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TopKlout克勞銳(ID:TopKlout),作者: 雲纓客,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抖音的出現,造就了很多一夜爆紅的奇蹟,隨手拍一部跳舞、唱歌、搞怪或是無釐頭的視頻,都有可能得到數百萬、數千萬的播放量,讓一個籍籍無名的普通人,短時間成為網絡追捧的紅人。
放在以前,這是很難實現的,曾經很多人認為的一夜爆紅,是郭德綱、郭敬明、胡戈他們,他們曾定義了傳統娛樂、大眾文學、自媒體行業的一夜爆紅。
但回看他們的上升路徑會發現,他們的一夜爆紅,背後是極大的付出,不必說郭德綱二十餘年精研相聲,就說郭敬明與胡戈,郭敬明的新概念成名之路也是天賦加汗水的結合,為了投稿,曾花費極大力氣分析雜誌稿件風格,進行針對性練習,胡戈靠《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走紅,但此前他已經是資深音樂創作者、電腦達人。
傳統的一夜成名,需要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那麼抖音,可能只需要百分之一的靈感就已足夠。
「如果你愛他,就讓他去做抖音
如果你恨他,就讓他去做抖音」
抖音的出現,讓一夜成名的門檻前所未見的降低,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在抖音上,點燃了自己的夢想。
很多並不算在專業領域有突出技能的普通人,突然之間就火了,這樣的案例在抖音上數不勝數,比如「妖嬈拉麵哥」、「西塘攬客小哥」等,昨日打工人,明日成網紅,令他們自己也驚奇疑惑。
平凡人走紅的例子層出不窮,越來越多身懷專業技能的人進入,想要在其中大顯身手,抖音短視頻平臺進入激烈的內容競爭階段。
抖音是一個由算法基因主導的數據帝國,算法讓平臺上的內容和屏幕前的人精準連接了起來,理論上,創作者的內容只要命中了算法邏輯,就能在浩大的內容池中魚躍龍門,旦夕間傳達到海量用戶的視聽。
然而,玄而又玄的算法,仿佛青銅門後的「終極」,成為難以參透的秘密,無數人滿懷憧憬進入,但又在屢次碰壁後折戟沉沙。
曾經有一篇文章,名叫《MCN從業者口述:做抖音的每一天,都奄奄一息,我認輸了》,講述了一位從圖文新媒體轉行為抖音內容創作者的經歷,這位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取得成功的年輕才俊,在投身抖音後,陷入職業困境,他所在的MCN機構在幾個月內在抖音投入上百萬,高薪挖來了頭部抖音MCN的製作人,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曾在抖音上出過爆款的操盤手,也很難再度複製其成功經驗根本無法複製。靠在dou+上投放,投入高,也很難造就爆款出現,錦上添花雖可,雪中送炭較難。
該文作者感慨:「抖音太依賴算法了,沒有人,只有算法。」
算法猶如雙刃劍,能讓創作不久的作者,因為一條爆款吸引到十萬百萬的粉絲,也能讓坐擁千百萬粉絲的作者,一部視頻只有千八百個點讚。在抖音這個公域流量池裡,能經受住算法層層篩選的好作品,才能擁有更好的數據。
市面上,充斥著「幫你了解抖音算法機制」之類的課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抖音上的內容創作者們對算法超強的求知慾。
想要在抖音一直紅下去,就必須直面算法,直面焦慮。
頭部紅人也要面對數據焦慮
在抖音上,內容創作者普遍沒有安全感,太多網紅曇花一現,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過氣的人。
「妖嬈拉麵哥」、「西塘攬客小哥」等人,在最火的時候,能讓一千多公裡外的人特意趕來合影打卡,但他們後續很快歸於沉寂,來如潮水去如風。
有很多持續保持創作的作者,也會陷入增長瓶頸,難以突破,下圖是克勞銳紅管家監測的某位抖音博主,他在抖音上有千萬粉絲,這種粉絲量級已經是「半仙」之體,但他面前仍有一段很長的路,需要渡劫到三千萬、四千萬粉絲級別,成為真正的頭部紅人。
如我們所見,他在過去三個月中基本是處於停滯狀態,背後的原因,在於他在近期創作陷入瓶頸,缺少將他從百萬粉帶到千萬粉的那種爆款視頻。
如何在抖音平臺上不斷突破,保持對觀眾的吸引力,保持好看的作品數據,是讓抖音紅人們長期焦慮的問題。
現在抖音粉絲4600多萬的@祝曉晗,是抖音上頭部家庭喜劇類帳號,她的發展之路是一條不斷優化視頻內容和風格的道路。
最初,祝曉晗依靠蠢萌的單身少女和愛欺負女兒的爸爸兩個角色快速積累了百萬粉絲,但隨後陷入增長瓶頸,漲粉困難,於是祝曉晗團隊決定加入媽媽這一角色,讓略顯單調的塑料父女情有了更多的衝突場景,角色人設也更加豐滿完善,迎來了一波平穩的增長高峰。
增長到2000多萬粉絲後,祝曉晗的帳號中在家庭場景基礎上,新加入相親元素,讓劇情豐富化,場景多元化。
堅持原創,不斷提升自己的內容水平,不自我設限,不安於舒適區,永遠期待下一個可能,是祝曉晗這個頭部大號芝麻開花節節高的首要秘訣。
另一位數千萬粉絲的抖音紅人@多餘和毛毛姐,一部「好嗨喲」視頻作品火遍全網之後,被網友們製作成了相關表情包,引來很多網友甚至明星們的爭相模仿,受到了大家的熱烈追捧。
而他長期以來也經受著流量焦慮,據多餘和毛毛姐在一個採訪中所說,每次作品點讚不超過百萬,他都會感到焦慮。
跟多餘和毛毛姐同期火起來的那些紅人,很多已經不再活躍,而他依然在抖音上保持活躍,他是如何在流量焦慮中穩步前行的?
克勞銳在採訪多餘和毛毛姐時,問到了這一個問題,他認為:
很多紅人在某一階段獲得成功,往往是因為勇敢創新所引領的某種潮流趨勢、獨特視角和深刻理念,而隨著各種新的流行趨勢不斷推陳出新,用戶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各種新鮮事物吸引,創作者遇到瓶頸期,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這個時候,創作者就不能局限於單純給用戶提供單純的感官體驗式的外部刺激,而是要踏踏實實地投入十倍甚至百倍的時間,去學習和反思,去生產更優質的內容。例如在「好嗨喲」火爆之際,內容同質化問題隨之而來,讓觀眾感到了審美疲勞,這個特色鮮明的梗既是光環也是束縛,只有勇敢地抽身而出,才更有可能在下一階段的創作中輕裝上陣,再創佳績。
此外,個人和團隊持續提高學習和生產能力,定期的總結和復盤,同樣也必不可少。
今年9月,抖音聯合《時尚先生》雜誌,對十位紅人作了專訪,面對鏡頭,多餘和毛毛姐展露了他的對表演和事業的雄心,在他心目中,一遍又一遍的挑選最好的片段給觀眾,就是在為「毛毛姐式好笑」的喜劇夢想而奮鬥。
算法帶來的數據焦慮沒有放過每個紅人創作者,但解決這一問題的高下之分,才決定了紅人的最終高度,向上飛行,或是向下墜落,盡在其中。
內容
救贖之道,就在其中
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出現,讓每一個用戶都有了接觸其他幾億人生活的機會,算法勾連了無數組作者與觀眾,記錄了用戶的情緒、偏好,冰冷的數據背後,用戶扮演了主導者的作用,數據焦慮更多意義上是內容焦慮。
技術在快速發展,內容在快速更新迭代,用戶心智也在不斷進步,算法眼中好內容,並不是鐵打不動的規律,而是變動不居的。祝曉晗在創號初期的摸索階段,曾試過模仿爆款的套路,但這樣的思路並未收穫成功,其所在MCN創始人認為,模仿爆款獲取流量已經很難,更別說成為爆款。
在創作上走自己的道路,是在紅人們身上經過驗證的一條首要經驗。
已經走紅卻又陷入瓶頸,是很多紅人們都遭遇過的情形,面對這種情況,跳脫舒適區,探索內容多樣性,是一條明智之選。公域流量的特性之一,是對粉絲的弱依賴性,如果紅人沒有意識到每一次發布都是從新再來,沉浸在舊日光環下,則很快會被用戶們遺忘,祝曉晗如果一直跟爸爸大純演限於兩人的喜劇,多餘和毛毛姐如果後來還頻頻提「好嗨哦」,也許現在已被人遺忘,更遑論今天的成就。
求新求變,永不止步,是創作者長紅不衰的必要手段。
短視頻的內容賽道上,盛衰浮沉往往就在瞬息之間,爆紅也許靠運氣,而長紅一定是靠內容取勝,在職業信念感的基礎上,擁有更快的風向捕捉能力和內容調整能力,才是創作者長期保有競爭力的核心條件。
萬馬奔騰,枕戈待旦,下一刻的競爭永遠比此刻更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