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袁天罡奇門遁甲裡面
這個陰陽已經有解釋了
但是對於毫無基礎的朋友來講 還是有難度
那麼應朋友地邀請
還是從最基礎的開始講
那麼我就開了一個跟我學奇門遁甲
這個 一個系列課程 就是 零基礎開始的
那麼我們今天呢 講到認識陰陽的第二節
前面第一節
我們已經整個地闡述了一個陰陽的來源
今天,闡述陰陽的一個名詞
叫 陰陽交感
陰陽交感 也叫陰陽互感
這個 也可以叫做互感 都一樣
我經常稱之為陰陽交感
因為我覺得
用交這個詞 更加能體會出這種感覺
那麼中國這些
古代談這些陰陽五行的全是哲學家
那麼這些哲學家會認為什麼
認為陰陽這兩個氣
在第一次 在上一課 我們已經說了
他們把陰陽啊 稱之為陰陽二氣
就是兩個本源
那麼陰陽二氣地交感呢 化生了萬物
二炁交感
所以說我經常用交感兩個字
叫化生萬物
注意啊
它用了這兩個詞 叫化生啊
變化
生育
說明什麼
說明這萬物 都內含著這二炁的本體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就是所有的萬物當中 都含有陰陽二炁的本源
就是你在任何的陰陽萬物當中
只要你把它分得足夠小
你就可以找到 它的本源
都是由它最基礎的陰陽本源 構成的 萬事萬物
它叫什麼 它叫化生
它沒說什麼 沒說創生
創生 創生什麼 我創造了你之後
那麼我未必什麼
你那裡面可能是 我創造你之後 我就放在那了
我走了 該幹嘛幹嘛
它不是 它是什麼
它是化育的 仍然參與萬事萬物的 生成
發展 包括死亡和衰亡
都是 陰陽二炁在主導 都由兩個炁的本體在主導
那麼學透了陰陽二炁 學透了這個陰陽
就是我們掌握了陰陽之後 根據以上的推論
只要我們掌握了陰陽的本質
我們就可以 推導萬物
就是萬事萬物的發展
不是我們有什麼神通 而是什麼
而是由它所內含的陰陽兩炁
整個的一個本體所造成的
這個我們就知道了
那麼 宋代的 宋代的周敦頤
這個咱們就把他提出來了
這人就畫太極圖那個
就是 用一個圓 畫成一個太極圖的那個人
周敦頤寫了一個《愛蓮說》
你要是不知道他 他老人家是誰
那麼你就 去讀一下他的《愛蓮說》
他比較有名了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愛蓮說》就是周敦頤先生寫的
周敦頤寫的這個《太極圖說》
就表達了萬物化生 源於陰陽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種哲學思想 從先秦的諸子百家
荀子 天地萬物起
這個是荀子在他的禮記篇裡面寫的這麼一句話
天在上地在下 但是天地合在 合了
氣感交合了 萬物才生成了
陰陽 陰陽接 所以說
易經當中說 孤陰不長 獨陽不生
說的就這個意思
所以說陰陽相接了 相接觸了
而什麼 萬物才興發起來 才興起來
那麼天地合了 整個萬物才能升起來
說的就是陰陽的 相互交感
通過以上的推論 我們知道了
通過合和接是什麼 是萬物生存的 根本條件
通過以上所推出這個結論
陰陽交感 是萬化生的根本條件
就是陰陽交感是萬物 的必件
就是必要條件 它必須要這樣做
才能夠怎麼樣 才能夠生成萬物
其中的 接和合
還有這個交感 都在表達相互地作用
相互地影響
所以 陰陽交感是什麼
是萬物生發和變化的兆示
那麼我們就知道了
當我們能夠體悟 體察
或者知道整個陰陽交感 變化的過程
我們就能知道萬物變化的兆示 發展 結束
還有什麼 整個的過程
我們之所以不能夠掌握萬物的發展變化
就是 因為我們不懂得陰陽交感相互的機理內容
在宇宙的自然界中
事物的形成規律 全部都是依照這種陰陽交感
說天之陽氣下降 地之陰氣上升
陰陽兩炁的交感 化生萬物
也形成 雨露 雷電 陽光 空氣
所有生命存在的要件 全部是通過
陰陽兩氣的 一個是下降 一個是升騰
相互影響而產生的
沒有一個陰陽兩炁的這麼一個交感運動
那麼就沒有整個一個
沒有自然界的這麼一個存在
沒有自然界的這麼一個存在 沒有天地的存在
那麼也 不會有生命
所以說 可見
陰陽交感又是什麼
又是我們人 生存的必要條件
我們從男女之間的交感 來產生
生命才會產生下一代 我們就知道了
通過我們人體 通過我們的生育機能
我們也可以推導出 整個的一個陰陽交集
即使是單性繁殖 單性細胞繁殖
它仍然屬於陰陽的範疇
在道德經中它有一個說萬物負陰而抱陽
衝氣以為和 萬物負陰 背負著陰
這邊 背負著陰 這邊幹什麼 抱著陽
典型的是什麼 典型的是陰陽合體的
沒有這種方式 沒有這種交感 萬物無得以依存
還有一個說什麼 說衝氣以為和
必有一物 衝起 必有一物 下降 叫衝氣 幹嘛呢
這個和 我們可以 用這個字來代替 衝氣以為和
所以說萬物皆 有什麼 皆有陰陽
皆有陰陽 這兩個 本體
所以說我們在研究萬事萬物的時候
不可以將萬事萬物進行一個 孤立化的闡述
那麼在這個理念下
那麼古人就產生了一種什麼樣的理論
就是 福之禍所倚 禍之福所依
就是陰陽 福禍相依
陰陽抱衝 就是 說的這個意思
那麼在這種理念之下 中國人呢
又引申出來一個 持盈保泰
什麼叫持盈保泰
就是當 當整個的一個陰陽交感 發生作用的時候
必然會向 某一陰或者向某一陽 進行轉化
那個時候 就會到達臨界點以後 轉而向下
我們稱之為什麼 稱之為盈
就是陰陽交感最好的狀態就是這個盈
那麼 不可能 萬事萬物難以守到一個什麼
難以守到 萬事萬物難以持守一個平衡
為什麼儒家把中庸這個東西 當成寶貝來玩
為什麼呢
因為它認為 中庸就是陰陽
所達到平衡 陰陽所交感的最佳的那個狀態
最舒服的時候 你叫做中庸
達到這種狀態 方為君子嗎
只有長期的持有這個盈 才能人生的贏家
通過以上的整個的一個 陰陽交感
我們都知道
通過第一課 我們談了陰陽 之後
我們才知道了 陰陽之間有相互作用
如果說 單有陰或者單有陽
那我們沒法理解這個世界
所以說陰陽交感是萬物生存的必要條件
了解 理解或者是探知了陰陽交感的
整個的運動方式
就可以知道 萬事萬物發展 演變 還有整個結局的歸宿
那麼這個也是 奇門遁甲預測學的一個根本所在
那麼我們整個的一個術法
其實都在探討陰陽交感的程度
各位 咱們今天的這節課 就錄到這裡
下一節我們就給大家講 關於陰陽的另一個問題 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