拍照,也不能公布他們拿了哪些抗噪耳機來比,但我可以給大家一個方向猜:目前市場上賣得最好的抗噪耳機,那就是MDR-1000X主打的對手。

三種抗噪情境設定

MDR-1000X的按鍵很簡單,總共三個,全都在左邊,正下方是電源開關,輕單擊開啟,再單擊「語音報告」電力狀態,長按則關機。電源開關上面一個寫著NC的按鍵,那是抗噪功能開啟或關閉的開關,一樣會有語音回饋,告知MDR-1000X準備做什麼動作。再向上一個按鍵寫著「Ambient Sound」,這就是MDR-1000X的「特異功能」了。開機的時候抗噪功能會自動開啟,這時環境噪音會降低許多,旁邊的人跟您講話,不會到聽不見的程度,但會顯得模糊,且距離感更遠。

如果您在飛機上沒有別的事情可做,聽不清楚也沒關係,但假如您在等飛機,需要聽廣播,怎麼辦?這時「Ambient Sound」就有效了,模式有兩種,分別是「Ambient Sound Normal」與「Ambient Sound Voice」,「Normal」模式會讓您聽見正常的環境音,而「Voice」模式仍有若干抗噪效果,主要讓您聽見講話的聲音,或是讓您注意廣播。這項功能開啟的效果很像是把環境噪音收音過濾之後,再利用MDR-1000X「放大還原」,所以聽起來多了一些高頻,我不太習慣,但確實可以讓您聽清楚周圍的聲音。

Sense Engine更方便好用

所以,當我在機場試了一下「Ambient Sound」模式切換之後,很快就覺得不好玩,直接切回「NC」全抗噪模式。可是MDR-1000X這項還原外界環境音的功能,其實有更好用的模式,就是新加入的Sens Engine,您只要把「右邊」耳機用手掌握住,耳機馬上感應,「嗶」一聲後環境噪音就還原了,MDR-1000X直接進入「Normal」模式,這時就算您帶著耳機,也能聽清楚所有聲音。以飛機上的情境來說,當空姐推著餐車來的時候,您只要右手搭在耳機上,就能聽清楚空姐所講的話,方便點餐囉。

Sense Engine還有另一項功能,那就是「客制化」抗噪效果。怎麼客制化?「NC」按鍵長按,語音告知「Optimization Start」,MDR-1000X就會發出幾段測試音,不到半分鐘就設定完成。這個優化的動作,是靠聲音偵測,根據每個人的耳朵形狀,還有配戴時的相對位置來設定抗噪效果。第一次設定時最有感,好像MDR-1000X把周圍變得更安靜一些,但後來再測試就不太有感,都已經優化了,當然不會更好啊!所以換人測試才會感覺有變化。

三大Sony獨家好聲技術

以上我所寫的都是MDR-1000X的功能,看起來頗多,但實際用起來卻很方便。我一路從柏林飛維也納,停六小時轉機再到曼谷,中間再停兩小時轉臺北,您看這航程有多長,還好有MDR-1000X一路陪著我。雖然我不是「一路聽到底」,但我最驚訝的是回到臺北之後,再檢查電力使用狀態,竟然還有「Medium」中等電力,可見續航力20小時所言不虛。

至於聲音的設計,MDR-1000X採用40mm大口徑振膜,比起最高階MDR-Z1R的70mm大口徑,40mm相對沒那麼偉大,但兩者價差五、六倍,MDR-1000X也夠厲害的了。此外,MDR-1000X還是第一款內建DSEE HX數字音質還原技術的耳機,寫到這裡,我常覺得Sony的營銷人員很辛苦,專有名詞一堆,而且讀起來一點也不直覺,這DESS HX到底是什麼啊?

其實就是數字DSP演算,把壓縮音樂儘量還原,而且就算在無線傳輸的MDR-1000X上面,也能利用DESS HX演算把音質進一步提升。難搞的專有名詞還不只這一個,還有LDAC與S-Master HX,唉,我看稿打了三次還背不起來,真是頭痛。S-Master HX是Sony獨家開發的全數字放大技術,可大幅降低噪訊與失真,至於LDAC是比藍牙更高階的無線傳輸,帶寬可達4.5MHz,可傳24bit/96kHz的高解析音樂,但是要配Sony隨身聽或高階手機才有效,iPhone果迷殘念。

比記憶耳塞隔音更舒服

關於MDR-1000X的功能與技術特點,大概講到這裡,接下來就是聽了!從柏林、維也納、曼谷、臺北這趟「接力轉機」,MDR-1000X真的發揮了大效果,雖然班機換得累,但我總是睡得很舒服,因為抗噪效果真的很好。現在長榮班機上有提供3M軟質耳塞,我拿來比對一下,抗噪效果不輸MDR-1000X,可是耳塞戴久了,耳朵會有壓力,拔下來的時候會覺得周圍肌肉緊緊的,不太舒服。

MDR-1000X呢?很輕鬆,佩戴上去275克並不覺得重,上了飛機,不接線,開機就切入抗噪模式。對抗飛機引擎聲這類持續穩定的機械噪訊,抗噪耳機效果非常好,而且MDR-1000X抗噪開啟之後,感覺很輕鬆,有些對聲音敏感的人會覺得抗噪耳機反而讓耳朵感受的「壓力」更大,並不是因為噪音,而是聲波抵消作用雖然聽不見,卻感覺得到,但是MDR-1000X和我以前聽過的抗噪耳機都不同,幾乎感覺不到這種無形的壓力。

完全無聯機5分鐘會自動關機

很舒服?是的,雖然要回家很開心,但出差還是累人的,戴著MDR-1000X享受起飛前的寧靜,飛機在跑道上滑行等待起飛,我已經有點睡意了,不過睡意才剛上身,MDR-1000X卻突然關機了,飛機引擎聲又傳入耳朵,醒了,但還是有睡意,再開機,MDR-1000X又正常工作,過不多久,「登!Power Off」聲音又響起,又關機,我猜是自動關機省電,重開一次算時間,答案是五分鐘自動關機。

這下有趣,MDR-1000X雖然可以接線,但大部分人應該都「只」用藍牙無線連接,我重新測試,在飛機上接線使用,MDR-1000X不會自動關機,但是飛機上不能開藍牙,等我下了飛機再試,與手機配對聯機之後,MDR-1000X就不會五分鐘自動關機,可是我搭飛機的時候只想「抗噪」,不想聽音樂看電影,而且不能開藍牙讓耳機與手機聯機,會自動關機怎麼辦?這次Sony的工程師有來臺灣參加發表會,我提了這件事,希望他們回去能把這個小Bug修掉。

除了自動關機的意外,這MDR-1000X真的讓我愛上了,它不重,攜行盒保護得很好,使用方便,我不僅在旅途中使用,連這個月搭捷運也都帶著,編輯看我玩上癮了,去日本參加東京音響展時還向我借耳機,現在MDR-1000X真的成了我的行動夥伴了。我愛在捷運上用MDR-1000X有兩個原因,第一、抗噪有效降低環境噪音,包括隔壁大媽聊孩子讀書不認真的故事,有了MDR-1000X就聽不清楚了;第二、我可以不用開太大的音量來聽音樂,因為環境噪音降低了。

音質細緻、音色溫暖

MDR-1000X的音質溫暖柔嫩,或許因為加入抗噪效果,而且是密閉式設計,聽起來透明度與音場不覺得特別開闊,但是音質的細緻與溫暖色調,卻是相當舒服,像是聽The Fairfield Four的「These Bones」,無伴奏男聲四重唱的嗓音厚實,濃度十足,左右分離度很好,左邊兩個人,右邊兩個人,聲部錯落有致,就算我是在捷運上聽,這種虛擬的左右分離效果依然很好,而且,有了MDR-1000X的抗噪開啟,我不用開大音量去抵抗捷運噪訊,聽得更輕鬆自在。

不過等我回家安靜的聽,這才知道MDR-1000X的好,把兒子搶去用的MDR-1R拿來比,這MDR-1000X高頻延伸到40kHz,但並不是更多高頻,而是聽起來更輕鬆自然的延伸,而且中頻段更顯厚實,MDR-1R馬上被比下去了。聽馬友友拉奏「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音色濃鬱,流暢的旋律線條帶著輕鬆感,換上杜普蕾拉奏「艾爾加大提琴協奏曲」,音樂的情緒又厚又沉,大提琴拉奏的張力更強。其實我對MDR-1000X的期待是「抗噪」,但沒想到聲音這麼好。

這次Sony為MDR-1000X調整出很討喜的溫暖音色,個性頗為均衡,聽什麼像什麼。我搭捷運其實比較喜歡聽老搖滾,用Apple Music隨意點播Guns N' Roses,「Appetite for Distruction」很適合擠捷運的怨念,或者聽Van Halen的「Jump」,老電子合成器的亮麗音色,配上陽光躍動的節奏,很適合下雨天期待陽光的心情。MDR-1000X播什麼、像什麼,沒有特別的僻性,低頻量感充足,但是整體頻段調整得很均衡,不會低頻轟隆隆卻糊成一片,而是結實有力的低頻下盤表現。

背它上班也甘願

聽了一個多月,我越來越離不開MDR-1000X了,雖然我在辦公室不會用它,但是搭車途中卻少不了MDR-1000X,不管捷運、巴士或高鐵,MDR-1000X的抗噪效果可以給我一個私密寧靜的「聲音空間」,而我本來以為隨身只會帶耳塞式耳機,現在MDR-1000X已經變成我背包內的標準配備,雖然它比耳塞式耳機重得多,也大得多,但要背它上班,陪我一段安靜的捷運搭車,我甘願!

器材規格

單元:40 mm凸盆單元,CCAW音圈

頻率響應:4 Hz~40,000 Hz

耳機線:1.5米鍍銀無氧銅傳輸線,3.5mm鍍金minijack端子

效率:103 dB/mW(耳機電源開啟以傳輸線聆聽),98 dB/mW (1 kHz)

(耳機電源關閉以傳輸線聆聽)

磁鐵:釹磁鐵

阻抗:46 ohm (1 kHz) (耳機電源開啟以傳輸線聆聽),16 ohm (1 kHz)

(耳機電源關閉以傳輸線聆聽)

【極品配搭】打造獨一無二的美聲:索尼Sony MDR-Z1R配TA-ZH1ES

【行業頭條】三大法器與IFA同步亮相:索尼SONY「醇音典範 ONE SIGNATURE SOUND」新品發布會

【新品速遞】通過Hi-Res認證的藍牙音箱:索尼Sony SRS-HG1藍牙音箱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添加微信號:sthificom 或掃描下圖二維碼進行關注。

相關焦點

  • 【新品速遞】一鍵開啟低音按摩:索尼Sony MDR-XB950N1抗噪耳機
    如果您是個行動聆聽的愛好者,那麼挑一副主動無線抗噪耳機,絕對是您在街頭享受音樂的好夥伴。Sony旗下有多款主動無線耳機,有的強調高音質,有的強調多彩時尚,也有的強調低音表現,就像這副MDR-XB950N1。
  • iPhone 7的優質選擇 Sony MDR 1000X主動式抗噪耳機
    先前Apple公布iPhone 7規格,果然沒有3.5mm耳機輸出孔,有線耳機的用家該怎麼辦呢?就在這發布會之前,Sony於IFA公布了他們最新推出的主動式抗噪耳機MDR 1000X,正好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優質選擇。
  • 最佳抗噪夥伴 Bose QC25抗噪耳機來襲
    作為一名資深的耳機收藏者,雖然擁有過許多耳機,但抗噪耳機一直不在我的收藏之列,因為「抗噪」的效果並沒有讓我感受到神奇的效果
  • 最佳抗噪夥伴 Bose QC25抗噪耳機試聽
    雖然擁有過許多耳機,但抗噪耳機一直不在我的收藏之列,其實曾經收到送測的抗噪耳機,但卻從來沒有刻意想收藏,因為「抗噪」的效果並沒有讓我感受到神奇的效果,直到Bose QC25出現,這抗噪的神奇效果才讓我在旅行途中真正感受到
  • 試用 | 智慧抗噪調整-Sony WI-1000X頸掛式藍牙耳機
    在過去,主動式抗噪耳機幾乎都是耳罩式耳機的天下,耳道式的主動式抗噪耳機並不是沒有,帶受限於其身形,內部所搭載的電路元件有限,抗噪效果反而沒有像耳罩式的主動抗噪耳機來得好。本人五六年前曾評論過一款耳道式的主動抗噪耳機,不過只能固定發出單一頻率的持續性抗噪訊號,雖然聲稱可以降低捷運行進時的噪音,但是其效果實在有限,很難將其歸類成「抗噪耳機」。然而今日,除了抗噪運算晶片的性能有不小的進步,現在不少耳道式耳機採頸掛式設計,可以容納更多電路元件,再加上手機App的搭配,耳道式的主動式抗噪耳機,不論在抗噪性能或是其它功能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 【耳機便攜】依舊穩坐抗噪王座:Bose QuietComfort 35抗噪耳機
    Bose首款藍牙無線主動式抗噪耳機2. 抗噪能力強3. 可搭配「Bose Connect APP」設定功能。提到主動式抗噪耳機,相信大家第一個一定會想到Bose的QuietComfort系列吧!大家會有這樣深刻的印象外,除了Bose抗噪耳機在市場中有著極高的能見度外,也不得不歸功於他們在抗噪技術上耕耘甚久。
  • 索尼MDR-1000X:值得你多花點耐心和銀子
    一條是常年使用的BOSE QC20耳塞,另外一條就是剛剛到手不久的索尼MDR-1000X。和之前在好友@花朵3GS 家裡看到的那條黑色1000X不同(詳細情況請見http://www.xxxxxbbs.com/thread/112421.html),我手裡這條索尼新降噪旗艦是所謂的「灰米色」——其實看起來更像是介於棕色和米色之間。
  • 大法的召喚—SONY MDR-Z1000耳機測評
    不過那時相對AIWA、松下等品牌隨身聽,WALKMAN要更貴,而我只能摸著自己的松下隨身聽對著小夥伴的WALKMAN流口水。從那時起,SONY大法在我心中就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於是長大後,選購電子產品時的我總會習慣性的先看看SONY的同類產品。SONY在耳機方面一直有很好的口碑,像被稱為動圈之王的R10耳機,運用生物振膜的E888耳塞等。
  • 無線降噪滿足日常使用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
    如果要獲得安靜的環境,降噪耳機其實可以輕鬆的實現這一需求。索尼推出入耳式降噪耳機WF-1000XM3,這款索尼給全世界的索粉帶來驚喜的禮物,是否真的如索尼官方所言的那麼優秀,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採用新研發的Bluetooth藍牙5.0技術,提供更加穩定的藍牙連接。
  • 【耳機便攜】只留美聲,噪音退散:森海塞爾Sennheiser PXC550抗噪耳機
    Sennheiser最近新推出的PXC550無線抗噪耳機,除了延續原廠自家開發的「NoiseGard」主動式抗噪技術,還能透過原廠開發的APP 「CapTune」,進行播放操控,以及EQ、音場模式等調整,依聽者的喜好或需求獲得適合的聽感,讓抗噪耳機不再只是抗噪耳機而已。
  • 【新品速遞】簡潔又有個性:索尼Sony NW-A30隨身數字播放器
    時至今日,錄音帶已被數位流取代,不過Sony還是以Walkman的名號推出DAP數位隨身聽,延續Walkman開創時代的傳奇。NW-A30屬於Sony旗下入門中堅款,強調簡潔又不失潮流的設計與操作性能。
  • 降噪標杆:SONY/索尼 WI-1000X入耳式藍牙降噪耳機體驗測評
    不過這款耳機雖然是做為藍牙產品,但是依然標榜著音質,因此LDAC標準也這款產品中被應用。與上一期索尼H500A包裝盒相似的是,WI-1000X的包裝盒內部也有一個獨立的翻蓋紙盒包裝,看上去頗為精緻,這比起索尼多年前一直在中高端耳機包裝盒上「摳門」的用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索尼1000XM3升級款WH-1000XM4降噪耳機
    講到抗噪耳機,大家應該會很快地想到 Sony 的耳罩式耳機 WH-1000XM3 要不然就是無線耳機 WF-1000XM3 這兩款,都是非常熱門、很多人關注的主動降噪耳機,近期在巴西的國家通訊部門曝光了耳罩式耳機 WH-1000XM3 的下一代產品WH-1000XM4。
  • 抗噪耳機那些事兒
    於是在長途飛行的前艙,你會發現至少半數以上的常客都會戴著套著塞著各種各種的抗噪手段,最簡單的記憶海綿耳塞到高大上的主動型抗噪耳機。記憶海綿耳塞的抗噪功能源於掩耳盜鈴 :)塞住耳朵,聽不見外面的聲音,哇啦,世界清靜了。這是最最直接且簡單且便宜的抗噪方法。
  • 【耳機便攜】進化程度超乎想像:索尼Sony MDR-1AM2耳機
    2011年,Sony推出MDR-Z1000高價位監聽耳機,是Sony首款搭載液晶高分子振膜(簡稱LCP)的耳罩式耳機。除了我們在一開頭提到的耳機外,MDR-Z1R旗艦級耳機的單體同樣也使用了鍍鋁LCP材質。費氏數列防護網,加上鍍鋁LPC振膜,這是否意味著MDR-1AM2的聲音表現,往MDR-Z1R旗艦級耳機更靠近一步了呢?
  • 開創真無線藍牙耳機新起點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從色系來說更偏向於高端商務人士。這顯然是為了與色彩鮮亮的WF-SP系列形成定位上的區隔,前者沉穩幹練適合商務場合,後者青春洋溢適合運動及閒暇。而從色彩搭配上來說,WF-1000XM3無論是黑色還是鉑金銀都融入了玫瑰金這種設計元素,沉穩中又帶些時尚色彩。
  • 【耳機便攜】好搭好看又好玩:索尼Sony NW-A36HN數位隨身聽
    買數字隨身聽還附贈耳機,而且送的耳機並非聊備一格,可是價值臺幣3,490元的同色系入耳式耳機,怎麼這麼好康?原來Sony這款NW-A36HN數字隨身聽具有主動降噪功能,只要搭配隨附的MDR-NW750N入耳式耳機,即可針對搭車或搭機時的背景噪音降噪,這樣就不用戴著大大的頭戴耳機了。不僅如此,NW-A36HN還具備許多數字音頻處理功能,可提供更多樣化的聆聽體驗。
  • 為數不多的真無線降噪耳機 索尼真無線降噪藍牙耳機WF-1000XM3
    雖然近兩年真無線耳機已經全面爆發,但即便在今天,能夠同時具備主動降噪和真無線功能的耳機依舊是少數,可見這樣的產品確實考驗廠商的技術實力。其實,有很多人都在期待索尼能夠推出完美的真無線降噪耳機,就這樣索尼WF-1000XM3真的來了。
  • 【硬體瞎掰】Sony WH1000XM4
    Xm4採用的是一體化啞光設計,啞光對於黑色來說可以突出高級感,但對於鉑金銀來說則是大大增加了塑料感,當時就讓剛剛拆完盒看到本體感覺自己被索尼騙去買一個塑料玩具耳機。,但索尼可能是為了清庫存,偏偏給旗艦裝上了4.2的晶片,甚至在幾個月後發布的降噪豆都用上了5.0,可惡。
  • 降噪新標杆:SONY/索尼WH-1000XM2頭戴式降噪耳機體驗評測
    打開耳機WH-1000X的耳機收納包外表為類皮革材質,內部有絨布墊保護。耳機本體通過簡單的摺疊便放置在這裡。這個耳機包體積並不算大,但是隨手拿著還是不太便攜,當然對於耳機本體的保護,還是非常不錯的。除了這個收納包以外,我們還受到了一條原機附帶的音頻對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