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我們又該如何科學佩戴口罩?

2020-12-21 騰訊網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自7月起,全國各地本土散發疫情「烽火四起」,形勢複雜。11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透露,近30天,全國累計新增本土確診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近日,四川成都,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東寧市,遼寧大連又報告出現本土疫情。

鍾南山指出,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些新問題都需要我們找出規律,研究預防措施。」

1月20日,鍾南山曾以連線嘉賓的身份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中,明確指出「病毒肯定人傳人」的論斷。

冬春季是流感多發季節,這對醫生準確鑑別和診斷提出了更高要求。鍾南山說,「流感病人出現發燒流涕、全身疲勞、肌肉酸痛等症狀,這與新冠肺炎的症狀是一樣的,到底是流感還是新冠肺炎?一旦診斷錯了就不得了。這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傳播

口罩很重要

如何科學佩戴口罩?

來聽聽

四川省疾控環境與學校衛生消毒所

副主任醫師陳劍宇的專業解讀

(一起默讀三遍)

1、在日常居家環境中,或在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2、在戶外運動的時候,不宜佩戴口罩。

3、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備用。

4、在一些公共場所室內環境,比如商場、酒店、影院等,或者在一些空間狹小的密閉環境下,比如乘坐廂式電梯,又或者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時候,都應當應正確佩戴口罩。

5、去醫院就診或陪護患者的時候應正確佩戴口罩。

6、 佩戴和脫除口罩時均應保證手部清潔衛生,隨身備用的口罩可以存放在清潔的塑膠袋中,如果佩戴口罩過程中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前往戶外開放場所,摘除口罩。

7、口罩弄溼或弄髒後,應及時更換。

來源:南方+客戶端、健康四川官微

相關焦點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如何應對?
    近日「鍾南山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引發網友廣泛關注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鍾南山院士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
  • 鍾南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該如何應對?陝西疾控發布最新提醒
    點藍色字關注「視聽商洛」 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鍾南山院士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
  • 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陝西疾控發布最新提醒→
    近日「鍾南山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引發網友廣泛關注12月19日,鍾南山院士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鍾南山院士表示,近段時間,國內一些地方出現了零星本土病例,國內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外部因素影響,即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吳尊友解讀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那麼「環境傳人」指的是什麼?對防控形勢有何影響?如何應對「環境傳人」這一新挑戰?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 題: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作者 蔡敏婕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
  • 口罩戴不戴空調開不開?大熱天裡怎麼防新冠病毒
    口罩戴不戴 空調開不開 蚊子傳不傳  大熱天裡,新冠病毒怎麼防?(健康直通車(第24站))  夏日已至,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  據武漢大學健康學院院長、傳染病專家於學傑介紹,目前,北半球正值夏季,南半球已進入冬季,但新冠病毒卻無懼冷熱,葷素通吃,繼續在全球傳播。
  • 專家解讀: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需同時滿足這些條件!
    、快遞外賣、計程車(網約車)、公共運輸、醫療衛生等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市民應隨身攜帶口罩4種情況要戴口罩劉曉峰提醒廣大市民,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在遇到自己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及時佩戴口罩——去往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封閉擁擠場所時必須佩戴口罩;前往醫院就診人員、陪護探視人員、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接觸其他人員或外出時必須佩戴口罩
  • 鍾南山最新提醒:新冠「環境傳人」 ,應該怎樣應對?
    關注新潤公共資源平臺,獲取最新學習資源。「(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出席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時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蔡敏婕攝談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鍾南山稱,現在,新冠病毒研究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什麼樣的情況會感染,環境裡病毒要達到多少濃度會出現感染,新冠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這就需要我們這一行業的人來找出它的規律」。此外,現在進入了秋冬季,對病毒的檢測就要求更快。
  • 預防新冠病毒,從科學正確佩戴口罩開始!
    歡迎轉發到微信群、朋友圈,讓更多人關注、了解、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防控措施使流感季縮短。目前來看,流感和新冠防護方法是一樣的,都是通過戴口罩等方式。目前統計結果顯示,在中國40種法定傳染病中,今年流感發生率大大降低。
  • 鍾南山向世界起敲響警鐘: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鍾南山最新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今天,這樣一則消息【鍾南山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衝上熱搜第二,引發網友廣泛關注。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
  • 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新課題
    央廣網廣州12月19日消息(記者鄭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今天(19日)舉辦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上總結中國抗疫的經驗,並提出研究解決新冠病毒「環境傳人」的新課題。
  • 新冠病毒仍存在的3種爭議,口罩到底能不能預防病毒,只是其一
    儘管隨著時間的發展,大家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不再像之前一樣一片空白。但作為一種新發現的冠狀病毒,它還是比較新穎的。隨著越來越多的科研數據的出現,我們可能不得不改變現有的做法。目前在大家的認知中,想要有效控制疫情,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 鍾南山提出新課題: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本文轉自【南方日報】;「(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 鍾南山:新冠病毒「環境傳人」是新課題
    」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研討會並提出一個新課題:新冠病毒通過環境傳播。  「我們遇到新問題、新課題,那就是環境傳人」  在這次專題研討會上,鍾南山提出,目前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臨兩大風險,一是境外輸入,二是新冠病毒通過環境進行傳播,環境傳人是一個新問題,也是一個大問題。  「為什麼一個航空集裝器內會一下子感染兩個人?冷鏈外包裝的病毒會不會使人感染?病毒濃度達到多高會出現感染?(這些環境病毒)能夠存活多少天?
  • 新冠防控面臨「環境傳人」新課題 對防控形勢有何影響?
    鍾南山稱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有專家表示從外包裝上分離出活病毒表明「物傳人」風險的確存在  新冠防控面臨「環境傳人」新課題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吳寧 攝  近期,國內多地相繼出現散發疫情,除了報告新增病例外,不少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表面也檢出陽性。昨日,鍾南山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環境傳人」指的什麼?當下應當如何防控?新京報連線了我國參與一線防控的流行病領域專家,對此進行解讀。
  • 鍾南山院士提出新課題:研究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現在我們八九百人在這裡開會,應該說是身處和平環境,很不容易!」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話風一轉,提出一個新課題:「環境傳人」,這是一個大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研究預防,更快篩查被傳染者。
  • 「解「疫」」炎炎夏日如何科學佩戴口罩?考生又該如何安全應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期一些地區的疫情出現反彈,提醒每個人疫情防控工作絕不能掉以輕心。炎炎夏日,不同風險地區如何科學佩戴口罩?如何使用空調才安全?即將面臨高考的考生如何安全應考?公眾關心的這些熱點話題,我們為您整理了權威解答。—— 夏日炎炎,低風險地區如何科學戴口罩?影劇院、遊戲廳、網吧、交通工具這些相對封閉的場所,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去醫院就診,還有一些職業暴露的人群都需要戴口罩。
  • 當隱形眼鏡遇上新冠病毒,怎樣佩戴才是正確操作?
    雖然尚無證據表明隱形眼鏡會增大新冠病毒感染風險,但美國眼科學會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的人應「放棄」隱形眼鏡,多戴框架眼鏡,以減少觸摸眼睛的衝動及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有專家建議,如果需要佩戴隱形眼鏡,使用過程中,要保持清潔,用消毒液摩擦和清洗隱形眼鏡。與佩戴隱形眼鏡相似的角膜塑形鏡的佩戴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成為很多人、尤其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 新冠病毒滅活口罩來了,你會選擇麼?
    近日,中新網發布微博稱一款可滅活新冠病毒的口罩在安徽合肥投產。這款口罩外形上和普通N95口罩並無區別,唯一不同的在於這款口罩是橙紅色的。這是因為它使用的無紡布中含有活性金屬銅離子。這隻金屬銅離子新冠病毒滅活口罩可反覆使用60次。那麼什麼是金屬銅離子新冠病毒滅活口罩,它又是怎麼做到滅活病毒的呢?
  • 建興人注意:鍾南山提醒,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 12月1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