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內外牆兩次脫落,車庫和住宅滲水發黴、門禁損壞一年無人維修……近日,家住閔行區申貴路1599弄富力十號的彭先生向新民晚報夏令熱線反映,小區建成僅四年,各種亂象卻接踵而至,不僅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也影響居民日常生活。業主們多次向物業反映,卻始終不見成效。
圖說:小區外的步道上拉起了警戒 新民晚報記者 王凱 攝(下同)
牆磚兩次從天而降
記者近日來到富力十號,門口東側的健身步道上,用路樁和繩子圍起一片約20平方米的警戒區,並貼出告示:「前方危險,請勿靠近」。原來,今年5月,小區12號9樓的兩塊外牆磚曾從天而降,墜落步道,幸虧當時無人經過。記者抬頭觀望,12號9樓的陽臺外立面確有一道缺口,正是兩塊牆磚的長度,脫落處還未修補。「事發後,我們就要求物業全面排查外牆隱患,但他們只在這兒劃塊地,簡單提個醒。」彭先生直言。
7月18日,6號樓6樓一處牆面脫落,再次敲響警鐘。當天有居民在家中聽到「哐當」一聲巨響,出門一看,只見底樓中庭滿地碎石。經排查,確認是6樓的空調外機基座脫落。記者在現場看到,6樓平臺底部少了一截,露出一個大窟窿,正下方中庭灑落著大大小小的石塊。此處相對封閉,主要放置盆景、假山,但萬一事發時有居民或保潔人員經過,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又敦促物業趕快亡羊補牢,排查隱患,可目前仍不見行動,也沒方案,難道真要鬧出人命,才會重視嗎?」居民們憂心忡忡。
車庫滲水家中發黴
除了高空驚魂,小區地下車庫和住宅滲水問題,也是許多居民的「心病」。記者來到B2層地下車庫,當天豔陽高照,但車庫地面卻十分潮溼,部分坑窪處甚至出現積水。一名保潔工正推著除溼機,四處移動;在B125車位旁,一整面白牆已經發黴;非機動車停放區域,牆上也不時有水滴落,物業特地在漏水處放了三四個垃圾桶,其中一個已裝滿半桶水。「今天天氣不錯,前段時間梅雨季,外面下大雨,車庫下小雨,誰能相信這是剛交付4年的房子?」業主們直搖頭。
圖說:地下車庫牆面發黴
車庫溼漉漉,家中也遇水患。記者在9號樓一業主家看到,陽臺頂上滿是黴斑,大片塗料已脫落,業主稱,家中兩年前開始滲水,今年愈演愈烈,連客廳天花板都遭殃。她向物業報修,工作人員上門檢查,猜測是樓上地漏堵了,說要找第三方公司做防水,但何時啟動不得而知。
圖說:居民家中陽臺天花板發黴漏水
開發商遲遲沒回復
此外,居民們還反映,小區不少公共設施也損壞多時無人修理,如東西兩側門禁,壞了一年多,小區中央的噴水池,也未見開過。「維修這些設施,那麼難嗎?還是物業根本就沒當回事?」
記者隨後找到物業,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只要接到居民投訴,都會第一時間到場查看,能解決的就儘快解決,如東側門禁這幾天就會重裝;但諸如牆磚墜落、車庫滲水等問題,還需開發商處理,他們已將情況上報。
記者隨後留下電話,請對方聯繫開發商,儘快給出回應,但截至發稿時,記者仍未收到答覆。外牆墜落隱患何時消除,居民生活如何回歸正常,新民晚報將持續關注。
新民晚報記者 房浩 志願者 朱雅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