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螺絲的家(微信號:les_lbjp),Les、拉幫姐派,隨時隨地給你愛的訊號!隨時隨地了解圈類各種新鮮事兒……
審理結果未當庭宣判
據新華社電 7月31日上午9點半,同性戀者小振就「同性戀矯正」起訴百度和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案在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是中國首例同性戀者就性傾向歧視性商業行為提起訴訟。
法院沒有就審理結果當庭宣判。這讓等待了4個月的小振有些失落。
庭審現場:被電擊的同性戀者
小振是一名同性戀者,2013年8月,當他在中國大陸最大搜尋引擎百度中鍵入「同性戀治療」關鍵詞後,第一條搜索結果便是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
隨後,小振致電診所,得到了諮詢師姜開成「可以治療」的答覆。
「當在庭審過程中被問起治療過程的時候,我的身體都在抖。」庭審結束後接受「我報導」記者採訪時,小振這樣形容那之後診所「電擊治療」帶給他的回憶,「可是對方的律師還說,你好像也沒有受到什麼傷害,氣死我了。」
3月,小振將重慶心語飄香心理諮詢中心(以下簡稱心語飄香)告上法庭,同時成為被告的還有百度。
從事臨床與教學心理領域研究的學者高長平表示,電擊作為一種物理治療手段,一般在精神專科醫院使用,並且「即便在醫院使用,也應該有相應的臨床檢查,並由專門精神科醫生或者心理治療師實施治療」。
小振回憶,開始治療時,姜開成列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明天還有另外一個女生來接受治療。」但隨後小振發現,在他所接觸的同志群體中,尚沒有通過心理治療改變性取向的例子。
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把「同性戀」從疾病名冊中移除。2001年4月20日,第三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將「自我和諧型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單中剔除。但實際上,由於中國社會傳統觀念尚強,同志群體沒有受到廣泛認可,因此不少中國同性戀者選擇心理治療。「很多父母將孩子送去心理諮詢中心,如果醫生都說可以治,父母就更加堅定。」小振說,
面對法官,小振以侵犯健康和人格權提起訴訟,「侵犯健康權是指通過電擊的方法使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受到一些損害;侵犯一般人格權是因為他們認為同性戀是一種病。」
「同性戀矯正」揭心理諮詢機構亂象
小振的醫生薑開成,也是心語飄香的主任心理諮詢師。在庭審現場,姜開成認為「同性戀矯正」是為自我認同有障礙的人提供服務的。
小振的律師李對龍還對姜開成的高級心理諮詢師身份提出了質疑:「高級心理諮詢師的稱號06年就已經廢止,人事部官方網站上查詢不到姜開成的高級心理諮詢師資格。姜開成的一個所謂專業人才認證也不對勁,那個認證網站不是人事部下屬的網站,屬於山寨網站。」
在庭審現場,姜開成說,他並沒有經過考試,而是交了3800元給北京市某機構並提交了資質,資質審核之後就發了這個證件。
搜尋引擎:違法還是「躺槍」?
在心語飄香的營業執照上,明確標識營業範圍是心理諮詢不包含心理治療,但是他們在百度推廣的關鍵詞是「心理治療」、「同性戀心理治療」、「同性戀心理矯正」。
「我們認為,百度連結的這種廣告是違法的。」李對龍說。
然而,在庭審現場,代表百度出席此次辯護的兩名律師否認百度推廣是廣告,只承認百度推廣是「付費的」。
在庭審現場,原告小振提出,在關鍵詞搜索裡面,對於「同性戀治療」這一詞彙,百度應承擔責任。對此,百度方面的回應是:「國家並沒有法律明文規定是不可以用這五個字」。
而對於將「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混淆,涉嫌「虛假廣告」的指控,百度認為,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涉及治療和諮詢的細節,是心理學學術上的討論,本身就很難區分,法律上也沒有相關的規定來解釋。
走出法庭的小振說:「如果案子贏了,對同志運動是一個很大的推進。如果敗訴,可能會繼續上訴,希望有更多人討論這個問題。」
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分享到朋友圈」
les、拉幫姐派與螺絲們同在
拉幫姐派工作小組招募啦!!愛上相同性別的人,愛上Les、拉幫姐派,愛上真實的自己。在拉幫姐派,我們推崇簡單,快樂的工作方式;我們享受為廣大螺絲創造快樂和驚喜。我們期待同樣熱情的你加入!!
招募QQ群:【346279850】
拉幫社區:www.les-lbjp.com
新浪微博:@les、拉幫姐派
80後qq群:271577099
90後qq群:292307397
微信諮詢 :liuliu0267
建議在WIFI環境時觀聽,土豪螺絲請隨意~
【拉幫好聲音熱播節目】進入請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