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仕的月付制,和健身俱樂部的新變局。
作者/啟立
編輯/GymSquare編輯部
在威爾仕健身獲L Catterton Asia投資的兩年之後,這家中國頭部的健身俱樂部,近日做出了可能推動中國健身行業變革的大動作:全面推行月付制。
付費形式叫自主按月扣費(Autopay)產品名為「月月付」,用戶以266元為代表的多卡種月付形式加入會籍,公司打通了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等在內的支付平臺方,實行類似網際網路視頻會員的月扣款模式。
當然,會員首次月付需要交兩個月費的押金,原來年卡產品形式也依然保留。
月付制模式最開始在威爾仕健身上海徐匯6家門店展開試點,12月份產品正式推廣至全國普通門店,並有計劃進一步推廣至威爾仕體系其他的健身品牌。而在此之前,公司宣布實行健身卡價格公開透明,在天貓、大眾點評等電商平臺產品價格上線,力推產品銷售模式變革。
這幾乎很大程度上,斷掉了門店完全依賴長期卡現金流的運營模式。是大膽嘗試,也包含巨大風險。
■ 威爾仕健身
但很明顯,風險背後的意圖,還是公司開始從原來的銷售導向模式,向用戶服務導向轉變。這家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健身俱樂部,已經開始從底層的付費模式,推動公司的變革。
對於用戶來說,這一變革顯然利好。月付制的靈活產品,和相對透明的價格,降低了參與健身房的門檻。
但對於行業來說,頭部俱樂部的月付制變化,可能將快速引發連鎖反應。
比如依然推行年卡制的健身俱樂部,將受到巨大壓力,而網際網路月付制小型健身房,似乎面對月卡制的頭部健身俱樂部,優勢不再。
這有可能是中國健身俱樂部的拐點之一。20年迅速崛起的中國健身俱樂部,開始從銷售導向轉向用戶導向。
甚至按照威爾仕COO竇紅星在接受GymSquare採訪時的說法:本質上是讓公司向更加精細化的現代企業卓越運營管理轉變。
這對中國健身行業幾乎一樣,和美國、歐洲運營模式的轉變也幾乎一致。年卡制到月付制的變化,幾乎從根本上推動中國健身行業市場發展的新格局。
威爾仕的月付制
從時間點來看,距2018年底L Catterton Asia投資威爾仕健身,正好兩年。
兩年中有很多變化,但2020年威爾仕健身的變革,有著本質上的推動。核心便是推動銷售導向,到用戶服務的回歸。
比如L Catterton 大中華區負責人黃晗躋,開始擔任威爾仕董事長兼CEO,威爾仕創始人王文偉擔任董事,營運長由來自NIKE的竇紅星出任。公司在架構上,開始向先進的運動零售管理架構調整。
■ 威爾仕健身COO竇紅星在精練大會
也因此,公司內部討論的名詞,也開始從業績、成單、POS,開始到客戶動線、用戶口碑,會員管理,甚至到「服務、產品、運營」類似詞彙,向精細化用戶運營的網際網路公司靠攏。
月付制產品的推出,看起來像是公司推動變革產品的一個外在產品表現形式,而在內容、團隊架構、考核方式、獲客方式,幾乎需要重新建立。
比如公司開始建立了新的私教管理體系,原威爾仕私教副總裁葛申伏離職,但新增了類似CDO首席數字官( Chief Digital Officer)崗位,推動銷售數位化。
而在考核上,從原來的相對單一的業績考核。到零售業態的客戶動線(Consumer Journey)考核。
這些看似變化的背後,也是月付制模式下,必須做到的制度變革。
月付制,回歸用戶服務
對於大部分零售業來說,「回歸用戶服務」是一句幾乎完全政治正確的口號。但對於運營發展相對快速且粗獷的中國健身行業來說,道路漫長。
比如健身現金流模式運作,必然導致銷售導向。而後者對於客戶服務體驗,幾乎是互斥的。銷售是企業端強勢,而客戶服務,是要將選擇權交給用戶。
按照竇紅星在接受GymSquare採訪時的說法,中國健身行業到了回歸消費者用腳投票的時代。因為過去二十年健身房是稀缺資源,但當下消費者呈現個性化趨勢,儘早做月付的事情,是儘早把更多選擇權交給用戶。
並且月付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消費者來倒逼企業成長。
■ 威爾仕健身
這好比多年前的鏈家,同樣為服務行業,但鏈家用真實房源、真實價格打動用戶。威爾仕的變革可能是像做同樣的事情,建立健身房價格透明公開的用戶心智,但這也是最難的。
但按全球成熟健身市場的發展路徑來看,幾乎有清晰的路徑可依。
比如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健身市場,同樣推行長期卡模式,再到目前全美統一的信用卡代扣模式。不論是planet fitness還是Equinox,信用卡代扣成為用戶續卡的主流方式。
■ Equinox
而在離大陸市場更接近的加州模式,早先的年卡成單,到以臺灣亞歷山大健身房危機為代表的健身房付費制度變革,都經歷了類似「年卡-月卡」的路徑。
只不過在疫情之下中國健身俱樂部的月卡變化,需要遠景、決心,也更需要現金流支持。
但通過威爾仕最早徐匯漢光店的測試,雖然在短期影響了門店的現金流,但目前單月新增了較為可觀的購卡用戶數量。月卡制降低了短期的現金流貢獻能力,但長期擴大了用戶池。
按照官方的說法,重點不是僅在長期卡等正向現金流層面作改變,健身房的長期卡依然存在,只將選擇權交給用戶。
通過小面積試運營,再到全國的推廣,很顯然威爾仕看到了月付制的利好。但對於全國大部分傳統俱樂部來說,道路可能依然漫長。
中國健身俱樂部新變革
很顯然,疫情蔓延的2020對大多數中國健身房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年份。
但以威爾仕為代表的健身俱樂部月付制變化,有可能讓接下來的2021,讓中國健身俱樂部的動蕩和變化繼續。
首先是傳統健身俱樂部,在面對2020年現金流壓力之下,同時很難再進行月付制的自我革新。而對於月付制的網際網路小型健身房來說,頭部俱樂部的主動變化,讓競爭環境更為激烈。
而對於私教和團課健身房也同樣如此,健身房模式之爭看起來越來越不再重要。所有類型的健身房都在圍繞「用戶服務」競爭。
甚至如果「用戶服務」成為行業落地共識後,教練也將更有可能成為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論是私教的服務,還是團課的專業,回歸用戶服務本身,也是回歸「教練」的核心。
這當然依然只是一個理想願景,更加現實的是,這場變革背後的競爭,將有可能是新的健身市場淘汰戰。■ GYMSQUARE
-END-
歡迎各位從業者參與GYMSQUARE精練
《2020中國健身行業調研》
問卷旨在調研中國行業現狀與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