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帶著女兒去理髮店,正巧遇到了她的老師。我禮貌地問了一句:「現在幼兒園放假了,你們老師也可以適當放鬆了。」老師卻笑著對女兒說:「沒有啦,和小孩子在一起比較有趣。」
接著她又問女兒:「你還記得頭髮兩個怎麼拼寫嗎?之前剛教過你的。」
女兒支支吾吾,話至嘴邊又將其收回,靦腆地笑著說「我又忘記了」。我略有不滿,孩子年紀小,記性卻這麼差,連簡單的事情都記不住。老師表示「孩子記憶力需要適當鍛鍊,思維需要合理地激發,記性才能提升」。
對於那些記憶力強的孩子,我們都會給其打上「聰明伶俐」的標籤。畢竟能夠清楚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和所做之事,說明他們思維清晰,頭腦始終在運轉思考。而記性差的孩子,卻總是引燃父母的怒火,為其扣上「笨蛋」的帽子。
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記憶力差是「腦子不靈活,反應遲鈍」的標誌。其實記憶力的好壞,本質區別在於大腦能否形成快速整理知識並吸收的習慣。雖然孩子的大腦在3歲左右便發育成型,但依然處於「待開發狀態」,可以通過各種訓練提高記憶力。
學會這4個常見的簡單方法,孩子的記憶力會日漸提高。
第一個方法:做記憶遊戲。
作家高爾基曾說: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並負有改造它的使命。
小孩子大都喜歡遊戲,當然不是指手機遊戲,而是各種需要思考記憶的益智遊戲。我們可以通過陪孩子做遊戲,在娛樂中提高記憶力。像是猜撲克牌、玩拼圖、魔方等益智遊戲,都可以讓孩子放鬆大腦的同時,記憶力得到訓練。
猜撲克牌便是將幾張相同數字的牌隨意擺放,讓孩子限時記憶,之後將撲克牌翻面,讓他們翻出數字相同的牌。長期練習,可以提高孩子對信息的整理記憶強度。
第二個方法:背誦各種數字。
很多記憶比賽中的高手,都會背誦圓周率,這也是檢驗記憶力的「試金石」。將形狀簡單的數字隨意排列,大腦很難進行「圖像記憶」,難度自然有所提升。小孩子對圓周率較為陌生,我們可以讓其背誦手機號碼,從而訓練大腦的記憶習慣。
可以找各種手機號碼,或是組合簡短的數字讓其背誦,逐漸提高大腦對數字的敏感度。每天可以背誦7-10個,之後略微提升難度。對數字能夠快速記憶,接觸文字時,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第三個方法:空間想像記憶。
這個方法和普通的想像記憶略有不同,並非是對信息進行散髮式想像。而是先想像出一個較大的範圍建築,之後將需要背誦的知識收入其中。比如孩子背誦簡單的漢語拼音,可以先想像出自己有一所大型農場,有很多小圍欄。拼音「a」在第一個圍欄;「o」在第二個圍欄。以此類推,將知識放於一個空間,記憶效率也會提高。
空間想像有點類似於「記憶宮殿」,只不過沒有那般複雜。孩子可以想像出各種寬曠的場所,之後將各種知識帶入其中。
孩子小的時候多給孩子看一些智力開發的繪本,我家二寶小時候看的這套《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很適合學前兒童,裡面遊戲內容豐富,全面對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進行培養。
每天我都是在孩子睡覺前陪孩子玩半個小時遊戲,孩子慢慢的智力和思維能力都獲得了提升。陪伴孩子的同時也發覺孩子越來越懂事。這套繪本原價是180元 ,現價88元即可購買。
第四個方法:理解記憶法。
對一件事物徹底理解之後,才能夠將其融會貫通,長期儲存在大腦之中。小孩子需要記憶的東西較為簡單,家長適當解釋之後,他們也能夠快速理解。在背誦之前,我們要讓孩子全面理解,之後再進行記憶。
比如背誦簡單的「床前明月光」,家長要先給孩子解釋其意思,讓孩子想像出當時的情景,並將自己代入其中。將想像和理解相融合,孩子的記憶力也會逐漸增強。
寄語:小孩子的大腦好似清晨的太陽,處於最為活躍的狀態。提高他們的記憶敏感度和思維模式,記憶力才能夠「一目十行」。當然也不要急於求成,找到屬於自己的記憶訓練法,孩子也樂於鍛鍊。你家寶貝記憶力如何?會選擇哪種記憶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