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萬家用攝像頭遭到破解,具有隱私內容的攝像頭帳號售價竟然高達100元一個」,在近日,一則以攝像頭破解為核心的黑色產業鏈又出現在了大眾的視野。
伴隨著網絡傳輸速率的提升和硬體條件的成熟,家居攝像頭市場迎來了快速發展。在Strategy Analytics給出的報告中,2019年全球消費者在智能家居攝像頭(包括可視門鈴)產品支出近80億美元,並且將保持14%的複合年增長率在2023年攀升至130億美元。
在終端數量激增之下,與之伴生的黑色產業鏈也必然會有所興起,而這次的事件也不是最後一例。在販賣隱私視頻的背後,還存在著攝像頭破解工具以及已破解的帳戶密碼等更為龐大的市場交易。溯源而上,不只是智能攝像頭,整體物聯網設備都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間接催化了相應的地下黑產。
但相比於陽光和陰暗的辯證關係,我們更為關心的則是個體隱私在逐漸鋪開的物聯大網下是否還存在著生存空間。影響這一點的不只是來自黑色產業鏈的被動威脅,也有著主動投身物聯大潮下的無形受限。
「人人都在網際網路上裸奔」,在網際網路時代這句話常常被引用以起到警示作用,但在大多數場景下它只是一段充滿無奈的戲謔。伴隨著網際網路的野蠻生長,用戶的權限和信息被過度索取,但個別企業卻又缺乏安全意識,最終導致信息洩露,用戶利益受到損害。
遵循同樣的邏輯,物聯時代帶來的破壞性將會更大。一方面是在覆蓋範圍上,物聯網不僅會囊括網際網路用戶,還會將眾多非聯網用戶納入進來。另一方面則是在信息的獲取深度上,相比網際網路所需的信息,物聯網時代對用戶的信息記錄擁有更長的時間和更全面的行為。
基於這兩點,在積極迎接物聯時代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AIoT生態背後潛藏的危機。
個人隱私
物聯時代下的個人隱私如何保全?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從現有的應用場景構想中來看看個人數據是如何被應用的。
在物聯細分場景下,智能家居是最貼近用戶,同時也在迅速增長的一塊市場。當你打卡下班之後,導航已經已經為你自動設定了回家的路線。而在你行駛到家庭附近,觸發相應範圍的時候,家中各種終端便已經開始了工作。依照日常的使用習慣,空調、燈光、甚至是電飯煲也都已經開始工作。到家打開智能門鎖,一迎接你的將是更加個性化的家居環境。當然,要是有不滿意的地方,你只需要通過語音音箱便能完成相應的操作。
除開終端個性化給你帶來的便捷,通過基於終端交互的人群畫像,物聯設備的內容推薦也將會變得更加精準。打開屏幕,上面全是你愛看的內容;進行購物的時候,推薦的產品可能就是你上次提到或者頁面停留時間較久的商品。
由於智能化的趨勢,能夠記錄用戶行為的終端將會變得更多,而在交流過行為數據之後,終端和終端協同起來可以為用戶提供無縫的個性化體驗,但反過來也就意味著用戶的數據行為將會被放大。
在此前,連鎖藥店巨頭沃爾格林曾經推出過一批智能冷櫃,並且搭載了相應的相機、眼動追蹤和運動傳感器。通過這些具有感知力的設備,智能冰櫃可以輕鬆了解到用戶的性別年齡,駐留時間和關注的商品。在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之後,商家可以更加精準推送廣告,提高新零售的轉化效率和運營效果。
追求個性化的體驗和追求精準推薦一拍即合,效率成為了先決要素。但要想實現AIoT生態的穩步發展,如何保證用戶數據脫敏和安全是企業需要思考的核心問題。
網絡安全
除了對個人隱私的破壞,物聯時代的到來也將數據安全提升到了企業乃至國家層面。在2019年三月,委內瑞拉國內大部分地區面臨了停電超過24小時的危機,不僅影響了通訊連接,還導致工廠無法正常運轉,大規模交通擁堵等情況。
對於背後的原因,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表示遭受到了一輪網絡攻擊,針對對象為國家電力公司位於玻利瓦爾州古裡水電站的計算機系統中樞,以及連接首都加拉加斯的控制中樞。由於終端之間彼此互相聯通,在中樞遭到攻擊之後,整體物聯網系統也將會處於崩潰狀態。
委內瑞拉南方電視臺報導電力系統遭受破壞的三個階段
作為物聯網的主力面向風口,B端市場已經出現了工業物聯網、農業物聯網等改造傳統產業的發力方向。通過對各生產流程的智能化聯動,整套物聯網方案可以減少人員配置效果,實現各個環節的效率最大化。不僅如此,物聯網還能通過可視化數據分析來進行實時監控,進行相應的更新維護工作。
網際網路和物聯網對於傳統行業無疑具有十分可觀的賦能價值,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風險。同樣是在去年三月,全球最大鋁生產商 Norsk Hydro遭受到了黑客攻擊,導致其部分生產機器無法正常運轉,只能由自動化轉為手動,因此降低了生產效率。
不只是C端市場用戶隱私會帶來洩露風險,B端市場在未來也將會面臨更多的物聯網攻擊。而在基於地緣政治的大前提下,做好物聯網的防控會變得更加重要。從生產力進步的角度來看,物聯網是對終端產業一次革新,能夠讓人與物、物與物聯繫變得更加緊密,從而提高效率。在AIoT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如何搭橋是一個問題,但如何將橋建設得更為穩妥則更要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