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意大使:中國外交不是「戰狼」,而是「功夫熊貓」

2020-12-15 瀟湘晨報

5月20日,中國駐義大利大使李軍華就意新冠肺炎疫情等問題接受意《晚郵報》採訪。

對於有人用「戰狼」形容中國外交,李軍華大使表示,中國人的基因是崇尚以和為貴,講求「人敬一尺,我還一丈」,中國外交始終倡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遺憾的是,總有一些國家少數政客、團體對中國抱有偏見和敵意,近來更是藉助疫情反覆對華造謠抹黑,極盡汙名化之能事。為此,中國外交官當然要把真相介紹給駐在國民眾和媒體,還原事實、講明道理。這既是為中國捍衛公平正義,也是為各方維護國際道義。相信任何國家的外交官面臨同樣的情況都會做出同樣的反應。

李軍華大使表示,他個人不認為「戰狼」是合適的標籤,「功夫熊貓」的比喻或許更貼切。

李軍華大使資料圖

李軍華大使指出,個別國家企圖將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迫不及待地搞「有罪推定式」的「國際調查」,目的是對中國搞所謂「追責」、「索賠」。對此我們堅決反對。

採訪全文如下:

一、首先,您怎麼看待義大利政府遏制疫情的舉措,您認為我們採取了「武漢模式」嗎?

李軍華大使:遏制疫情沒有適用各國的固定模式,因國施策、效果導向就是上策。我認為,義大利是綜合各家之長,採取了適合自己的抗疫模式。既把救治生命置於首位,又嚴格居家遏制擴散;既突出中央主導,又發揮地方主動,同時鼓勵民眾參與。事實證明這些都是正確的、有效的,疫情已明顯趨緩。

【來源:長安街知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中國是「戰狼」外交?王世廷當場斥責:中國的代表動物是大熊貓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1月14日報導,據中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網站消息,2020年10月21日,中國駐瑞士大使王世廷接受《新蘇黎世報》專訪,並於11月10日刊發在該報全球新聞熱點專欄。《新蘇黎世報》向王大使提問,中美關係極其緊張,您如何看待這樣的局面?
  • 華春瑩連續兩天回應「戰狼外交」說了什麼?戰狼外交是什麼意思
    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Nicolas Chapuis)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西方圍毆趙立堅和「戰狼外交」,說明踩痛了他們的尾巴
    「戰狼外交」成為2020年國際輿論場上的一個熱詞。西方大肆攻擊中國的「戰狼外交」。據德媒12月11日報導,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說,歐盟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達成一致「對霸凌、恐嚇和脅迫式外交、『戰狼』外交說『不』。」
  • 德媒指責中國「戰狼外交」,結果自己先栽了
    德國《每日鏡報》12月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有記者提問,12月10日,歐盟駐中國大使鬱白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和美國應該統一認識,聯合對抗中國的「脅迫式外交」,對中國的「戰狼外交」說「不」。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回應稱:「昨天我已經非常詳細地闡述了對有人炒作所謂『戰狼外交』的看法,只要理性地回顧和分析一下,哪一次、哪一件是由中方首先挑釁或者威脅別國,我想就會得出公正的、客觀的結論。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咄咄逼人不是我們的傳統,卑躬屈膝也不是...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德媒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漢字寫錯了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性報導,指責中國「戰狼外交」。該報導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圖片,卻多了一點,成為「杈」字,遭到許多讀者和網友嘲諷。
  • 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中巴關係是新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
    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中巴關係是新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 2020-09-14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德國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 外交部:中國不主動惹事 但也不怕事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想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樂玉成霸氣發聲:中國外交沒有軟骨
    當前,國際環境與世界政治格局正因為新冠疫情而發生深刻改變,中國作為世界主要大國之一也受到更多關注,中國外交官們的一舉一動更是被外界拿著「放大鏡」來解讀。一段時間以來,外界對中國外交有種種非議,質疑中國外交越來越強硬,甚至將此稱為所謂「戰狼外交」。
  • 推特改名的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不是美國官方...
    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
  • 「逮到」德媒那錯的漢字,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中國駐美大使兩連問:美國準備好與中國和平共處嗎?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大最近有兩次振聾發聵的發問,兩次發問場合不同,但問題一樣。最新一次,布魯金斯學會視頻交流主旨講話,崔大使問,在中國與現有國際秩序深度融合的情況下,美國能否容納中國,和一個歷史、文化、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
  • 這個潮汕人是中國駐突尼西亞首任大使,陳毅盛讚他「文武兼備」
    姚念,廣東潮陽人,中國駐突尼西亞首任大使,被前外長陳毅稱為「文武兼備的外交家」。這些年,提到突尼西亞,讓人聯想到的一個詞是「茉莉花革命」。茉莉花,突尼西亞的國花。之所以把那場波及阿拉伯國家、影響世界的「革命」借用「茉莉花」冠名,想必與突尼西亞國花相關。
  • 中國駁西方亂貼「戰狼外交」標籤:「實為話語陷阱,要讓中國放棄...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6日報導,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說,「戰狼外交」的標籤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翻版,是又一個「話語陷阱」,目的就是要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放棄抗爭。
  • 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赴馬尼拉市德大馬士協會孤兒院捐贈愛心物資
    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赴馬尼拉市德大馬士協會孤兒院捐贈愛心物資
  • ...製片人:「有狼,就要有戰狼去鬥爭」,要拍出中國軍人版的超級英雄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李司坤】直至今天,3年前上映的《戰狼2》依然以56.8億元人民幣穩坐中國電影票房總排行榜頭把交椅。在很多人看來,「戰狼」一詞被賦予的含義早已超出電影本身,更象徵著當下中國民眾民族情緒的覺醒。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轉發澳軍士兵在阿富汗暴行的諷刺插畫,引起澳總理莫裡森強烈不滿,國外媒體再次將中國外交稱為「戰狼外交」。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中方不能擁有說明事實真相的權利嗎?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記者專訪中國駐冰島大使 介紹「健康包」發放流程
    而像冰島這樣的國家,中國的留學人員規模不大,目前,國內還沒有向那裡集中調配健康包,那裡的留學生、華僑華人的健康如何守護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昨天(17日)專訪了中國駐冰島大使金智健。他告訴我們,中國駐冰島大使館在3月25日就完成了健康包的發放,是最早發放健康包的駐外使領館之一。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健康包的發放範圍擴大到了華僑華人。
  • 熊貓是中國送給芬蘭的聖誕禮物
    芬蘭是最早承認新中國並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1950年10月28日,中國和芬蘭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今年,兩國迎來了建交70周年。70年歷史見證了中芬政治互信不斷增強、中芬互利合作長足發展、中芬人民友誼歷久彌堅。
  • 大使說六十年前,我隨首任駐古巴大使申健赴哈瓦那履新
    我剛從外交學院畢業分配到外交部美澳司不久,也被選中。接到上級通知決定派我去中國駐古巴大使館常駐後,我一面作體檢、置裝等出國前的準備,一面到建館辦公室協助工作。因為當時中國和美國不僅沒有外交關係,而且還因為在朝鮮戰場打了一仗,雙方處於嚴重的敵對狀態。就在我們離京出發前不久,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工在新華社駐哈瓦那分社辦公室周圍安裝了精密的竊聽系統,被古巴革命政府偵破,表明美國為監視中方人員在古巴的一舉一動不擇手段。如果申大使一行飛到美國,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難以估量,起碼將嚴重幹擾申健大使去古巴履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