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藥——石決明

2021-02-12 同大杏林青年之聲

【種類】

①光底海決,又名:耳片殼、海決明、海南決。為橢圓形貝殼,大小不一,一般長3~8釐米,寬2.5~5.5釐米。外表灰棕色,潔淨,略平滑,螺肋末端8~9孔,內外相通,孔口與殼面平。殼內表面顯珍珠樣彩色光澤。質堅硬,不易破碎。氣無,味微鹹。以個大、殼厚、外表潔淨、內表面有彩色光澤者為佳。主產廣東、福建等地。

②毛底海決,又名:關海決。形狀與前者略似,一般長5~12釐米,寬3~8釐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黃色,常附有苔蘚類或石灰蟲、苔蘚蟲等雜質而呈綠色或棕色,凹凸不平,極為粗糙,肋狀紋理不顯著。螺肋末端4~5孔開口,孔口突出於殼面。餘同光底海決。主產遼寧、山東等地。

【性味歸經】

鹹,平。

①《別錄》:味鹹,平,無毒。

②《蜀本草》:寒。

③《日華子本草》:涼。

入肝、腎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經。

②《本草通玄》:入足默陰、少陰經。

【功效主治】

生石決明,平肝潛陽,清熱明目功力較強,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腫痛,頭目眩暈;煅石決明,減寒涼之性,加強收澀之功,多能平肝斂肝,用於骨蒸勞熱,青盲內障,外傷出血在;鹽石決明;增鹹寒滋陰之力,長於補肝益腎,滋陰清熱。

【 用法】

內服:煎湯(宜久煎),0.3~1兩;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飛點眼。

【注意事項】

1.《本草經疏》:畏旋覆花。

2.《本草求原》:反雲母。

【相關配伍】

①治風毒氣攻入頭,眼昏暗及頭目不利:石決明、羌活(去蘆頭)、草決明、菊花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和滓,食後臨臥溫服。(《聖濟總錄》石決明散)

②治眩暈:石決明八錢,菊花四錢,枸杞子四錢,桑葉三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③治目生白翳:石決明六錢,元明粉二錢,大黃一錢五分,菊花三錢,蟬蛻三錢,白蒺藜三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④治眼生丁翳,根腳極厚,經久不差:石決明三分(搗碎細研,水飛過),烏賊魚骨半兩,龍腦一錢,真珠末三分,琥珀三分。同研令細,每以銅箸取如大豆大,日三度點之。(《聖惠方》石決明散)

⑤治眼生外障:石決明(火煅)、薄荷葉各一兩,蒺藜子(炒去刺)、荊芥穗各二兩,人參半兩(蜜炙)。上於地上出火毒,研為末。食後,砂糖冷水調服。(《經驗良方》石決明散)

⑥治青盲雀目:石決明一兩(燒過存性),蒼朮三兩(去皮)。為末,每服三錢,以豬肝披開,入藥末在內扎定,砂罐煮熟,以氣燻目,待冷食肝飲汁。(《眼科龍木論》)

⑦治怕日羞明:千裡光、海金砂、甘草、菊花等分。上細切,每服八錢,水一盅半,煎至一盅,去渣,食後溫服。(《眼科龍木論》千裡光湯)

⑧治小腸五淋:石決明去粗皮,搗研細。上件藥,如有軟硬物淋,即添朽木細末,熱水調下二錢匕。(《勝金方》)

⑨治鎖喉風:石決明火燒醋炙三次,研細末,用米醋調,鵝羽蘸擦喉內,吐痰效。(《本草匯言》)

⑩治外傷出血:石決明適量,煅製成疏鬆細粉,過篩。將傷口洗淨,撒上藥粉,緊緊壓迫即可。(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相關焦點

  • 它可是清肝明目的好藥,叫石決明!
    臨床應用1、平肝潛陽上亢,頭暈目眩石決明鹹寒清熱,質重潛陽,專入肝經,而有平肝陽、清肝熱之功,為涼肝、鎮肝之要藥。用治肝腎陰虛、肝陽眩暈症,常與生地黃、白芍藥、牡蠣等養陰、平肝藥物配伍;肝陽上亢、肝火亢盛、頭暈頭痛、煩躁易怒者,可與夏枯草、鉤藤、菊花等清熱、平肝藥物同用。2、用於目赤、翳障,視物昏花肝開竅於目,石決明清肝火而明目退翳,為治目疾之常用藥。
  • 中藥知識必學:石決明
    鮑魚殼不僅可製作成工藝品,而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就是石決明。煅石決明為取淨石決明置耐火容器內或置於無煙爐火上,武火加熱,煅至灰白色或青白色而易碎時取出放涼,碾碎(煅燒後碳酸鹽分解成氧化鈣,有機質破壞)。生藥較鹹寒,清肝火、平肝陽作用強;煅石決明鹹寒之性變弱,明目退翳的作用增強,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效果增強,對於肝火犯胃導致的胃酸過多、胃脘痛等可酌情使用。
  • 鮑魚殼又名石決明、鰒魚甲、千裡光、鮑魚皮、真海決、海決明、海南決、關海決、九孔螺、九孔石決明、真珠母《本草綱目大全-鱗部》
    上細切,每服八錢,水一盅半,煎至一盅,去渣,食後溫服。(《眼科龍木論》千裡光湯)12、治小腸五淋。石決明去粗皮,搗研細。上件藥,如有軟硬物淋,即添朽木細末,熱水調下二錢匕。13、治鎖喉風。石決明火燒醋炙三次,研細末,用米醋調,鵝羽蘸擦喉內,吐痰效。14、治外傷出血。石決明適量,煅製成疏鬆細粉,過篩。
  • 每日一藥:葎草
    (《閩東本草》)【各家論述】 《本草正義》:"葎草,苦寒洩降,主溼熱壅塞之實症,亦可為外瘍陽毒之外敷藥。"【臨床應用】 ①治療肺結核以100%的葎草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4毫升。30天為一療程。
  • 石決明又名鮑魚殼、真珠母、九孔螺、鰒魚甲、千裡光、真海決、海決明、海南決、關海決、九孔石決明、鮑魚皮《本草綱目大全-介部》
    上細切,每服八錢,水一盅半,煎至一盅,去渣,食後溫服。13、治小腸五淋。石決明去粗皮,搗研細。上件藥,如有軟硬物淋,即添朽木細末,熱水調下二錢匕。14、治鎖喉風。石決明火燒醋炙三次,研細末,用米醋調,鵝羽蘸擦喉內,吐痰效。15、治外傷出血。石決明適量,煅製成疏鬆細粉,過篩。將傷口洗淨,撒上藥粉,緊緊壓迫即可。
  • 【每日一藥】鏈黴素
    每日一藥:替米考星  內服極少吸收,只對腸道感染有效,多採用肌內注射。  獸用鏈黴素系抗生素類殺菌劑,一般指原藥。硫酸鏈黴素是以硫酸等為反應物或是填充料加上鏈黴素來製取的,所以獸用鏈黴素指的是製劑,獸用硫酸鏈黴素指的是可以直接應用的最終產品。
  • 【每日一藥】地龍
    (2)降血壓作用麻醉犬靜注廣地龍熱水浸劑或乙醇浸出液0.1g/kg,30~45min出現血壓下降,可維持2一3h;正常大鼠三次灌胃大劑量(10g/kg)或腎型高血壓大鼠每日準胃小劑量(50mg/kg),連續2星期,均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腎型高血壓大鼠血壓下降出現於給藥後3~7d並於停藥後第2星期回升到用藥前水平。
  • 藥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講098:石決明、香櫞、佛手、薤白
    >391.石決明石決明鹹,眩暈目昏,驚風抽搐,勞熱骨蒸。這時呢,用石決明配合鉤藤之類的,可以止靜,再加羚羊角了可以清熱熄風。我們前面講過,你用羚羊角粉治療小兒高熱驚厥,就買那個小瓶子,一小罐一下去退熱很快,熱到那個兩隻眼睛往上吊,人在抽,這是最急的藥。勞熱骨蒸。就說你身體疲勞、勞累,骨頭裡頭都會冒出熱氣來。自覺的晚上睡覺翻來覆去,頂肺熱的。
  • 【每日一藥】孕馬血清(獸用)
    每日一藥:【每日一藥】梔子  【每日一藥】貝母  【每日一藥】丹參(獸用)  4、母畜生理性不孕症  母畜卵巢靜止導致長期不發情,適量PMSG能促進其卵泡發育、成熟和排卵,配種或人工授精可孕。  5、母畜生殖激素紊亂  母畜生殖激素分泌紊亂導致的隱性發情、卵泡交替發育、持續發情等。
  • 【每日一藥】桑葚
    給LACA小鼠每日灌服桑椹水煎劑12.5g(生藥)/kg,連續10天,可顯著增加不同年齡組小鼠的T淋巴細胞;但同劑量的桑椹水煎劑,僅可增加幼齡小鼠B淋巴細胞數,對1年以上的老齡小鼠無明顯影響。應用3H-TdR摻入淋巴細胞轉化試驗表明,桑椹水煎劑有中度激發淋巴細胞轉化的作用。
  • 每日一藥--天仙藤
    (《孫天仁集效方》)3、治症瘕積聚及奔豚疝氣天仙藤一兩(炒),乳香、沒藥、玄胡索(醋炒)、吳萸、乾薑各二錢,小茴香五錢。共為末,每服三錢,好酒調服。(《本草匯言》)4、治婦人有水氣而成胎,以致兩腿足浮腫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軟白者、辣者,良)各五分。為末,上每服五錢,生薑、木瓜、蘇葉各三片,水煎,日三服。
  • 【每日一藥】——側柏葉
    臨床應用:1、廣泛用於治療各種內出血而屬熱證者(血色鮮紅、口乾咽燥、脈弦數),止血效果較確實,為中藥止血藥中較可靠的藥物之一,常配艾葉等,方如四生丸。2、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有熱咳、燥咳而無痰者較適用),前人認為側柏葉能「養陰滋肺」,現已證實其作用為鎮咳、祛痰。可用側柏葉末9g配紅棗12g,濃煎代茶。
  • 【每日一味藥】沒藥
    【每日一味藥】沒藥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平。 【配伍】 1、治各種瘀血阻滯之痛症,如跌打損傷,症見傷處疼痛,傷筋動骨或麻木酸脹,或內傷瘀血,心腹疼痛,肢臂疼痛等症:沒藥、乳香、丹參、當歸各五錢
  • 每日一藥——紫草
    功效分類:止血藥;涼血藥;清熱解毒藥功能主治 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於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溼疹、水火燙傷。清熱涼血,用於麻疹,熱病癍疹,溼疹,尿血,血淋,血痢,瘡瘍,丹毒,燒傷,熱結便秘。歷代醫書紫草拾珍:[仁齋直指方]曰:治癰䏣便閉。[千金翼方]曰:治小便卒淋,紫草一兩,為散,每食用前用井華水服二錢。
  • 【每日一藥】黃藥子
    從湘西購得的黃藥子每公斤含碘量14.3mg,若一個病人每日服黃藥子2錢,其中含碘約90μg,比人的日需量高些,無疑會增加甲狀腺聚碘,迅速臺成甲狀腺素,血中甲狀腺素濃度增加,抑制垂體前葉分泌過多的促甲狀腺素,腫大的甲狀腺因之縮小。但用含碘量較高的紅藥於(與黃藥子同科)進行實驗,不能解除硫氰酸鉀的致甲狀腺腫作用。
  • 【每日一味藥】地膚
    【每日一味藥】地膚【別 名】掃帚子、掃帚菜子。【來 源】本品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地膚的乾燥成熟果實。
  • 【每日一味藥】大戟
    【每日一味藥】大戟【別 名】邛巨、紅芽大戟、紫大戟、下馬仙、京大戟。【來 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大戟的根。
  • 每日一藥《遠志》
    去心了,用熟甘草湯浸一宿,漉出,曝幹用之。  ②《得配本草》:(遠志)米泔水浸,槌碎,去心用。功能主治(《古今錄驗》定志小丸)②治神經衰弱,健忘心悸,多夢失眠:遠志(研粉),每服一錢,每日二次,米湯衝服。(《陝西中草藥》)③治久心痛:遠志(去心)、菖蒲(細切)各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 每日一藥(續隨子)
    千財主請過許多醫生,但吃什麼藥也沒用。他想:活著這麼痛苦還不如死了好,就打算尋死。      不久村裡來了個老尼姑,說能治好千財主的病。千財主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來找老尼姑。老尼姑說:"你經常晚上下水偷魚,中了水毒和蟲毒,只有一種藥可以救你,但你要花費很大的代價。你願意嗎?"千財主看自己的小命能得救,馬上說:「只要能治好病,我家裡有千兩黃金願意贈送。"
  • 每日一藥——山慈姑
    中藥材一山慈姑(山蛋、老鴉頭、光慈姑)[藥物] 為前述植物的鱗莖。產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廣西、雲南、貴州等地。秋季採挖,曬乾,生用。[藥化] 含秋水仙鹼、土裡品等。[藥理] (1)體外實驗有抗癌活性;對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和大鼠瓦克瘤-256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