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廖秀
12月11日,「湖北發布」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湖北一地居民違規網上採購進口冷鏈食品被處罰》的通報。
通報稱,黃岡黃州區24戶居民通過美團優選平臺採購的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其同批次產品在武漢被檢測出新冠病毒。目前,相關人員已進行核酸檢測,未食用的肉食已封存,警方對美團優選平臺黃州區合作方進行了查處,並對購買該批次產品的24戶居民每人罰款200元。
這一檢測結果和處罰結果,均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一位被處罰的居民便在網絡上發文,稱網購平臺給他一家帶來傷害,希望給予「完美答覆」。
巴西進口肉檢測出病毒 網購的百姓被罰款200元
上述通報稱,12月8日上午,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武漢市對洪山區昌晶冷鏈倉儲中心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監測檢測時,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黃州區24戶居民通過美團優選平臺網上採購了上述同批次的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截至12月9日18時,已採集相關人員樣本86份、環境樣本122份,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該區市場監管部門對4戶購買未食用的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封存銷毀。
通報稱,黃州公安分局已對美團優選黃州區合作方進行立案,依法嚴肅查處。對違規網上採購進口食品的24戶居民,自費承擔核酸檢測費用並落實居家隔離措施。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及黃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第27號通告精神,黃州公安分局對每人罰款200元。
「不知進口還是來自武漢」,希望網購平臺給予答覆
12月11日晚,黃岡購買冷鏈食品被處罰居民王明(化名)在社交媒體發文,講述事情經過與訴求。王明稱,他以前沒有在這個網購平臺上買過冷凍食品,這是第一次買。「當時是我老婆在裡面買了裡脊肉,包裝很簡單,一個塑料盒,上面有一層保鮮膜,沒有什麼標籤,買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是武漢的還是進口。」
王明回憶,他於11月21號購買了裡脊肉,11月22號就食用了。12月8號晚上,他接到了黃岡防疫中心的電話,讓一家四口到自動提貨點。
王明提到,相關人員要求每人交180元,「一家四口七八百塊,家裡還有個80多歲的老人,我們要餬口,就靠我們兩個人打工,這錢我出不起。」於是,王明寫了一個證明款未付的欠條,之後做了核酸檢測,檢測結果24戶均為陰性。
但做了核酸的第二天,王明一家接觸了有毒病菌的肉這個消息,就被公布到孩子幼兒園、王明單位,「最後搞到學校打電話過來,村裡的人見了我們像見了鬼一樣,我和我老婆是同一個單位的,單位打電話叫我夫妻倆寫辭職報告,這對我們的傷害多大。」
現在,24戶被處罰的居民建了一個維權群,將大家聯接到一起。王明透露,自己在事後已經交了200塊罰款,12月11日下午,村書記和會計兩個人送來了200塊錢隔離期間的生活費。網購平臺店長也詢問了居民損失狀況,稱報上去等待回復。
王明對此提出訴求,希望儘快讓孩子上學,讓他和妻子復工。網購平臺帶來的傷害,希望能給到一個完美的答覆。
王明在社交媒體講述事情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