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科學家的宗教信仰|天主|天文學家|哥白尼|牛頓|克卜勒|...

2020-12-13 騰訊網

十大科學家的宗教信仰

1.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473-1543)。簡介: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數學家、天文學家,教會法博士、天主教神父。他提倡日心說,主張太陽為宇宙的中心。1543年哥白尼臨終前發表了《天體運行論》。一般認為他的著作是現代天文學的起步點。它開啟了哥白尼革命,並對推動科學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哥白尼在《天體之運行六書導言》中寫道:

「假如真有一種科學能使人類靈魂高貴,脫離世間的汙穢,這種科學一定就是天文學。因為人類果真見到天主管理下的宇宙所有的莊嚴秩序時,必定感到一種動力,促使人律己修德。可從萬物中看出造物主確是真美善的本源。」

2.克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簡介: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克卜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他最為人知的成就為克卜勒定律,這是稍後天文學家根據他的著作《新天文學》、《世界的和諧》、《哥白尼天文學概要》萃取而成的三條定律。這些傑作對艾薩克·牛頓影響極大,啟發牛頓後來發現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克卜勒說:有機會研究天體的人太幸福了。天主、吾主,我感謝你!為了在我觀察你的偉大事業所賞給我的快樂。

我們天主的偉大、他能力的偉大以及他智慧的偉大,並非一組數字。

太空,請讚美上主,太陽和月亮,以及所有星辰,請讚美上主,

你們的感官要明了,你們的唇舌要讚揚你們的造主。

請讚美他,宇宙的和諧萬象,你們都要,讚美他,你們就是已發現的和諧萬象的見證。

我的靈魂,你也要讚美上主,自起初,他就是你的創造主。(引自《世界的和諧》Harmonices Mundi,1619)

3.牛頓(Sir Isaac Newton,1643-1727)。簡介: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1687年他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力學和天文學的基礎,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學說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牛頓說:在我望遠鏡的末端,我曾看見上帝經過。

牛頓說:這個美麗無比的太陽、行星與彗星的體系只能藉一位大能的、明智而具有權威的存在體(天主)的計劃而存在。這位存在體(天主)永遠不滅,無所不在,因著他的永存與無所不在而構成了時間與空間。……這位存在體掌管著萬物——他不像是世界的靈魂,而是一切的主人。我們驚訝其美善,崇拜其偉大。(參見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rticle Newton)

4.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簡介:英國地理學家、生物學家,其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天擇演化,他認為所有物種都是從少數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到了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的理論成為對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達爾文在《物種起源》書中論生物演變,最後有這樣一句話:

「生命是奇妙偉大的,這是造物主在最初給了一個或幾個動物之生命,使他們漸漸進化、演變成更多的種類。」書中又說:「照我的意思來看,我們所知的造物者賦予物質的定律,更切合這個假定(註:指事物的生滅同等級的次原因)。」

5. 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簡介: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借生源說否定自然發生說(自生說)、倡導疾病細菌學說(胚種學說)以及發明預防接種方法而聞名,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世人稱頌為「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常被世人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巴斯德的女婿在他為巴斯德所寫的傳記中也寫到:他完全相信天主和永恆,深信今世賦予我們從善的力量將一直持續至來世,這種感情貫穿在巴斯德的整個生活當中。他念念不忘《新約》的福音所闡明的德行教條。就在自己生命的最後幾周裡,巴斯德對先人的宗教儀式充滿了敬意。他樸素而自然的以這種儀式作精神支柱。(引自(法)R.瓦萊裡-拉多,《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巴斯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頁488)

巴斯德對無神論的批判:……無神主義,我們堅決地排斥它,你們是不是知道他們所要求的是什麼?為少數的人,他們要求不動腦筋的權利,為其他的人要求錯想的權利,要求僅受出本能的支配的權利,也要求推翻一切權威和傳統的權利。(Chronique Médical 1903,pp.403ff)

6.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 1823-1915)。簡介:法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學回憶錄》(Souvenirs entomologiques,或譯《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該書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具重要地位,已翻譯成多種語言。身為現代昆蟲學與動物行為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的研究而聞名,維克多·雨果稱他為「昆蟲世界的荷馬」(d'Homère des insectes)。

有人問他相信天主嗎?他說:「我不僅說我信天主,我還要說我看見天主。因為沒有他我什麼也不能明白,沒有他一切都是黑暗的。我覺得,無神論者的論調不過是一種時髦的事物,是當代的一種流行病。對我來說,我寧願叫人剝去我的皮,也不願叫人奪去我對天主的信仰。」(引自《昆蟲學雜誌》)

7. 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簡介:無疑地,普朗克與愛因斯坦二人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學者,普氏生於德國基爾。自1889年至1923年在母校教授物理學。1918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量子學的創始人。鮑爾(Bohr)教授評論他時曾說:「在短短的人生旅程中,能像他有如此大結果的發現,真是少之又少了。」兩次世界大戰加給他的負荷實在太重了:在凡爾登(Verdun)之後,他的一個兒子戰死了,另一個兒子於1945年死在納粹黨人手中。1944年,他的住宅因被轟炸失火,所有寶貴藏書隨之焚毀。在他苦難的日子裡,學者Bertholet給他很大的精神支持與鼓勵。他為表示謝意,曾寫了下面這幾句話,充分表現出了對天主完全地信賴。

「對全能與無限美善的天主,我自幼就保守了堅定不移的信德;這真是天主的大恩惠。的確,天主的措置安排與我們人的打算截然不同;但是我們誠心依恃他,就能承當最艱巨的考驗。」

「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盡我們眼力之所及,我們絕對找不到宗教與科學二者之間有任何矛盾,反而在一切重要事上,我們看到一片和諧。」「宗教與科學,絕不如我們現代人所想像、所懼怕的會彼此排擠或互相攻擊;相反地,它們和平相處、相輔相助。」「為證明宗教與科學絕不是勢不兩立,最顯而易見,且以基本批評為原則而有歷史事實根據的證據是:前古後今的最偉大學者,如克卜勒(Kepler)、牛頓(Newton)、萊布尼茲(Leibnitz)等都有很深誠的宗教信念。」(節錄於」Wege zur physikalischen Erkenntnis」(S. Hinzel, Leipzig. 1944))

8.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簡介:美國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擁有眾多重要的發明專利,被傳媒授予「門洛帕克的奇才」稱號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大量生產原則和其工業研究實驗室來進行發明創造的人。他也是庫伯聯盟學院的校友。愛迪生發明了很多東西,包括:對世界極大影響的留聲機、電燈、活動電影攝影機、直流電力系統等最為人知。在美國,愛迪生名下擁有1093項專利,而他在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地的專利數累計超過150項。他一生最偉大的兩項專利,一項為留聲機,它可以保留並播放聲音,另外一項專利倍受爭議,那就是世人所熟知的電燈,通過六年的漫長法庭鬥爭,最後以愛迪生成功獲得專利告終。

一天,一些新聞記者要求他準許在報上發表他反對宗教的言論,他氣憤地說:「具有哲學思想的人對於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總應當接受。從萬物所表現的情形看來,宇宙實在是全能者意志的偉大成績。假如否認至上權能的存在,我就等於褻慢自己的知識。科學和宗教是由同一根源而來的,其間絕不會發生衝突。我相信我主的訓示,人與物是由一個領袖來領導。世界的命運是由一位至上者來支配。」他還說:「我是一個這樣的人,我欽佩世上所有的工程師,可是我深深地欽佩那位最偉大的工程師——上帝。」(引自《愛迪生傳》)

9.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 1874-1937)。簡介:早年對無線電發生濃厚興趣而致力研究,於1896年完成世界第一條——Lavernock及Brean-Downe之間的——無線電路。曾任羅馬大學無線電學教授,天主教教廷科學研究院院士。1909年獲得諾貝爾獎金。

「任何對科學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有一些無法解釋的奧秘存在。只有對一位至高存在者絕對服從的信仰,才能給我們勇氣與毅力,使我們無恐無懼地去研究人生之謎。」

「藉著天主的幫助——他將大自然中許多神秘的力量提供給我們人類使用——我才能準備這個儀器(指梵蒂岡無線電臺),使全球的信眾都有幸聽到教宗的聲音。」(節錄於1931年2月11日梵蒂岡無線電臺落成典禮中的演講辭)

10.沃格特(Heinrich Vogt,1890-1968)。簡介:因天體物理及星原學的作品,及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聞名天下。曾任職於德國海德堡天文臺。

「世界的存在必須有一個自有的原始。在宇宙境界內,宇宙本身需要一個高於它自身、超宇宙的根源;而這宇宙根源的崇高力量靠科學是我們永遠不能完全認識的。」

「宗教是人與這超凡崇高力量間的橋梁。有宗教信仰的人的特徵,就是信仰這超凡的力量,信他是全能的天主,是世界的創造者、支持者及守護者。」

「科學與宗教,兩者之間決不互相矛盾,反而相輔相成。前古後今的大學者,如哥白尼、克卜勒、牛頓、萊布尼茲等都有很深的宗教信仰。但這特點並不是過去的學者們所獨有,現代學人普朗克在結束他那富於研究的生命數年前,曾這樣寫道:宗教與科學的關係,並不像我們這代人所想像和所懼怕的,彼此排擠,勢不兩立;相反地,它們彼此間融洽調和且彼此相輔相成。」(節錄於《宇宙與神》Kosmos und Gott (Verlag F.H. Kerle Heidelberg.1958))

曉明之星照東方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牛頓、愛因斯坦晚年為什麼投身於宗教?他們發現了什麼?
    牛頓也是如此,牛頓從小就有宗教信仰。只不過,牛頓的宗教信仰比較特別,他信奉的是阿利烏教,在當時被主流的宗教看成是異端。所以,牛頓一生都在隱藏自己的宗教信仰,直到近代,因為經濟學家凱恩斯買下了牛頓的日記,才發現牛頓原來是信奉阿利烏教的。
  • 闢謠:很多科學家晚年都會信仰宗教?愛因斯坦和牛頓晚年都信神?
    如果要追溯到牛頓的時代,那麼不單是很多著名的科學家晚年都有宗教信仰,而是很多科學家終生都有信仰。而我在網上遇到過好些人,可能是由於從小所受的教育,對國外科學家的信仰狀況有著奇怪的認知。比如他們都認為哥白尼和伽利略都由於科學研究而受到教廷的迫害,所以他們理所當然都是相信科學不相信上帝的。但實際上他倆都是虔誠的信徒,甚至那個被燒死的所謂科學殉道者布魯諾,實際上也是宗教徒,他只是弄了一個奇怪的教派被判為了異端,被異端裁判所判了火刑。
  • 牛頓:畢生科研只為證明內心的宗教神學信仰
    有人知道他信仰了天主教,就會發出疑惑:是不是物理學研究遇到了瓶頸,研究不出來了,對科學產生了懷疑,所以皈依了天主教?然而並非如此。和當時許多的歐洲人一樣,牛頓其實是從小就信仰基督教的。牛頓生於英格蘭林肯郡,一出生就成了遺腹子,在母親改嫁後由外祖母撫養長大。
  • 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定律能解釋星球是如何保持平衡的嗎?
    我們都知道後面這些結論是有問題的,但麻煩的是西方世界很有勢力的基督教會,完全接受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並且把這個觀點跟上帝創造世界聯繫在一起。圖解: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1800年後,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他判斷出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但他遲遲不敢正式公布,40歲就判斷出的理論,到70歲才敢寫成書,拿到書的當天哥白尼去世了,哥白尼的宇宙模型中,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們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
  • 從亞里斯多德到哥白尼,再到克卜勒:抬頭看星星發展起來的天文學
    歐洲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是當時的權威科學家,他提出的觀點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靜止不動的,而天空分為9層,這和古時候的9天說法有點類似。不過總是有些充滿好奇心,一心追求真理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秉持著包容的態度,對地心說保持懷疑,並通過觀測天空星體運動,發現一個重要現象:有些行星是不規則運行的,甚至會出現逆行。
  • 個案 | 克卜勒:科幻小說《夢》,尋找宇宙軌道和女巫
    他現在正穿越冰冷的雪花石膏廣闊的土地,以避開另一個危險:聖誕節後四天和他四十四歲生日後的第二天,姐姐的一封信告訴他,他們的喪偶母親正在接受審判,罪名是巫術。他寫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這是一部巧妙的寓言,推動了有爭議的宇宙哥白尼模型,描述了牛頓將其正式化為法律之前數十年的引力作用,設想了計算機之前數百年的語音合成,並預言了太空旅行三百次。在月球著陸之前的幾年。
  • 頂尖科學家都有宗教信仰嗎?
    很多人為了證明這句話是對的,把牛頓和愛因斯坦拉出來撐場子,說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有宗教信仰。這種說法就是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要麼就是被營銷耗給誤導了。評價一個人的事跡不能脫離其所處的時代背景。而牛頓貌似就加入了一個「異端教派」,如果牛頓將他的信仰完全公開的話,將被劃為「異端」,他將失去所有的地位和財產,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牛頓一生都謹言慎行,表現得非常虔誠,很怕被別人發現自己是「異端」。牛頓去世多年後,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買下了牛頓未出版的手稿,研究很長時間後發現,牛頓的宗教思想與「正統」偏離很遠。
  • 被嫌棄的牛頓的一生
    不過,也正是這種彆扭的性格,推動著牛頓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用他私人助理孔杜伊特的話來說就是:牛頓從學業生涯開始,就在怨恨之心和競爭之念這兩大力量驅使下,一門心思要超過其他所有人。說起牛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牛頓前半生是個科學家,但他在後半生越來越發現科學的局限性,越來越陷入思想上的迷茫,所以到晚年信仰了基督教。
  • 太空探索的十大貢獻者
    哥白尼哥白尼最著名的成就是他發展了最早的日心說的宇宙模型之一。日心模型是以太陽為中心的模型。哥白尼在發展他的模型時,提到了託勒密的觀察。他也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模式,儘管他受到羅馬教皇、西班牙宗教法庭以及其他天文學家的騷擾,因為他這樣做了。當伽利略不觀察夜空時,他研究了物體的運動。這項工作將成為牛頓所發展的經典力學的先驅。4、第谷·布拉赫——1546-1630年
  • 他們反對哥白尼,但他們都是好科學家
    1543年,哥白尼在《天球運行論》(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提出了他的革命性思想,當時有許多科學家閱讀了這部著作並欽佩不已,科學家為之作注,並用它改進自己的天文學預測。然而,即使到了57年後的1600年,放棄地球靜止這一信念的、真正意義上的天文學家也非常少,兩隻手就能數完。大多數科學家仍然傾向於似乎已是常識的「地心說」。
  • 世界歷史必知100事「TOP23 哥白尼:太陽在宇宙的中心?」
    他的這一學說不僅改變了天文學的發展進程,也給整個歐洲帶來了一場思想革命,美國科學史家託馬斯·庫恩稱其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說對世界影響深遠。它是近代科學誕生的一個標誌。哥白尼繼承了古希臘的理性精神,對不斷探索中的真理持一種懷疑的科學精神。他把科學從宗教教條的束縛中解救了出來,並探索出了一條以精密的數學分析與實驗方法相結合的科學發展新路徑。
  • 世界頂尖科學性到底是怎麼說信仰的?
    編輯:麥子 | 排版:多加公號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我們一起來聽聽人類最頂尖的科學家們,他們是怎麼看待信仰的?相信很多是你沒有看到過的。「所有現代科學史學家都會拒絕科學與宗教陣營在歷史上相分離和對立的想法。」
  • 如果牛頓沒有坐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中,還會發現萬有引嗎?
    牛頓真的是因為坐在蘋果樹下,被蘋果砸中後發現的萬有引力?莫要被這種故事所調侃,這個故事本身就不是真的,從歷史記載資料來看,牛頓確實受到了蘋果落地的啟發,但如果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是因為他被蘋果砸中了」就太誇大其詞了!事實上,牛頓與蘋果落地的故事並不重要,因為單純地看到蘋果落地是不可能發現萬有引力的。
  • 託勒密地心說真的是被哥白尼一擊擊潰的嗎?
    在天文學領域,被認為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就是創造了日心說的哥白尼。基於對行星運動的持續觀測和古羅馬、古希臘以及伊斯蘭的經典世界理論,哥白尼推測地球和其它行星、恆星都圍繞著太陽運轉。通過這種假設,哥白尼成功解決了經典地心模型所導致的數學問題和矛盾,為現代天文學奠定了基礎。
  •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排行榜 英國佔三個 第一名是中國人
    9 伏爾泰伏爾泰(法文:Voltaire,生於公曆紀元1694年11月21日—逝於公曆紀元1778年5月30日,享年83歲),本名弗朗索瓦-馬利·阿魯埃(法文:Franois-Marie Arouet),伏爾泰是他的筆名,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著名學者、作家。
  • 他們反對哥白尼,但他們都是好科學家-虎嗅網
    1543年,哥白尼在《天球運行論》中提出了他的革命性思想,當時有許多科學家閱讀了這部著作並欽佩不已,科學家為之作注,並用它改進自己的天文學預測。然而,即使到了57年後的1600年,放棄地球靜止這一信念的、真正意義上的天文學家也非常少,兩隻手就能數完。大多數科學家仍然傾向於似乎已是常識的「地心說」。
  • 愛因斯坦《上帝之信》賣出天價:信仰的背後,歸宿在哪裡?
    說來其實很有意思,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都信仰上帝,近代科學的奠基人幾乎全都是基督徒。在一八六五年,英國科學會發表了一篇由617人籤名的關於宗教(專指基督教)與科學的宣言,現保存在牛津博德倫(Bodleian)圖書館,其宣言如下:「我們以自然科學家的立場發布我們對於科學和宗教關係的意見。現在科學界若干人士,因為探求科學真理,從而懷疑聖經真理及其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