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奶嘴關係到寶寶的「入口」安全,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潔和消毒。一般來說,奶瓶每次用完都應該清洗,每天至少消毒1次。
奶瓶的清洗和消毒的妙方法
奶瓶的清洗方法
洗奶瓶
1、餵完奶後,把殘餘的奶液先倒掉。
2、用水衝洗奶瓶,倒入清洗液,用奶瓶刷把各個角落都清洗乾淨。
3、清洗時特別要注意瓶頸和螺旋處,不能漏掉。
洗奶嘴
1、先把奶嘴翻過來,用奶嘴刷仔細清洗。靠近奶嘴孔的地方比較薄,要小心不讓其裂開。
2、洗的時候,要注意清洗奶嘴孔裡的奶垢,保證奶嘴上的出奶孔保持通暢。
3、洗完奶瓶後,再用水衝洗乾淨。
如果有奶漬凝結在奶嘴上,先用熱水泡一會,等奶漬變軟以後再用奶嘴刷刷掉。
提示:
最好在寶寶喝完奶後馬上清洗奶瓶,如果隔一會兒才洗,瓶子上會殘留奶的油脂,奶瓶會變得黏膩難清,瓶身上看起來也會霧霧的。
奶瓶的消毒方法
清潔完奶瓶,應該再進行消毒,以保證衛生、安全。一般,奶瓶的消毒方式分為煮沸法和蒸汽式兩種。
煮沸式消毒
1、準備一個不鏽鋼的煮鍋,裝滿冷水,水的深度要完全覆蓋奶具。注意:鍋子必須是消毒奶瓶專用的,最好不要和家裡其他烹調食物的混用。
2、把奶嘴和奶瓶蓋拿下後,將奶瓶放入鍋子,煮沸。
注意:
塑料奶瓶最好放進煮沸的水裡,玻璃奶瓶則可以放在沒有煮沸的水。
3、水燒開後5-10分鐘再放進奶嘴、瓶蓋等,蓋上鍋蓋再煮3-5分鐘關火。塑料奶瓶不宜燒太久,所以水滾後立刻放進奶嘴等再煮3-5分鐘即可。
4、水涼了以後,用奶瓶夾取出奶嘴、瓶蓋等,放在乾淨的器皿上倒扣晾乾,放置在通風、乾淨的地方,蓋上紗布或蓋子)
蒸氣式消毒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電動蒸汽鍋,媽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消毒方法治要遵照說明書來操作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蒸汽鍋消毒前,要先吧奶瓶、奶嘴、奶瓶蓋等物品徹底清潔。
注意:
在購買的奶瓶的時候,媽媽要注意奶瓶上的耐溫標示,如果不耐高溫的話,最好還是使用蒸汽鍋來消毒。
根據餵養方式來給寶寶選擇奶瓶
奶瓶、奶嘴都是哺育寶寶的重要裝備,但是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奶瓶、奶嘴,選哪個和選幾個的問題頗讓人頭疼。我們將一步一步教你選擇方法,保證能為你的寶寶選出合適的乳房替身。
1、確定材質:塑料VS玻璃
目前市場上的奶瓶從製作材料上分主要有兩種PC和玻璃的。PC,全稱聚碳纖維,是一種無毒塑料,俗稱太空玻璃,它的特點是質輕、不易碎,適合外出及較大寶寶自己拿用。但經受反覆消毒後耐力就不如玻璃制的了。玻璃奶瓶更適合在家裡由媽媽拿著餵寶寶。
面對一堆化學名詞,是不是有點暈頭轉向了?我們還是來看看下面的吧,你就能迅速了解各種奶瓶材質的特點,做出比較和選擇。
a、特性、材質比較、說明;
b、耐熱性(抗變形程度);
c、玻璃>塑料(PES=PC>PP);
d、越耐熱越不容易變形;
d、刻度的抗磨損度玻璃>塑料(PES>PC>PP) 刻度磨損,不好掌握哺乳量;
e、易洗度 玻璃≈PES>塑料( PC>PP) 內壁光滑,則容易清洗;
f、強度 塑料>玻璃 比重大,不容易攜帶;
j、比重 玻璃>塑料 越透明,越容易肉眼看清清潔情況透明度玻璃=PC>PES>PP。
玻璃奶瓶除了強度不夠,易碎之外,其他品質都優於塑料奶瓶。但塑料奶瓶有個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其輕巧不易碎,可以讓寶寶自己拿,可以出門時攜帶。所以,玻璃奶瓶主要還是適合小嬰兒,父母在家親自餵養時可以用。當寶寶長大些,想自己拿奶瓶時,塑料奶瓶就要開始派上大用場了。
塑料中,PES、PC,質輕強度高,不易破碎,高度透明,性能都不錯,不考慮價格因素的話,是首選。尤其新新材料PES,比PC更易洗、耐用,幾近於玻璃。
但是PES奶瓶價格非常貴,同時可供選擇的品牌也較少。選擇時,爸媽可根據實際需要購買合適的材質。一般而言,餵養初生嬰兒使用玻璃奶瓶為主。3個月後,用塑料奶瓶多一些。
2、確定容量大小
奶瓶分為120ml、160ml、200ml、240ml四種容量,可根據寶寶一次的食量挑選。一般說來,未滿1個月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約100-120ml。滿1個月以上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應為120-200ml,1天宜控制在800-1000ml左右。也有些寶寶喝的較少。
所以,0-1個月的寶寶需至少120ml容量的奶瓶。有些媽媽出於經濟考慮,直接買240ml的奶瓶使用。但有媽媽反映,如果一開始用大容量的奶瓶,餵奶的時候總是覺得寶寶吃得少,不知不覺就多餵了。而且,一般奶瓶4-6個月就需要淘汰更新。所以,最初選擇120ml的奶瓶比較合適。而60ml 的奶瓶體積小,特別容易清洗,很適合給初生嬰兒少量多次喝水。
喝奶、餵水
0-1個月:先推薦120ml再推薦60ml;
2個月以上:先推薦240ml再推薦120ml。
3、確定購買數量
奶瓶的購買數量,取決於兩點,媽媽的餵養方式和使用奶瓶的方法。不同的餵養方式,對奶瓶有不同的要求。
a、母乳餵養1-2個250ml和1-2個120ml
媽媽全天在家,只需要準備1-2個250ml的大奶瓶、1-2個120ml的飲水、果汁的小奶瓶就可。在媽媽有事外出時,可以將母乳擠在奶瓶中,保證寶寶餓了隨時吃到母乳。
有些媽媽休完產假,必須返回職場奮鬥。雖然不得不把寶寶交給別人帶,但又想讓寶寶儘量喝多點母乳,除了需要儲存母乳的奶袋外,還需要3-4個250ml的大奶瓶以及1-2個150ml給寶寶飲水、果汁的小奶瓶。
2、混合餵養4-6個250ml和1-2個120ml
按照寶寶喝牛奶的頓數,計算購買奶瓶的數量。
3、人工餵養4-6個240ml、1-2個120ml
根據人工餵養嬰兒食奶量的計算方法計算,孩子在0-6個月期間,每天需要餵6次以上。未滿1個月的寶寶1天哺乳6-8次,2-3個月的寶寶則1天6次,往後可減少為5次。每個奶瓶從清洗、消毒到晾乾,至少需要3-4小時。
媽媽在家時間充裕的話,至少要準備4-6個240ml奶瓶以及1-2個小奶瓶。但每個奶瓶一用完,媽媽要馬上清洗。想偷懶、或者父母時間都很緊張的話,準備6-8個240ml奶瓶以及2-3個小奶瓶。那麼每天可以把所有用完的奶瓶集中在一起清洗掉,可以省時省力。
到底要買多少奶瓶,一次無法決定。首先考慮,不斷變化的需要。最初1個月玻璃奶瓶為主,但到寶寶自己拿奶瓶時,玻璃奶瓶用的機會就大大減少。如果先前買了一堆玻璃奶瓶,那就浪費了。
其次考慮,奶瓶的淘汰率。玻璃奶瓶使用壽命最長,PC奶瓶基本上6個月就需要更換,PES奶瓶可以用得比PC奶瓶時間長些,PP奶瓶壽命最短。所以,基本上過了6個月,又得添置新奶瓶了。
最後,上面的數字裡面已經包括了1-2個作為應急備用的奶瓶數。
4、看外觀
具體選購時,首先看奶瓶的透明度。好奶瓶的透明度很好,能清晰地看到奶的容量和狀態。瓶身最好不要有太多的圖案和色彩,儘管商家說明印刷油墨安全無害,但能減少的潛在危害要儘量減少。
其次,好奶瓶硬度高。用手捏一捏就可感覺出。太軟的材質(相比較而言,PP較PC、PES要軟)一遇高溫就會變形。
此外,還要察看奶嘴的基部。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嘴唇會抵住這裡。為此,奶瓶這一部位的設計也將直接影響寶寶的接受度。
5、看形狀
形狀各異伴隨寶寶同步成長
圓形:
適合0-3個月的寶寶用。這一時期,寶寶吃奶、喝水主要是靠媽媽喂,圓形奶瓶內頸平滑,裡面的液體流動順暢。母乳餵養的寶寶喝水時最好用小號,儲存母乳可用大號的。用其他方式餵養的寶寶則應用大號餵奶,讓寶寶一次吃飽。
弧形、環形:
4個月以上的寶寶有了強烈的抓握東西的欲望,弧形瓶像一隻小啞鈴,環形瓶是一個長圓的O字型,它們都便於寶寶的小手握住,以滿足他們自己吃奶的願望。
帶柄小奶瓶:
1歲左右的寶寶就可以自己抱著奶瓶喝奶了,但又往往抱不穩,這種類似練習杯的奶瓶就是專為他們準備的,兩個可移動的把柄便於寶寶用小手握住,還可以根據姿勢調整把柄,坐著、躺著都行。
6、看功能
有特殊需要的寶寶,也有特別為他們準備的功能性奶瓶。比如,有為特別針對兔唇寶寶、早產兒、病兒設計的奶瓶;方便外出使用的拋棄式奶瓶、扁平身奶瓶;利於寶寶吸食的瓶身呈45°角彎曲的奶瓶等。
7、好馬配好鞍,好奶瓶配好奶嘴
買前看材質
有了合適的奶瓶,還得配上合適的奶嘴。奶嘴有橡膠和矽膠製的。橡膠奶嘴富有彈性,質感近似媽媽的乳頭;矽膠奶嘴沒有橡膠的異味,容易被寶寶接納,而且不易老化,抗熱、抗腐蝕。
寶寶吸奶時間應在10-15分鐘之間,太長或過短都不利於寶寶口腔的正常發育,細心的媽媽都會發現,奶瓶上奶嘴的小孔也有好多型號。
奶嘴孔型不同用途也不同
圓孔小號(S號):
適合於尚不能控制奶量的新生兒用。
圓孔中號(M號):
適合於2-3個月、用S號吸奶費時太長的寶寶。用此奶嘴吸奶和吸媽媽乳房所吸出的奶量及所做的吸吮運動的次數非常接近。
圓孔大號(L號):
適合於用以上兩種奶嘴餵奶時間太長,但量不足、體重輕的寶寶。
Y字型孔:
適合於可以自我控制吸奶量,邊喝邊玩的寶寶使用。
十字型孔:
適合於吸飲果汁、米粉或其他粗顆粒飲品,也可以用來吃奶。
認識了這幾種型號,您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給奶瓶配上合適的奶嘴了。
提醒:美麗奶瓶,看清楚再買
奶瓶著色本該使用有機塗料,但其成本較高,著色效果也不如無機塗料。所以一些不法企業便使用具有一定毒性的無機塗料給奶瓶著色,造成鉛、鉻等重金屬釋出量嚴重超標。而鉛是毒性大、累積性強的重金屬之一,長期積累於人體的鉛會嚴重危害人的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和消化系統,尤其對嬰兒的智力和身體發育影響十分嚴重。
因此我們建議,年輕父母在購買奶瓶時不要圖時尚美麗,要在正規的大商場購買有質量保證的產品,而且應儘量挑選沒有圖案或者圖案不在奶瓶內壁、沒有異味的奶瓶產品。
奶瓶、奶嘴都是哺育寶寶的重要裝備,雖然各種商店都有賣的,但媽媽們在購買時除了要注意有目的的選擇外,一定切記到大商場或專賣店去,不是哪裡的奶瓶都安全、實用、衛生。
奶瓶刻度:不容忽視的細節
鮮豔的色彩,可愛的卡通圖案,簡潔明快的設計,如今,品種豐富的系列育嬰奶瓶以實用性、美觀性,贏得了眾多年輕父母的青睞。記者在北京的一些超市調查時發現,不管是準媽媽,還是已經有小寶寶的媽媽,她們在選擇奶瓶時,首先考慮的是其價格多少、規格大小、材料質地以及色彩圖案。而對於奶瓶上刻度數的準確性,絕大多數媽媽都深信不疑。
其實,就是這個常常讓人忽略的刻度數,可能會給嬰幼兒的健康帶來重要的影響。
在某雜誌社工作的段女士告訴記者,她家的孩子斷乳後,主要吃的是奶粉。一次她偶然發現兩個奶瓶的刻度數相差懸殊。為了搞清這個問題,她發動身邊有小嬰兒的朋友,請她們把等量的水倒入不同的奶瓶中,觀察奶瓶的刻度是否一致,結果18個奶瓶中,有6個與眾不同。其中,最少的相差約5ml,最多的相差約30ml。段女士擔心,如此飢一頓飽一餐,對孩子能沒有影響嗎?
為了驗證段女士的話,記者也做了個小實驗,將標稱相同容積、不同品牌的兩個奶瓶進行了比較,注入等量的清水,一個刻度顯示為20ml,另一個則顯示為17.5ml。
這兩個奶瓶上的刻度數,到底哪個是準確的呢?刻度的差異,對以靠奶粉提供營養的嬰幼兒,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呢?記者諮詢了專家,專家介紹,市場上的奶瓶多為80ml、120ml、160ml、200ml、240ml等幾種容量,奶瓶上標註容積刻度,便於家長掌握嬰幼兒的進食量,有利於科學育兒。由於母乳缺乏而必須混合餵養或人工餵養的嬰兒,大都選擇替代乳品如配方奶粉等,這類孩子主要靠奶粉提供全部營養,如果一次差10ml,一天餵4次就差40ml,長期少吃或長期多吃,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不利的。所以,這就要求奶瓶上的刻度必須計量準確。
那麼,帶有刻度的奶瓶,算不算計量器具的一種呢?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計量司法制計量處了解到,計量器具作為一種特殊產品,是實現量值統一的重要手段,如秤、電錶、水錶等。而奶瓶屬於一般的容器,雖然它有刻度,但並不屬於計量器具,所以沒有列入也不可能列入《國家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目錄》,因而不屬於該目錄管理的範圍之內。
專家表示,奶瓶刻度不準確,難以掌握嬰幼兒的吸奶量,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不利。由於刻度「縮水」,奶粉中的蛋白質、脂肪、熱能等,就會相應的減少,孩子得到的營養就會減少。如果父母親不經意間購買的是劣質奶粉,蛋白質含量不夠,那麼,對孩子的健康將影響更大。他認為,一般來說,奶瓶刻度有誤差在所難免。問題是誤差允許在多大的範圍之內。他呼籲,生產廠家要重視此類問題,嚴格計量,確保奶瓶尺寸精密、測量精密。此外,塑料奶瓶還有個熱脹冷縮的問題,受溫度的影響比較大,其伸縮係數、容量係數、化學成分引起的誤差等,廠家都應該充分考慮進去。
一些專家提醒說,就像一些家庭用的人體秤一樣,其顯示的數據不一定精確,奶瓶上的刻度亦如此。所以,鑑於有些家長習慣用奶瓶給孩子餵藥,在確定嬰兒餵藥劑量時,不可依賴奶瓶上的刻度。
刻度的誤差容易被大多數母親所忽視。一些年輕媽媽反映最多的問題是,嬰兒的奶瓶要經常加熱消毒,印製在嬰兒奶瓶上的彩色圖案,尤其是奶瓶表面的刻度表,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顏色就會褪掉。刻度磨損,不好掌握哺乳量。年輕媽媽還擔心,這些彩色圖案會不會影響孩子健康。
了解到,市面上的奶瓶材質多為玻璃類和塑料類。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價格也從20-30元到200-300元不等。一般來說,在刻度的抗磨損度和耐熱性(抗變形程度)方面,玻璃的比塑料的好;但玻璃的易碎,塑料奶瓶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其強度高,不易破碎,可以讓寶寶自己拿在手中,而且出門時攜帶方便。
寶寶能使用安撫奶嘴嗎?
安撫奶嘴幾乎是每一個小嬰兒必備的用品,大約有80%的小嬰兒,至少持續使用過幾個月以上。然而安撫奶嘴究竟對孩子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始終是一個引人爭論的問題。讓我們從正反兩面探討安撫奶嘴的功與過,解開爸媽對它的矛盾情結。
小寶寶為何愛吃奶嘴?
小嬰兒對安撫奶嘴的情結,應該追溯到子宮內的胎兒期。吸吮反射,是哺乳類動物求生的本能,胎兒在羊水裡無所事事,就會吸吮自己的大拇指自娛,所以手指是先天配備的第一個安撫奶嘴,有的胎兒或嬰兒還不一定慣用大拇指,而對其他手指有偏好呢!
這個小把戲的意義,不只是自我滿足口欲,其實更重要的是胎兒在進行「野外求生」的課程,如果沒有充份演練,技不如同胞,以多胞胎的哺乳類動物,如豬只為例,肯定會遭到淘汰出局,無法存活。所以,嬰兒持續需要滿足吸吮反射,才會有安全感。
安撫奶嘴有何好處?
安撫奶嘴,對孩子確實是有正面的作用,只要看孩子想睡而煩躁不安時,塞入奶嘴就安靜下來微笑入睡,任何照顧者,都要為安撫奶嘴鼓掌。
提倡奶嘴的學術論文,歸結奶嘴的好處包括:清洗容易、滿足口欲、增加安全感,甚至有研究指出,安撫奶嘴可以降低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
專家為何反對使用安撫奶嘴?
既然安撫奶嘴好用,為什麼反對聲浪未曾平息呢?問題出在使用的時間不宜太長。嬰兒吸吮的生理需求,在出生至六個月大的這段時間最強,此時依賴奶嘴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家長或小寶寶習以為常,讓奶嘴一路伴著寶寶長大,就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了。根據學術論文歸納出的奶嘴壞處包括:增加口腔內念珠菌感染、促進齲齒細菌滋長、長期使用造成咬合不正、提高中耳炎的發生率等。
給父母的貼心話
由這些具體的建議看來,安撫奶嘴用得早,不如用得巧,把握它的適用年齡可以作為照顧孩子的好幫手。但是,也不要忘了,當孩子成長,它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後,記得讓奶嘴功成身退哦!
讓寶寶戒掉奶嘴的7條建議
奶嘴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更多時候是一種安慰,他們習慣吮吸的動作,這讓他們感覺舒服和安心。但是長期使用奶嘴對於孩子的牙齒發育和牙床咬合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父母應當掌握時機和正確方法,讓寶寶告別奶嘴。
在醫學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是寶寶應該戒掉奶嘴的時機,但是父母可以考慮在1歲左右,已經可以和孩子進行初步交流時,用其他東西來轉移孩子對奶嘴的依賴。最關鍵的在於,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滿足感,讓他逐漸脫離對奶嘴的依戀。以下是幾條可行的建議,爸爸媽媽們不妨試試。
1、縮小使用範圍
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只有在家的時候才用奶嘴,隨著他逐漸習慣,你可以進一步縮小範圍,比如只在臥室裡或者每天只有某段時間可以用。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很快接受新的規矩,所以你要堅持始終如一地實行。
2、慢慢來
讓一個孩子戒掉奶嘴通常要花幾個星期的時間,但這事急不得。如果你慢慢來,你會發現一切更好掌控。通常白天比較好辦,但是晚上孩子都很難離開奶嘴,所以你可以把晚上作為最後的「攻堅項目」。先保證孩子白天不再依賴奶嘴,然後將重點放到晚上,一步一步來。
3、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哭著要他的奶嘴時,馬上找點別的事情來吸引他。不妨讓孩子幫你一起烤蛋糕、一起擺弄花花草草等。如果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情,那麼吮奶嘴就是多餘的了。但是,切記不要用食物來賄賂他。
4、巧妙獎勵
給孩子製作一個表格,每次他吵著要奶嘴最後又乖乖放棄,就給他畫上一顆五角星,當五角星達到三個的時候,適當地獎勵他,比如一本漫畫書,或者去遊一次泳。孩子會很喜歡這樣的方式,也減輕他戒奶嘴的痛苦。
5、取消奶嘴的暱稱
很多孩子會有一個對奶嘴的暱稱,比如「嘴嘴」、「吸吸」等等,你千萬不能跟著他一起使用,並且儘量不許他再說。如果奶嘴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專名,它變得人性化、寵物化,孩子會把它看做是心愛的玩具甚至朋友,無法割捨。
6、把奶嘴作為禮物送人
在斷奶即將成功的時候讓寶寶戒掉奶嘴通常會比較有效。你可以告訴你的寶寶:「奶嘴只是給小孩子用的,可你現在已經是一個大孩子了。」如果有你認識的新生兒,那麼再好不過了,你可以和你的孩子商量把奶嘴送給小妹妹作為禮物,一般孩子會樂意這樣做,奶嘴也給了真正需要它的人。
7、不要心軟
媽媽會和寶寶一樣,發現告別奶嘴是一件頭疼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變得沮喪或者焦躁,千萬不要自責內疚。儘管他可能真的很難受,但是隨著其他事情吸引他的注意力,這件事情會被漸漸淡忘。所以,不管他哭得多麼厲害,你都要立場堅定。要知道,半途而廢就意味著前功盡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