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玫瑰催開產業綻放 鄉村振興像花兒一樣

2020-12-13 視窗山東

編者按:「齊魯鄉村話振興」是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中國網聯合組織的主題採訪報導活動。深入濟南市各區縣街道辦事處,對話街道黨工委書記,集中展現全市鄉村「五大振興」工作亮點,刻畫泉城人民自力更生、守望相助的生動實踐。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濟南市平陰縣玫瑰鎮以「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為原則,以不斷滿足全鎮農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以「連路、串水、開花、靚村、興業」為路徑,全力打造了具有玫瑰烙印的「玉帶玫香」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五大振興全面起勢,走出了一條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

在濟南市平陰縣西南部,坐落著一個洋溢著浪漫氣息的靜謐小鎮——玫瑰鎮,每年五月份,春風蕩漾,豔陽高照,道路兩旁、田間地頭,到處可見大片大片嬌豔的玫瑰花盛放如海,在微風中輕擺搖曳,顧盼生姿,百媚叢生,散發出陣陣的花香,令人沉醉。玫瑰鎮玫瑰種植面積達3萬餘畝,且以花大色豔出油率高而聞名中外,年產玫瑰鮮花12000噸左右,是國家林業局和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的「中國玫瑰之鄉」,山東省首批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鎮。2016年,楊欣肩負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擔走馬上任,成為玫瑰鎮的黨委書記,從此陷入了對玫瑰的痴迷狀態而無法自拔。雖然「愛得越深越濃越纏綿」,但深情沒有妨礙睿智,他目光如炬,看問題入木三分,對玫瑰產業的發展看得深,想得遠,一幅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隨之在他腦海中清晰起來。

產業振興:為玫瑰立心,為花農立命

玫瑰鎮的特色產業就是玫瑰,種植歷史長達1300多年,是世界上種植歷史最悠久的產區,比保加利亞早了900多年。「可以說,玫瑰是我們的核心IP。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如果不和玫瑰結合的話,就會迷失初衷和方向。順應數萬花農靠玫瑰產業發家致富的願望,是鄉村振興工作的出發點和初心。」楊欣對玫瑰產業的定位既腳踏實地,又謀劃高遠。

這朵小小的玫瑰花,被列為山東「三朵金花」,是濟南市重點發展的十大農業特色產業之一,是3萬多戶花農養家餬口、脫貧增收的重要經濟來源。但他來到玫瑰鎮面臨的局面是,玫瑰收購價格波動劇烈,忽高忽低,花賤傷農的事件時有發生;玫瑰加工產業多為散亂汙的小作坊,「用煤作為熱源,將鮮玫瑰烘乾脫水,做成玫瑰花蕾茶、花冠茶,屬於簡單的農產品初加工,技術十分落後,附加值低,處於產業鏈的末端。」

不用雷霆手段,難顯菩薩心腸。2017年,為了整治大氣汙染,更為了玫瑰產業的「升級換擋」,果斷取締126家玫瑰加工小作坊,讓全鎮花農為之一振。「這些小作坊消耗了鮮花產量的70%以上,卻沒有創造出相應的價值,還產生了汙染問題,所以必須關停。」

玫瑰事關3萬多戶花農的生計,關停小作坊後,鮮花銷售的路子就堵死了,誰來為花農的飯碗買單?正所謂「山人自有妙計」,為了挽救瀕臨生死存亡邊緣的玫瑰產業,楊欣積極向上級反映,平陰縣政府毅然決定投資4.6億元,高標準打造面積達13.7萬平方米的玫瑰高端產業園。

此時距離玫瑰上市僅僅只有半年時間,產業園建設工期滿打滿算也就150天,在如此緊張的時間內建成一座水、電、氣、汙水處理全配套的高標準現代化產業園,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句誕生於1979年深圳的口號,在玫瑰鎮這片熱土上轟轟烈烈地上演。楊欣帶領玫瑰鎮上上下下,卯足了勁與時間比快慢,與花期爭短長,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現場督導,專人負責,白加黑,5+2,櫛風沐雨,廢寢忘食,所有人都像是馬力十足的發動機,只要睜開眼睛,就奮不顧身地往前奔跑。他們的心裡只有一個信念,絕不能讓玫瑰爛在地裡,絕不能讓花農端不起飯碗。

2018年3月底,伴隨著機器的巨大轟鳴聲,全鎮人矚目的高端產業園順利完工,園內矗立著7棟高標準廠房、1座8000立方米大型冷庫,還有生產工藝及企業產品宣傳區。在楊欣的帶領下,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順利完成了,在與時間的競爭中,玫瑰鎮是勝利的王者。

「打造高端產業園,通過提高玫瑰加工的技術門檻和資本門檻,引進高附加值的產品和高科技含量的企業,形成玫瑰加工的高端產業集群,讓玫瑰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面對著設施先進、氣勢恢宏的產業園,楊欣倍感欣慰。

目前,已有19家玫瑰加工企業入駐,其加工量佔到了平陰縣玫瑰花產量的50%以上。不僅如此,入園企業採用電、天然氣清潔能源進行生產並積極籌建GMP、SC標準化生產車間,新上網帶烘乾生產線、光電微波生產線、空氣能熱泵生產線、亞臨界萃取等設備170臺套,構建起了清潔、低碳的玫瑰產業生產體系。

「產業集聚產生了放大效應,那就是『整體大於局部之和』的協同效應。」專著研究多年的楊欣對此信心滿滿,現實不斷在驗證著他腦海中的藍圖。在玫瑰高端產業園裡,一批又一批的新產品和新工藝相繼誕生,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向高端延伸。曜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採用先進的亞臨界萃取技術,完整地保留了平陰玫瑰鮮花的呈香成分,特別是清香優雅的苯乙醇含量高達35%以上,是水蒸氣蒸餾玫瑰油的15-20倍。華玫生物科技公司率先採用超低溫冷凍乾燥技術加工凍幹玫瑰,製作的花冠茶用水浸泡後栩栩如生,如鮮花般嬌豔粉嫩,推向市場後供不應求,打破了玫瑰深加工行業的技術壁壘。芳蕾玫瑰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擁有低溫真空微波烘乾設備22臺,花瓣分離生產線1條,光電微波網式烘乾生產線2條,烘房17臺,日產玫瑰花茶50噸,其自主研發的光電微波低溫乾燥和真空低溫循環乾燥技術,能在真空負壓狀態下去烘乾玫瑰花,達到最鮮豔的幹化狀態,顛覆了行業傳統的生產方法,帶來了玫瑰花茶的新變革。

如何實現玫瑰產業一二三產的融合,讓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過去的農戶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一個村的農戶就如同一麻袋土豆,形不成合力,如何把他們凝聚起來,成為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楊欣反覆思考這些問題,試圖找到一條解決之道。他翻閱典籍,赴外地考察學習,遍訪鄉賢,腦海中逐漸形成打造「玫瑰花鄉田園綜合體」的規劃。利用玫瑰之鄉的優勢,吸引企業投資,把土地流轉出來後,一產著重打造玫瑰高科技藥食同源生產基地,二產劍指花茶養生、美食滋補、精油美妝、酒飲怡情四大系列玫瑰產品品牌,三產聚焦瑰谷農旅產業示範園環、芳蕾玫瑰文旅休閒環、玉帶河濱水遊憩環、齊魯鄉村振興樣板展示環四條精品線路,全力打造四季花海的自然景觀,增加各種農事體驗和遊樂項目,吸引城市遊客到這裡賞花、遊玩、就餐、購物,這樣就構建了「農戶+合作社+玫瑰交易中心+企業」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企業通過經營獲得收益,農戶既可以從土地流轉和項目中分紅,還可以到綜合體內打工,預計戶均增收多達萬元以上。

說幹就幹,玫瑰鎮規劃了總面積 32445 畝,總投資8億元的「玫瑰花鄉田園綜合體」項目,讓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用10天時間完成拆遷3000平方米,30天時間完成土地流轉3800畝,開創了全鎮土地流轉無地上附屬物補償的先河,既為企業節約了2萬元/畝的投資成本,又為群眾創造了300多個穩定的就業增收崗位。

如今,田園綜合體內一派繁忙景象,1.8萬平米展示中心和遊客服務中心正在日夜施工,8000平方米智能玻璃溫室大棚已然初具規模,棚內3500平方米移動苗床總共育苗多達40萬株,培植玫瑰花盆景6000餘盆,其他觀賞品種1.5萬盆。再往裡走,就可以看到花海梯田,顏色各異的玫瑰、月季、牡丹、芍藥、彩條金魚草、藍花鼠尾草、馬鞭草、長春花、醉蝶花等爭相綻放,顏色紛呈,將大地點綴得極其美觀漂亮。

生態振興:讓農村成為未來的奢侈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沒有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就不可持續。充分發揮鄉村生態優勢,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楊欣將生態振興看得無比重要,因為他堅信,「農村將是未來中國的奢侈品。實現鄉村振興,絕不是把城市元素移植到農村,蓋一堆大樓、別墅,那會讓農村不城不鄉、不倫不類。」

在濟南市2018年10月啟動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百村示範創建中,玫瑰鎮有六個村入選,如何因地制宜探索鄉村振興的路徑?如何發展帶動群眾增收的產業?如何發揮連片打造的優勢,做到六個村一盤棋?楊欣堅持「讓農村更像農村」的原則,力求保持鄉村最淳樸的原貌,在「連路、串水、開花、靚村、興業」路徑指引下,僅用兩年時間,就讓六個樣板村華麗蝶變。

玫瑰鎮投資2400多萬元,以玉帶河為軸,建設6.35公裡的賞景濱河路,建設8.6公裡齊魯樣板連村路,巧妙地將六個村像串珍珠一樣連在一起;與此同時,將黃河水引入玉帶河,讓瀕臨乾涸的小河溝重現生機,宛如一條玉帶纏繞山間,與蒼翠欲滴的群峰構成無敵勝景。在此基礎上,楊欣又大手筆對莊科等6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村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重現「鄉韻、鄉趣、鄉賢、鄉味、鄉憶、鄉情」,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千年香飄醉玫花,百年春光石當家;十裡浪漫雙棲地,一眼情定北石硤。北石硤村群山環繞、三面濱水,是典型的魯中山區泉林田風貌區,村內石頭房子依山勢而建,古樸自然,鄉韻、鄉趣橫生。「村內民居石牆、囤頂的建築,融合了泰沂山脈的石牆、尖頂民居和魯西南土牆、平頂的民居的特色,整體特徵極為鮮明。」楊欣對村內的民居特色如數家珍,愛不勝收。

如何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文物修復講究『修舊如舊』,我們對北石硤村的改造是『復鄉如鄉』,最終呈現一個動態的『泛民俗博物館』。」經過反覆考察,多次與專家教授座談,楊欣將北石硤村定位為「田園北石」,主街道兩側建築立面改造就地取材,以碎石料、石板以及當地特有的魚籽石切片、回收廢舊檁條為主要材料,利用爬藤植物,對沿街建築的山牆面以及圍牆立面進行美化、綠化提升,讓沿街農戶拆牆透綠,把自然的綠色延伸到庭院,把庭院的生活融入到自然。

村中央原有一個廢棄的池塘,多年來成為村裡的垃圾場,汙水橫流,夏日蚊蟲肆虐,經常散發出陣陣的惡臭。北石硤村將圍牆拆除,徹底清除沉積多年的垃圾,讓之前被掩蓋的天然懸崖和老泉眼重現天日,同時將懸崖和泉眼相融合,以「清泉石上流」為主題,打造出疊水景觀,將池塘設計為「伴山塘」錦鯉池,儲水量達500立方,安裝水循環和殺菌系統,與水生植物種植結合,製造出了一個微觀的生態系統,成為附近村民休閒遊玩的主要場所。如今走進這裡,會看到百年的酸棗樹傲然挺立,虯枝盡展,與古樸的石頭房子相映成趣,泉水潺潺,漫過石梯,一幅曲水流觴、恬淡靜謐的山水畫展現在眼前。

「北石硤村將村民廢棄不住的民房回收,成立閒置房屋合作社,打造loft鄉村公寓民宿,可以滿足上百人住宿。收集黃河遷建村的鎮宅石『石敢當』、以四季農事為主題打造『稷事堂』,下一步將邀請藝術家入駐,打造玫瑰藝術谷藝術家駐地,目前已與山東藝術學院城市景觀創意學院、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等達成合作意向,攜手打造寫生創作、影視拍攝和研學的基地,探索一條城市與農村、當代藝術與傳統民俗文化、藝術家與村民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美麗村居發展之路。」說起北石硤村的未來發展,楊欣滔滔不絕,興致盎然。

無憂東唐、福地西唐、文韻南石、田園北石、悠然莊科、五賢彭莊……如今,在楊欣的主持下,一個個有顏值、有溫度、有情懷的美麗新鄉村在玫瑰鎮不斷湧現,倩影漸露,她們以玉帶河為軸,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布局打造都市農業休閒觀光帶,成為玫瑰鎮鄉村振興的主動脈、新引擎。

文化振興:讓老百姓既有「裡子」,又有「面子」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鄉風文明建設作為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傳統文化根源,在鄉村振興發展的各個環節發揮著提綱挈領的精神引領作用,始終是鄉村建設的精神文明靈魂所在。建設美麗鄉村需要乾淨整潔的環境做底色,更需要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內涵重塑。」曾經在政研室研究多年的楊欣,主政玫瑰鎮後,尤其重視精神的力量。

在全鎮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楊欣發現,無論是城鄉環衛一體化、美麗鄉村、基層治理等重要工作,還是玫瑰花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發展等重點項目,都離不開當地群眾的精神文明素養。

如何在鄉村振興中,培育文明鄉風、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村記憶?制約鄉風文明建設進程主要因素是什麼?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的「密碼」究竟是什麼?在經濟不算發達的玫瑰鎮,如何挖掘鄉風文明的內生力量,調動村民的積極性?這些問題不斷在他的腦海裡縈繞盤旋,答案越來越清晰。

「情感認同是鄉風文明認同的心理基礎,是認同邏輯體系的起點;利益認同是鄉風文明認同的驅動因素,社會成員的利益認同特別是物質利益認同都是其合法性的重要來源。俗話說,喚雞要有一把米,鄉風文明建設也必然要通過人們的利益認同來體現。」經過反覆思索,楊欣號準了脈,開好了方。

2018年,玫瑰鎮大膽創新,克服了無經驗可循、無資料可查、無人員指導的困境,創新性地提出了「鄉風文明銀行」的概念和方案,採用銀行積分制,每個家庭對應一個帳戶終生不變,帳戶不設基本分,不設上限,且存取自願,積分記錄持續保存。在積分標準上,楊欣更是謀劃周全,多次與各村座談交流,數易其稿,最終確定「動態化管理」的標準,各村可按照程序指定符合本村實際的積分項目,經村集體討論後可以動態更新。

為了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村民可以將積分兌換成所需的商品,兌獎資金由黨員幹部帶頭捐款,鼓勵村民參與捐助,並從集體收入公益金中拿出部分作為運轉資金,鄉風文明銀行領導小組根據積分和兌獎情況,購置群眾常用物品,電飯鍋、噴霧器、洗衣粉、紙巾等擺上了鄉風文明銀行的貨架……

如此精心謀劃後,玫瑰鎮召開了鄉風文明銀行動員大會,召全鎮上下掀起了學文明、守家訓、遵民約、揚美德的良好氛圍,湧現出了一批拾金不昧、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愛護環境的好人好事,當年底,在楊欣的主持下,玫瑰鎮大張旗鼓地對優秀村民進行表彰,敲鑼打鼓戴紅花,讓老百姓既有「裡子」,又有「面子」。

文明共建共享,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鄉風文明銀行」只是一種載體,在「文明銀行」積分評價機制的激勵下,文明行為蔚然成風,村民爭做「文明銀行」的參與者。莊科村把街道衛生納入積分標準,以戶為單位劃定衛生責任區,衛生區環境成績計入該戶銀行積分帳戶,讓原本靠村兩委單打獨鬥的環境整治變成了人人參與的共治共享,實現了美麗鄉村的高顏值;站西村通過設立胡同長,把把鄉風文明銀行活動與美麗鄉村建設、城鄉環衛一體化、基層治理有機結合,創新了鄉村治理模式。

情滿花香玫瑰,振興鄉村發展。玫瑰鎮以為民服務的初心,攻堅克難的決心,敢拼能贏的信心,在鄉村振興發展大局中把握玫瑰定位,展現玫瑰特色,加速玫瑰產業一二三產融合,做大做強玫瑰產業,讓其成為百姓致富「金花」。(張宗才)

相關焦點

  • 連路串水開花——鄉村振興的玫瑰路徑
    「四通八達」的連村路、生態活力的水系長廊、爭奇鬥豔的「玫瑰花田」、宜居宜業宜遊的主題村落和「三產融合」的特色產業,一幅幅帶有玫瑰元素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鄉村振興的號角一吹響,玫瑰鎮就「整裝待發」,乘著鄉村振興的快車,緊緊抓住國家級平陰玫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先導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玫瑰縣城拓展區四大機遇。
  • 做大做強玫瑰特色產業 省派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讓玫瑰開滿富民路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8日訊 日照莒縣招賢鎮素有「鮮切花之鄉」的美譽,省派日照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幫助當地高標準建設玫瑰產業園,做大做強玫瑰特色產業,助推玫瑰鮮切花產業提檔升級。莒縣招賢鎮西黃埠村有20多年的玫瑰種植歷史,但都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收入也是旱澇不均。省派日照莒縣鄉村振興服務隊在調研中發現,西黃埠村的問題在於沒有規模效應,產業鏈條也急需拉長。
  • 晉寧昆陽:綻放在鄉村振興路上的「花花世界」
    魯網6月19日訊 今年以來,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以黨建引領,提高特色花卉產業組織化程度,積極培育農業大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的「花花世界」。產業人才蓄力助鄉村振興花卉產業給種植戶帶來致富效益的同時,也鍛鍊出一批敢闖敢幹的花卉人,他們推進了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發展,在不斷摸索、學習、創新、實踐中帶領群眾致富。
  • 玫瑰綻放
    平陰玫瑰,在央視「露臉」。5月5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播發新聞《積極拓展鄉村遊生態遊 安全有序恢復》。報導稱,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長途出遊需求減少,短途出遊需求增加,各地鄉村遊、生態遊、田園遊等特色旅遊受到青睞。主打愛情元素的山東濟南平陰萬畝玫瑰花田和浪漫玫瑰小鎮成為網紅打卡地。  「過去的玫瑰展銷是線下為主、線上輔助;如今,線上推廣銷售已經成了『正規軍』和『主力軍』。」
  • 四川南充「瀾嶺江花」20萬株玫瑰花兒迎春綻放
    4月19日,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都京街道民主村的「瀾嶺江花」景區200畝「玫瑰迷宮」的20萬株玫瑰花兒迎春綻放,粉紅、桃紅、金黃、淡黃……五顏六色,煞是漂亮,引來不少遊客前來觀賞、拍照。2016年,民主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以「愛情」為主題、花海為載體,在嘉陵江畔的山嶺打造「瀾嶺江花」。
  •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5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交匯的特殊時期,實現二者的有機銜接,務必要瞄準產業發展的政策施力點,按照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內在要求,重點向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拓展延伸,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體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聚焦鄉村振興 | 玫瑰園裡開出「三產融合」之花
    走進威鷹青泉谷的玫瑰種植園裡,處於盛放期的玫瑰競相吐蕊綻放,香氣襲人,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採摘、遊玩。  「因為我們的玫瑰都是可食用級別的,市民不僅可以來這裡賞花看景,還可以現場採摘,觀看玫瑰花茶、玫瑰原液、玫瑰醬等玫瑰產品的加工製作過程,也可以帶著小朋友動手體驗。」青泉谷產業經理徐從富介紹道,整個玫瑰節將一直持續到6月10日。
  • 產業興旺成為鄉村振興「主心骨」
    名字來源早已不可考證,但多年來,圖牧吉鎮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卻切實印證了負重擔當、堅韌無畏的駱駝精神:沒有鬆懈、沒有放棄、沒有回頭,一步一個腳印,走向希望。「咔嗒咔嗒……」走進圖牧吉鎮靠山嘎查農旅融合示範園扶貧車間,工人們操作縫紉機的聲音此起彼伏,一件件圍裙漸漸成型,大家動作利落,偶爾閒聊幾句,氣氛輕鬆而溫馨。
  • 常州經開區:「繡花」功夫推動鄉村振興
    「鄉村興則國家興」。近年來,常州經濟開發區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全力補短板、強弱項、增優勢,因地制宜謀篇布局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農業農村各項重大項目、重點工作的部署和落實,以「繡花功夫」描繪出「鄉村振興」多彩底色。
  • 江西農村脫貧見聞: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江西省上高縣翰堂鎮中樓村引進了180畝白蓮種植產業。江西上高官方供圖中新網江西上高12月21日電 題:江西農村脫貧見聞: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作者 晏芒元 遊嵐冬至節氣,寒風凜冽。天剛蒙蒙亮,江西省上高縣翰堂鎮中樓村第一書記王道玖像往常一樣來到村裡的蔬菜種植基地察看,開始了忙碌的一天。這個蔬菜種植基地是中樓村今年開闢出的10畝電商扶貧菜園,貧困戶自願認領種植蔬菜瓜果,所得收益歸貧困戶所有。中樓村引進了30畝百香果種植產業。
  • 翔安區內厝鎮加速打造「產業黃厝」,眾多藝術家入駐助推鄉村振興...
    用文化的力量推動鄉村振興。
  • 標準化建設助力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標準化建設助力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2020-12-15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遼寧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我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第一產業增加值穩步增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菜籃子」產品供給能力增強、農產品加工能力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我省多措並舉,推進鄉村產業快速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基礎和支撐。
  • 屏南:發展「李子」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屏南縣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培植特色優勢產業,重點發展「屏南李」品牌果業,加快促進脫貧攻堅和農民增收。2020年全縣水果管護總面積3.32萬畝,總產量1.1萬噸,總產值1.45億元,種植產出效益高。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力度。
  • 鄉村美 產業興 顧村鎮沈楊村鄉村振興有實招
    作為第三批鄉村振興示範村的顧村鎮沈楊村利用自身地域優勢,大力推進產業提質、生態提優、治理提效、底色提亮,走出了一條具有沈楊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上海沈楊花卉苗木基地是顧村鎮沈楊村作為第三批鄉村振興示範村的一個重點項目,佔地面積約55畝,建有2萬平方米的大棚和一個商貿中心。大棚內可容納56家花卉苗木企業進行展示交易,目前已經入駐的超過30家,這既給附近喜歡花草的市民帶來了便利,也可以每年為村裡新增500萬元的收入。
  • 校領導赴雷波開展產業調研 助力脫貧及鄉村振興
    4月10-11日,校黨委書記莊天慧、校長吳德率隊赴雷波縣開展產業調研,助力雷波脫貧及鄉村振興工作。為了鞏固脫貧成效,他從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從產業扶貧、鄉村旅遊、農產品銷售渠道、特色種養技術、基層幹部能力培訓、鄉村振興有效接續等六個方面向川農大提出幫扶請求。副校長李明洲介紹四川農業大學2020年脫貧攻堅對口幫扶雷波縣工作計劃。
  • 阜寧縣三灶鎮「四好農村路」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8月17日鹽城訊 阜寧縣三灶鎮堅持以民生導向為引領,高標準的建好、管好、護好「四好農村路」,切實讓廣大群眾享受到「四好農村路」帶來的便利和實惠,以「四好農村路+」助推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環境,提升鄉村道路顏值。
  • 福建省漳平市: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先行(茶葉篇)
    「產業興旺」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與關鍵依託,是實現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基礎,在當前我國鄉村振興戰略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產業發展,不同於以往農村產業的構建,它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舉措,要以新的發展理念為指導,構建新機制,搭建新平臺,培育新業態,形成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