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C的創辦人是美國波士頓工程師佛羅倫汀·瓊斯(Florentine A. Jones),他在萊茵河畔的廠房中創立了瑞士最早期的機械制表工廠,實現了他的新穎構想以機械取代部份人工製造出更精確的零件,而後由一流的表師裝配成品質超凡的表。
1868,IWC推出第一隻懷表,從那時起,IWC就在瑞士鐘錶業界取得許多方面的特殊地位,同時也在世界鐘錶製造業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IWC萬國表在世界各地代理商的努力下,近三年來業績成長達百分之五百,成果相當驚人,使得總廠更加卯足全力,全力拓展亞太區的市場。1998年4月份巴塞爾發表的新表款更先一步在3月份即在亞洲地區首先亮相,以電傳視訊方式發表,可見IWC對亞太地區的重視。
從1868年由美國制表師Florentine Jones於Schaffhausen創立,IWC萬國表走過了150年的光輝歷程。從最初的Jones機芯,Pallweber數字跳時懷表,1936年的飛行員,到隨後的葡萄牙、採用Pellaton自動上鏈機制的工程師系列,編號3750的達文西萬年曆,IWC在其發展史中為制表業留下了太多設計與技術的濃墨重彩。與之相關的那些名聲赫赫的天才制表師,也有著津津樂道的背景故事。這篇重點在今年推出的亮點表款,故事以後慢慢與大家分享。
我們回到IWC今年最重要的復刻款。IWC將復刻的視角切回至了1884年:第一塊數字跳時懷表Pallweber,這隻懷表通過具有凹槽的齒輪搭配旋轉盤實現了小時和分鐘的跳動顯示,並在一年後申請了專利。據稱,這款懷表當時製作了大約兩萬塊,受限於齒輪設計和較低的動力儲存,至1890年停產。
1884年,Pallweber懷表,跳時,跳分顯示
在品牌創立150年之際,IWC在懷表和腕錶中同時再現了Pallweber「曾經短暫」的輝煌:三款腕錶,以及一款限量50隻的懷表(IW505101)。
「致敬波威柏(Pallweber)」特別版腕錶
鉑金款:IW505001,限量25隻
玫瑰金款:IW505002,限量250隻
精鋼款:IW505003,限量500隻
三款腕錶採用了45毫米大尺寸表殼,窄表圈搭配短直表耳,漆面錶盤,其中鉑金款為白漆面搭配藍色跳時盤,精鋼款則為藍漆面搭配白色跳時盤,玫瑰金款同為白漆面,跳時盤為白色搭配黑色數字。錶盤設計很大程度上還原了歷史款懷表,HOURS和MINUTES的字體有所改變,小秒盤的刻度以5秒為單位,沒有額外採用阿拉伯數字,保證了錶盤的簡潔和純粹。分鐘顯示採用十分和分的單獨跳轉,每10分鐘時一分鐘盤帶動十分鐘盤跳轉一次,小時盤則在每個整時跳轉。
為使跳時這一耗費動力的機制儘可能地高效穩定,IWC為顯示盤採用了單獨的齒輪系統和發條盒,並且可以通過星形齒輪和連杆機構便捷地前後調節。這一設計催生了94200手上鏈機芯,這款機芯的振頻為主流的4赫茲,在常規走時輪系中可達到60小時的長動力,並具有秒停功能;機芯的橋板設計仍然是典型的IWC特色,擺輪和擒縱機構採用各自的橋板固定,以提高穩定性。
為突出150周年的獨特性,機芯鐫刻了18K金質的周年紀念標誌
「致敬波威柏(Pallweber)」特別版懷表
限量50隻的懷表(IW505101)
限量款Pallweber懷表的表殼尺寸達到52毫米,錶盤設計與玫瑰金款腕錶幾乎無異,表蓋採用了開口設計,在關閉狀態也能讀取時間,表底採用了藍寶石玻璃和密封蓋的搭配,仍然由94200手上鏈自製機芯驅動。
相對於其他品牌的手錶,萬國可能大家還不是很了解,在隨後的文章中,我會給大家推送更多關於萬國的手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