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的購買與選擇
想養章魚的話一定要先挑健康又漂亮又活潑的小傢伙。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別漂亮的過了——像藍環章魚,如果你膽子夠大也可以養,但一不注意就要去參見馬克思了!也別活潑的過了——我可清楚呢,章魚這東西狡猾得沒有底,稍有疏忽它就把你折磨得夠嗆~~~
我們在菜市場買章魚時,千萬別讓賣家用魚網把它撈起來--賣家會認為你買回去吃的所以動作很隨意,難免把章魚弄傷。你得弄個裝了半帶子海水的厚塑膠袋,然後把你選中的章魚用手恭恭敬敬地放到袋子裡。
在挑選時,注意它的爪子(尤其是吸盤)以及鼓水的東東上是否平滑——不得有潰爛的地方!還有看它的活躍程度——它本身活躍程度是次要的,關鍵看它那幾個爪子是否好動,標準是像得了多動症一樣...呵呵!
還有要考察它的變色能力——這跟它的身體狀況有著極大的關係,變色的反應時間越短越好!可不要弄反應遲鈍的傢伙。這一關過了後,把手伸到裡面...看它什麼反應~~呵呵!
挑選、準備
首先,我知道喜歡章魚的人很少。但還是希望大家支持。我將養章魚7年的經驗奉獻給大家。(光我養過的章魚就有11種)如果嚴格按照本文方法,我保證,你能飼養成功。
一.挑選
水族店裡很少有章魚的身影。但是如果有很多個,你又要如何選擇呢?
1.個頭中等(依照此品種章魚體型)如果過大養的時間就不會長。因為章魚壽命本來就1~2.5年;
2.頭部不要有傷口;
3.觸手不要顯得無力,並上有粘液;
4.章魚眼睛不要縮在頭裡;
5.章魚要躲在角裡縮起來了;
6.章魚顏色要正常,不為死白色(但如果你飼養1~2個月,它白天有這種現象,請不要擔心,它在睡覺)。
二.環境
場景:首先,要根據章魚的生活環境鋪設魚缸場景(如:斑馬章魚生活在印度尼西亞海底沙原。就要鋪設儘量厚的貝殼沙供其打洞)。一定要模擬的儘量像。章魚才能不害怕。養水,爆藻的過程相信大都知道我就不說了。
飼養缸:養章魚的缸一定要有蓋子,過濾口要與飼養區隔開。容器最頂部與水的高度之間相差10cm,如果太高的話章魚很容易爬出來,我家的章魚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特別是望潮,他在水中先深呼吸後,再閉上呼吸口,就喜歡到陸地上來爬,它的腦袋中的水就相當於潛水員的氧氣罐,能在陸地上生活好久呢!
溫度:章魚需要冷水機。夏天熱帶章魚保持20~24度。寒帶章魚保持17~21度。冬天少量餵食,夏天相反。章魚所需溶解氧最低0.43mg/L,水溫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這都會對他們的攝氏量造成影響,最好不要低於17攝氏度。最適宜的溫度是18~22攝氏度,這時它才會進食,否則它什麼也不吃,高於24度運動量減少,高於26度瀕臨死亡。
鹽度:章魚對於鹽度要求其實一點也不高,單位一般使用千分之,最低為千分之27,最高為33,我推薦不高不低,因為如果太低那麼章魚在水中會不斷吸收氧氣和海水中的鹽,一旦放入章魚,那麼海水鹽度就會下降,導致死亡。如果太高,水中密度高了,那麼溶解氧就變少了,成活率也就低了。
水質:章魚水質要求不高,正常海水就行。
三.餵食
任何章魚都不要在入缸3天內打攪,敲缸壁,否則它會害怕,噴墨,甚至嚇死。也不要突然出現在魚缸前,或試圖猛地接近章魚。白天它們要睡覺,夜晚才出來。4~9天就可以試圖餵它們食物。最好先餵活的(依據章魚大小。手掌大小可餵淡水觀賞蝦,孔雀魚。但切記不要只餵魚,章魚體內需要蝦青素!大的可以餵海水食用活蝦)。章魚可能會拒絕近食,別擔心,它們會在你不在時偷偷吃。
熱門品種
1.常見的長蛸
生活在溫帶,就是平常在水產市場見到的章魚。
顏色:灰(樓主覺得是最難看的章魚)
飼養難度:3.5(最難5)
特殊條件:水溫小於20度,沒有冷水機的朋友可以用保鮮盒凍成的冰塊降溫。
食物:不是很好開口,最好活蝦
總體評價:不好看,不適合珊瑚水族箱飼養。
隔離盒飼養章魚方法:
儘量準備大的隔離盒。盒中的透水口要小。(要不章魚會鑽出來)不要有大量光,儘量不招惹章魚生氣。
2.鸚鵡螺
屬於頭族類,章魚目。生活在全世界各個海域。可以適應任何深度。價格有的高的嚇人。
顏色:殼白色帶虎紋。90~120隻觸手
飼養難度:2
食物:多樣,極易開口。(魚蝦蟹貝都要喂,保持營養)
特殊:切記20度以下水溫! &不能混養
總評:4。價格太高,但極其好養
3.斑馬章魚
屬於一種非常特殊的章魚,與擬態章魚是近親,但不具有擬態章魚模擬其它生物的本領。
與擬態章魚的區別:變色能力較弱,體型較小,相對更常見
比較難飼養,不適合新手,運輸時很容易死亡,不容易開口要用活魚引誘
注意:過水,水溫22度~24度均可以。是熱帶章魚
總評:3.5。價格高,不好養,但具有觀賞性
4.熱帶小章魚
具體名字不知道,外形很小,狀態好不動時很黑,皮膚具有巖石一樣的小疙瘩,遊動時成灰紫色十分有趣,變色能力強,只要有活食餵養,就很容易養活。平時懶散,捕食時動作迅猛。
飼養難度:2.5
總評:4
飼養注意事項
1.養章魚,章魚吃不了的食物一定要及時撈出。不然壞水別怪哦。
2.儘量不要吧手伸進水裡。因為你的手可能很髒,帶有油汙染水。切記:章魚最怕油!
3.章魚喜歡舒適的環境如果沒事,別搗騰它休息。
4.章魚有時會吸住你,別生拉硬拽,就是把章魚拽死也拉不下來。要輕輕用手一點一點吧它的吸盤推掉。
章魚噴墨處理
章魚噴的墨水中除了含有像烏賊墨中的二羥基吲哚和羧酸外,還含有一些有毒物質——皮膚接觸無明顯反應,只是有些人會出現輕微的過敏症狀;誤食的話會使人暫時失去觸覺,嚴重時會導致死亡!所以我們不能小看章魚噴出的墨水嘀!
一旦我們發現章魚噴墨水了——那麼立即換水!先要把章魚弄出來放在洗澡盆子裡,然後來應付那一缸子的黑水。
如果已經來不及了!先再配一缸水把章魚放進去再說了!原來的水別急著倒掉,否則會汙染環境!
換下來的水先靜置5分鐘,然後加入大量的氫氧化鉀、酒精、硫酸銨(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加點三聚氰胺)再迅速攪拌,直到感覺那些黑水均勻穩定為止,再等半小時,加入大量碳酸氫鈉,再攪拌,然後倒入下水道。
呵呵!累吧!另外說一下,如果你養的是烏賊,那麼把水直接換了就解決問題了!不用那麼折騰了。
飼養小秘訣
1.你得有海水,用海水精就行了。
2.你得用氧氣泵,不停的加氧氣,不然它會發瘋(到處噴墨汁)。
3.你要有一個類似洞的一個地方,章魚喜歡躲在哪兒,不給它搞個洞它也會發瘋。
4.容器要高,要不章魚會爬出來,有一次我家的章魚爬出魚缸,趴在我家電腦上睡覺,哦,對了,他能離開水很長時間。
5.章魚愛吃蝦、蟹和貝殼,最好要活的。
6.章魚是獨居動物,不要一養就養兩隻,這樣的話會造成他們相互打架。
現在要說在哪裡弄章魚了,開頭說了下水族店可能有,我又總結了一些可能賣飼養章魚的地方。可費了不少時間。
購買渠道
1.章魚一般不出現在普通市場,在海鮮市場(只賣海鮮的)可能有得買;
2.在海邊的酒店中也有可能賣活體章魚;
3.可以自己買個海釣的魚鉤自己去釣,一般的選用假的誘餌,比如假蝦、假魚。
最後希望大家能養出一條稱心如意的章魚。
PS:補充一個章魚帝的飼養方法:
活章魚在寵物店很少有得賣,但在大型水產市場有。最好是沿海城市的菜市場,活生生的哦!價格不算貴。建議你買個小傢伙,省得它從水族箱裡爬出來。在家裡當然能養了,我幾年前就養過(後來把它吃了)。
淡水當然不行了!不過你可以人工製造海水:平均每1千克淡水,加氯化鈉(食用鹽)300克;氯化鎂 20克;碘酸鉀 5克;碳酸鈉(食用鹼)50克;碳酸氫鈉(小蘇打)5克;氫氧化鉀 0.8克 其中,氯化鈉和碳酸鈉是必須加的,其他的不加影響不大。配好後用PH試紙測一下,如果顏色介於8和9之間,那麼就OK了,如果是8繼續加碳酸鈉,如果是9再加水。若沒得PH試紙,可以自己嘗一下味道——如果又鹹又苦,略帶肥皂水的味道。那就差不多了!
至於水族箱。如果你那章魚個頭不大,可以用50cm*30cm*30cm的魚缸。當然,大一些更好!,裡面最好放一些貝殼、黃砂(或石英砂)、石頭(最好是專用活石)。 然后里面要有個養熱帶魚用的造流增氧兩用水泵,功率不用太大,2瓦的就差不多了。造流增氧水泵要一直開著,除了換水時。哦!對了!那個換水的話,一般是10天換一次,最好用虹吸管來弄,如果章魚爪子扒到你身上的話就麻煩了(如果你硬拉,那麼你和章魚都要受傷!應拍打吸盤附近的皮膚,讓它自己掉下來)。
但是,如果它噴墨水了,要立即換水!還有就是飼料的問題。章魚喜歡吃小蝦、小螃蟹、小魚等。我們可以到菜市場買一些普通的淡水蝦,用20%的鹽水泡半小時後投喂。一天只要餵兩次——中午一次,傍晚一次。如果章魚個頭不大,一次餵普通小蝦20隻左右;若餵像羅氏沼蝦那樣的大傢伙,一隻就可以了! 最後強調一下,章魚得單只飼養,不可以兩隻或多隻同時放在一個魚缸裡養,否則它們折騰急了會噴墨水的——很難收拾,它那墨水有劇毒,必須馬上換水,否則會把章魚自己給毒死的!
換下來的水要加入70%酒精30%碳酸氫鈉混合溶液再倒到下水道,否則會汙染環境!另外,章魚膽子不小但也不大,不要經常拍打魚缸,它是可以被嚇死的!
最後奉上人工海水配法:1L水(切忌自來水,可以用涼白開,農夫山泉百歲山崑崙山恆大冰泉都能用)配35g鹽(推薦海鹽:Crystal Sea Marinemix,Instant Ocean Sea alt (紅十字小丑鹽),Oceanic Natural Sea Salt Mix,Red Sea Salt(紅海海鹽),Tropic Marin Sea Salt (TM鹽)實在不行可以用大鹽粒,能不應儘量不要用 黑名單:API Aquarium Salt,水族鹽,各種寄居蟹專用鹽,食鹽,Zoo Med Hermit Crab Part 2 #個人覺得光學比重計比較準確,缺點是價格較高)想再高質量的可以上淘寶買一個鹽度計(遊夜1998)
以後再去菜市場看到賣章魚的,不會光想著「咋吃」了吧~
Author:dumb23, L_E_D_000
Contributor:萊斯4
Editor:rl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