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點評3張照片
點評一
上面這張照片是使用無人機拍攝的,但看起來卻有些普通,問題出在哪裡呢?各位攝友不妨在閱讀好機友攝影的分析前,先自己思考一下。
1.角度不夠獨特
需要強調的是,無人機拍攝的優勢不在拍攝的地方有多高,而在於幾乎可以選擇任何的角度進行拍攝。
因為很多絕佳的拍攝角度,因為沒有落腳點,導致只能使用無人機進行拍攝。所以對於上面這張照片而言,如果只是在高處拍個全景,很容易將照片拍得除了「看得遠」之外就毫無特點了。
針對這張照片,無論是採用絕對的垂直俯拍,表現橋梁連接兩岸建築群,還是以幾乎平行於橋梁的角度,拍攝更具靜謐感的畫面;亦或在橋梁的左側稍高位置,或者右側稍高位置拍攝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畫面,都要比目前這個角度拍攝的照片更能抓人眼球。
2.構圖過於死板
類似這種大場景風光照,三分線構圖法已經被用爛了。如果拍攝的是一個景點的介紹圖,那麼按上圖這麼拍沒有問題。但如果作為攝影作品,就必須要避免拍攝讓觀者產生視覺疲勞的照片。
建議利用橋梁在水面形成的倒影做文章,營造畫面藝術感。
3.光影過於平淡
在陰天拍攝大場景風光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光線太柔和了,整個畫面幾乎沒有影調的變化,就給人以十分平淡的視覺感受。如果在黃金時刻,利用低角度的太陽光線,令河流或者橋梁與周圍環境形成明暗對比,則會拍出更有質感的照片。
點評二
此張照片有以下3個問題:
1.飽和度拉過了
這張照片很明顯在後期時將飽和度拉過了。導致色彩溢出,銀杏葉幾乎失去了所有細節,只剩單純的色塊。在銀杏葉密集的地方,色塊又擠在一起,互相重疊,嚴重影響了畫面美感。
提高飽和度沒有問題,但一定適度,避免色彩溢出。
2.天空過曝
畫面中的天空已經完全過曝成為一片純白。與色彩溢出毫無細節的銀杏葉結合在一起,讓這張照片美感大打折扣。
其實從這張照片的光影結構來看,除非在正午前後拍攝,否則不會有很強的光比。在拍攝raw格式照片的情況下,開啟高光警告功能,只要高光不過曝,就能在後期將暗部拉回來,獲得細節豐富的畫面。
3.銀杏葉的呼應感不強
推測拍攝者是想通過該照片,表現牌樓裡外兩棵銀杏樹的呼應。雖然兩棵樹都進入了畫面,到因為畫面元素過多,景別也稍大,導致呼應感並不強烈。
建議利用長焦鏡頭,拍攝距離遠一些,機位高一些。尋找能夠拍出門裡門外同時包含秋葉的場景。
然後適當縮小光圈,避免景深太淺,讓門裡的銀杏葉也有所表現。
點評三
上面這張照片有以下2個問題:
1.天空佔據太大比例
這張照片的天空雖然有一定看點,但依然無法與下方顏色獨特的山脈相比。當山脈作為主體時,一半的天空就阻礙了山脈的表達。同時近乎於中央構圖的方式,讓照片割裂感較為嚴重,還會顯得比較呆板。
2.山脈的形態美表現不足
這張照片最大的看點就是層巒疊嶂的山脈以及其色彩。從這個角度和高度進行拍攝,其實不適合表現大場景。因為看到的都是互相遮擋的山峰。建議通過小範圍、滿構圖進行取景,表現山體局部細節和色彩的變化。
而如果拍攝大場景風光,則最好順著山谷進行拍攝,這樣畫面的縱深感,山峰的線條感也會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