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芽莊四景點遊,泥漿浴

2020-12-22 了不起的號角

今天就要開始芽莊的遊覽了,很興奮。

雖然一夜都沒怎麼睡覺,但早上絲毫沒有困意。

洗漱完畢後看看時間還早,先沒有急著去吃早餐,直接來到酒店外面,看看清晨芽莊的街景。

我們入住的RosakaHotel是當地一家四星級酒店。

當初報名時,有同事爭求大家意見,是否願意住五星級的哈瓦那酒店,比我們最後選擇的四星Rosaka要多加800元人民幣,最後大家一致選擇了四星級的酒店。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團內遊客可以自己選擇不同星級酒店的旅行團。

Rosaka酒店一共22層,與周圍幾層樓高的建築比起來,頗有些鶴立雞群之感。

我站在對面馬路想拍一張酒店外觀的全景,但樓高街窄,嘗試拍了好幾張照片,這張就算拍得效果最好的一張了。

這家酒店門外的吸菸區。

從來沒有見過酒店將室外的吸菸區布置得如此高大上的,這可是讓ZZ等眾菸民們倍感激動,太人性化啦!

外面的沙發座寬大舒服,雖然室外比酒店大堂的溫度高,但清晨和晚上有涼風吹過時坐在那裡很舒服---只要那幾位菸民還沒有出來抽菸。

酒店電梯裡面的樓層標識是早餐在1層,但是大堂卻是在其下的G層,中間還隔了一個M層。

我們入住那天地陪越南導遊還特地囑咐我們出起玩時要坐到G層到大堂。

1層的早餐廳雖然不是非常大,但寬敞明亮,落地的大窗外面還有座位,是為那些吃完飯要吸菸的人準備的,再次鼓舞了菸民們。

因為地陪導遊在昨天的大巴車上告訴過他們,如果他們在房間內抽菸,被煙感查到後並不立刻告訴他們,而是在退房時被要求交納一定金額的空氣淨化費,可能會是幾千人民幣不等。

估計導遊這麼說也是嚇唬菸民們,不過身在異國,這些菸民們也是不敢冒險嘗試的。

所以看到酒店有這麼好的吸菸區都欣喜異常。

同事們有的還未起床,有的出去到海邊溜達了,我是第一個到餐廳吃早餐的。

越南粽子挺有名的,早上取早餐時,看到好多小吃,其中這個模樣有些像粽子,就取了一個。

應該是米粉做成的,挺粘的,嚼著很有韌勁兒,味道只是一般般吧。

蝦餃,與粵式蝦餃不一樣,裡面不是鮮蝦蝦仁,而是幹蝦仁,很小的,外面的也是米粉做成的,比剛才的「粽子」相比要軟滑一些,吃的時候蘸點兒調料,是在剛才取餐時順手再旁邊倒的,倒的時候我還跟服務員比劃,詢問是否需要蘸調料吃,服務員點頭示意。

像是沒有炸的春卷,麵皮比較薄,裡面裹的都是蔬菜,味道一般。

來越南之前就知道越南酸奶很好喝,吃早餐時發現了,不是國內酒店早餐提供的那種盒裝的.而是新鮮的酸奶,裝在小玻璃瓶中,上面並不封口。

用小勺子舀著小口的吃,味道非常棒,細滑,酸甜度和濃稠度恰到好處,口感極佳。

連忙拍張照片,發到群裡告訴大家早餐發現越南酸奶,味道是極好的,招呼大家趕快來吃早餐。

後來大家品嘗過之後,對酸奶的味道都一致的點讚。

我在第一天連吃了3瓶,以後每天早餐都會去取酸奶來喝。

這碗可能也是叫做越南米粉的,只是我並沒有找到具體的名字。

製作米粉的地方是和煎蛋在一起的,如果不做特別說明,廚師都會一份煎蛋裡面放兩個雞蛋,所以吃的時候可以用刀子從中間劃開兩個人分著吃。

而這種米粉每天都變換不同的口味,我再最後一天吃到的是雞肉米粉,味道挺好的。

點心和水果。

點心的味道一般,水果也沒有太多的驚豔。

菠蘿遠不如臺灣的鳳梨那麼甜,火龍果也不如想像中的甜。

京東上面越南紅心火龍果賣得挺好的,不知道紅心的是否比白心的口感會強些。

倒是第一次在這裡吃到了百香果。

去年去廈門時,鼓浪嶼滿大街都是賣這種百香果的,因為沒有吃過,所以也沒嘗試。

這次正好在這裡嘗嘗。

不過,舀了一小口吃下去發現好酸呀!

剛開始吃時還吐籽兒,後來聽別人說不用吐的,就都吃了下去,回味很好,才發現酸勁兒過後嘴裡的回甘。

後來有人發明將百香果舀出後放在酸奶裡面吃,他們說味道非常棒,但我沒有嘗試。

早上8點半,大巴車準時來接我們,然後沿路接入住在三星級和五星級酒店的遊客。

當車子停在三星級酒店外邊時,一向沒怎麼說話的全陪導遊扭頭跟我們說,這不就是一個國內招待所的規模嘛。

她是和我們入住在同一家酒店的。

團內的其他遊客入住在五星級的哈瓦那酒店,與海灘僅隔著一條馬路,絕對的高大上。

不過,我們透過窗外看到酒店前面等待大巴車的大批量遊客時,也感嘆這裡入住的人太多了。

我們一行人中的有位同事貼著車窗玻璃要給酒店拍張照,他說他有一位朋友十一期間會到芽莊來旅遊,就是入住這家酒店,他先替朋友看一看。

不過,他說,這要是早晨遊客們集中吃早餐,估計就是再大的餐廳也會很擁擠的,因為酒店太大,名頭又響,入住率太高了。

反倒是我們的四星級酒店,從性價比來講,還是很合適的。

芽莊的第一個景點:龍山寺。

龍山寺就在繁華的馬路邊,山門前車來車往,川流不息。

如果想拍照一張龍山寺的外景照片,就要站在摩託車飛速穿梭的馬路上,那是很危險的。

所以只得照一張龍山寺頂部的照片了。

最上面的三個單詞應該就是越語的龍山寺了吧。

我們到達龍山寺時還不到早上9點鐘,但寺裡面的遊客已經很多了。

一進寺門就可以看到後面那座高大的白色大佛。

因為這裡地勢高,而且大佛非常高大,據說在芽莊市區的各個地方都可以看到這座大佛。

我將相機的鏡頭拉近,可以看到大殿後面高踞在山頂上的大佛側面。

龍山寺建於19世紀後期,歷史雖然不是很長,但在芽莊應該是唯一的一座寺廟了,而且是很有中國特色的寺廟。

越南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只是在五代十國才獨立出去了。

在明永樂年間,又被納入中國版圖,但時間很短,很快又獨立出去。

即便是獨立出去了,中國也仍然是越南的宗主國。

在中國歷史上,交趾和安南這兩個地理名詞指的都是現在的越南。

越南這個名字是清朝的嘉慶皇帝給起的,並且封越南的國王為越南國王,越南自此就成為了這個國家的國號。

東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他平生的兩大功績就是西破羌人,南徵交趾。

南徵交趾可不是侵略,而是平定叛亂,那時候的交趾就是中國的領土。

地陪導遊告訴我們,從這裡登150級臺階就可以到達山頂。

雖然150級臺階聽著不高,但畢竟這裡是東南亞呀,太陽明晃晃的耀眼,溫度又高,一路上走的大家是氣喘籲籲地。

還好,一鼓作氣,差不多只用了3分多鐘就到了山頂了。

山頂的一側有涼棚,地上有好些青綠色的椰子。

我們昨天晚上買的就是這種小椰子,個頭不大,但大家說椰汁很甜。

地陪導遊說在山頂可以看到芽莊的全貌。

果然,從這裡看下去,芽莊的城市風景就前面。

ZZ招呼我,對面的風景更好。

果然,從這裡往下看,視野更加開闊。

而且這裡拍照的效果也更好,不像剛才那面有些逆光。

雖然下面的城市建築並不是多麼的高大、整齊,但是在東南亞熱帶風情裡,藍天白雲下的所有的景物都顯得格外的耀眼,美麗。

我用鏡頭拉近風景,城市的風貌越來越清晰。

芽莊的建築並沒有太大的特色,除了高級酒店外,其他的建築和住宅一般都不太高,而且也沒有太突出的特色。

今天的天氣真好,碧空如洗。

仰望聖潔的大佛,端坐在蓮花臺上,寶相莊嚴,俯瞰著下面的芸芸眾生。

白色的大佛端莊聖潔。

在蓮花座下有三位僧人的雕像,轉到後面時,也有同樣的雕像。

後來上網查詢才知道,這是為了紀念上世紀六十年代因抗議南越政府和南越天主教欺壓佛教而自焚的六位僧人。

芽莊龍山寺雖然建於19世紀後期,但後來也是經過了多次的修整和重建,才是現在看到的樣子。

我們跟著前邊遊客的腳步,走到大佛的後面,在大佛蓮花座的下邊有一道很小的門,門外的石壁兩邊各有一尊雕像。

如果想進門,需要先脫掉鞋子。

旁邊的樹上開著潔白的花朵,這應該是東南亞寺院裡面常見的雞蛋花,我記得在泰國的寺院中曾經看到過,聖潔高雅,很美麗的一種花。

繞著大佛轉了一圈後,發現其他的同事都已經往下走了,我倆也趕緊跟上。

剛才往上登這150級臺階時都沒顧得上看看山路兩邊的風景,往下走時才注意到路邊的這座鐘亭,很有中國亭子的建築特色。

在大巴車上時地陪導遊就提醒我們,進入龍山寺後,不要接有人遞給你的免費香,也不要去撞鐘,因為接了香或是撞了鍾後都會有人找你要小費的,不給會一直跟著你,很難纏的。

我之前看過一些關於龍山寺的旅遊點評,也有好多人說到這種情況。

不過還好,我們在龍山寺的遊覽中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

ZZ擔心遲到,兀自往前面跑去了,我拿著手機一邊走一邊拍拍風景。

在臺階一處拐彎的地方有個平臺,平臺右邊有一個石頭的月亮門,聽到裡面有同事們的說話聲,我也跟了進去。

原來這裡有一尊石雕大臥佛。

臥佛很大,前面拍照的遊客又多,都沒法兒拍張全景,只得儘量照得全一些,拍了幾張,這張的效果是最好的了。

臥佛後面的巖壁上雕刻著眾多的佛家弟子,合掌誦經。

ZZ在這段臺階的下面正等著我拍照呢,我們上來的時候我就覺得這段石階路的風景很幽靜美麗,但ZZ說人太多了,還是等下來的時候再拍吧。

這時正好趕上沒有其他上來下去的遊客,我們在臺階上拍了好幾張照片,效果很不錯。

我剛才就是從臺階上方左邊的那道門進去看到大臥佛的。

龍山寺大殿很寬敞,脫鞋後可以進去參觀。

大殿門口有彩色的浮雕。

兩側的浮雕是對稱的,還有楹聯,都是用中文書寫的。

工作人員安靜地坐在一邊。

早上剛到的時候這裡遊客太多,所以特地又在這裡補拍了幾張照片。

我們回來得竟然還算早的,大家在寺內的樹蔭下面等著。

天氣太熱,雖然才剛剛早上9點,我們在龍山寺的遊覽也不過只是半個多小時的時間、但差不多每個人臉上都沁出汗珠兒了。

忽然在龍山寺的山門背面看到了漢字:敕建隆山寺。

想起地陪導遊好像在車上做過講解,好像是說只有皇帝才可以稱作龍,因此,寺名改作隆山寺。

不過,導遊也沒有說這座寺廟是奉了哪個皇帝的敕而興建的。

導遊還介紹道,歷史上,越南基本上都是以漢字為主要的書寫文字。

16世紀後,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國傳教士來的越南,創造了一種拼音文字,法國人統治越南後,對這種拼音文字進行了規範,成為越南現在使用的這種文字,但在這個過程中,漢字一直再繼續使用中。

一直到1945年越南獨立後,漢字才被終止了使用。

聽到這麼說,團裡的人都覺得挺遺憾的,要是仍然繼續使用,即便是繁體字,交流溝通就不成問題了,跟到香港旅遊差不多。

龍山寺出外就是車輛川流不息的馬路,一輛輛摩託車呼嘯而過,感覺在這裡看到的摩託車密集度比在臺灣看到的還要高。

昨天從機場到芽莊市區的路上看到騎摩託車的人有幾個都不戴頭盔,我還以為芽莊這裡對安全駕駛的關注度不高呢,今天一早晨看到,無論是騎摩託車的還是坐摩託車的,頭盔都戴得好好的。

路邊賣水果的,也不知道籃子裡面是什麼水果,不過裡面好像還有花生。

ZZ說這個很有當地特色,讓我趕快用手機拍一張照片。

大巴車就停在路邊,上車前看到旁邊有一個加油站,在異國他鄉對什麼都感到新鮮,趕緊拍一張越南加油站,正在加油的這輛車看著也挺新穎的。

芽莊的第二個景點:芽莊大教堂。

從龍山寺到芽莊大教堂不過是幾分鐘的車程,導遊在車上對這座大教堂做了極簡的介紹。

我順口問導遊,這是一座基督教堂還是天主教堂,導遊回答說是基督教堂。

但後來才了解到,這其實是一座天主教堂。

我們的地陪導遊人挺好的,說話和氣,有耐心,而且從不強制購物,就是對芽莊僅有的這幾個景點的了解程度不高,其實即便不是在當地工作了這幾年,就是去網上多找找資料也能夠給大家講解得更纖細些。

單眼相機拍出來的效果就是棒!

今天的天氣格外晴好,晴朗的碧空如洗一般的澄淨。

我以前用手機或是卡片機在這種天氣裡拍出的畫面效果往往有些發暗,而現在用單眼相機能夠如實地記錄下當時的好天氣。

導遊在快到大教堂時跟我們說,如果今天教堂沒有什麼活動,我們可以進到教堂內部參觀,那裡有很多的壁畫,還有彩色玻璃,很漂亮的。

我心裡說這導遊一點兒常識都沒有,現在是周日早上,教堂能沒有活動嗎。

果然,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那位越南導遊用越語跟導遊說了些什麼,導遊改口說現在教堂裡面正在舉辦活動,我們不能進去參觀了,大家就在教堂外面轉一轉,拍拍照吧。

團裡有一位獨自旅遊的女孩子,穿著充滿熱帶風情(昨天在航班上就穿成了這樣,所以很引人注目),這時忽然問導遊,我本人是天主教徒,現在可以進去嗎?因為導遊在這裡給的自由活動時間較短,我們忙著下車去遊覽,也沒聽到導遊是怎樣回答她的。

因為時間較短,我們都沒來得及到教堂門口就轉一轉,只是以整座教堂為背景拍些照片。

我拉近相機的鏡頭,將稍遠一點兒的雕像拍得更清晰些。

從這裡可以看到後面還有不少的白色雕像。

不能仔細地遊覽一下芽莊大教堂確實有些遺憾,好在我們此行還有兩天的自由行時間,導遊講過芽莊很小的,市區也沒有其他景點了,因此時間是蠻充裕的,到時候可以自己再到這裡來看看。

ZZ拿著單眼相機給其他同事拍照時,我用手機也拍了幾張照片。

相比之下可以看出手機和單眼相機拍出照片的效果差異了。

教堂地勢較高,下面成了摩託車的停車場了,不過,沒有看到這裡有收費人員。

用手機拍照的教堂外景。

我們的大巴車就停在路邊,教堂所在的路口是個教堂要道,這裡的車流量非常大,但卻沒有紅綠燈。

後來才注意到,在芽莊很少會看到路口有紅綠燈的。

導遊在大巴車上時跟我們介紹過教堂馬路對面的這家咖啡店。

他說如果時間富裕,大家可以在這裡喝上一杯越南特有的滴漏咖啡,如果不富裕,可以在這裡買一罐紅牛飲料嘗嘗。

越南的紅牛飲料要比中國大陸的紅牛濃度更高些,而且在越南喝紅牛是這樣喝的:買一罐紅牛飲料,店家會給你一罐飲料和一大杯冰塊,還有吸管。

喝的時候先將飲料導入盛著冰塊的紙杯中,蓋上蓋子,然後用吸管來喝。

滴漏咖啡是必須要坐在咖啡店裡,慢慢地品味著喝;而紅牛飲料是可以帶回到車上來喝的。

我和ZZ站在大巴車的旁邊,發現人並沒有到齊,往對面咖啡店一看,導遊和團裡的幾位遊客都站在銀臺那裡,好像正在買飲料,我倆決定也去看看。

提著十分的擔心和謹慎,小心翼翼地過了馬路---幾輛大巴車停在了路口,擋住了右拐彎車輛的視線,而且右拐的摩託車拐彎時根本不減速,他們那氣勢如虹的車速讓過馬路的人心驚膽戰的。

要想等著車少些再過馬路吧,根本等不起這時間,沒有紅綠燈控制,車流量一直這麼大。

到了咖啡店裡,團裡的兩位遊客正在買紅牛飲料,導遊正在催促他們,我和ZZ也想嘗嘗越南紅牛,就跟導遊說我們買了就走,不耽誤多少時間。

導遊人挺好的,用越語告訴服務員快一點兒。

一個大紙杯裡面裝滿了冰,紅牛倒不是冰的,ZZ付的錢,也不知道多少錢,反正挺合適的價格的,要比國內便宜好多。

我們往回走時,看到我們的三個同事也過來買紅牛。

回到大巴車上等了一會兒他們才回來,原來咖啡店裡的紅牛都售罄了,現去取來的。

ZZ打開一罐紅牛,分別倒在我們的兩個紙杯中,在等著飲料將冰塊充分融合的時候,一位同事問我在國內喝過紅牛嗎?我想了想,還真是從來沒喝過。

他樂了,說在國內都沒喝過紅牛,跑到越南喝濃度更高的紅牛,可要當心了。

讓他這麼一說我直嘀咕,我只是從廣告裡知道紅牛飲料的,也不知道喝了有什麼作用,管他呢,反正也不是什麼違禁的飲料,嘗嘗味道嘛。

不過,喝了之後就覺得跟加冰的王老吉沒什麼區別。

喝了一罐之後,打開第二罐都有些喝不下去了,ZZ更是脖子一擰說嘛也不喝了,我不願意浪費,喝了大半罐,實在喝不下去了,最後只好扔到垃圾箱中。

我還有些擔心晚上會不會睡不著覺,到了晚上困得厲害,昨天睡得太少,躺下就睡著了。

芽莊第三個景點:鍾嶼石岬角。

旅行社發給我們的遊覽行程中寫著第三個景點是五指巖,在下載的螞蜂窩芽莊攻略中怎麼也沒有找到這個景點,後來看到行程中寫著電影《情人》的取景地時,終於明白了,說的是同一個地方。

一進景區,大家就被這裡的風景吸引住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庭院,左右兩側和正中的建築很有中國特色。

雖然已經是9月中旬,但在越南這個地處熱帶的國家,鮮花開得明媚耀眼。

我們忙著在院中取景拍照,導遊招呼我們進入正中的屋子裡面,去聽一聽越南的傳統樂器演奏。

我和ZZ進去時演出已經開始了,觀眾席的座位已經都坐滿了人,我倆只得站著觀看演出。

一共三位樂器演奏者,紅衣女子和白衣女子,還有一位男士,在後面伴奏。

兩位女子演奏的都是越南的傳統樂器,這種像是用竹筒製成的樂器,在擊打下也能演奏出一支旋律簡單但清新悅耳的曲子來。

兩位女士合奏一曲,是很熟悉的旋律,但一時間竟然想不起這支曲子的名字了。

演出的時間很短,總共演奏了三支曲子,但留給大家的印象還是很深的。

簡單的樂器演奏出來的曲子,給人的感覺總是那樣舒適恬淡,如沐春風,使人擯棄雜念,親近自然。

看完演出走出來,一片美麗的風景撲面而來,下面的海景就是這裡的標誌性景觀---鍾嶼石岬角。

電影《情人》就是在這裡取的景,雖然沒看過這部片子,但是看過主題曲的MV,是梁家輝年輕時候主演的,當年在國際影壇影響很大,今後有機會一定在網上搜來看看。

這裡的風景太美了,我們在此駐足留戀,拍了好多的照片。

今天早上遊覽的龍山寺和大教堂都是宗教人文景觀,這裡是我們看到的第一處芽莊自然風景,碧海藍天,綠樹紅花,果然是很美的。

我們在那裡遊玩的時候,並不知道哪裡是標誌性景觀,就以為導遊帶我們來看海邊的風景呢。

但是這道風景太醒目了,大家都以這裡為背景拍照,從這裡拍照的角度也是最好的。

回來後才發現,這裡就是鍾嶼石岬角的明星照,如果到海邊去拍,就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了。

特地上網查了一下「岬角」的定義:向海突出的夾角狀的陸地。

常常是被海水淹沒的一部分山地,或是還沒有被海水衝蝕掉的山地的一部分。

非洲的好望角就是岬角。

從觀景平臺上沿著臺階走下來,這裡視野開闊,碧海,藍天,對面的島嶼清晰可見。

從這裡望過去就是鍾嶼石岬角,不過拍照時大家都沒有太注意,就是覺得這裡像一幅天然的風景畫框,大家都去爭做畫中人。

我和ZZ為了擺pose,倒是分別用手指著這塊巨石拍了照片。

來到海邊,這裡的景色令人驚豔。

而且,我發現這裡竟沒有絲毫的海腥味,空氣純淨而清爽,難怪芽莊是備受鍾愛的度假勝地,確實有其不同凡響的地方。

海水非常的清澈,仿佛流動的藍色水晶一般晶瑩。

剛才去龍山寺和大教堂遊覽時我一直穿著我的高跟皮拖鞋,是尖跟的那種,右腳的鞋子底部被磨掉了,露出了裡面的鞋釘,走著不怎麼舒服,所以在來這裡的路上就換上了在泰國買的人字拖,在越南穿人字拖才是真正找對了感覺。

我想去海邊的礁石上照相,脫下鞋子,踏著海水走過去,海水溫涼,感覺很舒服。

鍾嶼石岬角這裡是芽莊少有花崗巖海岸,踩在腳下的都是花崗巖巖石。

海灘上的巖石日日夜夜被海水拍打衝刷,表面已經變得很光滑,到那些巖石上面去拍照時,光著腳踩在上面更穩當些。

芽莊沒有霧霾,可能當地的語言裡都沒有這個詞(我們同行的一位同事,從芽莊回來後直接去北京出差,回來鬧喚,回來後不適應啦,北京霧霾太厲害了),對面的景物看得非常清楚。

天空猶如一塊巨大的油畫畫布,白色的雲彩或濃妝或淡抹地隨意染在上面。

在海邊盡興拍照後,大家招呼著往回走喝咖啡去,我拿著相機一邊走一邊繼續拍著美麗的風景。

我和ZZ在剛才下來的臺階上分別拍照,那段路很美,兩旁樹木蓊鬱蔥蘢。

走到上面回頭一望,原來還有另外一條臺階路,應該也是通到海邊的。

走上來後,這裡是一個很寬闊的平地,芽莊對這個景點的開發還是很完善的,地面鋪著平整的石塊,路邊一棵大樹,看著有些像去年在廈門看到的大榕樹,樹蔭覆蓋的面積很大。

在來時的大巴車上,導遊向我們介紹起這裡的咖啡廳。

他說在鍾嶼石岬角看風景大概只需要十來分鐘的時間,剩下的時間大家可以去那裡的咖啡廳,坐下來好好品嘗一下越南特有的滴漏咖啡了。

導遊說在國內去星巴克喝杯咖啡,最低也要花上25元人民幣,在這裡,一杯咖啡差不多也就是6元人民幣的價位。

而且,在越南喝過咖啡後,對星巴克的咖啡就再也不敢興趣了。

我們這一行人來芽莊之前就對滴漏咖啡充滿了期待,即便導遊不介紹,自己也會跑去喝的。

所以遊覽完景點,興衝衝地往咖啡店裡走,不光是我們,整個團裡的人,還有其他團的遊客,也都在看完景點後來到這裡。

這是一家露天咖啡廳,好在現在到芽莊旅遊的中國遊客還不是太多,找到空位子還是挺容易的。

每一桌都是在這樣的傘蓋下面,傘蓋的骨架還裝著電風扇,隨時送風,所以坐在下面覺得很涼爽。

坐下後,服務生先給每人端上一杯涼茶,再放了一桶冰塊在桌上,大家可以自己往茶裡面添加冰塊。

我很喜歡這涼茶的味道,有花草的清香,後來發現,在芽莊,無論是咖啡店還是餐廳,顧客落座後,服務生都會先給端上免費的涼茶,而且喝完了之後還可以再給續上。

稍作了一會兒,滴漏咖啡端了上來,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滴漏咖啡,大家看著都覺得很新奇。

滴漏咖啡是越南的特色,只有在越南才能夠喝到這種咖啡,或者說,以這種方式喝咖啡。

上面的叫做滴漏杯,裡面裝著研磨好的咖啡粉,底部用細孔。

沸水衝到滴漏壺後,會慢慢地透過咖啡粉滴漏到下面的杯子中。

我們第一次喝滴漏咖啡,也不知道是怎麼個喝法,大家都注意地看著自己面前滴漏杯裡是否有咖啡滴到下面的杯子裡,但都不怎麼見動靜。

後來看到桌子上的冰塊,猜測是要把冰塊放到滴漏壺中,等冰融化了後在滴到下面的杯子裡面,於是紛紛開始往滴漏壺裡面加冰塊。

後來才明白我們這種喝法其實是錯誤的,我們的一位同事後來告訴我們(估計他也是後來上網查詢後知道的)服務生給我們端上來的已經是滴漏好的咖啡了。

雖然只有那麼小半杯,確實很香醇,比我在韓國買回來的速溶咖啡好喝得太多了,不過我一向只愛喝花茶,不愛喝咖啡,所以對此也不太上心。

但是我們這一行人到後來可是大買特買越南咖啡,有的就連滴漏壺都買了好幾個帶回國。

導遊給我們在這裡喝咖啡的時間很寬裕。

大家坐在這裡,也不曬,也不熱,喝著咖啡聊著天,偶爾回身一望便是美麗的海邊風景,慢慢地,大家品味到了點兒芽莊悠閒的生活方式。

如果就在這裡坐上大半天也是很享受的,比起以往那種早出晚歸,奔波在一個個旅遊景點和購物商店的旅遊,此刻坐在這裡,我們第一次體驗到了悠閒放鬆式的旅遊,這也是我們這次旅遊選擇來芽莊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來感受體驗一下這裡的悠閒。

最後還是導遊來這裡招呼大家集合,大家才從這份悠閒中起身往外走。

出來的路上看到對面這樣的一棟建築,下面的石基上刻畫著精細的紋飾,在建築的外壁上掛著好幾副畫作,不知道是否是這裡出售旅遊紀念品的商店。

大巴車開了差不多10分鐘,就來到了我們吃午餐的餐廳,這是我們的第一頓團餐。

這家餐廳座落在路邊,靠路邊的這一側沒有牆壁,屋頂是搭的天棚,跟剛才的咖啡廳一樣,也掛著電扇,而且還有管子,往外面輸送冷氣。

餐廳的面積很大,一下子接待十來桌是不成問題的,我們到的時候才剛剛11點半,所以只有我們這一個旅遊團在這裡用餐。

我們十個人剛好坐滿一桌。

在這裡吃飯挺好的,可以直接就觀看到外面的街景。

印著餐廳名字和地址、郵箱的溼巾。

BBQ,這不是燒烤的意思嗎,不過在這裡卻是這家餐廳的名字。

我們剛剛落座,服務生就給每人端上一份涼茶,當然,還放了一桶冰塊在桌上。

我非常喜歡這種涼茶的味道,清涼爽口,加冰後口感更加,只是喝到冰塊融化後口味會淡一些。

上來就是一道大蝦,夠硬的!

大蝦肉質甜嫩Q彈,非常新鮮。

芽莊是海邊小城,應該都是新鮮的海捕大蝦。

導遊告訴我們,越南的交通並不是很發達,很少有高速公路,相距不遠的城市坐車也要走上幾個小時,不知道這裡新鮮的海鮮能否及時運到其他城市,如果運輸困難,在當地吃起來是不是就會很便宜了?純屬個人猜測,因為吃旅遊團餐很少能夠吃到這麼好的大蝦。

這道小燉肉獲得大家高度的好評,非常適合我們的口味,而且吃出豬肉真正的香味來。

想起國內的豬肉,唉,好久也吃不出這樣的味道了。

即便廚師的廚藝不精湛,但原料純正,照樣可以做出美味來。

空心菜炒得不如昨天夜裡吃到的好吃,好像沒有太進味。

魷魚也非常新鮮,嚼著不費力氣,味道也很好吃。

對這兩道菜印象不深了,反正味道也都是挺受大家歡迎的。

有人先喝了湯,說是裡面有肉沫,我雖然肉食者,但不喜歡這種做法,就沒有喝。

喝過的人誇讚做得不錯。

這頓午餐吃得大家連連點讚,沒想到團餐也會吃到這麼好吃的越南美食。

芽莊第四個景點:婆那加佔婆塔

我們到達婆那加佔婆塔時正好是中午12點,太陽明晃晃的照耀著。

大巴車停在了下面,我們走上來就看到這塊上方刻著五角星的石碑,上面寫的全是越語,不知道是否是婆那加佔婆塔的介紹。

對面的景物。

摩託車和咖啡館在芽莊可以說是隨處可見。

雖然只是很尋常的街景,但在我們的眼中這卻是最真實自然的異國風情。

我們跟著導遊,沿這條路往景點的正門走。

這道門並不是景區的正門,大門緊閉,但可以從鐵柵欄門中看到後面的景物。

我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風格的建築,所以在這裡稍作停留,拍了幾張照片。

我們上午遊覽的三個景點都是不收門票的,據說婆那加佔婆塔這裡要收門票,但價格非常低,導遊走在最前面,我們也沒看見是否是需要買票的。

這是景區正中的一個平臺,是婆那加佔婆塔的第一層。

平臺上一共22根像是紅色磚塊壘成的石柱,10根大的,12根小的,看著像是很新的樣子,但實際上是公元7世紀到12世紀的建築物,有千年的歷史了。

我們開始是站在下面拍照,這時候的遊客不多,我和ZZ拍照的時候,平臺上面一個遊客都沒有,等到給別的同事拍時,剛要按下快門,從平臺上的一根柱子後面忽然冒出另外一個同事的腦袋,原來他走得快,已經走到平臺上面去了。

我們在下面大喊,「躲進去,躲進去」,還得他連忙找根柱子隱藏起來,等我們給那位同事拍完照片後,才讓他走出來為他拍照。

我也想到平臺上面去拍照,讓ZZ在下面等著,我一溜小跑地從側面上了平臺,拍完照片後又跑了下來,換ZZ上去拍照。

雖然是中午最熱的時候,但遊玩起來什麼也顧不上了。

我們繼續往上面走,一邊走一邊繼續觀看這些紅色的石柱。

這些石柱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是22根,而且有大有小?我們的導遊對這個景點並沒有做具體的介紹。

我也只是從攻略中了解到一點兒。

婆那加佔婆塔是印度教的建築,婆那加是天依女神的音譯(PoNagar),這裡供奉的就是天依女神,庇佑佔婆王國南部的一位女神,保護著靠海吃飯的漁民,相當於中國漁民心目中的媽祖。

而佔婆王國並不是來到這裡才聽說的,幾年前讀過天下霸唱的《謎蹤之國》,其中的第一部就叫做《霧隱佔婆》,那是第一次了解到在歷史上還有佔婆王國這個國家。

不過,那部小說我讀著不太感興趣,雖然四部全部都讀完了,但是記住的情節卻不多。

上網簡單地了解了一下佔婆王國,佔婆國建國之前的領土屬於中國秦漢時期的一個縣,稱作象林縣,又稱林邑。

東漢末年,佔族人殺死縣令建立佔婆王國,從中國獨立出去,一直到1692年被入侵的越南改為順城鎮,佔婆王國滅亡,立國長達15個世紀之久。

但是,在網上搜了一下,並沒有找到對芽莊婆那加佔婆塔更加詳細具體的介紹了。

一層和二層之間是這樣用巨大平整的石塊砌成的坡面。

我們是沿著這坡面旁邊的石階路往上面走的。

婆那加佔婆塔的第二層,也是最高的一層,這裡總共保存著五座佛塔。

年代久遠,佛塔外牆的磚石有些已經殘破或是風化了。

婆那加佔婆塔是印度教的建築,旅遊行程中介紹說這些佛塔的建築風格有些吳哥窟的味道,因此這裡也被稱作小吳哥窟。

我一直很嚮往去吳哥窟看一看,那座在熱帶叢林中沉寂了四百年的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既然吳哥窟一時半會不能成行,就先在這裡好好遊覽一番吧。

佛塔很高大,為了儘可能地將佛塔拍全,也為了儘量避免畫面中有其他的遊客,我先拍佛塔頂部的照片,等著遊客走過去了,再豎著拍照佛塔的全景。

這裡的遊客並不多,今天遊覽四個景點的遊客都不算太多,芽莊最佳旅遊季節是1月到5月,那時氣候適宜,雨水也較少。

我們雖然不是在最佳季節來的,但是不會遇到peoplemountainpeoplesea的情況,所以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佛塔外牆的上方還有很多的小雕像,如果不是用相機拉近了鏡頭拍照,在下面還真是看得不清楚。

每座佛塔都是可以進去參觀的,但必須要穿長褲和長袖衣服並且脫掉鞋子才可以入內。

到芽莊旅遊肯定都是夏裝的,在二層平臺的邊上掛著僧衣,可以免費提供給遊客。

僧衣是灰色的長袍,男女都可以穿,很寬大,直接套在衣服外面就可以了。

我和ZZ正拍照時,看到從前面的佛塔裡走出兩個人,身著僧衣,到外面穿鞋子時還在低頭認真地討論著什麼,乍一看還以為是這裡的僧人了,再一細瞧,原來是我們的兩位同事。

連忙招呼他們,為他倆拍了張合影。

可以看得出這些紅磚風化得挺厲害的,不知道當地是否會有一些舉措來進行保護。

我們繞著佛塔走了一圈,這是這幾座佛塔的後面,此時的遊客已經很少了。

不過,除了遊客外,我們也確實看見了當地人來到這裡很虔誠的叩拜的。

婆那加佔婆塔的地勢較高,站在平臺的邊上,可以眺望下面的海港。

平臺周圍的樹蔭下有很舒服的桌椅,原木樣子的桌、椅,可供遊人休息。

如果不趕時間,在此小坐一會兒是非常愜意的。

眼前是千年的古塔,下面是繁忙的小城漁港,有一種時光交錯的感覺。

集合的時間已經快到了,我和ZZ差不多又落在了最後。

沿著剛才上來的石階往下走的時候,我又端詳了一下這些紅磚雕砌的石柱,有的柱子上方還開有方孔,這些石柱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為什麼是10根大,12根小的數量,排列的狀態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帶著這些疑問往下面走,心裡想著今後有機會好好查詢一下吧。

千年的婆那加佔婆塔外,一樹樹的花在明媚的陽光照耀下,熱烈地綻放。

既然是跟團旅遊,購物是一定要被安排的。

我們整個行程總共要進3個購物店,第一個是乳膠店。

貼在玻璃上的乳膠產品商標,記得導購說過叫作三葉草。

商店裡所有的導購、服務員都會說中文,導購的中文說得一點兒也不像是外國人說中文,我私自猜測她就是中國人。

購物店一層大廳裡展示的割橡膠模型。

導購說橡割橡膠的工人必須要在清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就開始割膠,因為這個時候溫度和溼度是最適合割膠的,過了這個時間,從橡膠樹裡面流出的橡膠就會變質了。

所以割橡膠是項非常辛苦的工作。

橡膠樹模型對面展示的一張床墊,這個商店的商品就是乳膠床墊和乳膠枕頭。

導購說張是一張極品床墊,是20個的(是什麼單位我忘了,好像是釐米吧)厚度,杜拜七星級酒店裡面的床就是這個厚度,這個床墊是不允許顧客觸碰的,只能觀看。

二層有很多的獨立房間,就是旅遊購物店裡面常見的「教室」,我們這些遊客被帶進去介紹導購的「講課」,無非是越南的乳膠如何優質,使用乳膠床墊和枕頭對人的身體如何有好處,以及這裡的乳膠床墊、枕頭的售價比泰國或是中國國內便宜很多等等。

而且,導購說,越南的製造業並不發達,所以還沒有學會造假。

把假的做成真的,那是需要很高的製作水平的,她這麼一說,大家都樂了。

最後,導購拋出最利好的信息,在這裡買床墊或是買枕頭都是買一贈一,贈的是購買的同款商品。

聽了大約有二十分鐘的「授課」,我們又被帶到一層的商品展示廳,那裡有很多的床,鋪著各種規格的乳膠床墊,還有各種的乳膠枕頭。

導購告訴我們自己隨便找張床就體驗一下。

要說這裡的遊客還確實不像泰國、臺灣的購物店裡那樣多,而且展廳也大,當時好像是同時有兩、三個旅遊團在這裡,大家差不多都能夠找張床躺下,既是體驗,也是休息一下。

中國遊客的購買力還是相當強的,本以為躺一會兒就可以起身離開了,沒想到就是我們這一行人,竟然有一半出手購買了乳膠枕頭。

購物就像是流行感冒,有很強的傳染性的。

本來只有一位同事動了心,跟導購在那裡詢問購買的具體細節,其他同事都是在旁邊圍觀,沒想到說來說去,你也要買一對,我也要買一對,最後成了團購了,但是價格或是贈品卻都談不下來,即便做出都不買了的樣子,也沒有唬住導購,最後還都是按照定價夠買的。

商店可以將枕頭抽真空包裝,便於遊客攜帶,也可以直接寄到遊客家裡面去,不收取任何運費。

不收運費這一點讓整個團裡的人都很稱讚,團裡有一位大媽後來在車上說,她以前在杭州旅遊的購物店中買了床罩,商店郵寄要另外收取顧客50元的運費。

人家芽莊的乳膠店還是從國外郵寄呢,都不收顧客任何費用,這就值得國內的旅遊業好好學習一下。

我和ZZ都沒有購買任何商品,早就休息夠了,但是團裡的人購買能力超強,大多數都在跟導購熱烈地談論著。

我倆就走出來站會兒,看到遠處有一個賣椰子的攤位,幾張遮陽傘下面坐了好多人,我倆就走過去看看。

坐在遮陽傘下喝椰子的都是當地人,喝著椰子,聊著天,很悠閒的樣子。

我有些口渴,買了一個椰子,這裡賣的椰子個頭很大,跟我以前在泰國喝的一樣,不像昨天他們買的小綠椰子。

賣椰子的是位越南大姐,手裡拎著把大砍刀,很熟練地一刀一刀砍下去,露出了一個小孔,我喝了一口,呀,酸的,不好喝。

ZZ拿另一根吸管喝了一口就跑走了,我又不願意浪費,這個大椰子折合人民幣快10元錢了,比他們昨天買的可貴多了,只得慢慢地喝著。

不過看旁邊的人喝得很是一幅怡然自得的樣子的。

這裡的環境不好,雖然不曬,但也很熱,而且有蒼蠅在砍下來的椰殼那裡嗡嗡地飛著,讓我更覺得不舒服,最後剩下幾口實在喝不動了,就放在桌上又走回乳膠店裡面。

離開乳膠商店後導遊帶著我們又去了第二個購物店,珠寶店。

我們的導遊挺不錯的,不但沒有攛掇大家購物,而且對於沒有購物的遊客依然笑嘻嘻的,沒有一絲的怨言或譏誚。

珠寶店主要是紅、藍寶石的首飾,還有一些紅木、黃花梨的手串。

我們這一行人購買了真強,一會的功夫就有人相中了戒指、項鍊,導遊幫著跟售貨員談到打個8折,又抹了零頭,所以大家都覺得佔了了小便宜一樣,刷卡時很開心。

項鍊、戒指、手鍊我在泰國、臺灣旅遊時都買過了,所以這次一點兒購物的想法都沒有,但也只能在商店裡面陪著大家,等待著購物的結束。

在兩個購物店裡差不多花了有三個多小時的時間,一直到下午四點鐘,我們才到達了今天行程的最後一個地方。

大家對即將到來的遊樂項目充滿了期待和好奇,導遊講解的時候,每個人的眼睛都熠熠放光,太新鮮了,我們將在這裡體驗越南芽莊特有的泥漿浴。

導遊在大巴車上跟我們說,以前有遊客問過他,說酒店裡葉可以洗泥漿浴,為什麼不安排在酒店呢,那樣會更方便些。

導遊說,其實遊客並不知道,酒店泥漿浴中的泥漿是從我們要去的這個地方運走的,是循環使用的;而我們即將到達的這個地方,因為本身就是產生泥漿的源頭,所以泥漿都是一次性使用的。

芽莊的泥漿來自附近的寧和山腳,含有大量的礦物元素,敷在人體上,對身體很有好處。

當然,只有經常洗泥漿浴才能有這個效果,我們就洗一次,起不了多大作用,但重要的是體驗一下,感受泥漿浴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我們去體驗泥漿浴的地方名字很奇特,叫作"100EggThemePark",翻譯成中文就是「100個蛋主題公園」,簡單點兒「百蛋公園」,這名字太好玩了。

這張照片是後來大家遊玩後往停車場走的路上補拍的,去的時候遊客非常多,好多個旅遊團的遊客都到了這裡,而且是以中國大陸遊客居多,佔了絕大多數。

我們拿著泳衣,緊跟著導遊,來不及拍照了。

在入口排隊進入的時候,ZZ拿出他的手機,拍了兩張到此一遊的照片。

導遊在大巴車上講的程序太繁瑣了,把我們弄得有些稀裡糊塗。

導遊告訴我們可以們免費存包,我們去存包時想明白了,我們只帶著泳衣和毛巾、手機,其他的東西都在大巴車上了,幹嘛還存包呢。

導遊囑咐一定要拿好手裡面的小票,進門後也不要扔了,還要再檢一次。

我們進入後將票攥得緊緊的,後來才知道是憑這張小票領取更衣箱的鑰匙,每兩個人給一個更衣箱,我們三個人,也只給了一個更衣箱。

換上泳衣後,大家覺得拿著手機不方便,就都鎖在更衣箱中了。

導遊告訴我們,他將儘量將團裡面每個團隊或是每個家庭都安排在一個泥漿浴池中。

我們沿著園中的小路往泥漿浴池走的時候,看到路邊各種不同的露天浴池,有兩人的,有三、四個人的,也有更大的池子足夠容納10個人的。

每個池子中都是熟人,沒有彼此陌生的遊客,非常人性化。

池子都是露天的,上面都有濃密的樹木遮擋著,有的小池子還作成一個小亭子的樣子。

一開始我們這一行人都安排在一個浴池中,雖然穿著遊泳衣,但畢竟都是同事,也覺得有些尷尬。

我們看到那些男同事的時候,他們都已經泡在泥漿池子裡面了,那是一個很大的池子,裡面已經注滿了泥漿,坐下去都到胸部上方了。

池子上面是一課很大的樹,繁茂的枝葉就像是一把巨大的綠色大傘,遮蓋在池子裡面興奮得正在撒歡兒的人上方。

導遊和一位管理人員模樣的越南大叔向我們三個人指了指對面的山坡上,我們一看,山坡上的樹林裡有個小亭子,呀,太人性化了!我們走到小亭子那裡,越南大叔示意我們坐進去,然後底部有一隻管子就開始流出泥漿水出來,是泥漿水,不是成塊的泥漿,與我之前想像的不一樣。

泥漿水很細很滑,讓我忽然想起德芙巧克力的廣告,「絲般柔滑」,顏色也有些像是淡咖啡色的巧克力。

我們坐在裡面看著池子中的泥漿水越漲越高,有一絲驚慌,擔心一直這麼流出來一會兒池子就滿了。

我欠起身子探出頭一看,那位越南大叔就在不遠的地方坐著呢,人家管理得很到位,池子裡的泥漿水差不多滿了的時候,大叔走過來關掉了開關。

我們三個人坐在池中剛剛好,泥漿水有點兒溫熱,很滑。

剛開始有點兒不太適應,我們坐在裡面稍微一動,就險些滑躺到池子裡,連忙用手抓住亭子壁上的大圓孔,這下明白為什麼壁上有大大小小的幾個孔了,就是讓遊客有個扶著的地方,想的真是周到。

我們坐在裡面,用手撩著泥漿水到身上,手臂上,正玩著呢,聽到下面大池子裡傳出很大的撲騰撲騰的聲音,還夾雜著那幾個人的大聲喧笑,我們站起來扒著門往下一看,喲,這幾個玩得可真high,正坐在池子裡用腿和腳打水花玩呢。

特別是一個最胖的同事,玩得最歡,用ZZ的話講,跟個小海豹一樣,就差在水裡打個滾兒了,ZZ樂得臉上像一朵盛開的菜花。

這幫人還帶了手機進來,一個站在池子邊,其他幾個在池子裡還喊著口令,「一、二、三」,又是一片噼裡啪啦地打水花和喧鬧聲,可真是玩得太High了。

剛才拍照的那位同事又跑到我們這裡給我們拍了幾張照片,還好他帶了手機進來,要不然我們這麼有意思的泥漿浴都沒有幾張照片留作紀念。

導遊告訴我們,雖然泡泥漿浴對人體有好處,但也不能泡得時間太長,一般20分鐘就足可以了。

我們也是在差不多20分鐘左右感覺必須出來了,新鮮勁兒差不多也過了,一直在池子裡泡著也沒多大意思了。

出來後看到下面池子裡撲騰的那幾位也正往外爬呢。

走到露天衝洗的地方將身上衝乾淨後,一家一起去「百蛋公園」的其他地方玩會兒。

「百蛋公園」裡面有好幾個遊泳池,我們沒找到導遊說的筑波泳池,就一直走的這個最大的泳池這裡,泳池的水很清澈,泳池邊上較淺,往中間走就逐漸深了,所以我只在邊上玩會兒。

泳池裡的人不少,但因為泳池挺大的,也不覺擁擠。

玩了一會兒,大家準備回去換衣服。

不過我一上岸,聽見前面有轟轟的水聲,好像還有什麼景觀,就一直往前走過去。

走近發現,原來是一道瀑布,有三層樓高的樣子,雖然是人造瀑布,但氣勢也不小,瀑布下面是鋪著鵝卵石的溪流,一直順勢往下流,一直流到下面的水池中。

有兩個老外正站在瀑布下面,雖然被水流衝擊著,但很開心的樣子,還擺出pose拍照呢。

我們看了一會兒往回走,正好碰上ZZ,我跟ZZ說也想到瀑布下面玩會兒,ZZ讓我等著他,他回更衣室拿手機來照相,和我一起的那兩位女同事不想玩了,就先回去換衣服了。

等了一會兒ZZ回來了,我們分別爬到瀑布下面,擺足了姿勢照了好多照片,尤其是ZZ,一會兒仰頭喝水,一會翹腿展翅。

我們照相時,又來了兩位大媽,她們比我們專業,手機都裝在防水袋裡面。

我和ZZ又有了新創意,等兩位大媽拍照下來後,我們又分別上去,拍了幾張照片後,踩著鵝卵石順著溪流走下來,其實也是為了擺拍。

我和ZZ在瀑布那裡遊玩夠了往回走時,暮色漸起,遊泳池裡面的人已經不是很多了。

我走到女更衣室門口,正好看見那兩位女同事走出來。

剛才只顧著玩了,都沒想想若是碰不到該怎麼辦,我的手機在更衣室裡面,都沒法和她們聯繫。

更衣室裡面有一個個獨立的淋浴間,數量夠多,我出來的晚,所以這會兒人不多,很容易找到一個空著的淋浴間。

衝洗後換完衣服出來,看到她們還在門口等著我呢,好感動!

要是只剩下我一個人,可能就有點兒慌神了。

我們往外走的路上,經過「百蛋公園」裡面的「百蛋餐廳」,門口還真的擺著大大的蛋,還是彩繪的蛋。

沿著園中的小路往回走,沿途看了一道的各種蛋。

剛才來的時候,路上遊客多,我們走得又快,根本沒留意這路上秀美的風景。

芽莊旅遊雖然起步晚,但我覺得比泰國的遊樂景點做得細緻,認真,人性化程度更高。

泥漿浴是旅行社的贈送項目,門票應該不會太貴,所以這裡的性價比也比泰國要高。

暮色已經越來越重了,看到前面一條走廊裡面燈光閃耀,我們就朝著那裡走過去。

走廊的一頭兒停著一輛老爺車,車窗玻璃上印著「百蛋」的英文,太逗了,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呢?

這是一條購物長廊,但因為現在遊客差不多都已經離開了,很多商鋪都已經關門了。

走到前面,看到一位同事,就是剛才在泥漿池裡撲騰得被ZZ稱為小海豹的那位,正在路邊的一家商鋪裡面付款,問他買的是什麼,他說是三七。

怎麼跑到越南買三七來了。

上車後他跟我們說,在他前面有一個人買了,已經打成粉裝在袋子裡,看見他走過來就跟他說我們團的集合時間到了,來不及付款了,把我這袋打好的三七粉給你吧,你直接交錢就行了。

他說我要是買我自己買,幹嘛要你買的呀。

商鋪的人看到他有買的意思,立刻就要拿三七給他也打成粉,被他及時喝止住了。

他告訴商家,先稱量好重量,算好了多少錢再打成粉。

小海豹說商家一聽他這麼說,樂了,估計是明白這個買主知道這裡的玄機,也沒再說什麼,稱重,算錢,打粉,付款,按照標準的流程完成了這次購物。

不稱重,或是不算好錢,直接打成粉,這種旅遊購物陷阱已經報導過好多次了,稍微看看新聞的人都知道,不管這裡是不是陷阱,反正小海豹買的是個心明眼亮,心裡踏實。

我問他趕大巴車的那個人走了嗎他說沒有,坐下來跟商家聊天呢。

明顯地就是託兒,跟國內報導過的手法一樣。

其實真沒有必要在旅遊時買這種東西,很容易落入陷阱或者發生爭執。

因為是半自由行,我們這幾天行程的晚餐旅行社都是不負責的。

導遊將我們依次送回酒店,我們四星級酒店的還是第一個下車。

大家回房間放下東西立刻就返回大堂集合,已經7點多鐘了,在國內是已經8點多鐘了,大家都很餓,不想走太遠,就在酒店周圍找地方吃飯。

我們入住的酒店周圍繁華熱鬧,這裡是遊客聚集區,雖然中國遊客日漸增多,但其他國家的人,尤其是歐美人也不少。

餐館很多,酒店對面是家印度餐館,右面是一家中國川菜館,經營越南菜、海鮮的餐館,以及大大小小的酒吧就更多了。

導演在大巴車上時建議我們今天晚上不要去吃海鮮,他說明天我們四島遊之後回來的路上會經過海鮮一條街,屆時他可以把我們放到那裡下車。

我們剛才到達酒店下車到時候問他今天晚上我們吃些什麼好,他說可以去吃BBQ呀,在前邊不遠就有一家的。

我們一路走一路找,看到這家門口打著Buffet的霓虹燈,我們以為就是這家了。

店門口服務員一看我們有想在這裡吃飯的意思,一個勁兒地用中文招呼我們。

我走進去看了看,一層大廳是自選區,各種海鮮,肉類,蔬菜等等挺多的,人民幣90多塊錢一位。

我們以為就在這裡吃了,就要讓服務員找位子,餐廳裡面顧客很多,服務員請我們直接上樓。

ZZ和一位同事站在外面,向我們大家示意走,我們還挺納悶的,不是說好到這來吃飯的嘛。

同事說裡面海鮮和肉看著不新鮮,ZZ說裡面的顧客都是大陸遊客,估計都是被導遊忽悠的。

我想起來剛才確實看到在海鮮和肉上面有飛舞的蒼蠅,挺他倆這麼一說,都跟著往前面繼續走。

再往前面走一點兒就到了我們昨天深夜吃夜宵的地方了,我說咱們別在同一家餐館吃兩次呀,在芽莊就這麼幾天的時間,多嘗嘗不同餐館的味道多好。

於是,我們最後決定在那家餐館的隔壁,就是這家名叫"TheLocal4"的餐廳吃飯。

這家餐館一看門前的招牌就知道是大陸遊客經常光顧的地方,不但有中文的菜名,而且還特別註明:「本餐廳有會說中文的人員」。

我見馬路的斜對面有一家餐館,名字叫做「TheLocal2」,就問正在用中文招呼我們往裡面走的服務員,一個膚色黝黑的越南小夥子,對面的Local2和他們家的Local4有什麼關係嗎?他搖著腦袋,用很生硬的中文說,沒有關係,我們生意大,他們生意小。

這是一家海鮮館,一盆盆的海鮮擺在餐館外面。

我問同事,導遊不是建議咱們明天去吃海鮮嗎?他說,沒事兒,今天吃了海鮮,明天再去吃別的去。

芽莊最著名的海鮮---大龍蝦,在水盆中張牙舞爪的,ZZ抓了起來放在腦袋旁邊,讓我給他拍照。

旁邊的服務員並不阻止,還看著我們抿著嘴樂呢。

我給他拍完照片,說就將這張照片取名為「我和龍蝦哪個更精神」吧,蠻貼切的。

來芽莊如果不吃龍蝦都會覺得實在太遺憾了。

因為江湖傳聞芽莊龍蝦極為便宜,在海灘上就會遇到挑著挑子賣龍蝦的,現買現烤/煮,價格極為便宜。

不過今天白天在大巴車上時導遊就告訴我們,芽莊最近幾年隨著旅遊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自此中國遊客到這裡旅遊之後,物價已經是越來越高了。

導遊說,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吃,來到芽莊一看龍蝦這麼便宜,都喜歡吃,一下子把龍蝦的價格拉了上來,比起以前來要貴很多了。

我們留下幾個點菜的,其餘的人都來到二樓找張大方桌子坐下。

二樓這裡中國遊客不多,但金髮碧眼的老外不少,上座率大約七八成的樣子,看來生意還是挺不錯的。

有位同事從旁邊的水果攤買來榴槤給大家吃。

雖然不是那種極為軟糯的榴槤,但味道也是挺好吃的。

只是吃完趕快拿走,然後拿出溼巾將手好好擦乾淨了,別留下味道。

在越南的餐館裡面賣得最多的是虎牌啤酒,大街小巷上也經常看到虎牌啤酒的廣告。

不過,我們在餐廳點了更具越南特色的西貢啤酒,在這裡點的是綠色標籤的。

我平常在國內基本上都不喝啤酒的,本來想在芽莊只是嘗嘗,喝了一口,覺得味道挺淡的,我能接受,索性就要了一瓶喝,反正是小瓶的。

在樓下點菜的幾個都是美食愛好者,換句話說,都是很好吃的,所以點的菜很硬。

大螃蟹第一個被端了上來。

味道炒得很好,只是吃著有些費勁,特別是兩隻大鰲,如果不用桌上的鉗子而用牙去咬或嗑,估計牙掉了蟹鰲還紋絲未動呢。

後來ZZ用鉗子幫我們將蟹鰲都夾碎了,大家這才吃了起來。

東南亞國家的螃蟹,蟹鰲裡面的肉比別的地方都好吃,所以最好蟹鰲都吃完了,反倒是其他部分有剩下的。

忘了這叫什麼魚,味道不錯,因為這一桌海鮮點得很硬,量也大,所以到最後大家都吃不動了。

看到這條魚被剩下了一小部分,點菜的一位同事很心疼,一個勁兒地勸大家再多吃點兒,告訴我們這條魚折合人民幣要一百多塊錢呢,在芽莊就算是很貴的一道菜了,一定別浪費了。

大蝦,新鮮,黑胡椒味道重,而且很辣。

沒想到大蝦會炒得這樣辣,辣得我一邊吃一邊伸出舌頭來扇扇。

大龍蝦啊!

很費力地掰成一塊一塊的,大家都嘗一嘗嚮往已久的芽莊大龍蝦,嘗過之後也沒有覺得味道有多麼的驚豔。

來了芽莊如果沒有吃過龍蝦,一定會覺得是個遺憾的,現在總算是嘗過了,勝利完成了這個芽莊美食的小目標。

海鮮涼拌菜,挺爽口的。

又點了炒空心菜,不過味道仍然不如昨天晚上吃的好,所以就沒有拍照。

倒是這個龍蝦粥很受大家的歡迎,你一碗我一碗地喝光了,味道很鮮美,以至於大家將裡面的龍蝦腿也撈起來吃了,不過,肉很少,腿又長,剝著也著急,一會兒就都放下了。

餐館旁邊的馬路上,越南當地人坐在馬路邊極簡易的小攤上吃得也挺開心的。

這條街不但遊客多,當地人也不少。

快到晚上9點鐘了,馬路上人來人往,燈火輝煌,好不熱鬧。

我們走回酒店的這一路上,各個店鋪裡面都有不少的人。

在兩家越南特產店先看了看價格,反正這才是第二天,等到最後幾天再買吧。

我的拖鞋因為今天趟了海水,起皮兒了,正好路過一家賣拖鞋的小店。

越南拖鞋很有名,是真正的橡膠做的,正好進去看了看,買了一雙顏色挺鮮豔的人字拖,鞋底很軟很舒服,折合人民幣36元,價格很合適的。

今天在大街上看到的芽莊當地人,腳上都是一雙人字拖,即便是騎摩託車的人,也穿著人字拖。

ZZ本來說好了和幾位男同事去做足底按摩,可是我們買完人字拖出來後,才發現已經不見了那幾個人的影子,wifi在他們身上,沒有了網就跟他們聯繫不上了。

ZZ說他們應該沒走遠,就緊走幾步追他們去了。

我們三個女的去一家超市買大桶的礦泉水。

酒店的房間裡有熱水壺,但是免費提供的礦泉水只是一人一小瓶,所以今天早上我們接水燒開了,我還特地沏了一杯茶,沒想到真難喝呀,簡直比引灤入津前喝的自來水還難喝,趕上九十年代中期去靜海出差時喝到的水了。

我們還要在芽莊住好幾天,不喝些熱水會很不舒服的。

於是買了一大桶礦泉水帶回房間,節約點兒用,每天燒開了大家能夠喝幾杯熱水就可以了。

回到酒店連上酒店的wifi,看到那幾個人發來的正在做足底按摩的照片,我告訴他們ZZ去找他們了。

昨天睡得太少,已經困得睜不開眼了,洗完澡躺下就睡著了。

轉天問ZZ昨天找到他們了嗎?ZZ說沒找到,打電話也沒打通,他反正對足底按摩也不敢興趣,正好借這個機會去逛小店了,這才是這個傢伙旅遊中的最愛。

等到逛累了,就和一家店鋪門口正在賣羊肉串的人聊天。

我問他聽的懂越語嗎,他說別提了,那哥們一張嘴是一口純正的東北話,敢情是從東北來越南芽莊賣羊肉串的。

我跟他聊得熱火朝天的,那哥們將這裡咖啡的品牌,價格都講得詳詳細細的,還告訴我他天天在這賣羊肉串,有什麼不清楚的就來問他。

他正聊著的時候,碰見那幾個做完足底按摩的人回來,大家一起回了酒店。

相關焦點

  • 越南越美:芽莊旅遊、美食、購物最全攻略!
    芽莊機場也有貨幣兌換點,且不收手續費,據說比在國內提前換更划算。如果跟團遊,也可以跟導遊換,好處是回國前可以將沒用完的越南盾再換回人民幣。(參考匯率:1元人民幣≈3300越南盾)泥漿浴看起來髒髒的,洗完後卻會讓皮膚白白滑滑,衝乾淨後再泡個溫泉,相當的愜意。泥漿浴,也叫熱礦泥浴,是用泥類物質以其本身固有溫度或加熱後作為介體,敷在人體某些部位上,將熱傳至肌體,與其中化學成分、微生物等共同作用而達到健身防病的效果。
  • 越南四城—胡志明美奈大叻芽莊之行
    首先放一些四個城市的皂片,真的是各有各的美 胡志明,美術館胡志明美術館美奈 , 白沙 丘大叻 , 法國 的後花園,真的超喜歡這座城市大叻瑪麗修道院芽莊 ,玩樂一條龍,泥漿浴最後又回到胡志明,粉教堂下面就具體來說說這趟旅途啦~籤證淘寶就可以辦理,很方便
  • 2500元玩轉越南芽莊,不需要住青旅,也不需要吃快餐
    去過越南,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用不到2500人民幣暢遊越南芽莊的吧。雖然比所說的2000高了一些,但2500絕對能在芽莊過上非常愜意舒適的生活了。不需要你住青旅,也不需要你吃快餐,我推薦的不是自由行,而是跟團遊,暑假我跟家人杭州出發,去越南玩了5天4晚每個人團費2030(1680稅金籤證費350)。因為我們是旺季去的,如果不是旺季根本不用2000就能玩。
  • 越南芽莊旅遊獨一無二的體驗,中國遊客必去,其名氣享譽國內外!
    越南芽莊除了海灘度假出名,還有最為出名的就是它的泥漿浴,到芽莊遊玩的人都說,寧可錯過芽莊的海鮮都不可以錯過芽莊的泥漿浴,確實,泥漿浴這樣的名稱實在是太特別了,幾乎沒有在其他地方聽說過,只有在芽莊,這樣獨特的泡溫泉方式深得遊客的喜歡。
  • 越南芽莊五天自由行攻略,看了這個,不用旅行社了!
    下面我就以我本人的親身經歷,給大家講講我去越南芽莊幾天的自由行遊記和一些實用的攻略,一起來看看吧。我哥是開旅行社的,他本來幫我安排好了自由行路程,但是後來耽擱了。由於我出發的時候是大年初,所以現在去芽莊的人特別多,是旅遊旺季,費用也比平時貴,所以各位小夥伴可以想好,什麼時候去好。本來想訂個別墅住,可以都爆滿了。
  • 玩過芽莊才知道什麼是越南越美
    芽莊擁有全越南最美的月牙形海灘。蜿蜒6公裡長的海岸線,可以盡享陽光、沙灘、海浪、浮潛。那裡有成排的椰林、豐盛的海鮮,還有高大上的假日酒店。芽莊超美,被世界地理雜誌評為人生必去的50個旅遊勝地之一。芽莊超值,囊括了「馬爾地夫」、「吳哥窟」和「小法國」的特色。沉香塔是芽莊的標誌性建築。
  • 芽莊,越南最美的休閒、度假勝地,也是性價比最高的出行首選!
    走進芽莊,感受這裡的風土人情,用鏡頭顛覆你的越南印象。芽莊位於越南中部,是著名的海濱城市和港口城市。這裡擁有全越南最好的海灘,綿延數公裡,同時也是越南最適合潛水的旅遊目的地,是集休閒、娛樂、運動、溫泉於一體的世界著名度假勝地。婆那加佔婆塔,是芽莊的一個著名景點。
  • 芽莊,大家都說普通話
    大叻到芽莊,四小時。又是下雨的一天。早上退完房,發現門口沒有車,我們決定往大路口走一走,誰知路上雨越下越大,身後過來的計程車也被後面的人「截」走了,我們只好繼續往前走。終於,我們找到一輛停著的的士,可是司機不打表,而且開價貴很多很多。之前攻略裡幾乎都推薦打綠色的出租,現在我也算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 遊記:芽莊大教堂
    利用這個時間,某人用了20分鐘往返海灘,照了幾張芽莊海灘的照片。匆匆告別芽莊了,其實芽莊作為一個旅遊城市,確實是不錯的。到大叻是12點左右,賓館還不能入住,寄存了行李,在旁邊的小店解決了午餐,就出發了。
  • 越南芽莊這處景點,中國遊客最愛去,門票只要7元卻還被吐槽一般
    近幾年國外遊越來越熱門,條件充足的可以去歐洲遊,如果沒那麼充足的也可以選擇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旅遊,在這些國家當中,除了日、韓、泰以外,越南應該也算是比較熱門的旅遊地之一了,而去越南旅遊的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芽莊旅遊。芽莊一面靠山,另一面瀕海,主要就是以海灘風光最為出名。
  • 富國島和芽莊哪個好玩,芽莊富國島各有哪些特色?
    對於越南,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芽莊了,其實越南不止有芽莊哦,還新出現了一個網紅景點,那就是富國島。今天,第六感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富國島和芽莊哪個好玩,芽莊富國島各有哪些特色,大家一起隨小編了解一下吧。
  • 越南越美,玩轉芽莊
    芽莊 NhaTrang芽莊位於越南南部海岸線最東端,海濱沙灘一望無際,是著名的海濱城市。這裡擁有全越南最好的海灘,綿延數公裡,也是越南最適合潛水的旅遊目的地。而美食方面,芽莊盛產龍蝦,肉質新鮮並且價格便宜,實屬吃貨的福地。
  • 這裡就是芽莊海灘的中心地帶
    +咖啡更適合的了咖啡濃鬱,狠摔星巴克幾條街,我這個喝咖啡就會反胃的人,明知如此,還是堅持點了喝,對於愛喝咖啡的人來說,這樣的路邊攤,會讓你對咖啡有重新的定義我是從夜市盡頭的位置出發,幾乎開到了芽莊海灘的盡頭,也就是出發跳島遊的碼頭附近,停下摩託車,然後徒步在海灘上往回走
  • 我叫芽莊.這是我的簡歷!
    Thap Ba 泥漿浴,Thap Ba Hot Spring CenterMot島 應該算是四島遊中娛樂活動最豐富的一個。芽莊海外有9座小島,除了芽莊四島之外,竹島是這個地區最大的島,據說此島被一個俄羅斯人購賣,在島上建了五星酒店、別墅、餐飲、大型遊樂場,也就是通常大家說的芽莊珍珠島。
  • 越南芽莊旅遊、美食、購物最全攻略!
    泥漿浴看起來髒髒的,洗完後卻會讓皮膚白白滑滑,衝乾淨後再泡個溫泉,相當的愜意。泥漿浴,也叫熱礦泥浴,是用泥類物質以其本身固有溫度或加熱後作為介體,敷在人體某些部位上,將熱傳至肌體,與其中化學成分、微生物等共同作用而達到健身防病的效果。
  • 越南芽莊,和想像中差距有點大(4日休閒遊)
    1.便宜(現在旅行團去東南亞幾乎都是包機,天津起止雙程飛機,四晚酒店早餐全含,還包兩頓午餐)花了多少錢?1600元遊芽莊,跟著旅行團省錢,五天四晚。首先團費很便宜一千多塊錢,換錢換了幾百元人民幣,花完就回來。
  • 說走就走的芽莊旅行4天5夜自由行攻略
    越南飛機自由行之飛機第一站,芽莊珍珠島懷著好奇之心坐上飛機來到了越南芽莊,這裡的氣候非常地好,首先我們去了芽莊最著名的一個景點,越南珍珠島,門票是8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是240元一個成年人,珍珠島是一個獨立的小島
  • 越南芽莊旅遊,到底跟團和自由行如何選擇?遊客提防這些陷阱
    走遍了中國的如詩如畫壯麗山河,國內人們把目光聚焦離中國較近的國家,出國遊逐漸成為一種潮流,越南地處東南亞沿海,這裡熱帶風情美景和比鄰中國近距離的地理位置,便宜的消費環境,越南芽莊,依然成為了取代馬爾地夫等高性價比高的海島旅遊首選。
  • 越南芽莊導遊稱「不買不放過你」,低價遊轉移國外了?
    嚴厲打擊之下原本活躍在國內雲南等地的「低價遊」和「強制購物」有沒有就此銷聲匿跡?答案是「沒有」「近日,上海市民姜女士向市民服務熱線12345反映,4月中旬,她通過「途牛旅遊」App預訂的越南芽莊遊成行。旅行過程中,全團被當地中文導遊公然威脅:不購物就「不會放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